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高妙玉的“学院招生困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柳浩天:我的篮球梦 http://www.220book.com/book/W19X/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秋的京都,清晨的雾像一层薄纱,裹着京都体育艺术学院的青砖教学楼。高妙玉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前,手指无意识地着窗沿上的银杏叶——昨夜刚落的,边缘还带着的绿意,却被她捏得微微发皱。楼下的招生报名点,长桌后坐着两位年轻老师,面前摊开的招生手册被风掀起页角,却始终没等来一个驻足的家长。

她转身走回办公桌前,桌上堆着厚厚的资料,最上面是一份用红笔标注的招生计划表:“篮球艺术设计”专业计划30人,“体育舞蹈表演”专业40人,“艺术康复”专业30人,合计100人。而旁边的实际报名统计表上,数字单薄得刺眼——三个专业加起来才35人,其中“艺术康复”专业只来了5个咨询的,真正填表的只有2人。

“高院长,又有家长打电话来问‘学这个能不能考重点高中’了。”教务主任李教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手机,语气里满是无奈,“我跟她解释咱们有艺术特长生升学通道,她还是说‘不如奥数班稳妥’,挂电话前还劝我‘别耽误孩子’。”

高妙玉接过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家长的通话记录,备注是“陈乐乐妈妈”。她想起上周在奥数班门口见过这对母女——陈乐乐扎着羊角辫,手里攥着一幅画,画里是个女孩在篮球场上跳舞,却被妈妈拽着胳膊往奥数班走,孩子的眼泪掉在画纸上,晕开了蓝色的篮球图案。当时高妙玉想上前解释,却被陈乐乐妈妈一句“我们学实用的,不搞这些虚的”堵了回来。

“再等等,”高妙玉把手机放在桌上,指尖划过招生手册上“体育艺术融合”的办学理念,字是她亲自写的,笔锋里藏着当年创办学院的初心,“明天就是报名最后一天了,我们再去周边社区发传单,说不定还有机会。”

李教授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对了,设备供应商刚才又来电话了,说之前定的10台钢琴、5套专业音响,现在要加30%的费用,说是‘原材料涨价,不接受就取消订单’。财务那边说,咱们的专项经费只剩这么多了,要是涨价,‘艺术康复’专业的教学设备就不够了。”

高妙玉的心猛地沉了一下。“艺术康复”专业是她最看重的方向——结合音乐、舞蹈帮运动员做康复训练,国内还很少有院校开设,她为此特意请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康复专家设计课程,要是因为设备不够办不下去,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她走到文件柜前,打开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是去年筹备学院时的记录。第一页贴着一张照片:她和柳浩天站在刚完工的篮球场上,柳思妍在旁边跳着刚编的篮球舞蹈,背景是“京都体育艺术学院”的红色校牌。当时柳浩天笑着说:“妙玉,你这梦想,比我当年想打CBA还难,但我支持你,咱们一起拼。”

想到这里,高妙玉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拨通了设备供应商的电话。“王经理,能不能再商量一下?我们学院刚起步,经费真的紧张……”

“高院长,不是我不通融,”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生硬,“现在钢材、木材都在涨,我们也是没办法。要么加钱,要么取消订单,您今天就得给个准话。”

挂了电话,高妙玉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窗外的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影,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明明看到了希望,却被现实割得支离破碎。她想起自己当年在京都音乐学院当老师时,带过一个叫小美的学生,女孩有舞蹈天赋,却被家长逼着学会计,最后放弃了舞蹈,每次同学聚会都哭着说“后悔没坚持”。她不想让更多孩子有这样的遗憾,可现在,她连给孩子提供机会的能力都快没了。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高妙玉赶紧擦了擦眼角的,调整好语气:“进来。”

门被推开,柳浩天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个米白色的保温桶,上面印着“妙玉专属”的字样——是他去年给她定制的。“我刚训练完,路过学院,给你带了银耳羹,放了点你爱吃的枸杞。”他把保温桶放在桌上,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怎么脸色这么差?是不是没休息好?”

高妙玉再也忍不住,把招生遇冷和设备涨价的事一股脑说了出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委屈:“浩天,我是不是太天真了?家长们都觉得这行不实用,供应商又逼得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柳浩天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捏银杏叶的绿意。“别着急,”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点开一个视频,“你看这个。”

视频里是省队的训练场景——球员们没有跑圈热身,而是跟着音乐跳着一段轻柔的舞蹈,动作里融入了篮球运球、传球的姿势。赵瑞一边跳一边笑着说:“高老师编的这操太管用了,以前热身完膝盖还疼,现在跳完浑身都松快,昨天练投篮命中率都高了!”视频结尾,球员们齐声喊:“高老师加油!学院加油!”

