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晨光还没漫过狮泉河镇的屋顶,天刚蒙蒙亮,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像浸了水的羊毛贴在天上。空气中裹着零下十度的寒气,吸进肺里都带着冰碴儿,落在睫毛上瞬间凝成细霜,眨眼睛时能感觉到细微的凉意。古茗枔刚把折叠睡袋塞进深绿色考古工具箱——睡袋拉链上还沾着北京家里的浅灰棉絮,是陈景明帮她叠时蹭上的——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得浑身一震。
那敲门声又重又急,“砰砰砰”地撞在木门上,连门框边的土坯墙都跟着簌簌掉灰。古茗枔慌忙套上深灰色冲锋衣,拉链只拉到胸口,就趿着防滑雪地靴冲过去开门。门刚拉开一条缝,冷风就裹着老周的吼声灌进来,带着他身上刚煮好的酥油茶味:“古博士!出大事了!原定的供应商撂挑子了!”
老周举着黑色卫星电话,脸涨得像晒透的高原苹果,嗓门比院子里拴着的藏獒吠声还响,唾沫星子随着说话的节奏溅在胸前的工作牌上:“你听听!扎西那老小子怎么说的!”他把卫星电话递到古茗枔耳边,听筒里传来当地供应商扎西支支吾吾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像被冻得发颤:“不是我们不履约,是……是有人昨晚找过来,穿黑夹克,戴墨镜,手里还捏着我家店铺的照片,说给三倍价钱把你们订的货全包了,还放狠话……我们小本生意,实在得罪不起……”
考古队租住的是狮泉河镇边缘的藏式小院,院墙用晒干的红土坯砌成,表面还留着牧民手工拍打时的凹凸纹路,摸上去粗糙硌手。院角堆着刚卸车的考古工具箱,深绿色帆布在清晨的冷风中微微晃动,像冻得发抖的树叶。老周是队里的后勤负责人,五十多岁的人,常年跑新疆、青海的野外考古,连塔克拉玛干的沙尘暴都见过,可此刻他的手都在抖——卫星电话的黑色机身被他攥得泛白,指节上的老茧格外显眼。
“得罪不起?我们可是国家文物局备案的考古队!”老周对着电话吼了一句,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高原帐篷要抗零下二十度的,里子是驼绒的,外面有三层防风涂层,你们找遍阿里也没几家能做!氧气瓶要医用级的,压力值必须在15兆帕以上,还有抗高反的红景天胶囊、高原安,都是按队员体重配的剂量,你们说取消就取消?没这些东西,我们怎么进札达土林?那边晚上能冻裂水管!”
古茗枔接过卫星电话,指尖触到冰冷的机身,连忙呵了口气暖了暖,尽量让语气平静下来:“扎西老板,我们上礼拜签过合同,违约金条款写得很清楚,你们临时违约,这笔钱你们能承担吗?而且这批物资是针对阿里高原特供的,比如雪地靴的鞋底要加防滑钢钉,适应土林里的碎石地,临时找其他供应商根本来不及,后天我们就要出发了。”
电话那头的扎西叹了口气,声音里的无奈像浸了水的羊毛,沉得让人喘不过气:“古博士,我知道对不住你们,可对方说了,要是我们敢给你们供货,明天我的店就开不下去了。他们还知道我儿子在拉萨上大学,说……说让我儿子‘放学路上小心点’……我也是没办法啊。”说完,电话“咔嗒”一声就匆匆挂了,只剩下忙音在听筒里“嘟嘟”响,像谁在低声叹气。
院子里的队员们也陆续起来了,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负责地质勘探的小李蹲在地上,穿着蓝色冲锋裤的膝盖抵着土坯墙,手指无意识地划着墙缝里的细沙,划出一道道浅痕:“这也太邪门了,咱们昨天下午才到狮泉河,连遗址的边都没碰,谁会专门盯着我们的物资?”他抬头时,额前的碎发上还沾着清晨的霜花,像撒了把白糖,睫毛上也挂着细白的霜粒。
藏文专家卓嘎拢了拢身上的藏袍领口,深红色的藏袍边缘绣着银色的祥云图案,是她母亲去年冬天亲手绣的,针脚细密。她皱着眉,手指捻着藏袍的衣角,指尖把布料捏出几道褶子:“会不会是那些盗掘的?去年东嘎皮央那边就有盗墓的盯着,半夜想挖洞窟里的壁画,后来被文旅局的巡逻队赶走了。他们知道考古队来了,故意断我们的物资,想让我们走,他们好趁机下手。”
古茗枔心里“咯噔”一下——像有块冰突然掉进了热水里,瞬间炸开。她突然想起陈景明昨天的电话,当时她在整理古格遗址的初步资料,陈景明特意问:“你们的物资是不是全靠当地供应商?有没有备选方案?”她当时还笑着说“国家文物局都对接好了,放心”,现在想来,这话问得太刻意了,这事恐怕和他脱不了干系。
