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山风清冷。
两道鬼魅般的黑影,悄无声息地落在衡山派宗门的一处屋脊之上。
叶昀与岳灵珊兄妹二人一年多的江湖同行,让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他做了个手势,两人便分开行动,一左一右。
沿着屋檐瓦片快速移动,视线飞快地扫过下方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有叶昀的《摄心大法》开道,潜行变得异常轻松。
这门秘术经过叶昀的深入研究,早已不是单纯的震慑心神,更添了几分迷惑人心的妙用。
巡逻的弟子往往只是感到一阵恍惚,仿佛微风拂面,待回过神来,四周一切如常。
很快,一座古朴的阁楼出现在两人眼前。
“藏经阁。”叶昀用气音说道。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身形一晃,便落在了阁楼前的阴影里。
叶昀有些无语。
偌大的藏经阁,五岳剑派之一的武学重地,门口居然只有一个弟子在打瞌睡。
想当初华山派最落魄的时候,藏经阁也是由一位长老亲自看守。
虽然那位长老实力在一流高手中属于垫底的存在,但好歹也是个一流武者。
这衡山派的心,未免也太大了些。
岳灵珊做了个鬼脸,意思是“交给我”。
叶昀笑着摇了摇头,没让她动手。
他身形如幻影般出现在那弟子身后,屈指一弹,精准地落在对方后颈的睡穴上。
那弟子连哼都没哼一声,脑袋一歪,彻底睡死了过去。
叶昀推开藏经阁的大门,与岳灵珊光明正大地走了进去。
阁楼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书卷气味。
两人借着从窗外透进的月光,开始在书架间翻找。
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这里收藏的大部分都是些江湖上三教九流的杂书。
什么《江湖异闻录》、《百草纲目注解》,甚至还有几本前朝的小说。
至于衡山派自家的武学,只有几本入门级的大路货。
《衡岳清修决》、《流云拳》、《衡山七十二路剑法》
这些东西,别说叶昀,就连岳灵珊都有些看不上眼。
“哥,这衡山派也太穷了吧?”岳灵珊小声嘀咕,语气里满是嫌弃。
叶昀没有说话,他拿起一本泛黄的《衡山派史记》,快速翻阅起来。
他的阅读速度极快,在系统的加持下,几乎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很快,一行记载引起了他的注意。
“…铁掌帮帮主凶威滔天,亲上衡山,索要‘祝融图’。
时任掌门陆远公义不从而战,本门镇派神功《祝融剑法》。
正是在那一战中,随着陆掌门的逝去而彻底失传,实乃本派奇耻大辱”
铁掌帮?
叶昀的脑子转了一下。
这不就是裘千仞那老小子吗?看来原著里没提的江湖秘闻还真不少。
射雕时期,裘千仞为了在华山论剑上博个彩头。
确实威逼利诱了不少南方门派,让他们推举自己为武林第一。
没想到,衡山派的镇派神功,居然是这么丢的。
叶昀放下史记,心中那点期待也消磨得差不多了。
五岳剑派,同气连枝,现在看来,大家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哥,咱们走吧,这里没什么好看的了。”岳灵珊拉了拉他的衣袖。
叶昀正准备点头,脑中却灵光一闪。
他想起了福州城那个又矮又挫的余沧海。
岳灵珊见他不动,有些奇怪:“哥,怎么了?”
“珊儿,还记得余矮子吗?”
“当然记得!那个老贼,差点害死林平之他们一家!”岳灵珊提起余沧海就来气。
“你想想,他的秘籍在哪?”叶昀引导道。
岳灵珊眼睛一亮,恍然大悟:“藏在他自己的房间里!贴身放着!”
“没错。”叶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藏经阁这种地方,谁都会来查,反而是掌门的卧室,没几个人敢闯。”
“哥,你真聪明!”岳灵珊兴奋地给了叶昀一个大拇指。
两人迅速离开了藏经阁,临走前,叶昀顺手解开了那名值守弟子的穴道。
在一处偏僻的殿宇后方,找到了一个正在角落里偷懒打盹的弟子。
故技重施,将其迷晕。
叶昀的手掌贴上对方额头,精纯的紫霞真气如丝线般探入,直抵泥丸宫深处。
《摄心大法》悄然发动。
在那名弟子将醒未醒,意识最为混沌的时刻,叶昀的声音如同梦魇般在他脑中响起。
“衡山派的殿宇如何分布?”
“掌门莫大先生的居所在何处?”
“门内有哪些高手?平日里都在哪里?”
“派中可有什么武学传闻,或是禁地?”
