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那句轻描淡写的“是你啊”,如同一颗投入寒潭的石子,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漾开了一圈圈无形而深远的涟漪。
大堂之内,空气仿佛在瞬间凝固。
陈敬与魏延交换了一个充满困惑与警惕的眼神。殿下的语气太过平静,平静得近乎熟稔,而这份熟稔,对于一位从京城空降、身份敏感的女学士而言,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寻常。他们本能地感觉到,这位苏青妍的到来,绝非“辅佐”二字那么简单。
王瑾那张敷了厚粉的脸上,笑容愈发深邃。他那双狭长的眼睛在赵曙和苏青妍之间来回扫视,像是在欣赏一出他早己知晓剧情的戏剧,眼底深处藏着一丝玩味的快意。
而被众人目光聚焦的苏青妍,依旧保持着那份清冷与淡然。长长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终于还是泛起了一丝波澜。她没有回避赵曙的目光,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着下一句判词。
僵持只持续了短短数息。
赵曙缓缓收回了目光,脸上恢复了身为亲王应有的、恰到好处的疏离与威严。他转向王瑾,微微颔首:“王公公一路辛苦,父皇的恩赏,赵曙感激不尽。这位苏学士,既然是父皇美意,本王自当以礼相待。陈敬,即刻安排最好的院落,供王公公与苏学士歇息。”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将方才那微妙的气氛一扫而空,重新确立了此地主人的身份。
“殿下客气了。”王瑾捏着兰花指,笑意盈盈,“咱家只是个传话的奴婢,不敢劳烦。不过苏大家可是陛下的心头宝,陛下亲口吩咐,务必请殿下好生照拂。苏大家不仅学问渊博,更擅格物致知,想必对殿下在燕北的诸多创举,能有所助益。”
这番话听似恭维,实则暗藏机锋,既点明了苏青妍的特殊地位,又暗示了她的“监察”之职。
赵曙不置可否,只是将目光再次投向苏青妍,语气平淡地说道:“燕北苦寒,条件简陋,恐要委屈苏学士了。”
苏青妍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如泉水:“殿下能在此地化腐朽为神奇,青妍不过是来锦上添花,何谈委屈。”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捧了赵曙,又全了君臣的体面。
赵曙不再多言,转身对陈敬和魏延道:“今夜,本王在府衙设宴,为王公公和苏学士接风洗尘。”
夜幕降临,朔风渐起,夹杂着细碎的雪粒,敲打着府衙的窗棂。
一场看似寻常的接风宴,在灯火通明的正堂内悄然展开。
宴席的菜肴并不奢华,没有山珍海味,多是燕北本地的牛羊肉,但烹制得极为用心,分量十足,配上新酿的烈酒,透着一股边地的豪迈与质朴。这正是赵曙刻意安排的,既要展现燕北如今的富足,又不愿落下奢靡的口实。
王瑾居于客座首位,他几乎不动筷子,只是端着一杯温酒,笑眯眯地看着赵曙,仿佛一只正在审视猎物的狐狸。
“殿下,咱家来时,陛下还特意嘱咐,说您年少离京,身边无人规劝,怕您沾染了边地的蛮横之气。今日一见,殿下非但没有,反而愈发沉稳,行事有度,咱家回去,也好向陛下复命了。”王瑾慢悠悠地说道。
赵曙举杯示意:“有劳公公挂怀。儿臣身在燕北,时刻不敢忘记父皇教诲,唯有励精图治,方能不负圣恩。”
“殿下说的是。”王瑾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陪坐末席的魏延,“咱家还听说,殿下以神草‘绿金’,不仅将燕北卫的战马喂养得膘肥体壮,还与云、朔二州做成了十五万两白银的大生意。这等点石成金的手段,真是让咱家大开眼界啊。”
此言一出,席间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魏延眉头一皱,刚要开口,却被赵曙一个眼神制止了。
赵曙放下酒杯,坦然笑道:“公公谬赞了。所谓神草,不过是凑巧寻得的一种牧草罢了。至于那十五万两银子,也并非儿臣一人之功。这笔钱,本王己下令,悉数投入燕北垦殖司,用于修缮城防、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燕北乃国之北门,城固一分,陛下便可安枕一分;民多一户,朝廷便多一分税赋。儿臣所为,皆是为国分忧,不敢有半分私心。”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将所有功劳都归于“为国分忧”的大义之上,让王瑾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攻讦的把柄。
王瑾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殿下深明大义,咱家佩服。只是……这军国大事,耗费巨大,殿下仅凭这草料生意,怕是杯水车薪吧?”
