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断其粮草的持久消耗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的薄雾中,杜明站在昆仑关主阵地的观察所里,仔细研究着刚刚送来的侦察报告。周维汉的突击队在过去一周内成功破坏了小鬼子的三条主要补给线,但最新的情报显示,鬼子正在抢修道路,并增加了护送兵力的规模。

“军座,看来小鬼子学聪明了。”黄百韬指着地图上新标注的几个点,“他们在这些地方设立了临时哨所,每支运输队都配备了一个中队以上的护卫。”

杜明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打着地图:“既然大目标不好打,我们就打小的。传令各部队,组织神枪手小组,专门袭击鬼子的运输人员。”

这个命令很快得到执行。各师挑选枪法精准的士兵组成狙击小组,每小组两到三人,配备望远镜和额外弹药。杜明亲自给他们讲解现代狙击战术:如何选择埋伏点,如何计算风速影响,如何一击即退。

第二零零师的上等兵王栓柱是这批神枪手中的佼佼者。这个来自东北的猎户后代,在长白山里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此刻,他正潜伏在一处山坡的灌木丛中,身边放着五发精心挑选的子弹。

“看到那个骑马的军官没有?”观察手小李低声说,“看样子是个大官。”

王栓柱通过步枪瞄准镜仔细观察。那个鬼子军官正在指挥士兵修复被破坏的道路,肩章显示是个少佐。王栓柱调整呼吸,手指轻轻压在扳机上。

“距离西百米,东南风,风速约每秒三米。”小李报告观测数据。

王栓柱微微调整瞄准点,屏住呼吸。枪声响起,远处的鬼子军官应声落马。整个运输队顿时陷入混乱。

“撤!”王栓柱简洁地下令,两人迅速沿着预设的撤退路线离开。

类似的场景在各条补给线上不断上演。神枪手们来无影去无踪,专门狙杀鬼子军官和关键技术兵种,给鬼子的后勤运输造成了极大困扰。

与此同时,杜明开始着手解决另一个棘手问题:第五军自身的补给。虽然成功切断了鬼子的补给线,但昆仑关守军的物资储备也在快速消耗。

“军座,我们的粮食只够维持一周,药品更是所剩无几。”后勤处长报告时,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杜明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上:“我记得这里有一条古道,可以绕过鬼子的封锁线。”

“确实有一条,但是骡马难行,运输效率很低。”黄百韬说。

“效率低总比没有强。”杜明当即下令,“组织当地民工,用背篓运送最急需的药品和弹药。粮食方面,我们可以就地筹措。”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实施。当地百姓听说国军需要帮助,纷纷前来支援。年迈的老人、健壮的妇女,甚至半大的孩子都加入到运输队伍中。他们背着竹篓,沿着险峻的古道,一步步将物资运往前线。

杜明亲自接见了民工代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握着他的手说:“杜将军,你们在前线打鬼子,我们在后方出点力是应该的。”

看着这些朴实的百姓,杜明深感责任重大。他命令后勤部门按市价支付所有劳务费用,不得亏待任何一个为抗战出力的百姓。

在解决补给问题的同时,杜明继续加强对鬼子补给线的袭扰。这天,他接到周维汉发来的重要情报:鬼子将在三日后运送一批重要物资,其中包括急需的冬季被服和药品。

“这是个好机会。”杜明仔细研究着情报,“不但要截下这批物资,还要让鬼子以后不敢轻易走这条路。”

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伏击计划。这次不仅要夺取物资,还要全歼护卫部队,给鬼子造成心理震慑。

伏击地点选在一段险要的山路。这里一侧是陡峭的山崖,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道路狭窄,非常适合打埋伏。

第三天凌晨,参战部队悄悄进入伏击位置。杜明亲自来到前沿指挥。他在道路两侧布置了交叉火力点,在道路前方设置了拦路障碍,在后路埋设了地雷。

“记住,先打头尾,把鬼子困在中间。”杜明对各分队指挥官说,“重点消灭护卫兵力,尽量保全物资。”

上午九点,鬼子的运输队如期而至。这支队伍规模很大,有三十多辆骡马车,护卫兵力达到两个中队。鬼子很谨慎,先派尖兵在前方探路,大队保持一定距离。

当鬼子主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杜明一声令下,战斗打响。首先爆炸的是前后道路上的地雷,切断了鬼子的退路。接着两侧山崖上的机枪开始怒吼,子弹如同雨点般落在鬼子头上。

鬼子护卫部队试图组织抵抗,但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很快溃散。部分鬼子躲到车底负隅顽抗,但被精准的手榴弹投掷逐个清除。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护卫的两个中队鬼子全部被歼,三十多辆骡马车的物资完好无损地落入第五军手中。