但她没说出口,只是攥紧了口袋里的手机,指尖触到那枚青铜吊坠——吊坠被体温焐得有了点温度,可冰凉的铜锈还是透过毛衣,传到皮肤上来,让她冷静了几分:“先别猜了,猜也没用,赶紧想办法。卓嘎,你是阿里本地人,人脉广,有没有其他靠谱的供应商?哪怕能凑齐一部分物资也行。”
卓嘎低头想了想,眼睛突然亮了,像突然看到了冈仁波齐山顶的日照金山,藏袍上的银饰随着她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有!西藏珠峰集团!他们在阿里有自己的物资供应链,从拉萨到札达,沿途有五个中转站,去年我们改则县遭遇雪灾,牧民的帐篷被压塌了,就是他们连夜派车送的帐篷和青稞,还免费送了感冒药和冻疮膏。而且他们总裁甲央,据说特别重视文物保护,前年东嘎皮央遗址的壁画有点脱落,他还捐了200万修壁画呢,连名字都没留。”
老周立刻凑过来,忘了刚才的焦虑,语气里满是期待,连声音都提高了几分:“那赶紧联系啊!他们能及时供货吗?我们后天就要出发去札达了,从狮泉河到札达要走五个小时,路上全是盘山公路,有的地方还没信号,再耽误就来不及了!”
卓嘎掏出手机,是部旧款的华为,屏幕边角还磕了个坑,外壳上贴着藏文的祈福贴纸,可她翻通讯录时动作很熟练。但翻着翻着,她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手指停在屏幕上:“珠峰集团的流程严,我之前帮县上联系过一次,这种大额物资调拨,比如超过5万元的,得总裁甲央亲自批。我听说他昨天去了那曲,好像在开跨国视频会议,和印度那边谈边境的牛羊肉贸易,不一定能及时接电话。”
古茗枔接过卓嘎的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找到“西藏珠峰集团阿里分公司”的联系方式,深吸一口气,拨了过去。电话响了十几声才被接起,接线员的声音带着职业化的礼貌,却也透着一丝疲惫——大概是刚上班就被催着处理事情:“您好,西藏珠峰集团阿里分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您好,我是国家文物局古格王朝考古队的古茗枔,我们原定的供应商临时违约,现在急需一批高原物资,包括12顶抗寒帐篷、20罐医用氧气瓶、30份抗高反药品,还有12双加绒雪地靴和12个保暖睡袋,想向贵公司紧急采购,后天一早就要用,麻烦您帮忙协调一下。”古茗枔语速飞快地说明情况,手心己经冒出了汗,虽然天气冷,可紧张得后背都有点发热,冲锋衣的内衬贴在皮肤上,有点不舒服。
接线员顿了顿,大概是在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透过听筒传过来,沙沙作响:“古博士您好,您需要的这些物资我们分公司仓库里有储备,比如您说的抗寒帐篷,我们库存有20顶,都是去年刚进的新款,能抗零下25度,比您要求的还厚。但按照公司规定,单笔超过5万元的物资调拨,需要总裁甲央先生签字批准。他现在正在参加跨国视频会议,会议设了静音模式,暂时无法联系,您看能不能等会议结束后再沟通?预计中午就能结束。”
“等不了!”老周在旁边急得跳脚,嗓门又大了起来,震得人耳朵发疼,“后天就要进土林了,今天定不下来,我们连狮泉河都出不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格桑魂 土林里没信号,没帐篷没氧气,队员要是高反了怎么办?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古茗枔按住老周的胳膊,能感觉到他胳膊上的肌肉还在紧绷着,像拉满的弓弦。她对着电话说:“麻烦您帮我留个言,说明情况的紧急性——这是国家重点考古项目,关系到古格王朝消亡史的研究,一旦错过发掘窗口期,就要等明年了。一旦甲央总裁结束会议,能不能请他尽快回电?我的电话是138xxxx5678,拜托了。”
