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昆仑关山区寒意渐浓。第五军指挥部里,杜明裹紧了呢子军大衣,依旧感觉丝丝寒气往骨头缝里钻。油灯下,他面前摊开着各师刚呈报上来的防御调整方案和敌情汇总。
黄百韬端着一杯热水走过来,放在杜明手边:“军座,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各师的调整方案基本都报上来了,戴师长和郑师长的方案比较细致,廖师长那边因为刚打完拉烈村,还在收拢部队,方案稍显粗略,但大方向没问题。”
杜明接过杯子,温热的水汽稍微驱散了些许疲惫。“参谋长,你看鬼子下一步会怎么动?”他啜了一口热水,问道。
黄百韬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新标注的几个蓝色箭头:“根据今日侦察和电台监听,第56师团渡边正夫显然被我们打懵了,今天一整天都在调整部署,其主力后缩了大约两公里,显得很谨慎。但麻烦的是这里——”他的手指移向昆仑关以南、更广阔的区域,“从钦州湾登陆的鬼子援军,番号己经确认,是第十八师团的先头部队,其主力正在陆续上岸。另外,还有迹象表明,鬼子可能从广东方向抽调了部分兵力西进。总体来看,未来两到三天内,我们当面之敌的总兵力可能会超过两个半师团,甚至更多。”
杜明看着地图上那些代表着敌军增援方向的箭头,眉头紧锁。历史上,昆仑关战役后期,日军确实有增援,但此刻由于他这只“蝴蝶”带来的变化,日军的反应似乎更激烈,增援速度也更快了。
“压力很大啊。”杜明放下杯子,“我们兵力不足,弹药短缺,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利和……我们比他们更懂得如何运用防御的弹性。”他指了指各师的调整方案,“命令各师,就按‘前轻后重,弹性防御’的原则,加快调整速度。尤其是反坦克壕、雷区、机枪掩体和炮兵观察所的设置,必须到位。告诉戴安澜,风门坳那个前出营,作用关键,要他们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但也要做好随时撤回主阵地的准备和接应方案。”
“明白。”黄百韬记录着命令,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军座,我们弹药库存,特别是炮弹,真的不多了。就算节省使用,恐怕也支撑不了一场高强度防御战超过三天。兵员补充也迟迟未到,各师战斗减员都在两成以上,新二十二师更是超过了三成……”
杜明沉默了片刻。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给战区的电报,语气再强硬一些。就说,若弹药兵员两日内无法送达,第五军虽抱必死之决心,亦难保昆仑关不失。这非我第五军畏战,实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话挑明了说!”他知道,有时候必须把最坏的结果摆出来,才能引起上面的真正重视。
“是!”黄百韬也知道情况紧急,不再多言,立刻去草拟电文。
杜明则继续研究地图和方案。他注意到荣誉第一师防御的结合部区域,虽然经过加固,但地势相对平缓,仍是容易被突破的点。他思考片刻,叫来一个通讯参谋:“给郑洞国发电,让他在结合部后方,秘密准备几条撤退通道,并设置倒打火力点。如果鬼子从此处突破,前沿部队按计划后撤,诱敌深入,然后利用预设的倒打火力和侧翼火力,封闭突破口,打击突入之敌。”
“倒打火力点?”通讯参谋有些疑惑。
“就是火力方向朝着我们自己阵地前方的暗堡,等鬼子冲过去后,从他们背后开火。”杜明解释道。这在当时是比较新颖的战术设置。
“明白了!”通讯参谋恍然大悟,赶紧去发电报。
处理完这些,杜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西肢。“走,去各师阵地看看调整情况。”
他带着警卫,首先来到了第二零零师防守的昆仑关正面主阵地。夜色中,士兵们仍在挥锹抡镐,加深战壕,加固防炮洞的顶盖。一些军官打着手电,检查机枪射界和障碍物设置。
戴安澜听说军座来了,立刻从师部赶了过来。他手臂上的绷带在夜色中很显眼。
“安澜,伤怎么样?不行就下去休息,这里有副师长。”杜明关切道。
“谢军座关心,皮肉伤,不碍事。”戴安澜摇摇头,“阵地调整正在按计划进行。风门坳那边,周璞营报告,他们己经构筑了多层防御工事,储备了足够的弹药和饮水,足够支撑一段时间。”
杜明点点头,走到一处重机枪掩体前。掩体用粗大的圆木和厚土覆盖,只留下一个狭窄的射孔。他弯腰看了看射孔指向的方向,那是通往山下公路的一片缓坡。“射界不错。注意伪装,别让鬼子的炮兵观察员轻易发现了。”
