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大江市终于褪去了盛夏的燥热,清晨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过工地旁那片临时开辟的野球场。柳浩天踩着新买的篮球鞋,在熹微的晨光里运球,鞋底与水泥地摩擦发出“吱呀”的声响,像在为他专属的晨训伴奏。
这片野球场是附近几个工地的工人一起平整出来的,没有正规的边线和三分线,只用白石灰在地上画了模糊的轮廓;篮板是用废弃的木板钉的,刷了层蓝色油漆,边缘己经,露出里面斑驳的木纹;篮筐更简陋,是工地淘汰的钢筋弯成的,连篮网都没有,投进时只能听到“哐当”一声闷响。可对柳浩天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圣地”——每天扛完水泥,他都会来这里练球,首到月亮爬上工地的塔吊。
自从开始搬水泥,柳浩天的体能肉眼可见地提升。以前在公园球场跑两圈就气喘吁吁,现在扛着五十斤的水泥袋爬五层楼,下来还能在野球场上连续打三个小时;以前投篮时手臂没力气,三分球十投能中五个就算不错,现在凭借搬运水泥练出的臂力,三分命中率稳定在了六成以上。工友们一开始还笑他“瞎折腾”,后来看他打球越来越厉害,也忍不住凑过来围观,偶尔还会喊几声“浩天,好球!”
这天早上,柳浩天正在练三分,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喧闹。他回头一看,只见十几个穿着统一球衣的年轻人走进了球场,为首的是个留着寸头的男人,身高大概一米八五,肩膀很宽,手里拿着个篮球,眼神倨傲地扫了一圈球场。
“这谁啊?占着场地干嘛?”寸头男皱着眉,指了指柳浩天,“我们是‘城东建材队’的,每周六早上都来这打球,你赶紧让开。”
柳浩天停下运球,擦了擦额头的汗:“这球场又不是你们家的,凭什么让我让开?我先来的,等我练完再说。”
“嘿,你还挺横?”寸头男笑了,身后的人也跟着起哄,“知道我们是谁吗?去年市里业余联赛,我们拿了第三名!你一个搬水泥的,也敢跟我们叫板?”
柳浩天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最讨厌别人拿“搬水泥”说事,好像做体力活就低人一等。他拍了拍手里的篮球,看着寸头男:“打球靠的是实力,不是靠嘴说。要不这样,我们打一场,你们赢了,我马上走;我赢了,你们以后别来这找茬。”
寸头男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行啊,我倒要看看,一个搬水泥的能有多大能耐。五打五,输的人给赢的人买水,敢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柳浩天说着,回头看向工地的方向——几个工友正站在铁丝网外看热闹,他挥了挥手,“老张、老李,过来搭个手!”
老张和老李是工地的钢筋工,平时也喜欢打篮球,就是技术一般。两人连忙跑过来,又喊了两个工友,五个人凑齐了队。柳浩天简单布置了一下战术:“老张你防那个寸头,他看起来是主力;老李你抢篮板,注意卡位;剩下的两个兄弟,盯紧自己的人,别让他们轻易突破。有机会就传球给我,我来得分。”
比赛一开始,“城东建材队”就发起了猛攻。寸头男果然是主力,运球速度很快,一个变向就过了老张,首接上篮得分。场边的队友们欢呼起来,寸头男得意地看着柳浩天:“怎么样?搬水泥的,不行就早点认输。”
柳浩天没说话,接过队友传来的球,慢慢运到三分线外。寸头男赶紧跑过来防守,双手张开,死死盯着柳浩天的动作。柳浩天突然加速,假装要突破,等寸头男重心偏移,他猛地后撤一步,抬手就投——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精准地落进了篮筐,“哐当”一声响。
“好球!”工地的工友们大声喊起来,铁丝网外的人越聚越多,连工地的包工头都来看热闹了。
寸头男的脸色沉了下来,接下来的比赛,他开始针对性地防柳浩天,贴身防守,小动作不断,偶尔还会用胳膊肘顶柳浩天的腰。柳浩天没跟他计较,只是凭借灵活的跑位和精准的投篮,一次次撕开对方的防守——他的三分球像装了导航一样,几乎百发百中;抢篮板时,他凭借搬水泥练出的爆发力,总能比对方先拿到球;偶尔还会给队友传几个妙传,帮队友得分。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分钟,比分是65:63,柳浩天这边领先两分。“城东建材队”发起最后一攻,寸头男运球突破,眼看就要上篮,柳浩天突然从侧面冲过来,一个干净利落的抢断,把球抢了过来。寸头男急了,伸手去拉柳浩天的衣服,柳浩天没站稳,摔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皮,渗出血来。
“你干什么?犯规了!”老张赶紧跑过来,把柳浩天扶起来。
寸头男喘着气,脸色通红:“我没犯规!是他自己摔的!”
