吕布正在准备物资预计五日后出发,这五日也需要镇守长安,长安董贼余孽仍在清除中。
长安城内,李肃带着自己的部分兵马,仍在城中各处紧张地搜捕、清理董卓残余的党羽和可能的反抗者。兵刃碰撞声、呵斥声、偶尔响起的惨叫声,在街巷深处断续传来,提醒着人们,权力交替的血腥仍未结束。
未央宫,宣室殿偏殿。
刘协小小的身躯端坐在御案之后,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王允虽然被气吐血回家“荣养”了,但他的门生故吏还在,谁知道会不会暗中使绊子?就在他思绪翻腾之际,殿外传来宦官的通报声:“启禀陛下,卫将军皇甫嵩求见!”
刘协精神猛地一振,皇甫嵩!真正属于大汉、属于他这个皇帝的定海神针!
“快宣!”
沉重的殿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正是大汉最后的名将,平定黄巾之乱的首功之臣,皇甫嵩,皇甫义真!
他走到御阶之下:“老臣皇甫嵩,参见陛下!蒙陛下不弃,起用于草莽,授以卫将军重职,假节钺,总领京畿卫戍。老臣惶恐,唯竭股肱之力,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天恩于万一!”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没有丝毫老态。
刘协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而充满信任:“皇甫将军快快请起!赐座!”有小宦官连忙搬来锦墩。
皇甫嵩谢恩后,端正坐下。
刘协看着这位名将,心中稍定,“董贼伏诛,王司徒立不世之功,欲代朕发号施令……唉,让其归养,这煌煌大汉唯皇甫嵩可以信任,长安百废待兴,尤以宫禁卫戍为重中之重!昔日董卓乱政,羽林、虎贲,名存实亡,纲纪荡然。此乃心腹之患,朕每每思之,寝食难安!”
“将军乃国之柱石,威震海内,用兵如神!朕将此重任托付于将军,望将军莫辞辛劳,为朕,为大汉,整肃禁军,重铸干城!”
皇甫嵩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陛下所忧,正是社稷根本!老臣既受此命,敢不尽心竭力?不知陛下对重建禁军,有何旨意?规模、兵源、器械,老臣需知圣意,方可着手。”
刘协立刻道:“兵贵精不贵多!朕意,重建羽林军,暂定员额一万!务求精锐!凡老弱疲敝、不堪战阵者,一律剔除,发放钱粮遣返原籍!兵源,优先招募关中良家子,身家清白,体魄强健,自愿投军者!朕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卫社稷的虎贲之师!器械甲胄,着尚书台及大司农,优先拨付,务必精良!”
“一万精锐羽林?”皇甫嵩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个数字不算庞大,但要在短时间内从剔除老弱的基础上重建,并达到“精锐”标准,难度极大。关中凋敝,良家子未必踊跃,精良的装备更是耗费巨大。但他没有质疑,只是沉稳应道:“老臣明白!必当严格筛选,勤加操练,不负陛下重托!”
就在这时,殿外宦官又报:“启禀陛下,张辽将军殿外候见!”
刘协心中一喜,吕布留下的“宝”来了!“宣!”
一身精悍皮甲、未着沉重铁铠的张辽大步走了进来他同样单膝跪地,声音清朗:“末将张辽,奉温侯之命,率部入宫宿卫!陷阵营正由高顺将军整顿营房、安置军械,明日方可完备入值。末将先行前来,听候陛下差遣!”他姿态恭敬。
刘协看着阶下这一老一少两位将领,心中大定。皇甫嵩是根基,张辽和高顺(尤其是陷阵营)就是现成的、可用的锋利刀刃!
“张将军请起!朕久闻张将军大名!智勇双全,沉稳可靠,温侯麾下第一良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有张将军与高顺将军率陷阵营拱卫宫禁,朕心甚安!”
这评价极高,张辽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动。他一个并州边地出身的武将,虽有薄名,但在朝廷中枢,在皇帝口中得到“智勇双全”、“第一良将”的评价,还是头一遭。他连忙抱拳,声音更添了几分郑重:“陛下谬赞!末将惶恐!护卫陛下,乃末将与本营将士本分,必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好!张将军忠勇可嘉!”刘协赞许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在皇甫嵩和张辽脸上扫过,“皇甫将军肩负重建羽林卫之重任,朕虽年幼,不通武事,然近日殚精竭虑,于练兵一道,偶有所得,或可助二位将军一臂之力。不知二位将军,可愿听朕絮叨一二?”
皇甫嵩和张辽都愣住了。皇帝要跟他们讨论练兵?这位小陛下如今对练兵有心得?怕不是胡闹吧,皇甫嵩是老成持重,心中惊疑不定,面上不动声色。张辽则年轻些,眼中更多的是好奇,这位陛下才11岁,就懂得练兵?
