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的话语在窑洞里回荡,带着一股沉重的力量。林华感到喉咙发紧,心跳如鼓。他知道,再也无法用“运气”蒙混过关。这一刻,必须亮出底牌,一个足以让赵刚,甚至让党组织都愿意相信的“底牌”。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迎向赵刚,脸上浮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郑重。
“赵政委,我不是普通炊事兵。”林华的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带着刻意压制的重量,“我确实有一个秘密,一个关于爱国志士和国家未来的秘密。”
赵刚闻言,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瞬间变得锐利。他没有开口,只是用眼神催促林华继续。煤油灯的火苗跳动,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扭曲地映在墙上。
林华组织着语言,脑海中飞速构建着一个宏大的谎言。他要讲一个故事,一个能解释所有“异常”,又能激起革命者内心深处共鸣的故事。
“我的家族,世代都在海外做生意。”林华慢慢开口,语气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沧桑,“但我们骨子里,流淌的都是中国人的血。从清末开始,家族里就有一批人,秘密地致力于国家复兴。他们看到了未来,知道中国要强大,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赵刚的反应。赵刚眉头紧锁,眼神中透出一丝困惑,但更多的是专注。
“这些年,家族里联络了一批海外的爱国华侨、科学家、工业家。”林华继续说道,声音里多了一份激昂,“他们有一个秘密的计划,在海外积蓄力量,培养人才,囤积物资。目的只有一个:为将来的新中国,为国家的工业化,埋下第一批种子。”
赵刚的呼吸变得粗重。这个故事,超出了他的想象。一个秘密的爱国组织,为新中国工业化铺路?他出身燕京大学,对国家未来有着深远的思考,林华的这番话,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
“我本人,就是被家族秘密培养的。”林华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回忆着什么,“从小学习现代科学,工程技术,还有一些……特殊的技能。我负责的,就是将这些积蓄的物资,通过最隐秘的渠道,运回国内,寻找合适的时机,交付给最需要的抗日武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真诚。
“赵政委,您列举的那些‘巧合’,其实都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林华指了指桌上的记录,“磺胺粉,那不是我‘发现’的,那是家族知道独立团缺医少药,提前通过秘密渠道运到根据地附近,由我找机会‘送’进来的。弹药也是,知道部队急需7.92mm的子弹,才有了那次‘意外’。”
赵刚的身体僵硬。他看着林华,眼神复杂。这个故事,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但它完美地解释了林华身上所有无法用常理揣测的谜团。而且,林华语气中的真诚,以及故事本身蕴含的巨大价值,让他无法轻易否定。
“冬季缺粮,也是一样。”林华继续编织着谎言,“家族通过情报网,得知日军即将对根据地进行扫荡,物资运输困难。所以,那批粮食和布匹,也是我根据秘密指示,提前找到一个隐蔽点‘藏’起来,再由我‘发现’,送给部队的。”
他看着赵刚,眼神中带着一种恳求,恳求对方相信。
“至于我对武器的修理技术,对图纸的理解,包括隘口伏击战中对日军行军习惯的判断,这些都是我在海外学习的知识。”林华声音低沉,“家族培养我,就是为了让我在关键时刻,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赵刚紧盯着林华,一言不发。他拿起桌上的粗瓷碗,抿了一口热水,动作缓慢。窑洞里再次陷入寂静,只剩下煤油灯微弱的燃烧声。赵刚的思绪翻涌,内心激荡。一个庞大而隐秘的爱国组织,为了新中国的未来,秘密输送物资和技术。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如果这是真的,那将是何等的力量!
“赵政委,我知道这很难相信。”林华见赵刚沉默,从怀里掏出几样东西。那是一本巴掌大小、做旧的牛皮小册子,上面印着一些奇怪的符号,还有一块刻着不知名图腾的木质令牌。这些都是他从系统兑换的低级伪造品,经过简单做旧处理。
“这是我们内部的密码本,还有接头信物。”林华将东西推到赵刚面前,声音低沉,“我这次来独立团,就是按照上级的秘密指示,暂时潜伏,协助部队发展。这些年,我一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向党组织汇报。”
赵刚的目光落在那些“证据”上。他拿起牛皮小册子,粗糙的纸张触感真实。他翻开,里面确实印着一些看似无规律的字符和图画。他又拿起木质令牌,手指着上面凹凸不平的图腾,感受着岁月的痕迹。他的动作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林华的这番话,以及这些“证据”,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赵刚没有说话,他只是反复看着那些东西。他的眼神从怀疑转向震惊,又从震惊转向深思。这个“秘密”的分量,足以改变独立团的命运,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根据地的未来。他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林华身上。窑洞里,煤油灯的火苗摇曳,映照着两人凝重的脸庞。一场豪赌,刚刚开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物资暴击,李云龙乐疯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WO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