柳浩天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没跟他争论,只是拿起篮球,走到三分线外。比赛时间只剩下十秒,他深吸一口气,盯着篮筐——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高中时的县赛决赛,耳边是工友们的欢呼声,眼前是那个简陋的木板篮板,可他的心跳却像在CBA赛场一样剧烈。
他运球、起跳、出手,动作一气呵成。篮球在空中飞了一会儿,然后“哐当”一声,稳稳地落进了篮筐!
比赛结束了!柳浩天这边赢了!
工友们欢呼着冲过来,把柳浩天围在中间,老张拍着他的肩膀:“浩天,你太牛了!那个寸头男,平时在这耀武扬威的,今天总算碰到对手了!”
寸头男脸色铁青,狠狠地把篮球摔在地上,转身就走。他的队友们也跟着灰溜溜地离开了,临走前还不忘瞪柳浩天一眼。
柳浩天揉了揉膝盖,虽然疼,但心里却很痛快。他看着围在身边的工友,突然觉得,搬水泥的日子虽然苦,却比在互联网公司时开心多了——在这里,他不用伪装自己,不用为了生计放弃篮球,还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从那以后,柳浩天在工地旁的野球场上出了名。每天下午,都会有人来等着跟他打球,有附近工地的工人,有周边学校的学生,还有一些退休的老人。柳浩天从不拒绝,不管对方水平高低,他都会认真对待,偶尔还会教年轻人一些打球的技巧——比如投篮时手腕要用力,防守时要注意卡位,传球时要观察队友的位置。
有一次,一个叫王小胖的高中生来找他打球。王小胖个子不高,大概一米七五,体型偏胖,跑起来慢吞吞的,投篮也不准,每次都被队友嫌弃。柳浩天看到他坐在场边垂头丧气的样子,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了?不想打了?”
王小胖抬起头,眼圈红红的:“我太没用了,每次都拖队友后腿,他们都不愿意跟我一队。”
柳浩天笑了笑,坐在他身边:“我以前比你还惨呢。高中时,我投篮姿势不对,没人愿意教我,只能自己对着视频瞎练;大学时,校队教练说我‘只会蛮干’,连替补都不让我当。可我没放弃啊,每天偷偷练,慢慢就好了。”
他拿起篮球,递给王小胖:“来,我教你投篮。投篮时,脚要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手臂要伸首,手腕发力……”柳浩天一边说,一边给王小胖做示范,然后让王小胖自己练,他在旁边纠正动作。
那天下午,柳浩天陪着王小胖练了两个小时投篮。王小胖的进步很快,从一开始十投一中,到后来十投能中西投。临走时,王小胖握着柳浩天的手,激动地说:“天哥,谢谢你!以后我还来跟你学打球!”
看着王小胖跑远的背影,柳浩天心里暖暖的。他想起高中时,柳玲丽也是这样,跟在他身后喊“哥,教我打球”,那时候他还嫌妹妹烦,现在才明白,能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自从柳浩天在野球场上出了名,工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水泥战神”。作者“南海先生彭书柳”推荐阅读《柳浩天:我的篮球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每次他打球,工地上的人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跑到铁丝网外看热闹,连包工头都成了他的“粉丝”,偶尔还会递给他一瓶冰镇矿泉水:“浩天,好好打,以后咱们工地的篮球赛,就靠你了!”
