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瓦房落顶与喜期将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最新章节随便看!

新瓦房的屋顶开始铺瓦时,村里下了场小雨。林建国怕雨水打湿木料,天不亮就起来搭雨棚,刚把木架支好,赵小虎就扛着塑料布跑来了:“建国哥,我娘让我给你送布来,说这布防水,搭在棚上正好!”

苏晓兰也撑着伞赶来,手里提着个保温桶:“里面是熬好的姜汤,你和小虎喝点,别着凉。”林建国接过保温桶,喝了口姜汤,暖意从喉咙一首传到心里。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三人在雨棚下忙活,塑料布被风吹得轻轻晃,却把雨水挡得严严实实。

等雨停了,李叔带着几个乡亲来帮忙铺瓦。“建国,这瓦得铺得密点,往后下雨才不漏。”李叔一边铺瓦一边说,手里的瓦刀敲得“当当”响。王二柱也来了,他踩着梯子爬上屋顶,帮着递瓦,动作麻利得很:“我以前跟我爹学过铺瓦,你放心,保证铺得又平又结实。”

林建国在下面递瓦,抬头就能看见屋顶上忙碌的乡亲们,心里满是感激。苏晓兰在院里煮了绿豆汤,时不时喊他们下来喝:“歇会儿再干,别中暑了!”乡亲们笑着应着,喝碗绿豆汤,又继续上屋顶忙活——大家都盼着林建国的新瓦房早点盖好,也盼着他和苏晓兰的喜事早点办。

过了五天,新瓦房的屋顶终于铺好了。青灰色的瓦片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下泛着光,屋檐下还挂着苏晓兰编的玉米串,透着几分烟火气。林建国站在院门口,看着崭新的瓦房,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不仅是一间房子,更是他和家人、和苏晓兰的未来。

母亲拉着林建国和苏晓兰的手,走进还没装门窗的瓦房:“咱们选个好日子,把喜事办了,就在这新瓦房里,让乡亲们都来热闹热闹。”苏晓兰脸颊微红,轻轻点头。林建国赶紧说:“娘,我听您的,您选日子就行。”

第二天,母亲就去村里找懂节气的王大爷算日子。王大爷翻着老黄历,算了半天,笑着说:“下个月初三是个好日子,宜嫁娶、宜乔迁,正好把两件喜事一起办了!”母亲听了,高兴得赶紧回家,把消息告诉林建国和苏晓兰。

苏晓兰开始忙着准备嫁妆,她把自己带来的书整理好,又用母亲给的红布做了件新衣裳。林建国则忙着给新瓦房装门窗,他选了结实的杉木做门框,窗户做得很大,还在窗棂上刻了简单的花纹——苏晓兰说这样好看,也能让阳光更多地照进屋里。

村里的乡亲们也开始为他们的喜事忙活。张婶带着几个妇女来家里缝被子,被面选的是红底碎花的,针脚缝得又密又整齐;李叔帮着做喜宴用的桌子,还特意做了个大圆桌,说能坐更多人;就连王二柱,也悄悄送来一筐鸡蛋,说:“办喜事要用鸡蛋,这是我家鸡下的,你们别嫌弃。”

比赛那天,天还没亮,张婶就提着热乎的玉米粥来敲门,身后跟着赵小虎,手里攥着一面用红布缝的小旗:“建国,喝了粥再走,有力气!这旗子你带着,咱在村里给你加油!”

林建国接过粥碗,热气氤氲着脸颊。苏晓兰帮他把装书架的木箱绑在自行车后座,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路上小心,到了县里要是找不到地方,就问公社的通讯员,他也去。”林建国点头,伸手帮她拂掉肩上的落发:“等我回来,给你带县城的糖糕。”

夜里,林建国和苏晓兰坐在新瓦房的门槛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林建国握着苏晓兰的手,轻声说:“下个月初三,咱们就能在这儿住了,还能请乡亲们来吃喜酒。”苏晓兰靠在他肩上,笑着说:“真好,我还想在院里种棵石榴树,明年就能结石榴了。”

林建国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下个月初三不仅是他和苏晓兰的喜事,也是家里的乔迁之喜,更是他新生活的开始——有新瓦房住,有苏晓兰在身边,有乡亲们的支持,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像这新铺的瓦片一样,平平整整,红红火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