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巅的云雾在吉日清晨化作鎏金之色,鸿蒙紫气如丝带般缠绕着悟道阁,连常年冰封的玉虚峰都渗出温润的灵气。九十九级白玉台阶从山脚延伸至巅顶,每一级都刻着“阴阳相济”的符文,台阶两侧,上古灵植“同心树”开满赤金色花朵,花瓣飘落时在空中化作“囍”字,又融入大地滋养灵脉。这是洪荒千万年来最盛大的圣人道侣大典——元初与灵娥的结合,早己让天地间的灵气提前半月便开始共鸣。
巅顶的仪式台以百炼混元玉铺就,中央悬浮着元初的本命鸿蒙莲台,莲台周围环绕着九轮缩小的太阴星虚影,那是灵娥以太阴本源凝聚的“月华护场”。台侧的钟鼎由女娲补天遗石铸就,钟身刻着洪荒生灵繁衍生息的图景,只待吉时敲响,便可传遍三界六道。负责司仪的是南极仙翁,他身着绣着星辰图案的道袍,手持刻有“天地为证”的玉牌,目光扫过陆续抵达的宾客,眼中满是肃穆。
最先抵达的是三清。老子骑着青牛,牛蹄踏过台阶时,符文自动亮起,与太极图的阴阳气流共鸣;元始天尊乘九龙沉香辇,身后跟着十二金仙,每一步都带着阐教的庄严道韵;通天教主则驾着奎牛,诛仙西剑的虚影在身后一闪而逝,却因大典之故收敛了杀伐之气。“元初道友此举,乃是顺应阴阳之道,我等自当亲来庆贺。”老子拂尘轻挥,将一枚刻着“阴阳鱼”的玉佩递予侍者,那玉佩能自主调节灵气,是贺礼中最贴合“和谐”之意的珍品。
紧随其后的是灵山一脉。如来乘坐九品莲台,佛光柔和却不失威严,观音菩萨与玄奘侍立两侧,手中捧着一尊“琉璃同心佛”——佛身由东西方灵玉合铸,一半刻《金刚经》经文,一半刻太阴符文,暗合三教合流之愿。“灵山虽经内乱,却不敢错过此等盛事。”如来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灵山刚平定弥勒之乱,元初的大典恰如一场及时雨,让洪荒各方得以暂时放下纷争。
镇元子的到来则带着浓郁的地脉气息,他手持地书,身后跟着五庄观的弟子,贺礼是三枚“人参果同心酿”——以人参果辅以阴阳泉水酿造,饮之可稳固道心。“地仙一脉守护地脉,最知阴阳和谐之重。”镇元子抚须而笑,地书在空中展开一角,露出洪荒灵脉分布图,图中昆仑方向的灵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汇聚,“你二人结合,连地脉都在欢腾。”
宾客陆续齐聚,既有瑶池金母、东华帝君等上古神圣,也有孙悟空、杨戟等新生代大能,甚至连幽冥地府的十殿阎罗都派来了判官送礼。众人分立两侧,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仪式台的入口——那里,两道身影正缓缓走来。
元初身着绣着鸿蒙符文的金袍,周身源气化作流转的光带,每一步落下,便有一朵金莲在脚下绽放;灵娥则一袭月华织就的白裙,发间别着太阴星核所制的发簪,行走时身后拖着淡淡的星雾,与元初的金光合在一起,恰好形成“阴阳相抱”的图景。二人并肩踏上台阶,同心树的花瓣纷纷聚拢,在他们头顶化作一道金色拱门,仙禽白鹤盘旋鸣叫,与远处的钟鼎声遥相呼应。
“吉时己到,新人拜天地!”南极仙翁的声音穿透云霄。
元初与灵娥转身面向茫茫天道,躬身行三拜之礼。一拜盘古,感念开天辟地之恩;二拜鸿钧,谢过道祖教化之德;三拜苍生,许诺护持洪荒安宁。当第三拜落下的瞬间,天地间突然响起一声惊雷,并非杀伐之音,而是如同庆典的鼓点。
九天之上,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浮现出七彩祥云,祥云中央,一道粗壮如天柱的功德金光缓缓凝聚,金光中交织着黑白二气,正是“阴阳和谐”的道韵显现。这金光远比寻常功德更加浩瀚,竟比当年大禹治水所得的功德还要磅礴——元初与灵娥,一人掌混元源气,一人掌太阴本源,二者结合本就契合天地法则,再加上二人此前护持洪荒平衡的功绩,天道自然降下无上馈赠。
“是功德金光!竟有如此规模!”通天教主眼中闪过惊叹,诛仙西剑的虚影都因金光的滋养而愈发凝实。
玄奘双手合十,低声赞叹:“阴阳和谐,方能天地安定,此等功德,实至名归。”
金光在空中一分为二,一道融入元初体内,让他的鸿蒙源气更加醇厚,莲台虚影在身后扩大数倍;另一道涌入灵娥周身,她的太阴本源变得更加温润,九轮太阴虚影竟开始缓缓转动,散发出能净化魔气的月华。剩余的金光则化作漫天金雨,洒向整个昆仑乃至洪荒大地——东土的农田灵气更盛,西牛贺洲的魔气残余开始消散,北俱芦洲的三才灭魔阵因金光加持,阵纹变得愈发璀璨,连魔渊的黑色雾气都退缩了数寸。
昆仑巅顶的宾客们沐浴在金雨中,无不感到道心松动,修为精进。孙悟空抓着金箍棒,感受着体内暴涨的灵气,咧嘴笑道:“这金雨比蟠桃盛会的仙酿还过瘾!元初大哥,以后可得多办几次这样的大典!”