“你看,你的理念不是没用,是大家还没看到它的价值。”柳浩天把手机递给她,“我们别守在学院等家长,不如主动出击,办个‘篮球艺术开放日’,让家长和孩子亲眼看看,体育和艺术结合有多好。我去联系国青队,请他们来表演‘篮球+舞蹈’;玲丽那边我也说一声,让她带林晓来分享故事;思妍可以表演《篮球与我》,再跟孩子们互动。这样一来,家长们肯定能被打动。”

高妙玉看着视频里球员们的笑脸,心里的阴霾渐渐散了。她想起柳浩天当年在工地练球时,被人嘲笑“不务正业”,却还是每天五点起床,抱着漏气的篮球去野球场;想起自己刚提出“体育艺术融合”时,艺术界的前辈说“你这是不伦不类”,她却一次次修改方案,找专家论证。他们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可每次遇到困难,都是靠“不放弃”扛过来的。

“好,就办开放日!”高妙玉的眼睛亮了起来,“我现在就跟李教授说,安排场地、做宣传海报;你联系国青队和玲丽,咱们明天一早就开始筹备!”

柳浩天笑着点点头,打开保温桶,盛了一碗银耳羹递给她:“先喝点热的,别饿坏了。设备的事你别担心,我爸有个老战友张董,是做文化设备的,我去跟他说说,说不定能帮上忙。”

接下来的三天,学院里像被按下了快进键。高妙玉每天只睡西个小时,白天带着老师布置开放日场地——篮球场上挂起彩色的横幅,上面写着“让梦想不被‘实用’定义”;舞蹈房里铺好新的地胶,墙上贴满孩子们的体育艺术作品;报告厅里摆好座椅,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省队热身操、柳思妍舞蹈的视频。

晚上,柳浩天:我的篮球梦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柳浩天:我的篮球梦最新章节随便看!她还要陪柳思妍修改《篮球与我》的舞蹈动作。16岁的柳思妍己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穿着练功服,额头上满是汗水,却还是一遍遍调整动作——把篮球的旋转融入转体,把运球的节奏编进舞步。“妈,你看这个动作,”她抱着篮球,轻轻一跃,篮球在指尖旋转的同时,身体完成了一个优雅的下腰,“这样既像打篮球,又像跳舞,孩子们肯定喜欢。”

高妙玉走过去,帮女儿擦了擦汗,心里满是骄傲:“思妍,你跳得真好,比妈妈当年厉害多了。”

“都是妈妈教得好,”柳思妍笑着说,“我还想在舞蹈里加一段小朋友的互动,让他们也来拍球、跳舞,这样更热闹。”

与此同时,柳浩天带着高妙玉去见了张董。张董的办公室在京都CBD的顶层,落地窗外能看到整个城市的风景。他翻着高妙玉递来的学院资料,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眉头微蹙:“高院长,‘体育+艺术’的理念是好,但风险太大了,现在家长都务实,你们招生都困难,我要是投了设备,万一……”

“张董,您看这个。”高妙玉赶紧拿出手机,点开柳思妍的舞蹈视频。视频里,柳思妍抱着篮球跳舞,阳光洒在她身上,背景里还有几个孩子跟着模仿,笑得一脸灿烂。“这是我女儿,她以前也不爱运动,自从学了篮球舞蹈,不仅身体好了,还更自信了。我们学院不是要培养‘明星’,是想给孩子一个能同时喜欢体育和艺术的地方,让他们不用在‘实用’和‘热爱’之间选。”

张董看着视频,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高院长,你让我想起我女儿小时候,她喜欢画画,我却逼她学金融,现在她总说‘爸爸,我这辈子都没为自己活过’。你这事儿,我帮了!钢琴、音响我按原价给,再捐20万做‘贫困生助学金’,以后每年都给学院捐设备,就当是我给我女儿补的一份‘梦想礼物’。”

高妙玉激动得站起来,眼眶都红了:“张董,太谢谢您了!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办学院,不辜负您的信任!”

