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信访局档案科的清晨,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靠窗的长桌上堆着半人高的案卷,淡蓝色的档案盒按 “区县 - 案件类型” 分类码放,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盒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沈知予坐在桌前,手里拿着周明远交代的 “近期重点信访案梳理清单”,指尖划过一个个案卷标签,目光专注地筛选着需要纳入下周督查范围的案件 —— 周明远下周要去云溪县督查信访工作,需提前梳理当地未办结的疑难案件。
“小沈,这叠是云溪县近三个月的信访案,你重点看看,尤其是标注‘疑难’和‘重复信访’的,周主任下午要过目。” 信访局的刘科长抱着一摞档案盒走过来,轻轻放在沈知予面前,“云溪县最近信访积案有点多,特别是婚恋纠纷类,好几起都拖了半个月没解决。”
“好的,刘科长,我尽快整理出来。” 沈知予点头应下,伸手接过最上面的档案盒,打开后拿出里面的案卷,按时间顺序逐一翻看。大多是邻里矛盾、征地补偿类案件,他都在清单上一一标注 “己核实,需督查进度”,首到翻到第三本案卷时,指尖突然顿住。
案卷封皮上的标签用黑色笔写着:“云溪县 - 婚恋纠纷 - 阮知夏 - 2025.03.02”。
“阮知夏” 三个字像一颗细小的石子,投进沈知予平静的心湖。他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掀开案卷,里面的案情摘要清晰地映入眼帘:“信访人阮知夏(云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张昊(云溪县副局长张某侄子)于 2025.02 订婚,后因双方分歧解除婚约。张昊要求阮知夏返还彩礼 5 万元,阮知夏称实际仅收取 2 万元,且己用于购买订婚用品,拒绝全额返还。双方协商三次无果,张昊于 2025.03.02 信访,要求政府介入调解。”
案卷里还附着三张调解记录,每张都写着 “双方未达成一致”,最后一张的日期是 3 月 10 日,也就是昨天 —— 云溪县信访办建议 “阮知夏先行返还 3 万元,剩余 2 万元由张昊承担”,但阮知夏以 “金额不符” 为由拒绝签字。
沈知予的目光在 “张昊(云溪县副局长张某侄子)” 这行字上停留了两秒,想起第 25 章阮知夏打电话炫耀时说的 “嫁云溪县副局长的侄子”,心里泛起一丝唏嘘,却没有过多情绪。他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工整地标注:“云溪县信访督查重点案件 —— 阮知夏婚约纠纷:1. 核实实际彩礼金额(阮称 2 万,张称 5 万);2. 调取三次调解完整记录,确认调解方案合理性;3. 对接云溪县信访办,了解未达成一致的核心分歧;4. 准备备选调解方案(如彩礼用途举证、部分返还)。”
整个过程,他的表情始终平静,没有流露出任何私人情绪,仿佛案卷里的 “阮知夏” 只是一个普通的信访人。
“小沈,整理得怎么样了?周主任快到了。” 刘科长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杯水,看到沈知予正在标注案卷,凑过来扫了一眼,“哦,这个阮知夏的案子,云溪县拖了半个月了,张昊那边仗着他叔叔是副局长,态度很强硬,阮知夏也不让步,两边都闹得挺僵,农户(张昊父母)还去云溪县政府门口堵过一次,影响不太好。”
沈知予抬头:“刘科长,这个案子的彩礼金额有举证材料吗?比如转账记录、证人证言。”
“案卷里有张昊提供的转账记录,是 5 万元,但阮知夏说其中 3 万元是张昊单独转给其母亲的,不算彩礼,算‘改口费’,不在返还范围内。” 刘科长叹了口气,“两边各执一词,云溪县信访办也没辙,所以才拖到现在。”
沈知予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补充 “核实彩礼构成:张昊 5 万转账中,3 万是否为‘改口费’,有无书面或口头约定”,然后合上案卷,将其放在 “重点督查” 的一堆里。
这时,周明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刘科长,小沈,整理得差不多了吗?”
两人连忙起身,沈知予把整理好的清单和重点案卷递过去:“周主任,云溪县共梳理出 8 起重点信访案,其中这起阮知夏的婚约纠纷,调解三次未成功,且存在彩礼金额争议,建议作为督查重点。”
周明远接过清单,翻到阮知夏的案子,看了一眼案情摘要,抬头对刘科长说:“这个案子拖得太久了,容易引发次生问题。下周去云溪县督查,就把这个案子作为重点,让小沈跟着记录,全程参与调解,确保有个结果。”
“好的,周主任,我这就跟云溪县信访办打招呼,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 刘科长连忙应下。
沈知予也点头:“我会提前整理好案卷细节,督查时重点核实彩礼金额和调解分歧。”
从信访局出来,沈知予跟着周明远回市府办,路上两人又讨论了几句其他督查案件,周明远特意叮嘱:“信访案最忌讳‘和稀泥’,尤其是涉及金额争议的,一定要核实清楚证据,不能只听一方说辞。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按规矩来,公事公办。”
“我记住了,周主任。” 沈知予沉声应下,心里更明确了处理这个案子的原则 —— 公私分明,只看证据和流程,不被过去的恩怨影响。
中午吃饭时,沈知予在食堂遇到王志涛。王志涛端着餐盘坐在他对面,神秘兮兮地问:“我听信访局的人说,你下周要去云溪县督查一个婚约纠纷的案子,信访人是阮知夏?”
沈知予夹菜的手顿了顿,点头:“嗯,案卷里看到了。”
“好家伙,这世界也太小了!” 王志涛压低声音,“她肯定没想到,去督查的人是你吧?当初她那么对你,还炫耀嫁‘局长侄子’,现在闹到信访,你可别心软,该怎么查就怎么查,别让她觉得你好欺负。”
“我知道。” 沈知予喝了一口汤,语气平静,“我是去督查工作的,只按流程核实证据、推进调解,不会掺杂私人情绪。她是信访人,我是督查人员,我们之间只有工作关系。”
王志涛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放下心来:“行,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过还是得提醒你,张昊那边有他叔叔撑腰,云溪县信访办可能有点偏袒,你督查的时候多留心证据,别让他们蒙混过关。”
“我会的,” 沈知予笑了笑,“案卷里的转账记录、调解记录我都会仔细核对,还会找当时的调解见证人了解情况,确保公平。”
下午回到工位,沈知予又把阮知夏的案卷翻出来,重新梳理了一遍疑点:张昊的 5 万元转账凭证是否明确标注 “彩礼”?阮知夏所说的 “3 万元改口费” 有无证人(如订婚时的亲友)?三次调解中,云溪县信访办是否存在偏向性引导?他把这些疑点都记在督查提纲里,准备下周去云溪县一一核实。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案卷封皮的 “阮知夏” 三个字上,沈知予伸手合上案卷,放进督查材料袋里。他知道,下周的云溪县督查,注定会遇到一场特殊的 “重逢”,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 —— 以专业的态度处理工作,以公事公办的原则面对过去,这既是对秘书岗职责的坚守,也是对自己成长的证明。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沈知予拿起笔记本,在 “云溪县督查准备” 下面又添了一行:“保持客观中立,聚焦证据与流程,不被私人关系干扰。” 这不仅是对这个案子的提醒,也是对自己职业操守的要求。
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