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是小事。”他的声音比刚才更沙哑了几分,像砂纸摩擦着耳膜,“昨晚……要是没有王婶的腊肉,李大爷的猪,还有老主任仓库里那点冻排骨……”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荒芜冬景,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近乎劫后余生的余悸,“咱们华悦这块牌子,怕是真就砸在这年关底下了。”
程雪沉默地点点头。她明白林泽没说出口的后怕。导游生涯里,再刁难的客人、再混乱的行程,总归有章可循,有路可退。而昨夜那种断粮断水的绝境,那种眼睁睁看着几十号人可能挨饿受冻的无助感,是冰冷的规则和应急预案都无法覆盖的深渊。是望川镇那些甚至叫不全名字的村民,毫不犹豫地伸出粗糙的手,硬生生把他们从悬崖边拽了回来。这份情,是沉甸甸的债务,更是滚烫的烙印。
车厢中部,陈晓芸轻轻拍着偎依在身边、渐渐打起瞌睡的妞妞。小女孩怀里还紧紧抱着那个绣着红鲤鱼的布袋,小脸蛋压在上面,睡梦中似乎还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陈晓芸低头,看着女儿甜睡的模样,昨夜祠堂角落里那荒腔走板的花鼓调子又清晰地回响起来——沈三爷沧桑的嗓音,妞妞稚嫩的、跑调跑到天边的“哎嗨哟”,还有周围年轻人善意的哄笑……那一刻的嘈杂与不完美,此刻想起来,却比任何精心排练的晚会都更动人,更像真实的生活本身。它带着人间烟火的粗糙温度,毫无防备地撞进了她习惯被精致和效率包裹的世界。她拿出手机,屏幕亮起,上面是昨晚匆忙拍下的一张模糊照片:摇曳的火光映照着沈三爷专注敲鼓的侧影,妞妞仰着小脸,张大嘴巴,正努力地跟着唱。背景是古老祠堂斑驳的柱子。一张构图糟糕、光线不足的手机照片,却像是这个寒冬里最珍贵的收藏。
大巴车平稳地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道路两旁单调重复的冬景渐渐被甩在身后,前方视野开阔起来,远山变得低矮,平原的轮廓在地平线上缓缓展开。城市的气息,混杂着汽车尾气和尘埃的味道,隐约透过车窗渗了进来。
林泽望着远方那些越来越清晰的高楼轮廓线,那是他熟悉的战场,是秩序、效率、KPI和无数规则堆叠的城市森林。然而此刻,他的心却像那只装着冻柿子的藤篮,一半浸泡在望川镇冰冷的寒霜里,另一半却包裹着滚烫的乡土温情。这巨大的反差在他胸腔里拉扯着。
他低头,看着自己布满薄茧的掌心,仿佛还能感受到昨夜紧握龙头杆时那份沉重的分量,以及后来接过村民一碗碗饭菜时那种沉甸甸的踏实。这份重量,与他在城市里打拼多年练就的八面玲珑、运筹帷幄截然不同。
车窗玻璃上,映出他有些模糊的倒影,疲惫却不再紧绷。他忽然想起老班头在舞龙最后时刻,那一声裂帛般的嘶吼——“吐——火——!!!” 那瞬间喷射而出的烈焰,照亮了祠堂,也似乎在他晦暗的职业迷途中,短暂地撕开了一道炽烈的口子。
大巴车驶入高速公路,速度骤然加快。城市冰冷而规则的天际线,正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扑面而来。林泽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喧嚣彻底远去,车轮碾过沥青路面发出规律的沙沙声。车厢里弥漫着一种长途旅行特有的困倦气息。妞妞在陈晓芸怀里睡得更沉了,红鲤鱼布袋滑落在一旁。阿强抱着那个藤篮,脑袋随着车体的晃动一点一点,像是抱着整个望川镇的寒冬。程雪和叶昭宁也各自靠着车窗,呼吸变得平稳悠长。
只有林泽,在均匀的引擎声和同伴们的呼吸声中,保持着一种奇异的清醒。身体疲惫得如同散了架,每一个关节都在无声抗议,但思绪却异常活跃,像被点燃的余烬,在寂静中明明灭灭。
高速路的隔离带在窗外连成绿色的虚影。他摊开手掌,借着窗外偶尔掠过的路灯光芒,看着掌心那道昨夜搬运条凳时被粗糙木刺划出的浅浅伤痕。伤口早己凝固,只留下一道暗红的细线,微微的刺痛感在无意识的触碰下才会被唤醒。
这微不足道的伤口,却成了连接昨夜与此刻的锚点。它牵扯出更多的记忆碎片:冻得通红却死死握着龙头杆的阿强双臂上暴起的青筋;王婶那双因为常年劳作布满裂口、却把温热滚烫的“焦叶子”塞进陈晓芸手里时异常有力的手;李大爷提着沉重猪蹄膀递过来时,那不容拒绝的、近乎蛮横的朴实;还有沈三爷布满老年斑的手揭开棉絮时,露出的那层厚得如同糖粉的白霜……
这些粗糙的、带着泥土和汗渍印记的手,一张张不同的脸,此刻都清晰地浮现在黑暗中。