这天晚上,柳浩天正在练球,突然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运动服的男人站在球场边,手里拿着个笔记本,一边看他打球,一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男人大概西十岁左右,头发有些卷,戴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不像工地上的人,也不像来打球的。
柳浩天心里有些疑惑,打完一个回合,他走过去,递了瓶水给男人:“大哥,您是来打球的吗?”
男人接过水,笑了笑:“我叫周凯,是‘大江兄弟队’的队长。我听说这边有个‘水泥战神’,打球很厉害,特意过来看看。”
柳浩天愣了一下:“‘大江兄弟队’?我好像听说过,是参加市里业余联赛的球队?”
“对。”周凯点了点头,翻开手里的笔记本,“我看你打球有一会儿了,你的三分很准,体能也很好,防守也不错,就是战术意识稍微差点。我们队现在缺个后卫,我想邀请你加入我们,一起参加下个月的市级业余联赛,怎么样?”
柳浩天的心跳突然加速,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他做梦都想加入一支正规的球队,参加正规的比赛,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他却有点不敢相信。他看着周凯,小声问:“您……您没开玩笑吧?我就是个搬水泥的,没经过系统训练,可能会拖你们后腿。”
“我没开玩笑。”周凯拍了拍他的肩膀,“打球靠的是实力,不是出身。我看你打球很有天赋,只要好好练,肯定能帮到球队。联赛的奖金不多,但赢了能拿到奖杯,还能跟其他球队交流学习,对你以后也有好处。”
柳浩天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想起高中时,柳父说他“打球没前途”;想起大学时,校队教练说他“只会蛮干”;想起李建国说他“体能太差,技术再练也没用”。现在,终于有人认可他的实力,邀请他加入球队,他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
“我愿意!”柳浩天看着周凯,眼神坚定,“谢谢周队,我一定会好好练,不拖球队后腿!”
周凯笑了,从包里拿出一张报名表:“那太好了!这是报名表,你填一下,明天下午我们在市体育中心训练,你过来跟队友们认识一下。”
柳浩天接过报名表,手指有些颤抖。他看着报名表上“大江兄弟队”的字样,突然觉得眼睛有些热。他想起自己藏在床板下的科比海报,想起柳慧偷偷给他塞的200元,想起柳玲丽说的“等哥考上大学就没人管了”——这么多年,他一首没放弃,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晚上回到工地宿舍,柳浩天把报名表放在枕头边,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出手机,给柳慧打了个电话,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姐,我加入球队了!是‘大江兄弟队’,下个月要参加市级业余联赛!”
柳慧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喊起来:“真的吗?浩天,你太厉害了!我就知道你能行!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挂了电话,柳慧立刻给秦美玲发了视频。秦美玲正在厨房洗碗,看到视频里柳慧兴奋的样子,疑惑地问:“怎么了?这么晚了还打电话?”
“妈,您快看!”柳慧把手机对准正在野球场上练球的柳浩天,“浩天加入球队了,要参加市里的比赛!您看他打球多厉害,比以前壮多了!”
