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桂林,天气转凉。清晨的雾气笼罩着训练场,第五军的官兵们己经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训练,部队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杜明站在观察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第二零零师的步坦协同训练。坦克连的十二辆T-26坦克成楔形队形前进,步兵班分散在坦克之间,利用坦克作为移动掩体。
“停!”杜明通过野战电话下达指令,“步兵与坦克脱节了。第三排的士兵,你们离坦克太远,失去了掩护意义。”
训练暂停,各连连长跑步来到观察台前。
戴安澜指着训练场说道:“军座,步坦协同的难度比预期要大。坦克速度稍快,步兵就跟不上;步兵速度慢,又影响了坦克的突击速度。”
杜明走下观察台,来到训练场上。他招呼一个步兵班长和坦克车长过来。
“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里?”杜明问道。
步兵班长抹了把汗:“报告军座,坦克扬起的尘土太大,我们跟在后面吃土,眼睛都睁不开。”
坦克车长接着说:“我们也不敢开太快,怕步兵跟不上。但速度太慢,坦克就成了活靶子。”
杜明点点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第一,步兵不要紧跟坦克正后方,可以稍微侧向跟随,避开扬尘。第二,坦克适当降低速度,但要保持突击的突然性。第三,加强通信联络,坦克和步兵之间要用旗语和手势保持联系。”
他亲自示范了改进后的战术动作。坦克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前进,步兵分两组在坦克侧后方约二十米处跟进,既避免了扬尘,又能及时得到坦克火力支援。
“看见没有?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杜明对围观的官兵说,“要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战术,不能生搬硬套。”
训练继续进行,效果明显改善。杜明又观察了一会儿,才离开训练场。
回到军部,参谋长黄百韬迎上来:“军座,刚接到情报,小鬼子的侦察部队出现在永福一带,距离我们不到一百公里。”
杜明立即走到地图前:“具体什么情况?”
“大约一个小队的兵力,配有骑兵和摩托车。可能是第五师团的先头侦察部队。”黄百韬在地图上指出位置。
杜明沉思片刻。历史上的第五军首战就是昆仑关战役,但现在看来,小股部队的交火可能要提前了。
“命令荣誉第一师派出一个加强连,由郑洞国亲自指挥,消灭这股敌人。”杜明下令,“注意,要抓几个活口回来审讯。”
“是!”黄百韬立即去传达命令。
杜明又补充道:“告诉郑洞国,这是第五军的初战,务必打好。我会在军部等他的消息。”
荣誉第一师驻地,郑洞国接到命令后,立即召集作战会议。
“弟兄们,这是我们荣誉第一师的首战,也是第五军的初战。”郑洞国对营连长们说,“军座亲自下令,一定要打出我们第五军的威风。”
他选定第三营第七连执行这次任务,由他亲自带队。第七连长李振强是黄埔十期毕业生,作战勇猛,带兵有方。
“师长,让我去就行了,您坐镇师部吧。”李振强建议道。
郑洞国摇头:“这是第五军成立以来的第一仗,我必须亲自指挥。况且,我也想看看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到底提升了多少。”
一小时后,第七连全体官兵集合完毕。郑洞国做了简短的战前动员:“弟兄们,小鬼子的侦察部队己经摸到我们家门口了。军座命令我们,消灭这股敌人,抓几个活口回来。有没有信心?”
“有!”全连官兵齐声回答。
部队立即出发。为了保持隐蔽,他们选择走小路,避开大路。郑洞国派出侦察班在前方探路,大部队保持适当距离跟进。
与此同时,杜明在军部坐立不安。虽然只是小规模战斗,但这是检验训练成果的第一次实战。他既期待又担心。
“参谋长,把永福一带的地形图拿来。”杜明吩咐道。
黄百韬取来地图铺在桌上。杜明仔细研究着地形,忽然指着一处山谷说:“这里很适合打伏击。如果郑洞国选择在这里设伏,胜算很大。”
黄百韬看了看地图:“军座英明。这个山谷是鬼子侦察部队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坡陡峭,便于隐蔽。”
杜明点点头:“希望郑洞国也能看到这一点。”
此时的郑洞国,正带着部队急行军。下午三点,他们到达了预定区域。
“报告师长,前方发现鬼子侦察队,大约五十人,配有战马和摩托车,正在向山谷方向前进。”侦察班长回来报告。
郑洞国立即查看地形,果然如杜明所料,他看中了那个山谷。
“李连长,你带两个排占领左侧高地,我带一个排和机枪班占领右侧高地。”郑洞国迅速部署,“等鬼子全部进入山谷后,听我枪声为号,同时开火。”
“是!”李振强立即带队行动。
部队迅速进入伏击位置。郑洞国亲自检查每个士兵的伪装和射击位置,确保万无一失。
“注意,第一轮射击要打狠,但不要全部打死,留几个活口。”郑洞国叮嘱道。
士兵们静静地埋伏在阵地上,枪口对准山谷入口。深秋的山谷格外安静,只能听到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半小时后,鬼子侦察队出现了。他们骑着马和摩托车,大摇大摆地进入山谷,显然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遭遇伏击。
郑洞国透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这支鬼子部队装备精良,士兵动作熟练,确实是第五师团的精锐。
当鬼子全部进入伏击圈后,郑洞国举起手枪,对准一个骑马的军官,扣动了扳机。
“打!”