挂了电话,院子里陷入一片沉默。风吹过院角的经幡,五彩的布条“哗啦哗啦”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有人在低声叹息。古茗枔看着队员们焦虑的眼神——小李还蹲在地上,只是不再划土坯了,头埋在膝盖里,肩膀微微耸着;卓嘎不停地搓着手,藏袍的袖口都被搓得起了球,指尖冻得发红;老周靠在土坯墙上,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嘴里还在小声念叨着“这可怎么办”。
她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如果找不到物资,考古队只能推迟出发,可古格遗址的发掘窗口期只有三个月,每年只有5到8月天气相对好,其他时候要么下大雪,要么刮沙尘暴,根本没法动工。错过就要等明年,队员们准备了半年的方案,从文献梳理到技术设备调试,全都白费了。
古茗枔摸了摸脖子上的青铜吊坠,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昨天甲央在电话里说的“古博士,到了阿里有需要随时找我,别客气”,心里又燃起一丝希望。这枚吊坠是外婆留给她的,从小戴到大,吊坠上的雍仲恰辛符号被摸得光滑发亮,每次遇到麻烦,摸到它就觉得安心。
就在这时,古茗枔的手机突然响了,铃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刺耳,像突然炸响的鞭炮。她慌忙掏出来,屏幕上跳出一个陌生的号码,归属地显示“西藏阿里”,数字在晨光下泛着冷光。她愣了一下,手指有点抖,按下了接听键:“您好,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低沉的男声,带着藏地口音特有的醇厚,像刚熬好的酥油茶,温润中带着点奶香,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仿佛无论什么事到他手里,都能稳稳解决:“古博士,我是甲央。刚看到分公司的留言,听说你们遇到了物资危机?”
古茗枔心里一松,像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忙说:“甲央先生,您好!是的,我们原定的供应商临时违约,说是有人威胁他们,现在急需高原帐篷、氧气瓶和抗高反药品,后天一早就要出发去札达,不知道贵公司能不能帮忙?”她的声音里忍不住带了点急切,连她自己都没察觉。
甲央的声音没有丝毫停顿,像是早己做好了安排,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透过听筒传过来,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我己经让分公司的人去准备了。12顶零下25度的极地帐篷,里层是驼绒,外层加了防风膜,每顶配两个加厚睡袋,睡袋的填充物是白鹅绒,保暖性比你们要求的还好;25罐医用氧气瓶,比你们要的多5罐,以防路上有队员高反急用;抗高反药品按40份准备,除了红景天和高原安,还加了些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急救药,比如氨茶碱注射液,都是阿里藏医院推荐的;雪地靴和保暖手套也按每人两双准备,雪地靴的鞋底加了防滑钢钉,适应札达土林的碎石地形,手套是羊皮的,能防零下15度的冻。”
古茗枔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嘴唇微微张开——她没想到甲央会这么快,甚至连细节都考虑得这么周全。她忍不住问:“这么快?您……您不是在开跨国会议吗?怎么会这么快安排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笑声里带着点暖意,像阳光照在雪地上,融化了一层薄霜:“跨国会议刚结束,正好看到分公司的留言。你们是为古格王朝考古而来,古格是我们藏地的根,保护文物是我们藏地人的责任,这点忙不算什么。物资己经装车了,分公司仓库在狮泉河南岸,离你们的住处大概需要一个小时,会首接送到院子门口,你让人在门口等一下就行,司机认识路。”
“不用采购吗?我们按市场价付款。”古茗枔连忙说,她没想到甲央会这么干脆,甚至没提钱的事。国家考古队有经费,虽然不算多,但采购物资的钱还是有的,她不想欠人情,尤其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帮助。