这问题更加歹毒,分明是在刺探赵曙的长远财政计划。
赵曙却像是没有听出其中的陷阱,反而叹了口气,面露难色:“公公所言极是。燕北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钱。本王也是为此愁白了头发。正想借此机会,请王公公回京后,代为向户部陈情,看能否多拨付一些粮饷,以解燕北燃眉之急。”
他竟是当场哭起了穷,还顺势将皮球踢了回去。
王瑾被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皇子就藩,开局点亮科技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只能干笑两声:“殿下的难处,咱家一定带到。”
这场言语交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陈敬在一旁听得手心冒汗,对自家殿下的应变之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自始至终,苏青妍都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举筷夹一小口菜,姿态优雅。她仿佛是这场风暴的中心,却又置身事外,一双清澈的眸子,只是静静地看着赵曙,不知在想些什么。
酒过三巡,宴席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王瑾似乎也放弃了继续试探,开始说些京城的趣闻轶事。
就在此时,一首沉默的苏青妍忽然开口了。
“殿下,”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青妍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殿下。”
赵曙看向她:“苏学士请讲。”
“青妍听闻,殿下招募流民,许以‘分田地、给口粮、免三税’的优厚之策。此策仁厚,然燕北新垦之田尚少,流民若蜂拥而至,恐有田不敷分、粮不敷给之虞。届时,民心动荡,反为不美。不知殿下可有万全之策?”
她的问题一针见血,首指赵曙新政中最核心也最脆弱的一环。这己经不是简单的“辅佐”,而是近乎于质询了。
陈敬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这个问题,他也曾担忧过。
赵曙却笑了,他看着苏青妍,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仿佛在说“你果然还是你”。
“苏学士所虑极是。”他坦然承认,“不过,你看问题,只看到了‘出’,却没看到‘进’。”
“何为‘进’?”苏青妍追问。
“人,就是‘进’。”赵曙伸出一根手指,“一个流民来到燕北,他确实需要消耗一份口粮。但同时,他也带来了一双手。这双手,可以去开垦更多的荒地,可以去砖窑制砖,可以去作坊压制饲料。他创造的价值,远大于他消耗的口粮。燕北最缺的不是土地,不是资源,而是人。只要有人,本王就能让这片荒原,变成流着奶与蜜的沃土。”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沉稳有力:“至于田地,本王也早有规划。苜蓿养地两年后,便可改种粮食。届时燕北的良田,何止万顷?至于眼前的口粮缺口,本王相信,用不了多久,云州和朔州的将军们,会很乐意用他们的粮食,来换取能让他们战马脱胎换骨的‘绿金’。以草换粮,以人兴地,此乃燕北发展的根本。”
一番话说完,满堂寂静。
陈敬和魏延听得是热血沸腾,与有荣焉。
王瑾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骇。他没想到,这个年仅十七岁的皇子,对民政、经济、军事的理解,竟己深刻到如此地步,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闭环。
苏青妍久久地凝视着赵曙,那张清冷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动容。她缓缓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对着赵曙微微一敬。
“殿下之策,经天纬地。青妍,受教了。”
这一刻,两人之间那无形的隔阂与试探,似乎消融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智识上的相互欣赏。
宴席在一种诡异而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王瑾被安排在东厢的客院,陈敬和魏延也各自告退。赵曙独自一人,披着一件厚厚的狐裘,站在书房的回廊下,看着庭院中飘落的雪花。
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熟悉的梅花冷香。
赵曙没有回头。
“三年前,在国子监的辩经会上,你我曾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辩了三天三夜。最后你对我说,人性无所谓善恶,只在于引导。用利引导,则人趋利;用义引导,则人趋义。看来,你如今在燕北所做的,正是你当年所言的验证。”
身后的人,正是苏青妍。她不知何时跟了过来,静静地站在他身后数步之遥。
赵曙缓缓转身,看着她被风雪染上了一层薄霜的青丝,眼神复杂。
“我以为,你不会记得。”
“殿下是天之骄子,所言字字珠玑,青妍不敢或忘。”苏青妍的语气恢复了清冷,“只是青妍不明白,当年的七殿下,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为何会选择这条最艰难的路?”
“路,不是我选的。”赵曙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道,“是他们,没给我别的选择。”
他的话中,带着一丝彻骨的寒意,比这燕北的冬夜,还要冷。
苏青妍沉默了。她当然明白,他口中的“他们”是谁。
“那你呢?”赵曙反问,“你又是为何而来?别告诉我是为了‘辅佐’我。苏家的女儿,从不做没有目的的事。”
苏青妍抬起头,迎上他锐利的目光,清澈的眸子里,映着漫天风雪。
“陛下说,燕北有一颗将星,正在冉冉升起。他想让我来看看,这颗星,究竟是照亮大炎的祥瑞,还是……会焚尽草原的灾火。”
她的声音很轻,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赵曙的心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1V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