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初临193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杜明睁开眼睛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消毒水的气味。他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硬板床上,身上盖着薄薄的棉被。视线所及之处,是一间简陋的病房,墙壁斑驳,几缕阳光从木格窗户透进来。

“军座,您醒了?”

一个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杜明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军装、腰间配着手枪的年轻军官正关切地望着他。军装的领章显示他是个上校。

杜明感到一阵眩晕,大量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官,在一次演习中遭遇意外,醒来后竟然变成了1938年的杜聿明——国民党第五军军长。

“现在是什么时候?”杜明试探着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报告军座,现在是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十八日上午九点。”年轻军官立即回答,“您昨天视察部队训练时晕倒了,医生说您是劳累过度。”

杜明揉了揉太阳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杜聿明正是在这个时期接手了第五军的组建工作。而这支军队,将会在不久的昆仑关战役中与小鬼子的“钢军”第五师团血战。

“把我的军装拿来。”杜明说道,声音己经恢复了平静。

年轻军官立即从床边的衣架上取下一套呢制军服,肩章上两颗金星显示着中将的军衔。杜明注意到这个年轻军官动作十分利落,便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任何职务?”

年轻军官愣了一下,随即立正回答:“报告军座,卑职是军部参谋张炜,跟随您己经三个月了。”

杜明点点头,没有多问。他穿好军装,对着墙上的一面镜子整理仪容。镜中的男子大约三十五六岁,面容刚毅,眼神锐利,与他前世有六七分相似。

走出病房,杜明发现自己是在一处临时征用的民宅中。院子里,几个卫兵立即挺首腰板向他敬礼。张炜紧跟在他身后,低声汇报:“军座,今天原定要视察第二零零师的训练,您看是否需要取消?”

“照常进行。”杜明简短地回答。

坐在前往训练场的吉普车上,杜明望着窗外掠过的桂林山水,心中百感交集。1938年的中国,正值民族存亡之秋。武汉刚刚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他现在肩负的,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的指挥重任。

训练场位于桂林郊外的一片开阔地。杜明到达时,只见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分散在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基础操作训练。这些装备主要是从苏联进口的T-26坦克和BA系列装甲车,也有部分德制装备。

“军座到!”随着卫兵的一声呼喊,训练场上所有官兵立即停止动作,整齐列队。

一名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的少将军官快步走来,向杜明敬礼:“报告军座,第二零零师正在组织装甲兵基础训练,请指示!”

杜明回礼后,仔细打量着这位将军。根据记忆,这应该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戴安澜将军,第二零零师师长。

“继续训练。”杜明说道,随后在戴安澜的陪同下视察部队。

看着士兵们生疏的操作,杜明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些中国第一批装甲兵,大多数是从步兵部队抽调而来,对机械化装备的理解还很肤浅。训练方式也停留在传统步兵的思维上,缺乏针对装甲部队特点的训练方法。

“安澜,你觉得我们的训练效果如何?”杜明突然问道。

戴安澜略微犹豫了一下,如实回答:“报告军座,弟兄们都很努力,但我们对机械化作战的理解还很有限。很多战术都是在摸索中。”

杜明点点头,没有批评。他知道这不是戴安澜或者其他任何人的错,而是整个中国军队都缺乏机械化作战经验。

就在这时,一辆T-26坦克在转向时操作失误,撞上了旁边的木制障碍物,虽然损伤不大,但显得十分狼狈。驾驶坦克的士兵惊慌地跳下车,立正站好,等待训斥。

杜明没有发怒,而是走到坦克旁边,仔细检查了撞损情况,然后对那名脸色苍白的士兵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前是做什么的?”

“报告军座,我叫李大山,原来是...是步兵班长。”士兵紧张地回答。

“开坦克和带步兵有什么不同?”杜明又问道。

李大山愣了一下,结结巴巴地说:“坦克...坦克更有劲,但是...但是不太听使唤。”

杜明微微一笑,转向围观的官兵们说道:“他说得对,坦克有力量,但不听使唤。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成普通的武器,而要把它当成战马。既要发挥它的冲击力,又要懂得如何驾驭它。”

这个比喻让官兵们都感到新鲜,纷纷点头。

杜明继续道:“从今天起,我们要改变训练方法。所有装甲兵必须完全了解自己操作的装备,从发动机原理到火炮性能,都要烂熟于心。”

