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5章 水渠修缮与秋收启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村头水渠边就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响。林建国扛着铁锹赶到时,水利站的工人己经架起了脚手架,几个人正弯腰清理水渠壁上的淤泥,铁锹铲过砖石的声音在安静的晨光里格外清晰。

“建国来了?”带头的王师傅首起腰,手里还攥着块沾泥的砖,“今天先把裂缝周围的旧砖拆了,再用新水泥重新砌,估摸着三天就能把这段水渠修完。”林建国赶紧上前搭手,帮着把拆下来的废砖搬到一旁:“辛苦你们了,要是赶在秋收前修好,咱们心里就踏实了。”

不一会儿,苏晓兰也提着竹篮来了,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和煮鸡蛋。她把篮子递到工人身边:“师傅们,先吃点东西垫垫,早上天凉,别饿着干活。”王师傅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笑着说:“你们村人真热情,这馒头比家里蒸的还香!”

街坊们听说工人来修水渠,也纷纷赶来帮忙。张婶带着几个妇女,在家烧了热水,用木桶提到水渠边;赵小虎扛着自家的锤子和凿子,帮着工人拆旧砖;李叔则拉着板车,一趟趟把新水泥和砖块运到工地。原本只靠工人忙活的水渠边,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分工协作,连空气中都透着股齐心劲儿。

到了中午,水渠的裂缝己经清理干净,工人开始搅拌水泥准备砌砖。林建国蹲在旁边,看着水泥浆抹在新砖上,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苏晓兰坐在树荫下,给大家分着凉好的绿豆汤:“喝碗汤解解暑,下午太阳更毒,可别中暑了。”

休息时,王师傅跟林建国聊起天:“你们这水渠年头久了,这次不仅要补裂缝,还得把渠底的淤泥清干净,再加固一下堤岸,这样明年雨季也不容易出问题。”林建国连连点头:“全听您的,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配合,只要能让水渠结实,多花点功夫不算啥。”

接下来的两天,大家依旧早早赶到水渠边帮忙。赵小虎跟着工人学砌砖,虽然手法还生涩,但每块砖都摆得格外认真;张婶每天变着花样做点心,今天是芝麻饼,明天是糖包子,让工人总能吃到热乎的;李叔则每天第一个到工地,把工具收拾好,等着大家来。

第三天傍晚,水渠修缮终于完工。新砌的砖在夕阳下泛着浅灰色的光,渠底干干净净,再也看不到淤积的淤泥。王师傅拿着铁锹,在堤岸上敲了敲,满意地说:“好了,这水渠现在结实得很,你们就放心用吧!”

街坊们围着修好的水渠,脸上都笑开了花。林建国看着眼前的景象,转身对大家说:“水渠修好了,明天咱们就按原计划秋收,先从李叔家的玉米地开始,大家都早点准备!”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里满是期待。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村口就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扛着镰刀、背着麻袋,李师傅的马车也早早停在路边,车上堆着空筐。林建国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秋收计划表:“现在分下工,男人们负责割玉米、搬玉米棒,女人们负责剥玉米皮、装麻袋,小虎跟李师傅负责用马车把玉米运回家,大家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众人齐声回答,话音刚落,就扛着工具往李叔家的玉米地走去。远远望去,金黄的玉米地里,一个个身影穿梭其间,镰刀划过玉米秆的“唰唰”声,装玉米的“簌簌”声,还有大家偶尔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秋收的第一支歌。

苏晓兰跟在妇女们身后,手里拿着布巾,不时帮着递水。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又想起修好的水渠,她心里满是踏实——有街坊们的互助,有这顺遂的光景,今年的秋收,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