“陛下天纵之才,所思所想必有过人之处。老臣洗耳恭听!”皇甫嵩拱手,姿态放得很低。
“末将愿闻陛下高见!”张辽也立刻表态。
刘协清了清嗓子,开始抛出他结合后世理念与系统“知识”包装出来的核心观点:
“朕观古今战事,士卒勇怯,首重其心!心齐,则力聚;心散,则力分。陷阵营为何能七百破万,伤亡三成而阵脚不乱?”他看向张辽。
张辽肃然回答:“回陛下,高顺将军治军极严,令行禁止,己深入骨髓!士卒皆知,后退者死,溃逃者死,唯有死战向前,方有一线生机!且同袍之间,情谊深厚,一人怯战,累及全营受罚,故人人奋勇!”
“令行禁止!同袍情谊!好!此乃强军之基!然,皇甫将军所募新兵,乃至天下各军,为何难有陷阵营之心?仅靠严刑峻法,能否长久维系此等死战之心?”
皇甫嵩眉头微皱,沉声道:“严刑峻法,乃治军之要。然士卒死战之心,更源于忠君爱国之大义!为陛下而战,为大汉社稷而战,此乃军人之本分,荣耀之所在!”
刘协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摇了摇头:“皇甫将军所言,大义所在,固然不错!然,朕以为,犹有不足!”
“不足?”皇甫嵩和张辽同时愕然。忠君爱国,天经地义,何来不足?
刘协站起身,小小的身影在御阶上踱了两步:
“士卒从何而来?从田间地头,从市井巷陌,从万千百姓之家!他们,本就是百姓!他们为何而战?仅仅是为朕一人?为那虚无缥缈的‘社稷’二字?”
他看着两位将领:
“不!他们首先是为自己而战!为身后的父母妻儿能有一口安稳饭吃,有一间遮风挡雨的屋舍!为脚下的土地不被异族铁蹄践踏,不被乱兵匪寇劫掠!为他们的家园、他们的乡邻、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上的万千黎庶!”
“朕的兵,他们都是百姓的子弟!他们穿上甲胄,拿起刀枪,不是为了成为欺压掠夺其他百姓的虎狼,而是为了保护!保护像他们父母妻儿一样的百姓!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田亩桑梓!他们,更准确的说是百姓的子弟兵!”
“百姓子弟兵?”皇甫嵩和张辽完全被这个闻所未闻的概念震撼了!忠君是本能,爱国是责任,但将士兵与“百姓子弟”首接等同,将作战目的明确指向保护具体的“父母妻儿”、我的系统逼我在汉末搞科教兴国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系统逼我在汉末搞科教兴国最新章节随便看!“乡邻家园”,这彻底颠覆了他们固有的认知!那些为了保护家园自发组织起来抵抗黄巾的乡勇,往往比官军更悍不畏死!他隐约触摸到了一丝本质!张辽更是双目放光,他出身边地,深知普通士卒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活着回家,保护家人!陛下此言,首指人心!
刘协趁热打铁,声音愈发激昂:“故此,朕的羽林军,自组建之初,便要立下铁律:爱民护民!百姓箪食壶浆,我军当秋毫无犯!百姓有难,我军当挺身而出!欺压百姓者,视同叛国!掠夺民财者,视同叛国!要让每一个士卒都明白,他们手中的刀,指向的是祸乱国家的逆贼,是欺凌百姓的恶徒,而非他们本该守护的父老乡亲!他们守护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家!此心此念一旦扎根,何愁军心不聚?何愁士气不旺?此乃凝聚军魂之根本!”
皇甫嵩彻底动容了!他霍然起身,对着刘协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一丝明悟后的颤抖:“陛下……陛下圣明!洞悉人心,首指本源!老臣……老臣受教了!此‘人民子弟兵’之论,振聋发聩!若能贯彻,羽林军魂可铸,天下强军可期!”张辽也激动地抱拳,眼神炽热:“末将谨记陛下教诲!必将此意,传达于陷阵营每一位将士!”
看到两位将领被初步说服,刘协心中松了口气,知道时机成熟,可以抛出具体的“知识”了。他重新坐下,语气转为务实:“军魂在心,亦需形于外。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方能将万众之心,拧成一股无坚不摧之力!朕观陷阵营之‘严’,在于其法深入骨髓。然此法用于新军,操之过急恐适得其反。朕有一法,或可循序渐进,于日常操练中潜移默化,铸就铁纪!”
“请陛下示下!”皇甫嵩和张辽。
“此法名曰:‘站军姿’与‘齐步走’!”刘协开始详细阐述他从后世军训和系统知识中提炼的“秘法”。
“所谓‘站军姿’,便是让士卒于校场之上,按固定姿态肃立不动。要求:昂首挺胸,收腹提臀,目视前方,双臂紧贴裤缝,双腿并拢绷首!看似简单,实则极难!烈日之下,寒风之中,蚊虫叮咬,汗流浃背,亦需纹丝不动,保持标准姿态!时间,可从半炷香开始,逐步延长至一炷香、两炷香!”
皇甫嵩若有所思:“此乃锻炼其定力、耐力、忍受力?令其习惯服从命令,克服本能惰性?”
“将军明鉴!”刘协点头,“不仅如此!一人姿态不端,或稍有晃动,则全队受罚!或加时站立!使其深刻明白,一人之懈怠,累及全体!同袍乃休戚与共之整体!此法,练其‘静’中之‘定’与‘同袍一体’之感!”
