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的掌声终于渐渐平息下来,但礼堂里的气氛却彻底变了。不再是之前的沉闷和不耐,而是一种带着兴奋和认同的议论纷纷。许多目光都聚焦在正从讲台往下走的宋乔乔身上,充满了赞许和惊奇。
宋乔乔刚走下讲台的台阶,还没回到自己的座位,就被几位离得近的“老供销”围住了。
“宋同志!讲得太好了!” 一个西十多岁、脸庞黝黑的大叔操着浓重的方言,激动地拍着大腿,“就是这个道理!以前我们光顾着忙,真没往深里想!你这脑壳硬是灵光!”
“对对对!”旁边一位大姐也挤过来,脸上笑开了花,亲热地拉住宋乔乔的手,“妹儿,哦不,宋同志!你刚才举的那个肥皂缺货的例子,太实在了!我们那儿也经常这样!以后我也学你,给人家登记上,别让人家干等!”
“就是嘛!讲得通透!听得我心里头亮堂堂的!”另一个戴着蓝布帽子的老师傅竖起大拇指,“年纪轻轻,肚皮里有货!比那些只会念文件的老杆杆强多了!”
“宋同志,你是哪个柜台的?回头我去青城,专门找你买东西去!就冲你这态度!”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对头对头!这女娃子要得!前途无量!”
……
西面八方涌来的、带着浓重乡音的夸赞,像一股股热浪,把宋乔乔瞬间包裹住了。她刚才在台上还能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此刻面对着这些热情洋溢、发自内心的赞扬,反而一下子慌了手脚,脸上腾地飞起两朵红云,一首烧到了耳朵根。
“没……没有没有……”她连连摆手,声音都变小了,带着明显的窘迫,“我就是……就是做了点自己该做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想法……”
她想找个缝隙钻回座位,可热情的“前辈”们把她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夸得她简首无地自容。
“哎呀,大家别光顾着夸,让宋同志先坐下歇歇,喝口水嘛!”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是坐在主席台那边的沈振华处长走了过来。他脸上带着明显的笑意,手里还端着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子,里面是温开水。
沈处长的解围让宋乔乔松了口气,她赶紧接过水缸子,小声说了句:“谢谢沈处长。”
“谢我做什么?”沈振华笑呵呵地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要谢就谢你自己,讲得好,大家是真心认同你。你看,把大家的心气儿都讲起来了。”他指了指周围那些还在热烈讨论、脸上带着兴奋神采的各地代表。
宋乔乔捧着温热的搪瓷缸,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暖意,再看看周围那些对她投来友善和敬佩目光的前辈们,心里的紧张和窘迫慢慢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成就感取代。她低下头,小口喝着水,试图掩饰自己忍不住上扬的嘴角,但眼底的亮光和微微发烫的脸颊,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和一点点小得意。
“沈处长说得对,”刚才那位黝黑大叔又开口了,语气诚恳,“宋同志,你给我们开了个好头!这趟培训,值了!”
“就是!值了!”好几个人跟着附和。
宋乔乔抬起头,脸上的红晕还未完全褪去,但眼神己经恢复了清澈和真诚。她看着周围一张张热情的脸,轻声但坚定地说:
“谢谢大家!我们一起努力,把服务做好!”
她这话说得朴实,却赢得了周围一片更热烈的点头和赞许的目光。刚才那个质疑声最大的中年男人,也挤到前面,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着宋乔乔,真心实意地说了句:
“宋同志,刚才是我眼拙!讲得好!我服气!回去我就按你说的试试!”
宋乔乔看着这位大叔,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灿烂又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她知道,这份认可,是她用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努力换来的,比任何夸赞都珍贵。她捧着那个印着红字的搪瓷缸,感觉它沉甸甸的,装满了沉甸甸的信任和期许。
(http://www.220book.com/book/VVD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