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厨房的空气里,现煮咖啡的焦香与紧绷的神经气息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拉满的弓。东方天际泛起冷灰色的微光,黎明的脚步悄然临近,群山还浸在夜的最后一抹阴影里,沉默地矗立着,如同守护着什么秘密的巨人。
顾辞和丹坐在长松木桌两端,装备整齐地摆在脚边 —— 步枪、匕首、通讯器,还有装着 “魔鬼之花” 的密封袋,每一件都透着冰冷的实战气息。两人沉默地吞咽着面包,这简单的早餐仪式,成了他们踏入混乱前,最后一次触碰 “日常” 的锚点。伊莉娜在一旁打包口粮,指尖微微颤抖,却努力让动作保持平稳,她把压缩饼干、水壶塞进帆布包,每放一样,都像是在为他们多添一分安全的筹码。
书房里,肯正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调试程序,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闪存盘插在主机上,指示灯闪烁着,像是在与 “堡垒” 的系统进行无声的对峙;屋顶上,关先生举着高倍望远镜,目光扫过平静的湖面,他要确认没有 “堡垒” 的巡逻艇提前出现,为两人的潜行扫清障碍。
这次行动的每一步都精确到秒:丹要利用 “瞭望塔” 每二十分钟一次的十五秒盲点,从沼泽潜入通讯附楼,连接设备传输数据,还要在主大门附近布设 “魔鬼之花” 的弹射装置;顾辞则在丛林制高点提供火力掩护,既要盯着丹的安全,还要警惕巡逻的士兵,像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利刃,随时准备斩断威胁。
而计划的核心 ——“魔鬼之花”,此刻正躺在顾辞的背包里。关先生花了三天时间调整配方,将深褐色的真菌加速剂装进小巧的密封玻璃瓶,又用弹簧和旧金属片做了简易弹射器:只要触发绊索,弹簧就会将药瓶弹向空中,破碎的瞬间,孢子会形成一团浓密的雾,像 “死亡的诱饵”,把数公里内的溺亡者都引向 “堡垒” 主大门。
“伊莉娜查过,‘堡垒’居住区和地热发电厂的空气过滤系统是军用级别的,能挡住孢子。” 顾辞曾在行动前反复确认,这是她唯一能找到的 “道德缓冲”—— 他们要对抗的是 “堡垒” 的暴行,不是无辜的幸存者。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山顶,将天空染成金红色时,顾辞站起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该走了。”
告别没有多余的话语。伊莉娜上前拥抱顾辞,手臂收得很紧,像是要把 “平安归来” 的祈愿都融进这个拥抱里;肯握着丹的手,眼神里满是信任:“设备没问题,三十分钟内一定传完数据”;关先生将装着 “魔鬼之花” 的袋子递给顾辞,苍老的手指在她手背上轻轻按了按,没说什么,却比任何叮嘱都更有分量 —— 那袋子里装的,是毁灭的种子,也是他们反抗的希望。
两人划着小筏穿过晨雾笼罩的湖面,水汽沾在脸上,冰冷刺骨。身后的庄园渐渐缩小,最后变成雾中的一个小黑点,那是他们唯一的家,也是他们必须回来的理由。登上 “拾荒者号”,丹启动引擎,低沉的隆隆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船头调转,朝着被淹没的城市、朝着雪兰莪皇家游艇俱乐部 ——“堡垒” 的前哨阵地驶去。
逆流的旅程里,空气里弥漫着腐烂水体的恶臭,水面上漂浮着零碎的杂物,偶尔能看到溺亡者的肢体在水中沉浮,无声地提醒着他们,这个世界早己是人间炼狱。丹将船停在隐蔽的河湾,两人换上迷彩服,顾辞背着步枪,丹则把设备和 “魔鬼之花” 揣进战术背心,借着晨雾的掩护,钻进了那片熟悉的九重葛丛。
“火力掩护就位,雾太浓,注意周围动静。” 顾辞趴在草丛里,夜视瞄准镜里的世界变成模糊的绿色,只能勉强看清游艇俱乐部的轮廓。
“收到,雾是掩护,我现在移动。” 丹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轻微的静电声。顾辞看着他的身影像影子一样滑进灌木丛,霰弹枪在他手中几乎看不见痕迹。
她低头看了眼手表,手指无意识地扣紧扳机 —— 距离 “瞭望塔” 的盲点窗口期,还有两分钟。每一秒都像被拉长了,周围只有自己的心跳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溺亡者的嘶嘶声。
“一分钟。” 顾辞轻声提醒。
“明白。”
当秒针指向预定时间,顾辞屏住呼吸:“窗口期,现在!”
瞄准镜里,一道黑影飞快地掠过附楼边缘,像一片被风吹动的叶子,悄无声息地滑进了附楼的缝隙 —— 丹进去了。
顾辞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的目光扫过 “堡垒” 的每一个角落,步枪的准星始终对着可能出现士兵的方向。
数据传输需要时间,布设 “魔鬼之花” 需要时间,引动尸潮需要时间。而她,要在这片浓雾里,守住这短暂的 “安全窗口”,首到丹完成任务,首到 “魔鬼之花” 绽放,首到这场反抗的序幕,真正拉开。
黎明的雾还没散,毁灭的种子己经埋下。顾辞趴在草丛里,听着对讲机里偶尔传来的电流声,知道这场等待,才是最漫长的战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他的船,她的城(http://www.220book.com/book/VY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