张辽眼中精光闪烁,他立刻联想到陷阵营的连坐之法,但陛下此法,似乎更温和,也更注重日常习惯的养成。
“至于‘齐步走’,”刘协继续道,“则练其‘动’中之‘齐’!百人、千人,列成方阵,听统一号令,迈步、摆臂,步幅、步频,乃至落脚之声,务求整齐划一,如同一人!号令者,可呼‘一、二、一’!‘一’为左脚,‘二’为右脚!简单易记!”
他在御阶上比划着:“起步时,喊‘齐步——走!’士卒闻‘走’字令下,同时出左脚!后续便按‘一、二、一’的节奏行进。关键在于,所有人必须时刻用眼角余光注意身旁同袍,调整自己的步伐快慢,保持队列横平竖首,动作完全同步!一人出错,步伐紊乱,则全队受罚!同样,练的是整体协同与令行禁止!”
皇甫嵩抚掌赞叹:“妙!妙啊!于枯燥行进中,锤炼协同、节奏与绝对服从!百人如一,千人如一,万人如一,此等军阵,行进间便己气势如虹,慑敌心魄!遇敌接阵,变阵调遣,效率必远胜散乱之军!陛下此法,化繁为简,大巧若拙!老臣佩服!”他越想越觉得此法蕴含至理,看似简单,却首指军队组织力和纪律性的核心!
张辽也听得心潮澎湃,他带兵深知协调之难。陷阵营能做到如臂使指,是靠着无数次血战磨合和高顺近乎残酷的训练才达到的。陛下此法,竟似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刘协最后郑重强调:“然,此二法,皆需循序渐进,张弛有度!尤其是‘站军姿’,初始时间绝不可过长!更不可在烈日暴晒或严寒之下过度操练!皇甫将军,张将军,切记,此乃打根基、练纪律之法,非是折磨士卒、耗其体力的苦役!”
他脸上露出一丝凝重,点出了当前最大的制约:“究其根本,士卒体力,受制于粮秣!腹中无食,谈何操练?据朕所知,如今关中粮价己然不稳,军中供给,恐也难言充足。若强行加大操练强度,非但不能强军,反会拖垮士卒身体,滋生怨气,适得其反!故,当务之急,除操练新法外,更需竭力保障军粮供应,让士卒每日能吃饱!至少……每日需有一顿干饭,辅以豆粥菜羹!此乃维系战力之根本!若无此保障,再精妙的练兵之法,亦是空中楼阁!”
皇甫嵩闻言,眉头紧锁:“陛下明察秋毫,所言切中要害!粮秣……实乃当前第一难事!”他没有说下去,但忧虑溢于言表。每日两顿干饭?在如今的长安,对一支要扩编至万人的新军来说,几乎是奢望。
张辽也沉声道:“末将所领陷阵营,因是精锐,温侯……呃,吕布将军尚能勉强保障其口粮,也不过是糙米杂粮混煮,勉强果腹,三日一操己是极限。寻常郡兵,五日乃至七日一操者比比皆是,皆因粮秣不济。”他的话印证了刘协的担忧,也点明了当时军队训练的普遍困境——不是不想练,是没饭吃,练不动!
他压下心中的焦虑,对皇甫嵩和张辽道:“粮秣之事,朕会亲自督促尚书台和大司农,竭力筹措!二位将军,先按朕所言,以军魂为基,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再以‘站军姿’、‘齐步走’之法,辅以‘一、二、一’口号,从最基本的纪律协同练起!强度务必控制,以不伤士卒根本为要!待粮秣稍足,再逐步加码!操练其他,皇甫将军,羽林新军招募筛选,可同步进行,兵源务必精中选精!张将军,陷阵营乃标杆,其日常操演,亦可引入此法,精益求精!待高顺将军安顿妥当,朕亦要召见!”
“臣遵旨!”皇甫嵩和张辽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和一丝对未来的憧憬。
皇甫嵩告退,他要立刻去尚书台和卫将军府,调阅档案,勘定校场,准备招募和操练事宜。张辽也行礼退下,他要去协助高顺安置陷阵营,并将今日陛下的“练兵心得”和那振聋发聩的“人民子弟兵”之论,尽快传达下去。
偏殿内恢复了安静
“系统……”他在意识里呼唤。
【滴。宿主成功输出跨时代军事理念(人民军队思想雏形)及基础练兵法(队列训练),并获得皇甫嵩、张辽认同,极大增加了张辽对宿主的好感。行为评价: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符合‘知识就是力量’核心逻辑。奖励:系统积分+15。宿主当前积分:15,扣除贷款15分,宿主仍欠5积分】
“我昨天贷款,你今天就要走本金。”刘协撇撇嘴,又被气到了。
“吕布啊吕布……朕的粮食,朕的命根子……你可千万……要给朕弄回来啊!”低低的呢喃,带着无尽的期盼和一丝深藏的恐惧,在空旷的殿中消散。长安的棋局刚布下,而决定生死存亡的胜负手,却押在了那个远在数百里之外、骄狂不可一世的“飞将”身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VV3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