甲央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像在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每个字都透着真诚:“古博士,这些物资是珠峰集团无偿提供的。古格遗址是全西藏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你们冒着高原反应的风险来发掘、保护它,远离家乡,吃不好睡不好,我们做这点后勤支持是应该的。后续如果在考古过程中需要任何帮助,比如找熟悉土林地形的向导、安排藏医随行,或者需要越野车支援,都可以随时找我,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
挂了电话,古茗枔还没回过神来,手里的手机还残留着听筒传来的温度,像握着一块暖玉。卓嘎凑过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藏袍上的银饰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叮铃”声:“我就说甲央总裁靠谱吧!去年我们县上的小学缺课本,给他打了个电话,第二天就派人送来了,还捐了十台电脑,让孩子们学英语。他这人看着严肃,其实特别热心,尤其是对文物保护和教育的事,比谁都上心。”
老周也松了口气,拍着大腿笑了起来,刚才的焦虑一扫而空,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这下好了!有珠峰集团的物资,咱们后天就能按时出发!古博士,你可真是福星啊!要不是你之前和甲央总裁联系过,咱们这次真要栽了!”
古茗枔笑了笑,可心里却泛起一丝疑惑——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涟漪。甲央怎么会这么及时地回电?而且对他们的需求了如指掌,连队员的人数、物资的规格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多准备了备用物资。她想起昨天在电话里,甲央曾问过她“考古队一共多少人”“计划什么时候去札达”“有没有队员对高原环境不适应”,当时她以为只是随口关心,现在想来,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他们会遇到麻烦,提前做了准备。
正想着,院子门口传来汽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像滚来的雷声,震得地面都有点发麻。古茗枔走出去,站在土坯墙门口,冷风刮得她的头发都乱了,发丝贴在脸颊上,带着冰凉的触感。只见三辆白色的越野车停在门口,车身是磨砂的,不怕刮擦,车身上印着“西藏珠峰集团”的蓝色logo,在晨光下格外醒目。车斗里装满了物资,用深蓝色的防水油布盖着,边缘还压着石块,防止被风吹开。
几个穿着深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正从车上往下搬东西,动作麻利,戴着厚厚的棉手套,却一点也不笨拙。为首的工作人员走到古茗枔面前,他个子很高,大概有一米八五,皮肤是藏地人特有的健康黝黑,脸上带着憨厚的笑,牙齿很白:“古博士您好,我是珠峰集团阿里分公司的物资主管洛桑。这是甲央总裁让我们送的物资,每一项都标了规格和数量,您清点一下,确认无误后请签字。”
古茗枔接过清单,指尖触到光滑的铜版纸,逐条核对——帐篷12顶,每顶都有独立的编号,从“ZL-01”到“ZL-12”;氧气瓶25罐,罐身印着“医用级”的红色字样,阀门上还套着透明的保护套;抗高反药品40份,分装在透明的密封袋里,每个袋子上都贴着队员的名字,还附了用法说明;雪地靴24双,摆得整整齐齐,鞋盒上贴着队员的尺码,从36码到44码都有。
她越看越惊讶,清单上甚至还标注了“帐篷地钉240根(备用40根)”“氧气瓶阀门10个(备用)”“睡袋防潮垫12张”,连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W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