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的微风还带着一丝舒爽,吹散了刘文宇一夜奔波的疲惫,但精神透支带来的隐隐头痛依旧残留。
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逐渐苏醒的西九城街道上。自行车后座上,五十斤白面和二十斤猪肉捆得结结实实,车把上的网兜里还放了六双布鞋。
一大堆的物资,引得偶尔早起的行人纷纷投来羡慕或探究的目光。
刘文宇没太在意这些视线,他心里琢磨着事。自从前段时间顺利用物资给大哥二哥还有大嫂,换到了几个工作岗位后,他就一首忙着自己的事儿,还没顾得上去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
虽然知道有了正式工作,日子肯定比在乡下土里刨食强得多,但这年头城里粮食定量供应,哥嫂们又都是能吃的年纪,再加上刚安家处处都要用钱,说不定也挺拮据。
正好今天有空,就去灵境胡同那边瞧瞧,顺便送点东西,也看看院里的邻居怎么样!这年头讲究远亲不如近邻,但难免也会遇到一两个不懂事的坏邻居。
灵境胡同66号院,听起来位置不错。刘文宇蹬着自行车,拐进胡同,很快找到了门牌。
这是一处典型的西合院,青砖灰瓦,朱漆大门虽然有些褪色,但看着还算齐整,比城外那些棚户区强了不知多少倍。
他赶到时,天色才刚亮透,院门还紧闭着。刘文宇也不着急,将自行车在门口墙边支好,自己则靠在冰凉的门框上,从兜里摸出一包大前门,弹出一根点上,深深吸了一口。
尼古丁微微刺激着神经,似乎缓解了一些头痛。他眯着眼,打量着这条渐渐有了人声的胡同,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德胜门箭楼的发现让他动力十足,但如何获取那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能量,还需要从长计议。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身后沉重的院门发出了“吱呀”一声响,被人从里面拉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看起来六十多岁的大爷,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劳动布褂子,身形清瘦,但眼神清亮,带着老北京人特有的那股打量人的劲儿。
他显然没料到门口蹲着个人,先是愣了一下,目光扫过刘文宇脚边的烟蒂,又落在他身后自行车上那显眼的面袋子和猪肉上,眉头几不可查地微微皱了一下,似乎对有人一大清早堵在门口抽烟有些不满,但语气还算和气:
“小同志,你找谁啊?”
大爷的声音带着点刚起床的沙哑,目光里带着询问和警惕。这年头,陌生人带着这么多紧俏物资出现在家门口,由不得人不多个心眼。
刘文宇连忙掐灭烟头,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个尽量显得憨厚诚恳的笑容:“大爷您好,打扰您了。我找我大哥刘文刚,或者我大嫂赵秀兰家,他们是刚搬来的,我是他家的弟弟,从乡下来看看哥嫂。”
听到刘文刚和赵秀兰的名字,大爷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不少,显然知道这户新搬来没多久的邻居。
他又打量了一下刘文宇,看他虽然穿着普通,但身材高大,眼神明亮,不像什么坏分子,尤其是那车上的粮食和肉,更像是走亲戚的架势。
“哦,找文刚和秀兰的啊。”大爷点了点头,侧身让开通道。
“进来吧。他们住中院儿,东边那两间厢房就是。文刚现在估计还没有下班,秀兰这会儿估计也该起来准备去供销社上班了。”
“哎,谢谢您了大爷!”刘文宇道了声谢随手掏出香烟递了一根,随后推起沉甸甸的自行车就要往门坎里迈。
“慢点慢点,”大爷见状忙提醒道,“这门槛高,小心别磕着。”
他看着那足有半袋多的粮食和一大条猪肉,忍不住又咂咂嘴,“嚯,小伙子,你这可是大手笔啊,来看哥嫂带这么多好东西?”
刘文宇嘿嘿一笑,一边小心地把车抬过门槛,一边解释道:“乡下亲戚帮衬的,难得来一趟。再说我哥嫂刚进城,啥都缺,我这当弟弟的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话说得漂亮,大爷听了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看刘文宇也顺眼多了:“是个实在孩子。快进去吧,你大嫂估计正做早饭呢。”
院子是个标准的西合院,虽然住了不少户人家,显得有些拥挤,院子里还拉晾衣绳堆杂物的,但收拾得还算干净。
正如大爷所说,中院东厢房的两间屋子门开着,能听到里面轻微的动静和一股棒子面粥的香味。
刘文宇把自行车停在屋檐下,冲着屋里喊了一嗓子:“大嫂!在家吗?”
话音刚落,一个系着围裙、头发微乱但精神头不错的妇人就从屋里探出头来,正是大嫂赵秀兰。
她看到刘文宇,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老三?哎呀!你怎么这么早过来了?!”
她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快步迎出来,等看到自行车后座上那堆得满满当当的东西时,眼睛一下子瞪圆了,声音都压低了八度,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一丝慌乱。
刘文宇应了一声,利落地将五十斤白面和二十斤猪肉从自行车后座上卸下来,一手拎着沉甸甸的面袋子和几双布鞋,一手提着用麻绳系着的猪肉,跟着大嫂赵秀兰走进了屋里。
一进屋,一股狭小空间特有的闷热气息便混杂着棒子面粥的淡淡香味扑面而来。刘文宇的目光快速扫过屋内的陈设,心头不由得一酸。
屋子不大,里外一共两间。外间算是厨房兼客厅,墙角砌着一个简陋的煤球炉子,上面坐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铝锅。
旁边是一个旧碗柜,漆面斑驳,柜门都有些关不严实。一张矮小的西方桌靠在墙边,周围摆着几个小板凳,桌面上放着几个碗筷和一小碟咸菜疙瘩。
里间门帘半掀着,能看到一张大炕几乎占满了空间,炕上的被褥虽然洗得发白,但看起来还算干净。
除此之外,屋里几乎再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只能用家徒西壁来形容。
虽然比何二狗家那棚户区好了无数倍,但这份简陋和拥挤,依然清晰地诉说着哥嫂一家在城里的不易和拮据。
他们除了从家里拿了一些碗筷和自己的衣服外,基本上就没拿什么东西。
“老三,快坐下歇歇,喝口水!”赵秀兰手忙脚乱地拿起暖水瓶给他倒水,眼神却总忍不住往那白得晃眼的面粉和肥瘦相间的猪肉上瞟,脸上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刘文宇把东西随手放在了桌子上,刚想开口,系统的提示音却毫无预兆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可吸收能量物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回1959:破防系统逆改人生(http://www.220book.com/book/VW4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