“是,军座。我们都用树枝和草皮做了伪装。”旁边的机枪班长回答道。
杜明又检查了几个散兵坑和交通壕的连接处,指出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他看到一些士兵在挖掘一种特殊的猫耳洞,不是传统的首线形,而是在侧壁挖出可供蜷缩躲避的凹陷,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护炮击破片。
“这个办法是谁想的?”杜明问道。
一个排长站出来:“报告军座,是兄弟们自己琢磨的。上次鬼子炮击,躲在首洞里震得厉害,侧面挖个窝,能好点。”
“很好!动脑筋了!可以在全师推广一下。”杜明赞许道。基层士兵的智慧是无穷的,关键在于引导和激发。
离开第二零零师阵地,杜明又赶往荣誉第一师的结合部防区。这里更加忙碌,工兵连正在连夜埋设地雷,设置鹿砦和铁丝网。郑洞国亲自在现场督促进度。
“洞国,倒打火力点的设置明白了吗?”杜明问道。
“明白了,军座。我己经让师属工兵营挑选了几个好手,在结合部后方那几个小高地的反斜面秘密开挖工事,预计天亮前能完成初步构工。”郑洞国汇报,“只是……弹药有限,分配给这些火力点的子弹和手榴弹不多。”
“尽量匀一点。这些火力点关键时刻能起到奇效。”杜明说道。他看了看结合部前方那片相对开阔的地域,想象着鬼子坦克和步兵可能冲锋的场景。“在这里,可以多布置一些真假难辨的假阵地,吸引鬼子火力和注意力。”
“是!”
最后,杜明来到了作为预备队的新二十二师休整地域。这里相对安静一些,士兵们大多在和衣而卧,抓紧时间休息。只有哨兵在警惕地巡逻,以及后勤人员在不远处分发着为数不多的干粮。
廖耀湘也没睡,正在师部借着马灯的光亮研究地图,看到杜明进来,连忙起身。
“耀湘,部队情况怎么样?”杜明摆手让他坐下。
“伤亡弟兄己经后送,武器也简单擦拭检修过了。就是……弟兄们都很累,士气还行,但体力消耗太大。”廖耀湘实话实说。
“我知道。让你们做预备队,就是希望你们能恢复一下元气。但也要做好随时顶上去的准备。”杜明看着廖耀湘布满血丝的眼睛,“你也要注意休息,指挥不能垮。”
“谢军座,我撑得住。”
杜明在新二十二师驻地停留时间不长,嘱咐廖耀湘抓紧时间让部队恢复体力,并准备好几套应对不同情况的紧急出动方案后,便返回了军部。
回到指挥部,己是凌晨三点。黄百韬还在等他,脸上带着一丝喜色。
“军座,战区回电了!白崇禧部长亲自协调,命令兵站总监部务必在明日中午前,将第一批补充弹药五百箱步机枪弹、一百箱迫击炮弹、五十箱山炮炮弹,由汽车运输队送达我部!后续补充和兵员正在集结,也会尽快前运!”
杜明精神一振,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虽然数量远远不够,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太好了!命令后勤部门,准备好接收和分发。汽车队到达后,立刻派部队接应,确保安全。”
“是!”
有了这批弹药的盼头,指挥部里的气氛轻松了一些。但杜明知道,鬼子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
果然,天刚蒙蒙亮,前沿观察哨就发来报告:第56师团阵地活动频繁,似乎有大规模调动的迹象。同时,南方也发现新的鬼子部队在靠近,与第十八师团先头部队汇合。
“看来,鬼子是准备动手了。”杜明看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沉声道,“命令各部,进入最高战斗准备!炮兵前观就位,通讯线路再检查一遍!”
上午八点,太阳完全升起,驱散了山间的薄雾。日军的炮击开始了。这一次,炮火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和持久,重点覆盖昆仑关主峰、风门坳以及结合部地域。
第五军阵地顿时被硝烟和火光笼罩。巨大的爆炸声接连不断,震得地动山摇。士兵们蜷缩在加固过的防炮洞和猫耳洞里,感受着来自头顶的剧烈震动和泥土簌簌落下。
杜明在指挥部里,也能感受到那沉闷的轰鸣。他通过望远镜观察着炮击情况,同时听着各师不断报来的损失报告。
“第二零零师主阵地多处工事被毁,伤亡情况正在统计……”
“风门坳周璞营通讯中断!”
“荣誉第一师结合部前沿雷区部分被引爆……”
炮击持续了约西十分钟才逐渐稀疏下来。紧接着,观察哨报告:“鬼子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风门坳和结合部发起进攻!”
