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一周的灯会终于到了——周六下午,我特意换了件浅紫色的外套,提前十分钟到了市中心的灯会入口,刚站定,就看见顾屿推着个小推车走过来,车上放着个保温箱,还有个红色的小袋子,他穿的黑色外套上别了个小月亮徽章,跟我上次说喜欢月亮的样子正好对上。
“你来啦,”他走到我面前,先从保温箱里拿出个暖手宝,塞到我手里,“刚灌的热水,攥着暖手,晚上风大,别冻着。”又从红色袋子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两块灯笼形状的饼干,“特意烤的,你尝尝,里面夹了点豆沙,甜而不腻,逛灯会的时候垫垫肚子。”
我握着暖手宝,暖乎乎的温度从掌心传到心里,咬了口饼干——外皮脆,豆沙馅绵密,还带着点桂花的清香,比上次的抹茶饼干多了份甜糯。“太好吃了,”我眼睛弯起来,“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豆沙馅啊?”
“上次你跟莉莉说,冬天爱吃带豆沙的点心,”他耳尖红了,挠挠头,“我就记下来了,试了三次才烤好,怕你觉得太甜。”
说话间,灯会的入口渐渐热闹起来——好多老人牵着子女的手,手里拿着小灯笼,还有小朋友举着兔子灯,蹦蹦跳跳的。顾屿推着小推车,跟在我旁边,时不时帮我挡开人群:“慢点走,前面有台阶,小心点。”
我们先走到月亮灯区——巨大的月亮灯挂在树梢上,暖黄色的光透过薄纱,像真的月亮落在眼前,晓茶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顾屿赶紧凑过来,帮我调整角度:“稍微往左边站一点,光正好落在脸上,拍出来好看。”
正拍着,突然听见有人喊“晓茶丫头”——转头一看,是王奶奶带着孙女,手里举着个小兔子灯。“你们也来逛灯会啊?”王奶奶笑着走过来,孙女赶紧把兔子灯举到我面前:“阿姨,你看我的兔子灯,是爷爷给我做的!”
“真好看,”我摸了摸小兔子灯的耳朵,“要不要阿姨帮你和奶奶拍张照?”顾屿也赶紧掏出手机:“我来拍吧,把月亮灯也拍进去,更有氛围感。”
王奶奶拉着孙女站在月亮灯前,孙女举着兔子灯,笑得特别甜。顾屿蹲下来,调整好角度,“咔嚓”一声拍下照片,递给王奶奶看:“您看,拍得清楚,还好看。”王奶奶戴着老花镜,凑着手机看,笑着说:“太好了!我要发家庭群里,让我儿子也看看!”
跟王奶奶告别后,我们走到猜灯谜的区域——红色的灯谜纸条挂在绳子上,随风轻轻晃,好多人围着猜。顾屿指着一张灯谜纸,笑着说:“你看这个,‘冬天暖,夏天凉,藏在兜里不怕忘’,打个小物件,你猜是什么?”
我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是暖手宝!你刚才给我的那个!”顾屿笑着点头,从工作人员手里领了个小奖品——一个迷你灯笼钥匙扣,递给我:“猜对了,奖励你的,挂在钥匙上,好看。”
逛到一半,我的奶茶喝完了,顾屿赶紧拉着我到旁边的热饮摊,买了杯热红枣茶,还多放了两勺糖:“你刚才说有点冷,喝这个暖身子,甜一点也开心。”我捧着热红枣茶,小口喝着,红枣的甜香混着暖意,从喉咙暖到心里。
快到九点的时候,灯会的主灯亮了——巨大的元宵灯在广场中央亮起,周围的小灯也一起亮起来,像撒了一地星星。顾屿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灯笼,递给我:“这个是我昨天做的,纸糊的月亮灯,里面放了小灯串,你拿着玩。”
我接过小灯笼,轻轻点亮——暖黄色的光从纸里透出来,上面还画了个小小的月亮,跟我喜欢的样子一模一样。“你连这个都会做啊?”我惊讶地说。
“查了教程,练了好几次,”他挠挠头,“想让你有个专属的小灯笼,逛灯会的时候拿着,不孤单。”
我举着小灯笼,站在主灯前,顾屿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照片里,我举着小月亮灯,身后是亮堂堂的主灯,嘴角笑着,眼里映着光。他把照片递给我:“你看,这张最好看,以后可以当活动的宣传图。”
送我回家的路上,顾屿手里还提着剩下的饼干和暖手宝。“元宵节活动,我想做‘元宵形状的小蛋糕’,”他突然说,“里面夹点芝麻馅,老人爱吃,还能让老人和子女一起画糖霜,像今天的灯笼一样,有专属感。”
“好啊,”我点头,“到时候咱们一起准备,莉莉和李强肯定也会喜欢。”
到了我家楼下,他把小灯笼递给我:“这个你留着,晚上开灯看着暖和。明天我把今天拍的照片整理好,发给你和王奶奶,还有咱们活动的群里。”
“谢谢你,顾屿,”我接过小灯笼,心里满是感动,“今天玩得特别开心。”
“我也是,”他笑着说,“以后有机会,咱们再一起逛庙会、看烟花,只要你喜欢,我都陪你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VZ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