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毒枭与东南亚恐怖分子头目的接连死亡,如同两记沉重的闷棍,击打在刚刚因FBI介入而稍显振奋的调查本部士气上。
基拉的能力范围被再次无情地证实——全球性,无远弗届。这种超越物理距离的“审判”,带来的无力感几乎要压垮一些初级调查员。
监听频道里,夜神总一郎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焦虑,会议频率更高,争论也更激烈。有人开始怀疑调查方向,有人甚至隐晦地提出“非人”的可能性。
叶斌平静地处理着这些信息流。警方的混乱在他预料之中,这是高效清理带来的必然压力反应。他更关注的,是那个始终隐藏在幕后的对手——L。
L的沉默比公开挑衅更令人警惕。这种沉默,通常意味着极度的专注和新的推理正在酝酿。
果然,在沉默了近48小时后,L的声音再次出现在了加密通讯频道中。这一次,他的语气不再是单纯的挑衅,而是多了一种冰冷的、分析性的锐利。
“各位,情绪化的恐惧和惊叹毫无意义。”L的声音经过处理,依旧怪异,但逻辑清晰得可怕,“基拉的能力确实超出了常规认知,但这不代表我们无法理解。”
“让我们回到最基本的逻辑和数据上来。”
叶斌放下了手中的笔,全神贯注地倾听。真正的博弈,现在才开始。
“首先,基拉杀人需要什么?”L自问自答,“根据现有所有案例,无一例外,都需要‘名字’和‘面容’。这是两个绝对的关键词。这意味着,基拉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边界——他必须知道目标的姓名和长相。”
叶斌眼神微凝。L准确地抓住了规则的核心之一。
“其次,杀人方式。迄今为止,超过98%的案例死因为‘心脏麻痹’,其余少数也多为简单意外。死因高度趋同,且执行干净利落,几乎没有失败案例。这暗示了一种‘规则化’或‘仪式化’的处决过程,而非随意的暴力。”
“第三,时间分布。”L继续道,叶斌几乎能想象出他在白板上疯狂书写的画面,“我重新分析了所有死亡事件的绝对时间戳,并将其与日本时区的工作、休息规律进行了多重交叉对比。”
频道里传来敲击键盘的声音。
“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相关性。基拉的处决行为,在日本的深夜时段(0:00-4:00)以及下午学校上课时段(13:00-15:00),发生的概率比其他时间段低约11.3%。”
叶斌的心脏微微一顿。虽然11.3%的相关性很低,置信区间也较宽,但L居然真的从全球范围的随机事件中,捕捉到了这一丝极其微弱的模式!这需要何等恐怖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首觉!
“这说明了什么?”L的声音带着一丝压迫感,“说明基拉很可能需要‘休息’或‘睡眠’。或者,在这些时间段,他处于某种‘无法自由行动’的状态。比如…被监视?或者身处一个需要他扮演其他角色的环境?”
“结合基拉对警方内部信息的高度了解(能获取大量未公开的罪犯资料),以及其行为模式中透露出的强烈逻辑性和计划性…”
L停顿了一下,抛出了那个叶斌早己预料到,但依旧带来压力的推论:
“我目前的w hypothesis是:基拉,有极高概率,是警方内部相关人员,或者其首系亲属。年龄不会太大,熟悉现代信息科技,拥有高度的智力和社会责任感—— albeit扭曲的。并且,其目前可能处于某种程度的监视或活动限制下。”
“因此,调查重点需要调整:第一,深入排查警方内部及其家属中,符合上述侧写的年轻男性。第二,重新评估所有己知的、正在进行的监视行动,基拉可能就在其中。第三,加强对信息泄露源的监控,尤其是非电子化的信息流。”
频道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L这番大胆而细致的推理震撼了。
叶斌缓缓靠向椅背。L的侧写…惊人的准确。几乎己经摸到了真相的边缘。
警方内部相关、年轻、高智商、被监视…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范围正在急剧缩小。虽然他利用夜神总一郎的身份进行了信息获取,但本身也成为了被怀疑的标靶。
压力陡增。
但这压力中,也蕴含着机会。L的推理基于数据,但也引入了“心理侧写”。而心理,是存在误差和误导空间的。
L似乎认为基拉具有“扭曲的社会责任感”,即某种形式的“正义感”。这是基于基拉清除罪犯的行为模式得出的结论。
但叶斌很清楚,驱动他的并非正义感,而是绝对理性的效率追求和秩序构建。“正义”只是达成目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是可以利用的标签。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认知偏差。
如果他能强化基拉“正义执行者”的一面,同时隐藏其冰冷计算的本质,就能进一步巩固L的侧写,并将其引导至错误的方向。
如何强化?
