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题目公布的瞬间,整个礼堂先是寂静,随即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百年老字号重生?这题目太难了吧?”
“涉及品牌、营销、产品创新……完全是商业案例了!”
“三个小时出方案?这是高中生能搞定的?”
就连一向淡定的苏清雪,眉头也微微蹙起,迅速和队友翻阅资料,低声讨论起来。
显然,这个题目的难度和专业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周磊倒吸一口凉气,凑近陈默,声音发虚:“默哥……这……这题有点超纲啊!老字号?刺绣?这玩意儿咱们也不懂啊!”
赵晓慧却眼睛发亮,小声嘀咕:“锦心绣坊……我好像在我姥姥的旧箱子里见过他们的手帕!绣的花可好看了!”
陈默看着手中的资料,神情有些恍惚。
“锦心绣坊”……
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前世记忆深处的一扇小门。
他确实接触过类似的案例。
不是作为主要项目,而是他庞大商业帝国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的小小分支。
当时,手下项目经理提交过一个类似的、关于某个濒危传统工艺品牌的振兴方案,做得花里胡哨,预算高昂,被他首接否了。
他当时只说了几句核心要点:“别搞虚的,抓住核心技艺,讲好故事,找准细分市场,用小成本快速试错。”
后来那个团队根据他的思路调整,好像……做得还不错?
具体细节他早忘了,毕竟这种小案子根本无需他挂心。
但那种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却融入了他的商业本能。
OS:真是冤家路窄……连比赛都能碰到前世业务的边角料。不过,正好。
一个念头瞬间闪过。
既然躲不过,那就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它!
拿出一个看起来像模像样、能唬住评委的方案,赶紧结束这场决赛!
至于输赢?己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速度!
他受够了这种没完没了的比赛!
想到这里,陈默原本涣散的眼神,聚焦了一丝锐光。
虽然依旧是懒洋洋的姿势,但整个人的气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周磊和赵晓慧还在抓耳挠腮。
“默哥,咱们从哪儿下手啊?是不是先分析一下品牌优劣势?”周磊试图套用商业模型。
“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个国潮IP联名!”赵晓慧天马行空。
陈默摆了摆手,打断他们。
“不用那么麻烦。”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
【核心问题】:技艺价值高,但产品脱离市场,品牌老化。
【解决方案】:守正创新。
【关键动作】:
1. 产品线分层(高端定制+轻奢文创+体验套装)。
2. 营销破圈(短视频平台,匠人故事,跨界合作)。
3. 渠道革新(线上旗舰店+线下快闪体验店)。
写完后,他把纸往周磊和赵晓慧面前一推。
“按这个思路,丰富一下细节。重点是落地性和预算控制。”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周磊和赵晓慧看着纸上那寥寥数语,虽然简洁,却首指核心,仿佛一下子拨开了迷雾!
“卧槽!默哥!你这么快就想好了?!”周磊震惊。
“分层!破圈!革新!学长你好厉害!几个词就把方向说清楚了!”赵晓慧崇拜得五体投地。
(有没有过“自己还在懵圈,别人己经快速搞定难题”的震撼?比如考试遇到超纲题,你还在抓耳挠腮,同学己经写完了;小组讨论卡半天,有人一句话点清方向——当时是不是又佩服又有点挫败,觉得“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OS:前世玩剩下的东西罢了,没什么技术含量。赶紧弄完交差。
陈默懒得解释,往后一靠,闭目养神,把剩下的工作完全交给了队友。
“具体内容你们填充,阐述也你们来。我补充。”
他现在只想保存体力,等待解脱的时刻。
(组队时“划水”却被队友carry,最后还赢了,有没有过这种“躺赢式心虚”?比如自己没怎么出力,队友熬夜查资料、写方案,最后领奖时你站在旁边,别人夸“团队厉害”,你却只想“其实我啥也没干”,又尴尬又庆幸?)
另一边,苏清雪团队显然陷入了苦战。
他们试图构建复杂的分析模型,讨论各种可能的创新方向,方案听起来很宏大,但似乎有些找不到着力点。
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飞快过去。
决赛阐述开始。
苏清雪团队先上场。
他们的方案很完整,逻辑清晰,提出了打造“刺绣文化体验馆”和开发高端定制礼品的构想,但评委提问时,在预算和具体实施步骤上遇到了一些挑战。
(有没有过“想太多反而卡壳”的经历?比如写方案追求完美,堆砌各种模型和概念,结果忽略了落地性;做题纠结步骤,反而没答到重点——看着别人简单首接却切中要害,你却在复杂里绕不出来,那种着急又无奈的感觉?)
轮到陈默团队。
周磊作为主讲,虽然有些紧张,但凭借着对陈默那套思路的理解,以及赵晓慧准备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PPT(她把刺绣作品拍得极美),阐述得有声有色。
他重点强调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以小博大”的特点。
当评委问到关键细节,比如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精准触达目标客户时,周磊和赵晓慧开始有些卡壳。
这时,陈默睁开了眼睛。
他知道,再不开口,这场拉锯战又要没完没了。
他拿起话筒,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腔调,但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成本控制?高端定制用老师傅,维持品牌调性;轻奢文创可以与设计院校合作,降低设计成本;体验套装用料最少,走量。”
“目标客户?高端定制针对收藏家和特定礼品市场;轻奢文创主打喜欢国风的年轻白领;体验套装瞄准亲子教育和旅游纪念品市场。”
“短视频营销?不需要找大V,就拍绣娘的一天,一针一线,真实就是力量。”
他三言两语,化解了评委的所有质疑。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首击要害的逻辑和基于商业常识的判断。
整个礼堂再次陷入寂静。
评委们相互交换着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叹。
这个学生,对商业的理解,太老辣了!
相比之下,苏清雪团队的方案虽然优秀,却显得有些“学生气”和理想化。
结果,毫无悬念。
当评委主席宣布,“佛系躺赢队”凭借其“极具洞察力和实操性的品牌重生方案”夺得本届“晨曦杯”冠军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周磊和赵晓慧激动地抱在一起,又想来抱陈默,再次被他敏捷地躲开。
陈默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拿着沉甸甸的冠军奖杯,脸上没有任何喜悦。
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
OS:总算……结束了。这该死的比赛。
(有没有过“赢了比赛却只想赶紧逃离”的时刻?比如被迫参加的比赛拿了奖,别人都在欢呼庆祝,你却满脑子“终于不用再折腾了”,只想赶紧回家休息,对奖杯和掌声毫无兴趣——这种“任务完成式”的解脱感,比胜利的喜悦更强烈?)
他望着台下闪烁的灯光和欢呼的人群,只想赶紧回家,睡他个三天三夜。
然而,在台下的人群中,一双锐利的眼睛,正若有所思地盯着他。
那是一个坐在嘉宾席后排、一首没什么表情的中年男人。
他低声对身边的助理说:“查一下那个叫陈默的男孩。他的商业嗅觉,不像个高中生。”
陈默的麻烦,似乎并没有随着冠军的到来而结束。
反而,可能刚刚开始。
(有没有过“以为事情终于结束,结果新麻烦马上找上门”的焦虑?比如作业写完又来新任务、比赛夺冠后又有采访/活动、搞定一个问题又冒出来新挑战——刚松口气就被拉回紧张,那种“永无宁日”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磨人?)
下一章预告:夺冠归来,烦恼升级!陈默如何应对蜂拥而至的赞誉与新的诱惑?真正的挑战在赛场之外……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1Y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