他随即下令:“戴师长,立即组织编写装甲兵训练手册,内容包括装备性能、战术运用、维修保养等。我要在三天内看到初稿。”

戴安澜立即领命。这个命令让他有些意外,因为以前的杜聿明虽然治军严格,但很少亲自过问如此具体的训练事务。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杜明深入视察了各个训练科目,不时提出改进意见。他现代装甲兵的训练理念让戴安澜等军官感到新奇,但仔细想来又十分有理。

中午在师部用餐时,杜明与戴安澜、副师长郑庭笈等军官围坐一桌。饭菜很简单:米饭、一碗青菜和几片腊肉。

“军座,您今天提出的训练方法,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戴安澜诚恳地说,“不过,以我们目前的装备和人员素质,恐怕难以完全落实。”

杜明放下筷子,严肃地说:“困难肯定有,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小鬼子的装甲部队虽然也不怎么样,但他们的训练比我们系统。如果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将来上了战场是要吃大亏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准备在全军推广新的训练大纲,重点强化三个方面:一是装备操作的熟练度,二是各兵种协同作战,三是实战化演练。”

在场的军官们都认真记录着。他们发现,今天的杜聿明似乎与以往不同,不仅思路更加清晰,而且对装甲兵作战有着独到的理解。

饭后,杜明又视察了炮兵和工兵部队。在工兵训练场,他看到士兵们正在练习架设浮桥,但效率很低。

“工兵训练不能只注重技术,更要注重速度和隐蔽性。”杜明对工兵团长说,“在现代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你们必须在敌人炮火下快速完成作业。”

他随即亲自示范如何合理分工、简化流程,将架桥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工兵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军长亲自演示如此专业的技能。

傍晚时分,杜明返回军部所在地——桂林城内的一处中学。他刚走进办公室,参谋长黄百韬就拿着几份文件走了进来。

“军座,军政部来电,要求我们上报部队整训情况。”黄百韬将文件放在桌上,同时压低声音说:“还有,何总长那边传来消息,说白部长可能会来视察。”

杜明立即明白黄百韬的暗示。何总长指的是何应钦,白部长则是白崇禧。这两人在国民党军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白崇禧,作为军训部部长,对第五军的组建十分关注。

“准备一份详细的整训报告,重点突出我们的困难和需求。”杜明指示道,“至于白部长来访,以平常心对待即可,不必特别准备。”

黄百韬有些意外。按照惯例,上级大员来访都要精心准备,以免留下不好印象。但杜明显然不打算这么做。

“军座,白部长他...”

“我们是打仗的部队,不是演戏的班子。”杜明打断黄百韬的话,“把真实情况展现出来,比什么都强。”

黄百韬只得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杜明一人。他走到墙边,看着悬挂的大幅作战地图,心中思绪万千。历史上的第五军虽然在昆仑关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而现在,作为穿越者的他,能否改变这一历史?

他清楚地记得,小鬼子的第五师团很快就会向广西进攻,目标是切断中越交通线。昆仑关将是决定性的战场。

“时间不多了。”杜明自言自语道。

他坐下来,开始起草新的训练计划。凭借前世的知识和经验,他深知装甲部队的价值不在于单辆坦克的性能,而在于整体作战体系的配合。因此,他特别强调步坦协同、炮坦协同的训练。

夜深了,杜明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他不仅制定了详细的训练方案,还开始规划后勤保障体系、情报收集系统以及官兵思想政治教育。

凌晨两点,杜明终于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作为穿越者,他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军事理念,但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种种限制:装备不足、训练落后、派系纷争...

然而,想到即将到来的战斗,他的眼神又变得坚定起来。既然命运让他来到这个时代,他就要尽己所能,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争取一线生机。

窗外,桂林山城的夜晚格外宁静。但杜明知道,这份宁静很快就会被战火打破。而他,必须在这之前准备好一切。

第二天一早,杜明召集全军团以上军官开会。当他把连夜制定的训练计划分发下去时,所有人都被其详细程度和创新性震惊了。

“从今天起,第五军将进入全面整训期。”杜明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军官,“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把第五军打造成真正能够战胜小鬼子的铁拳!”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杜明话语中的决心和力量。

就这样,在1938年秋天的桂林,一支即将书写历史的部队,在穿越者杜明的带领下,开始了它的蜕变之路。而远在千里之外,小鬼子的铁蹄己经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