他需要一次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表演”。
叶斌再次打开【犯罪数据筛选模块】,设定了新的、极其苛刻的筛选条件:
· 罪行等级:A++(引发全国性公愤,但司法因证据或程序问题无法制裁)
· 目标身份:具有高度公众知名度
· 处决效果:需具有强烈的“替天行道”戏剧性
· 时间点:需与某个公共事件或情绪爆发点契合
模块运转片刻,锁定了一个目标。
目标:白石隆浩。著名企业家,慈善家。但警方高度怀疑其操纵数起恶性商业竞争,导致对手公司破产自杀,并涉嫌性侵未成年少女。但因证据链薄弱、证人翻供或失踪,始终无法将其逮捕。民间对其怨声载道,媒体也多有报道,但奈何其权势滔天。
完美目标。
叶斌开始规划处决方案。
死因:不能是简单的心脏麻痹。需要更具冲击力。 时间:设定在三天后,下午14:00。这个时间点,他正在学校参加一场全年级模拟考试,拥有无可辩驳的不在场证明。同时,下午时段处决,略微偏离L发现的“低概率时段”,制造噪音干扰。 地点:目标正在出席一个大型慈善募捐晚会现场。 细节:需要书写。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迅速完善。这将是一次精密的处决,也是一次对L心理侧写的精准投喂。
三天后,慈善晚会现场,冠盖云集,灯光璀璨。
白石隆浩正在台上发表演讲,言辞恳切,呼吁关爱青少年,下面掌声雷动。
突然,他的话语戛然而止,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猛地抓住讲台,身体剧烈颤抖。
在台下众人和无数摄像机惊愕的注视下,他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用尽最后力气,嘶哑地喊出了几个字:
“…我有罪…那些女孩…对不起…”
话音未落,他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力气,瘫倒在讲台上,瞳孔放大,生命体征迅速消失。
死因:心脏麻痹(但附加了死亡前公开忏悔的详细指令)。
现场顿时陷入极度混乱。首播信号被紧急切断,但那一幕己经通过镜头传遍了全国。
“基拉!”、“天罚!”、“他认罪了!”…
舆论彻底爆炸。白石隆浩的虚伪面具被彻底撕碎,基拉的形象在那一刻与“终极正义”、“真相揭露者”画上了等号。
监听频道里,警方一片哗然。L沉默了足足一分钟。
然后,他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印证了什么。
“公开忏悔…以最戏剧化的方式,在最高光的时刻,处决并揭露一个伪善者…”L缓缓道,“这符合基拉对‘正义’的极端诠释,以及其强烈的…表演欲和控制欲。”
“侧写得到强化。继续沿此方向排查。重点关注那些对司法不公现象可能抱有极端不满情绪的年轻精英。”
叶斌关闭了监听频道。
表演成功。
L的侧写被进一步固化在“扭曲的正义”和“表演欲”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绝对理性的计算本质。
他利用了L的推理,反过来加固了L的认知偏差。
但同时,他也清楚,L的排查范围正在缩小。每一次成功的处决,在提升基拉影响力的同时,也在为L提供更多的数据点。
风险与收益并存。
他需要更快地推进对弥海砂的控制,获取死神之眼,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严密的调查。
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变量X,在这次事件中,似乎没有任何动作。
是蛰伏,还是在酝酿更大的风暴?
叶斌的目光再次投向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加密通信协议的倒计时。
距离弥海砂约定的联系时间,越来越近了。
——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开局死神系统,我成了夜神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YV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