一连串的问题,如行云流水般问出。
那弟子在精神被完全掌控的状态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片刻之后,当他迷迷糊糊醒来时,只觉得脖子有些酸痛,脑袋昏昏沉沉。
“他娘的,怎么又睡着了,回头被师叔抓到,非得罚我去挑水不可。”
他揉着眼睛,骂骂咧咧地站起身,全然不记得刚刚发生了什么。
而叶昀和岳灵珊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夜色之中。
根据得到的情报,两人避开了一路上所有可能的岗哨。
径直来到衡山派深处,一处极为普通的小院前。
院子不大,甚至有些简陋,与五岳剑派掌门的身份格格不入。
门外四周,连一个看守的弟子都没有。
“这里就是莫大先生的住处?”岳灵珊有些难以置信。
“没错。”叶昀观察了片刻,确认周围没有埋伏。
他来到门前,从随身的挎包里取出一根细长的铁丝,捅进锁眼里,轻轻拨弄了几下。
“咔哒”一声轻响,门锁应声而开。
两人闪身进入屋内,反手将门关好。
房间里的陈设同样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橱,一个书架,再无他物。
两人分头寻找,将衣橱、书架、床底翻了个遍。
连墙角的砖缝都没放过,结果一无所获,也没有发现任何隐藏的机关暗格。
“哥,会不会是我们想错了?”岳灵珊有些气馁。
叶昀没有回答,他抽出背后的青冥剑,用剑柄在房间的各处墙壁、地板上轻轻敲打起来。
“咚…咚咚”
这是一种听声辨位的技巧,主要用于探索墓穴下的机关。
半年前,他们兄妹途径敦煌时,从一伙盗墓世家手里“学”来的。
叶昀敲得很专注,耳朵微微耸动,捕捉着每一丝细微的回响。
没用多长时间,当他敲到那面书架后方的墙壁时,回声出现了一丝不同,略显空洞。
他眼神一凝,来到书架前,双手发力,将沉重的实木书架缓缓移开。
书架后方的墙壁没什么异样,但下方的地板。
却有两排青砖的颜色和缝隙,与周围的地面格格不入。
仔细看去,还能在砖石的缝隙处,看到一些细微的划痕,像是被匕首之类的利器撬动过。
叶昀又在青砖四周敲打了几下,确认没有连带的机关后。
内力运至掌心,对着那两排青砖,向上一吸。
“呼!”
两排青砖被一股无形的力道整齐地掀开,露出了下方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洞口里,静静地躺着一件老旧的木箱。
岳灵珊兴奋地差点叫出声,连忙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chapter_();
叶昀将木箱取出,轻松打开。
箱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十几册码放整齐,书页已经泛黄的古籍。
他将其全部拿出,借着月光,开始速记翻阅。
最上面的几本,是比藏经阁里那些大路货要强上一些的中乘武学。
《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回风落雁剑》、《衡山流云掌》。
这几门武功,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气,是衡山派精英弟子的标配。
再往下,是四门上乘剑法。
《紫盖剑法》、《芙蓉剑法》、《石廪剑法》、《天柱剑法》。
可惜,这四门剑法都是残缺的,显然是当年遗失后,由后人强行补录的,威力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一门上乘掌法《碧罗掌法》,和一门上乘轻功《衡山身法十八纵》。
这些,应该就是衡山派明面上的最高传承了。
这些,应该就是衡山派明面上的最高传承了。
叶昀继续往下翻。
最后两本,是一本手札和一本看起来最古老的秘籍。
他先翻开那本手札,里面的字迹潦草,记录着衡山派的一些秘闻。
其中,就有关于失传的镇派神功《祝融剑法》的零星记载。
还有一套名为《衡山五神剑》的剑法,据手札记载。
这套剑法乃是衡山派祖师观摩衡山五峰之神韵所创,威力绝伦,可惜也早已失传。
看到《衡山五神剑》,叶昀心头一动。
他记得,华山思过崖的山洞里,好像就有破解《衡山五神剑》的部分。
看来,这套剑法确实存在过。
手札最后,还提到了《洞庭八百剑式》与《三十六路拆天式》。
两种听起来就很牛掰的功夫,可惜同样标注着“失传”两个大字。
叶昀将手札内容记下,拿起了最后一本,也是最特殊的一本秘籍。
封面上,写着四个古朴的篆字——《石廪书声》。
这名字听起来不像武功,倒像是一本讲读书的书。
叶昀翻开一看,顿时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
这竟然是一门极为罕见的音波功法!