“军座,大丰收啊!”周维汉兴奋地报告,“有粮食、药品、被服,还有一批轻武器和弹药。”

杜明满意地点点头:“立即清点物资,优先补充各部队急需。”

这次成功的伏击沉重打击了鬼子的补给能力。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鬼子再没有组织大规模运输,前线的鬼子部队开始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

趁此机会,杜明加强了心理战攻势。他命令制作大量传单,用日语写明中国军队优待俘虏的政策,劝告鬼子士兵放下武器。

一天夜里,侦察兵带回一个意外消息:前沿阵地的鬼子在偷偷用武器交换粮食。

“看来鬼子的日子不好过了。”杜明笑着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他命令前沿部队,可以用少量粮食换取鬼子的武器弹药,但要提高警惕,防止鬼子使诈。

这个措施很快见效。开始只有零星几个鬼子兵冒险来交换,后来逐渐增多,甚至有小股部队集体前来。通过这种方式,第五军不仅获得了急需的武器弹药,还从投降的鬼子兵口中获得了宝贵情报。

根据这些情报,杜明了解到鬼子前线部队士气低落,弹药匮乏,很多士兵己经好几天没吃饱饭了。

“是时候了。”杜明对众军官说,“鬼子己经到了强弩之末,我们可以考虑主动出击。”

然而,就在他准备组织反击时,战区发来一封急电:日军增援部队正在向昆仑关方向移动,预计五日内可达。

这个消息让军部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军座,我们现在兵力不足,弹药也有限,很难抵挡鬼子的生力军。”戴安澜忧心忡忡地说。

杜明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忽然问道:“这批增援部队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从南宁方向,沿公路开来。”黄百韬指着地图说。

杜明眼睛一亮:“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经过清水河大桥?”

“是的,这是必经之路。”

杜明脸上露出笑容:“那就好办了。我们不能让他们顺利到达。”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炸毁清水河大桥,阻止鬼子增援部队前进。

“清水河大桥是钢筋水泥结构,非常坚固,需要大量炸药才能炸毁。”工兵连长赵大勇说。

“那就用足够多的炸药。”杜明决心己定,“这次我亲自带队。”

军官们再次劝阻,但杜明坚持己见:“这次任务关系全局,我必须亲自指挥。”

当天晚上,一支特别行动队组建完毕。除了工兵外,杜明还带上了周维汉的突击队。他们携带大量炸药,悄悄向清水河大桥进发。

深夜两点,队伍到达大桥附近。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大桥上有鬼子哨兵巡逻,桥头建有坚固的工事。

“防守很严。”周维汉低声说,“硬闯肯定不行。”

杜明仔细观察后,想出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策。他命令突击队分成两组,一组在桥头制造动静吸引鬼子注意,另一组趁机在桥墩安装炸药。

计划开始执行。第一组在桥头用手榴弹制造爆炸,顿时枪声大作,守桥的鬼子纷纷向桥头集结。趁此机会,杜明亲自带领工兵小组潜入桥下。

河水冰冷刺骨,但工兵们毫不在意,迅速在桥墩上安装炸药。就在安装即将完成时,一队鬼子巡逻兵发现了他们。

“快!加快速度!”杜明一边用手枪还击,一边催促工兵。

激烈的交火中,两名工兵倒下,但其他人继续工作。终于,所有炸药安装完毕。

“引爆!”杜明大声命令。

工兵按下起爆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巨大的桥墩开始崩塌,整座大桥在轰鸣声中断成数截。

“撤退!”杜明带领队员们迅速撤离。

虽然成功炸毁了大桥,但在撤退途中,他们遭遇了闻讯赶来的鬼子援兵。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军座,你们先走,我们断后!”周维汉大声喊道。

杜明摇摇头:“要撤一起撤。”

他们边打边退,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终于摆脱了鬼子的追击。清点人数,这次行动牺牲了八名队员,但成功完成了任务。

回到昆仑关时,天己经蒙蒙亮。虽然疲惫不堪,但杜明立即召集军官开会。

“大桥被毁,鬼子的增援部队至少要延误半个月。”杜明说,“这给了我们宝贵的时间。我决定,趁鬼子前线部队士气低落、补给困难之际,发动全面反击。”

军官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赞同。

“终于轮到我们进攻了!”邱清泉摩拳擦掌。

杜明详细部署了反击计划。这次不仅要击退当前的鬼子部队,还要乘胜追击,收复失地。

在准备反击的同时,杜明不忘加强敌后工作。他派人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取得联系,约定在主力反击时配合作战,扰乱鬼子后方。

一切准备就绪后,杜明站在昆仑关上,望着远方鬼子的阵地。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即将到来。这场反击战,将彻底改变昆仑关战场的态势。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