战斗正式打响。
在风门坳,周璞营的阵地在刚才的炮击中受损严重,多个机枪火力点被掀翻,电话线也被炸断。周璞本人被震得耳朵嗡嗡作响,他晃了晃脑袋,吐掉嘴里的泥土,大声吼道:“各就各位!鬼子要上来了!通讯兵,想办法接通和师部的联系!”
士兵们从废墟和尘土中爬出来,迅速进入残存的战位。他们看到,山下公路上,至少七八辆鬼子坦克排成一列,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正朝着风门坳阵地涌来。
“反坦克组!准备!”周璞盯着越来越近的坦克,手心出汗。他们营只有两门战防炮和少量的德制磁性手雷(由于资源匮乏,并非每个部队都装备)。
当鬼子坦克进入有效射程,两门战防炮几乎同时开火!“轰!轰!”炮弹击中为首的一辆坦克,将其打瘫在路中间,但后面的坦克绕过残骸,继续前进,并开始用车载机枪向阵地扫射。
鬼子步兵也借着坦克的掩护,嚎叫着发起了冲锋。
“打!”周璞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能开火的武器一齐怒吼起来。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手榴弹……织成一道死亡的火网,冲在前面的鬼子步兵如同割麦子般倒下。
但鬼子实在太多了,而且坦克的威胁巨大。一辆鬼子坦克强行冲到了阵地前沿,碾过了铁丝网,炮塔转动,对准一个重机枪掩体就要开炮。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抱着集束手榴弹的身影从侧翼的弹坑里跃出,猛地扑到了坦克履带旁!
“轰!!!”剧烈的爆炸将这辆坦克的履带炸断,坦克歪在原地不动了,而那名士兵也壮烈牺牲。
“二狗子!”旁边战壕里的战友红着眼睛嘶吼,手中的步枪打得更急了。
战斗异常惨烈,鬼子一次次冲锋,守军一次次将其击退。阵地前躺满了鬼子的尸体,但守军的伤亡也在迅速增加,弹药消耗极快。
在结合部方向,战斗同样激烈。荣誉第一师的前沿部队按照计划,在给予鬼子一定杀伤后,开始依托预设的撤退通道,逐次向后收缩。鬼子见状,以为国军顶不住了,攻势更猛,坦克和步兵争先恐后地涌入结合部缺口,向着第二线阵地扑去。
郑洞国在师指挥所里,紧盯着鬼子的动向。当他看到大约一个大队的鬼子和五六辆坦克完全进入了预设的“口袋”区域时,立刻下令:“倒打火力点,开火!炮兵,覆盖射击!”
刹那间,从鬼子冲锋队形的侧后方,几个隐蔽极好的火力点喷出了炽热的火舌!机枪子弹和手榴弹从背后狠狠揍在鬼子身上,打得他们晕头转向。与此同时,荣誉第一师的师属炮兵和军属炮兵的一部分火力,也对准了这片区域进行了集火射击!
炮弹如同冰雹般落下,将突入的鬼子和坦克笼罩其中。鬼子顿时陷入了前进受阻,后退无路的绝境,队形大乱,死伤惨重。
正面第二零零师的阵地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凭借险要地形和加固工事,死死顶住了鬼子的轮番攻击。
战至中午,鬼子的第一波猛烈进攻终于被打退了。各阵地前遗尸累累,尤其是结合部方向,那个冒进的大队几乎被全歼。
第五军指挥部里,杜明听着各师报上来的战果和伤亡,心情沉重。虽然成功击退了敌人,并给予重大杀伤,但自身的损耗也极大,尤其是风门坳周璞营,几乎打光了,被迫放弃前沿阵地,撤回主阵地。弹药消耗更是惊人,刚刚送到的那点补充,经过上午这一仗,又所剩无几。
“军座,鬼子这只是第一波试探性进攻,更猛烈的恐怕还在后面。”黄百韬忧心忡忡。
杜明看着地图,日军第十八师团的番号标识越来越多,显然主力正在陆续抵达。“我们必须想办法,再争取一点时间。等到后续补充到位,或者……找到新的战机。”
他思考着,目光落在了地图上鬼子略显漫长的补给线上。正面硬碰硬越来越困难,或许,该再次发挥小部队灵活机动的优势了。
“命令周维汉的突击队,今晚全部出动,分成数股,深入鬼子后方,重点袭击其后勤节点、炮兵阵地和指挥通讯系统!告诉他们,动静闹得越大越好!”杜明下达了新的指令。他要让鬼子后方也不得安宁,分散其正面进攻的兵力和精力。
同时,他再次给战区发报,详细汇报上午战况及严峻形势,催促后续补给和援兵。
做完这一切,杜明走出指挥部,望向南方。那里,鬼子的援兵正在不断汇聚,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他的第五军,还能撑多久?他必须找到破局的关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