秦美玲凑到手机前,看着视频里的柳浩天——他穿着湿透的球衣,在路灯下运球、投篮,动作比以前熟练多了,脸上带着笑容,眼神亮得像星星。秦美玲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擦了擦眼睛,小声说:“这孩子,总算没白坚持……”
从那天起,秦美玲开始每月偷偷给柳浩天寄东西——有时候是家乡的腊肉,有时候是她亲手做的辣椒酱,有时候是几双她织的袜子。她没跟柳父说,怕柳父又发脾气,只是每次寄东西时,都会在包裹里放一张小纸条,写着“浩天,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柳浩天收到包裹时,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母亲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是支持他的。他把母亲寄的腊肉分给队友和工友,把辣椒酱放在宿舍的桌子上,每次吃饭时挖一勺,就像母亲在身边一样。
加入“大江兄弟队”后,柳浩天的训练更刻苦了。每天早上五点,他先在工地旁的野球场上练一个小时投篮,然后去扛水泥;下午五点,他准时去市体育中心参加球队训练,跟着周凯学习战术,练习配合;晚上九点训练结束,他又会回到野球场,加练一个小时运球和防守,首到十一点才回宿舍。
队友们一开始对柳浩天还有点偏见,觉得他是“搬水泥的”,技术肯定不行。可训练了几次,大家就对他刮目相看了——柳浩天的体能是全队最好的,每次跑战术,他都能坚持到最后;他的三分球也很准,训练时经常连续投进十几个;而且他很努力,不管是基础训练还是战术练习,都认真对待,从不偷懒。
“浩天,你这体能也太好了吧?”队友小李一边擦汗,一边说,“我跑两圈就喘了,你跑五圈还跟没事人一样。”
柳浩天笑了笑:“我每天扛水泥,体能都是练出来的。以后训练,你们要是觉得累,就想想我扛水泥的样子,肯定就有动力了。”
队友们都笑了,对柳浩天的印象越来越好。大家开始主动跟他交流战术,有时候还会约着一起吃饭,聊篮球,聊生活。柳浩天也慢慢融入了球队,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
市级业余联赛很快就开始了。比赛场地大多是露天的,有的在学校操场,有的在社区球场,条件很简陋——没有专业的记分牌,只能靠人工记录;没有观众席,观众只能站在路边看;有时候遇到下雨,比赛还得推迟。可柳浩天一点都不在乎,只要能打球,能站在赛场上,他就觉得很满足。
“大江兄弟队”的第一个对手是“城西家具队”,实力不算强,但很擅长打快攻。比赛一开始,对方就凭借快攻连得五分,把比分拉开。周凯赶紧叫了暂停,调整战术:“浩天,你负责防守对方的主力后卫,别让他轻易突破;小李,你跟浩天配合,打防守反击;剩下的人,注意抢篮板,多给浩天传球。”
重新上场后,柳浩天按照周凯的安排,死死盯着对方的主力后卫。对方想突破,柳浩天就贴上去,凭借灵活的脚步和强壮的身体,一次次把球断下来;对方想传球,柳浩天就预判路线,好几次都成功拦截。队友们也很给力,小李接到柳浩天的传球后,快速反击,上篮得分;其他队友也纷纷发力,抢篮板,投三分,很快就把比分追了上来。
比赛最后三分钟,比分是72:70,“大江兄弟队”领先两分。对方发起猛攻,主力后卫突破后上篮,柳浩天赶紧跑过去封盖,虽然没盖到,但干扰了对方的投篮,球打在篮板上弹了出来。小李抢下篮板,传给柳浩天,柳浩天运球到三分线外,对方的防守球员赶紧跑过来,柳浩天假装要投,突然把球传给了空位的队友,队友接球后轻松上篮得分,把比分拉开到74:70。
终场哨响,“大江兄弟队”赢了!队友们欢呼着冲过来,把柳浩天和周凯围在中间,小李拍着柳浩天的肩膀:“浩天,你太牛了!刚才那个防守太关键了!”
柳浩天笑着,擦了擦额头的汗。他看着场边的观众,虽然人不多,但大家都在为他们鼓掌,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他突然觉得,比起CBA赛场上炫目的灯光和欢呼,这里的掌声更让他感动——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梦想努力,为热爱拼搏。
比赛结束后,周凯请全队吃了顿烧烤。大家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喝着啤酒,吃着烤串,聊得很开心。周凯举起酒杯,看着柳浩天:“浩天,今天谢谢你。要是没有你的防守,我们不一定能赢。以后球队就靠你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19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