柳玲丽和林晓也很快赶了过来。林晓刚打完WCBA常规赛,特意提前结束休假,拎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她的比赛服、奖杯模型。“高老师,我把我当年的训练日记也带来了,”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泛黄的本子,“这里面记着我偷偷练球的事,比如躲在工地后面练运球,被妈妈发现后哭着保证‘不耽误学习’,这些故事说不定能帮到家长。”

开放日当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洒在学院的篮球场上,泛着温暖的光泽。早上八点刚过,就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的——有的是看到社区海报来的,有的是被朋友推荐来的,还有的是之前拒绝过高妙玉,又抱着“再看看”的心态来的。

报名点前很快排起了队。国青队的球员们穿着红色训练服,正在篮球场上表演“篮球艺术秀”——赵瑞一边胯下运球,一边和舞蹈专业的学生配合旋转;队长李凯把篮球抛向空中,舞蹈演员跳起摸高,稳稳把球接住,全场立刻爆发出掌声。

“妈妈,我也要学这个!”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眼睛盯着场上的表演,手里的奥特曼玩具都忘了举。他妈妈皱着眉,小声说:“学这个能考大学吗?不如报编程班。”

“阿姨,我以前也报过编程班。”林晓走过来,笑着蹲下来,打开自己的训练日记,“您看,我12岁的时候,妈妈也逼我学编程,可我每天放学都躲在工地后面练球,手上磨得全是茧子。后来我进了青年队,拿了WCBA冠军,现在还能打WNBA。其实‘有用’不是只有一种样子,孩子喜欢,能坚持,就比什么都重要。”

小男孩的妈妈看着日记里密密麻麻的字迹,又看了看儿子期待的眼神,慢慢点了点头:“那……我们报‘体育舞蹈表演’专业吧。”

高妙玉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她走到报告厅,里面正在举行“梦想分享会”。柳玲丽拿着自己的WCBA冠军奖杯,给家长们讲自己带伤打总决赛的故事:“当年医生说我可能再也不能打球了,我躲在病房里哭,可看到我妹妹(柳思远)画的‘姑姑加油’的画,我又重新站起来了。现在我带女篮青年队,最想告诉孩子们的是,别让别人定义你的梦想。”

台下的陈乐乐妈妈突然举起手:“柳教练,我女儿喜欢画画,也喜欢篮球,可我总觉得学这些没用,该怎么办?”

柳玲丽笑了:“阿姨,您看我身边的林晓,她小时候也是农民工家庭的孩子,现在不也成了职业球员?您让乐乐试试,要是她喜欢,就支持她;要是不喜欢,再换也不迟。别一开始就把她的路堵死。”

陈乐乐妈妈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女儿,陈乐乐正拿着画笔在纸上画着什么。她凑过去一看,画里是京都体育艺术学院的校门,门口站着高妙玉、柳思妍,还有一群孩子在打篮球、跳舞,旁边写着“乐乐的梦想学校”。妈妈的眼睛突然红了,她拉着乐乐的手,走到报名点:“老师,我们报‘篮球艺术设计’专业。”

开放日结束时,李教授拿着新的报名统计表,激动地跑过来:“高院长!‘篮球艺术设计’报了52人,‘体育舞蹈表演’63人,‘艺术康复’38人,总共153人,超过计划50%还多!我们还收到了20多个贫困生的助学金申请,张董捐的钱正好能用上!”

高妙玉接过统计表,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抬头看向篮球场,柳浩天正在陪柳思妍和孩子们玩“篮球接龙”——柳思妍拍着球传给孩子,孩子再传给柳浩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

夕阳西下,家长和孩子们渐渐散去,学院里留下了不少孩子们的画和小礼物——有陈乐乐画的“梦想学院”,有小男孩留下的奥特曼玩具,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高老师,我终于可以同时学跳舞和篮球了”。

高妙玉和柳浩天并肩走在篮球场上,脚下的地胶还残留着孩子们的脚印。“浩天,谢谢你,”她靠在他肩上,“要是没有你,没有张董,没有玲丽和林晓,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跟我还客气什么?”柳浩天笑着说,“你的梦想,就是我们一家人的梦想。对了,张董刚才说,想跟我们合作办‘全国体育艺术大赛’,明年春天就办,让更多孩子有展示的机会。”

高妙玉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真的吗?那太好了!”

“当然是真的,”柳浩天点点头,伸手拂去她头发上的一片银杏叶,“以后咱们的学院会越来越好,会有更多孩子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热爱,不用再在‘实用’和‘梦想’之间纠结。”

月光慢慢升了起来,洒在学院的教学楼上,“京都体育艺术学院”的校牌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高妙玉知道,招生困境只是学院发展路上的一个小坎,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帮助,有孩子们眼里的光,她就有勇气一首走下去,把“体育艺术融合”的梦想,像初秋的银杏叶一样,撒向更多角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热爱里,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W19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柳浩天:我的篮球梦 http://www.220book.com/book/W19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