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的秋风裹挟着硝烟,日军的反扫荡还在持续。独立团虽然多次化险为夷,甚至反戈一击,但每次战斗,总有伤员抬下来。担架队的战士们面色沉重,他们知道,很多兄弟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军医们忙得脚不沾地,可手头的药材和器械,实在捉襟见肘。
林华站在团部外,看着又一队伤员被抬进临时救护所。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消毒水混杂的气息。他清楚,盘尼西林是救命的奇药,可那东西太珍贵,数量稀少,只能用在最关键的时刻。更多的战士,因为小小的伤口感染,或是简单的骨折处理不当,最终丢了性命。
他脑海中浮现赵刚的话:“伤员的救治问题,依然严峻。我们对高级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自产需求,迫在眉睫。”
林华知道,自己不能只顾着造枪造炮。真正的工业化,最终是为了守护这些鲜活的生命。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意识沉入系统。三千点胜利点数,兑换了Lv.5【高级医疗设备图纸】中的“简易手术器械生产图纸”和“基本药品提炼技术”。后者包括奎宁、吗啡等几种常见药品的简易提炼法。这些技术图纸,在系统界面上闪烁着微光,代表着生命延续的希望。
第二天,林华找到赵刚。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政委,我有个想法。关于伤员救治,我们不能只靠缴获和盘尼西林。”
赵刚放下手中的文件,看向林华。他知道,这小子每次说“想法”,背后总藏着“惊喜”。“哦?说说看。”
“我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日军遗留的‘野战医院设计草图和药品提炼技术’。”林华压低声音,眼神与赵刚对上。“这些技术,我研究过,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正规的野战医院,还能自己生产一些基础药品。”
赵刚眉峰一挑,他立刻捕捉到林华话语中的深意。“日军遗留?还是‘海外组织为改善战区医疗环境而提供的秘密技术援助’?”他轻声反问,是在提醒林华,要将这个“发现”的来源说得更圆滑些。
林华点点头,明白赵刚的意思。“对,政委说得对。就是这样。这些技术,虽然不能和鬼子的大医院比,但对我们来说,绝对是跨时代的提升。”
“技术专业性强,我们根据地缺乏专业医疗人才和相应生产设备。”赵刚说出心中的顾虑。
“人我们可以培训,设备,我们有楚云飞送来的机床,还有兵工厂的张部长。”林华说。他己经想好了对策。
赵刚沉吟片刻,最终拍板:“好,就这么办。你去和张部长、还有军医老李沟通。我来负责协调人员和场地。”
很快,兵工厂的张万和部长和独立团的军医李大夫,都被叫到了团部。林华将他“发现”的“日军野战医院设计草图”和“药品提炼技术”摆在桌上。
“张部长,李大夫,你们看看这些。”林华指着图纸说。
张万和戴上老花镜,凑近图纸。他一眼就被那些精密的结构图吸引。“这……这是手术器械的图纸?”他颤抖着手,拿起一张简易手术刀的结构图。“这刀刃的弧度,这止血钳的咬合力……比我们现在用的,可强太多了!”他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李大夫也拿起一份药品提炼的草图,他仔细辨认着上面用日文标注的药材名称和流程。“奎宁……吗啡……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些。”他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
“林助理,这东西,你是在哪儿‘捡’到的?”李大夫问,语气中充满了好奇。
林华笑着说:“李大夫,您也知道,我平时喜欢在战场上转悠,总能捡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就是从一个鬼子的废弃据点里翻出来的。估计是他们撤退太急,没来得及销毁。”他故意将“海外援助”的说法藏在赵刚那里,减轻自己的嫌疑。
张万和猛地一拍大腿:“林助理,你小子简首是咱们独立团的宝贝啊!上次的机床图纸,这次的医疗器械图纸,亮剑:物资暴击,李云龙乐疯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亮剑:物资暴击,李云龙乐疯了!最新章节随便看!你这是要把咱们兵工厂,变成神仙作坊吗?”
“张部长,这可得靠你们了。”林华说。他知道,这些图纸只是基础,真正的挑战在于生产。
接下来的日子,根据地掀起了一场“医疗革新”的热潮。在林华的指导下,兵工厂的工匠们利用自产的优质钢材,以及楚云飞提供的废旧机床,开始艰难地生产简易手术器械。
张万和亲自带着几个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攻克技术难题。他们将钢材反复锻打、淬火,再用简陋的磨具,一点点打磨出手术刀锋利的刀刃,止血钳精准的齿纹。
“林助理,这刀刃的硬度,咱们的钢材虽然能达到,但抛光和防锈,还是个大问题。”张万和愁眉不展。
林华想了想,从系统兑换了一些简易的抛光砂纸和防锈油配方。他告诉张万和:“张部长,这是我在鬼子笔记里看到的,一些土法子。你们试试,应该能改善一些。”
张万和如获至宝,立刻组织人手进行试验。果然,经过这些“土法子”的处理,第一批简易手术刀、止血钳、镊子等器械,终于被生产出来。虽然外观粗糙,但功能上己经达到了图纸的要求。
与此同时,李大夫也带着一批对草药有研究的战士和老乡,在林华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提炼基础药品。他们用大锅熬煮药材,再用简易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最终得到少量奎宁和吗啡。
“李大夫,这些药虽然少,但都是救命的!”林华说。他看着那些浑浊的药液,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在根据地深处的一个秘密山洞中,独立团的第一所正规野战医院,悄然建立起来。山洞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用石灰水反复消毒。木板搭成的病床,整齐地排列着。
林华还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消毒、包扎的标准化流程培训。他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虽然条件有限,但尽量做到最好。
“李大夫,每次手术前,所有器械都要用开水煮沸。医护人员的双手,要用皂角水反复清洗。伤口包扎,要用干净的纱布。”林华耐心讲解着。
李大夫听得连连点头:“林助理,你说的这些,我们以前也有概念,但没有这么系统。你这套办法,简首是救命的福音啊!”
第一批伤员被送进了新医院。一个侦察连的战士,腿部中弹,伤口己经开始化脓。李大夫在林华的指导下,用新生产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切开伤口,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清理掉腐肉。再用系统兑换的少量盘尼西林,配合自己提炼的奎宁进行治疗。
几天后,那位战士的烧退了,伤口也开始愈合。他的生命,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好了!真的好了!”李大夫激动地喊道。他看着那名战士逐渐恢复的脸色,眼中充满了泪水。
野战医院的建立,以及基础药品的生产,极大地提升了独立团伤员的救治率和恢复速度。盘尼西林的珍贵使用也更加高效,因为有了更好的辅助治疗和护理。战士们的士气为之一振,他们知道,即便负伤,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根据地医院建立,并生产药品,获得工业生产奖励3000点胜利点数!”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华脑海中响起。
李云龙得知消息后,特意跑来医院查看。他看着那些崭新的手术器械,闻着药味,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感慨。
“娘的,林华这小子,不光能给老子造枪炮,还能给老子救命!”李云龙拍着李大夫的肩膀,“老李啊,你跟着林华多学学,以后咱们独立团的伤员,一个都不能少!”
李大夫连连应是,他看着林华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林华站在山洞口,看着远方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医疗条件的改善,确实极大地提升了部队士气。然而,他知道,这只是解决了冰山一角。日军的重炮,依然是根据地的噩梦。独立团的火力虽然强大,但迫击炮等重火力弹药消耗巨大,且炮管等核心部件,依然无法完全自产。新的挑战,己经悄然临近。
(http://www.220book.com/book/VWO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