秘籍开篇就写道:“天地有声,五音调和,可养生,可杀人”
只是这门功法的修炼门槛极高,起步就需要一流武者的深厚内力作为基础。
否则内力稍有不慎,就会反噬自身,伤及脏腑。
难怪会和那些失传的秘籍放在一起,估计是衡山派后继无人,没人能练成这门功夫了。
叶昀如获至宝,将所有秘籍的内容一字不漏地用系统记录下来。
一个时辰后,他将一切复原,木箱放回,青砖盖好,书架归位,不留下一丝痕迹。
随后,兄妹二人悄无在衡山派一处无人居住的客房中,开始了短暂的闭关消化。
房间内,叶昀盘膝而坐,脑海中无数的武学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分解、重组、融合。
五倍悟性的天赋,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那本《石廪书声》。
这门奇特的音波秘籍,给了叶昀一个全新的思路。
他自创的《长春功》,核心理念是“养生”和“内在平衡”。
而《石廪书声》的音律理论,正为《长春功》提供了调和五脏的全新修炼方式。
“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脾、肺、肝、心、肾”
“和谐的音律,能与五脏共鸣,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叶昀脑中,关于这门武学的理论,与《黄帝内经》知识。
以及《全真大道歌》的道家至理,瞬间联系了起来。
音律,是连接“外部世界”与“人体内部小天地”的最佳桥梁!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他要在《长春功》中,增加一个全新的篇章——“声闻篇”!
未来理论上修炼方式,将不再是单纯的打坐练气。
初阶,可以通过聆听风声、雨声、流水声等自然之声,来锻炼自己的听觉。
中阶,则需要学习一门乐器,则通过乐器吹奏特定的音调。
来主动引导真气,精准地滋养对应的脏腑。
高阶,则能达到“以气御声”的境界。
不再需要任何乐器,一呼一吸,甚至一个念头。
随时随地调和自身,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至境。
叶昀甚至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李秋水,她就曾用类似的来寻找天山童姥的踪迹。
可见,音波功练到高深处,威力无穷。
解决了《长春功》的升级方向。
叶昀的注意力又转向了自己的核心战斗功法——《混元一气功》。
这门功法的核心是“战斗”,是力量的极致爆发。
而衡山派那段从“祝融之火”到“潇湘之水”的惨痛转型历史。
为叶昀提供了最宝贵的“反面教材”和“理论支撑”。
过刚易折,过柔易靡。
真正的强大,是刚柔并济,是阴阳调和。
“既然衡山派能在火与水之间转换,我的《混元一气功》,为何不可?”
一个新的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
他在《混元一气功》的三劲(明、暗、化)基础上。
融入“水火转换”的理念,增补“阴阳变”!
从此以后,《混元一气功》将不再是单纯的力量爆发,而是拥有了多种战斗形态。
对敌之时,可以催动“祝融模式”,真气炽烈如火,一力降十会,摧枯拉朽。
也可以切换成“潇湘模式”,真气绵柔如水,借力打力,以柔克刚。
两种形态随心切换,阴阳变幻,莫测高深!
之前硬撼鸠摩罗的《龙象般若功》,叶昀靠的是硬碰硬。
但在领悟了这“水火之道”后,他完全可以用更省力、更巧妙的方式去化解对方的蛮力。
而这一次衡山之行,最大的收获,还不是以上这些。
而是从那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流云拳》中,领悟到的“拳势”!
“创此拳者,坐望衡山四十载,与山川草木同呼吸,终悟‘势’之真意。”
秘籍中的这段话,深深触动了叶昀。
何为“拳势”?
寻常拳法,由“力量”与“招式”构成。
而“拳势”,则是在这两者之上,加入了“精神”!
这听起来有些玄乎,其实本质,就是精神与周遭环境的共鸣。
一个人心情平静时,坐在那里,便是风景,与周围的一切和谐共融。
可若那人心烦意乱,无论如何伪装,都会透出一股格格不入的气息。
“拳势”,便是这种感觉在武学上的延伸。
《流云拳》的创造者,将自己与衡山四十年的共鸣融入拳法。
所以他打出的拳,才能借用衡山之势,威力大增。
可惜,后来的弟子,再难有这份心境,也无法与衡山产生如此深的共鸣。
说白了,这玩意儿,压根就不是靠苦练能练成的。
它靠的是悟性,甚至不该出现在笑傲这个武学末世。
往前几百年,倒是常见。
乔峰出场自带音响,那是降龙之势!
张三丰画个圈圈,那是太极之势!
叶昀将这些感悟,与《全真大道歌》中“天人交感”的理论相互印證,彻底明白了。
“势”,就是将“神”与“气”完美结合,借用“天地之力”的至高法门!
一瞬间,叶昀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整个世界在他的感知中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缓缓伸出手掌,没有催动任何内力。
但随着他心念一动,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妙气机,以他为中心,缓缓扩散开来。
岳灵珊在一旁护法,骇然发现,眼前的兄长明明就坐在那里。
可在她的感知中,他却仿佛消失了!
自家兄长,又变强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W4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