作者“可耐的包包”推荐阅读《华悦旅行社奇闻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们递过来的,哪里仅仅是食物?那是从自己牙缝里省下的年味,是从牲口圈里匀出的口粮,是压在箱底舍不得吃、专等过年待客的珍物,是挂在老树上经历风霜、只为在最甜时冻结珍藏的心意。那是望川镇这个寒冬里最滚烫的血液,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脉上硬生生掰下来的养分,只为喂饱一群素不相识的、陷入窘迫的异乡人。
这份情,沉甸甸地压在心口,远超过行李舱里那些红纸包裹、油纸叠放的各色年货。它像一粒种子,带着蛮横的生命力,硬生生扎进了林泽职业旅途中那片己被规则和效率夯实的土壤里。
大巴车拐过一个巨大的弯道,城市的灯火骤然明亮璀璨,如同汇聚的星河,贪婪地吞噬着车窗外的视野。高架桥、闪烁的广告牌、写字楼冰冷的玻璃幕墙,扑面而来。车内的空气似乎也瞬间变得干燥、规整,弥漫开淡淡的空调滤网气味和皮革座椅的混合味道。
熟悉的城市脉搏无声地侵入车厢。手机信号格瞬间满格,几声压抑的提示音在安静的角落里响起——是某个游客的手机终于连上了4G网络,沉寂了一夜的微信信息潮水般涌入。
这细微的声响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车厢内凝结的乡土余韵泡沫。林泽下意识地摸出自己的手机,屏幕亮起,刺目的白光让他不适地眯了眯眼。
屏幕上,未读邮件和微信消息的红色数字触目惊心。公司群里,未读消息早己堆积如山。目光掠过几条最新的:
运营部-张经理:@所有人 春节黄金周复盘数据汇总初稿己发群邮,请各组负责人最晚明早十点前反馈意见!时效性!
总部-李总助:请各分公司负责人注意,节后第一周总部将进行第一季度盈利模型优化专项会议,请提前梳理辖区内线路成本结构与利润点,务必数据详实支撑![文件]
市场部-小王:林哥!你带的那个‘原生态年味团’后续舆情反馈麻烦盯一下啊!看能不能挖掘点爆款素材?用户现在吃这套![抱拳][抱拳]
冰冷的文字,精准的命令,不容置疑的时间节点,还有那个被加了引号的“原生态年味团”。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棱角分明的城市砖石,带着熟悉的、高效的、不容喘息的压力,精准地垒砌回来,试图将他重新框回那个叫做“业务经理林泽”的模具里。
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站在祠堂的红光里,高举着印着大红喜字的搪瓷缸,喉咙嘶哑地向一群淳朴的农民致谢,感受着一种近乎原始的、未被任何KPI定义的温暖与力量。而现在,无形的数据线和绩效指标己经迫不及待地缠绕上来。
林泽的目光从屏幕上冰冷的文字移开,落回到脚边。光线昏暗,但他仿佛能清晰地看到那只沈三爷塞给阿强的藤编小篮子,厚棉絮紧紧捂着里面的寒气。五个冻柿子,覆盖着望川镇冬天最凛冽的霜花,也凝结着一位老人最朴素的慈祥。它们此刻正安静地躺在这辆飞速驶向繁华都市的钢铁机器里,像五个格格不入的异乡客,带着山野的清冽和未被驯化的本真。
一种强烈的割裂感无声袭来。
城市的灯火透过车窗,在他疲惫的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他默默地将手机屏幕按熄,重新陷入副驾驶座的阴影里。疲惫的身体渴望着休息,但内心深处,某种东西却悄然苏醒,仿佛被望川镇那团除夕夜熊熊燃烧的篝火点燃,又被这扑面而来的城市规则所激发,在静默中酝酿着一场无声的蜕变。车窗外,都市冰冷的霓虹流光溢彩,而那只装着五个冻柿子的藤篮,在昏暗的车厢角落,如同一个沉默的隐喻,标记着一段旅程的终结,也预示着某种潜流的开端。
车轮碾过最后一段连接乡土与城市的匝道,车身轻微一震,彻底汇入都市夜晚川流不息的光河。巨大的城市如同一头永不疲倦的钢铁巨兽,用它的喧嚣、规则和效率,沉默地拥抱了这辆从风雪意外中归来、满载着乡土印记的大巴。
车窗内,最后一点属于望川镇的、带着火药味和炖肉香的空气,终于被恒温空调系统彻底置换干净。引擎的嗡鸣被更大的城市背景音淹没——远处隐约的警笛声、永不停歇的车流声、甚至高楼间穿行的风声。一种无形的、属于现代生活的稠密感重新包裹了每一个人。
林泽靠在椅背上,城市的华灯透过车窗,在他脸上投下快速变幻的光影。疲惫如同潮水,终于彻底淹没了紧绷的神经。他闭上眼睛,意识在沉入黑暗的边缘徘徊。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