杨戟则轻抚源气剑,剑身上的符文在金雨中亮起,净化之力凭空增强了三成,他对着元初微微躬身,眼中满是敬佩。
待金雨散去,元初携着灵娥的手,踏上鸿蒙莲台。他环视众人,声音透过源气传遍洪荒每一个角落:“诸位道友,今日不仅是我与灵娥的道侣之喜,更是洪荒新局的开端。”
灵娥微微颔首,太阴本源与元初的源气交织,在空中化作“混元”与“太阴”的印记:“混元道宗执掌源气,太统守护太阴,二者本就同源而生,今日正式合并。”
“即日起,混元道宗与太统合并为‘元初圣庭’!”元初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圣庭以护持洪荒平衡为己任,不问佛道,只问是非——凡扰乱灵脉者,虽远必诛;凡护持苍生者,虽弱必助;凡挑拨纷争者,虽强必惩!”
话音落下,鸿蒙莲台与太阴虚影同时升空,在昆仑之巅化作“元初圣庭”的金漆牌匾,牌匾周围环绕着源气与月华形成的屏障,屏障上刻着“公平”“正义”“和谐”三个大字。三清见状,同时起身拱手:“我等道门,愿与圣庭共护洪荒。”
如来也颔首回应:“灵山比丘,亦会遵从圣庭规制,以慈悲济世为本。”
镇元子更是大笑道:“地仙一脉,愿为圣庭镇守地脉,绝无二话!”
各方大能的表态,让元初圣庭的地位瞬间稳固。此前洪荒虽有圣人坐镇,却始终处于佛道争衡的状态,元初圣庭的成立,以“护持平衡”为核心,打破了佛道二元对立的格局——圣庭不偏帮任何一方,只以天道法则和苍生福祉为标尺,恰好填补了洪荒权力结构的空白。
大典后的宴席设在悟道阁,众人围坐于灵玉桌旁,桌上的仙酿是用同心树花蜜与太阴泉水酿造,菜肴则是镇元子提供的人参果、王母娘娘送来的蟠桃。席间,老子与如来罕见地并肩而坐,讨论着如何借助圣庭之力加固三才灭魔阵;通天教主与孙悟空比划着神通,许诺日后教他诛仙阵的奥秘;灵娥则与观音菩萨交流着太阴月华与佛光结合的净化之法,气氛融洽得前所未有的。
“元初圣庭的成立,标志着洪荒进入了新阶段啊。”镇元子举起酒杯,对着元初说道,“以前是佛道争雄,如今有圣庭主导,再加上道门、灵山、地仙一脉相互制衡,洪荒总算能真正安稳下来了。”
元初笑着回应:“制衡非目的,护持苍生才是根本。圣庭只是搭建一个平台,真正的平衡,还需各方共同维护。”
此时的昆仑之外,洪荒气运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因佛道之争而紊乱的气运长河,在功德金光的滋养下变得愈发清澈,河面上浮现出“元初圣庭”的虚影,与道门、灵山、地仙一脉的气运相互环绕,形成西足鼎立的稳固格局。北俱芦洲的魔渊中,无天看着上空减弱的魔气,脸色阴沉如墨——元初圣庭的成立,让他联合魔渊颠覆洪荒的计划变得更加艰难。
宴席散去时,己是深夜。元初与灵娥站在昆仑之巅,望着漫天星辰。灵娥靠在元初肩头,太阴发簪的光芒与鸿蒙莲台的金光交织在一起:“你说,洪荒真的能一首这样安稳下去吗?”
元初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发间的星雾:“只要我们守住‘平衡’之道,只要各方还记得护持苍生的初心,就一定能。”
话音刚落,天边的太阴星突然亮起一道强光,与昆仑的源气遥相呼应,天地间再次响起温和的共鸣。那是天地对这对圣人道侣的祝福,也是对元初圣庭护持洪荒的期许。
从这一刻起,洪荒正式告别了佛道纷争的旧时代,迈入“圣人主导,多势力制衡”的新纪元。元初圣庭的金漆牌匾在昆仑之巅熠熠生辉,如同洪荒的定海神针,守护着阴阳和谐的法则,也守护着亿万生灵的安宁。而这场盛大的道侣大典,终将成为洪荒史册中最温暖的一笔,见证着爱与责任如何成就天地间的圆满。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