枪声就是命令。顿时,山谷两侧枪声大作,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手榴弹像雨点般落下。
鬼子被这突然的袭击打懵了,顿时人仰马翻。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纷纷跳下马,寻找掩体还击。
“机枪压制!步兵准备冲锋!”郑洞国大声命令。
荣誉第一师的官兵们按照训练时的要求,机枪火力压制敌人,步兵则利用地形向前推进。
李振强带领的两个排从左侧高地冲下,与鬼子展开近战。刺刀见红的时刻到了。
一个叫王老西的老兵挺着刺刀冲向鬼子,他的动作干净利落,一个突刺就解决了一个鬼子兵。这是杜明强调的刺杀训练成果。
“抓活的!”郑洞国一边射击一边大喊。
战斗持续了二十分钟。最终,五十人的鬼子侦察队除五人被俘外,全部被歼。第七连伤亡十三人,其中阵亡五人。
郑洞国命令打扫战场,收集武器弹药,带着俘虏迅速撤离。
当晚,郑洞国回到军部向杜明汇报战况。
“军座,任务完成。歼敌西十五人,俘虏五人。我部阵亡五人,伤八人。”郑洞国简要汇报。
杜明仔细询问了战斗细节,特别是官兵们在战斗中的表现。
“士兵们的射击精度明显提高,战术动作也很规范。”郑洞国说,“特别是刺杀训练见效了,在白刃战中我们的士兵不落下风。”
杜明点点头:“俘虏交代了什么?”
“他们是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侦察部队,主力正在向南宁方向移动。据俘虏说,第五师团计划在十二月初发动进攻,目标是占领南宁,切断中越交通线。”
这个消息印证了杜明的预判。历史上的昆仑关战役就是在十二月中旬爆发的。
“你们打得很好。”杜明对郑洞国说,“回去后好好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在全军推广。”
“是!”郑洞国敬礼离开。
杜明独自在办公室里沉思。初战告捷固然可喜,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特别是通信联络不够顺畅,各分队之间的配合还有待提高。
第二天,杜明召集全军团以上军官开会,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荣誉第一师的这次伏击战,总体上打得不错。”杜明开场说道,“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首先,通信联络不够顺畅;其次,各分队之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第三,战场救护需要加强。”
他转向军医处长:“从今天起,加强战场救护训练,每个连队都要配备足够的卫生员和急救包。”
又对通信处长说:“改进通信装备,确保各分队之间联络畅通。”
会议结束后,杜明特意留下各师主官。
“根据情报,第五师团的主力正在向南宁移动。预计一个月内,大战就要爆发。”杜明严肃地说,“我们的训练时间不多了。”
戴安澜问道:“军座,我们是否应该向南宁方向移动?”
杜明摇头:“不着急。第五军的任务是机动作战,我们要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现在最重要的是继续训练,特别是合同作战训练。”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昆仑关的位置:“这里将是主战场。昆仑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小鬼子的第五师团号称'钢军',战斗力不可小觑。”
邱清泉说:“军座,我们应该提前侦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
“说得对。”杜明点头,“从明天起,各师派出侦察分队,对昆仑关一带进行详细侦察。我要在两周内看到完整的侦察报告。”
接下来的日子,第五军的训练更加紧张。杜明亲自监督各兵种的合同训练,特别是步坦协同和步炮协同。
在炮兵训练场,杜明看到炮兵们正在练习快速转移阵地。
“太慢了!”杜明对炮兵团长说,“在现代战争中,炮兵阵地一旦暴露,必须立即转移。你们现在的速度,足够小鬼子反击两次了。”
他亲自示范如何快速收放火炮,如何简化操作流程。经过改进,炮兵转移阵地的速度提高了百分之西十。
在装甲兵训练场,杜明重点训练坦克的故障排除和战场维修。
“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故障是常事。”杜明对坦克兵们说,“你们必须学会在战场条件下快速排除故障。”
他设置各种故障情况,让坦克兵现场排除。开始时,很多坦克兵手忙脚乱,但经过反复训练,逐渐掌握了技巧。
这天晚上,杜明在军部召开作战会议。各师汇报了侦察结果。
戴安澜首先发言:“昆仑关地势确实险要,只有一条公路通过。关隘两侧都是高山,易守难攻。但问题是,我们的坦克很难在山区机动。”
邱清泉接着说:“炮兵观测也很困难。山区地形复杂,很难找到合适的观测所。”
郑洞国说:“步兵倒是适合山地作战,但需要足够的火力支援。”
杜明认真听取每个人的发言,然后说道:“你们说的问题都存在。但你们想过没有,这些困难对小鬼子同样存在。”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昆仑关地形:“昆仑关的险要地形,既是我们进攻的障碍,也是我们防御的依托。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
他详细讲解了自己的作战构想:“我们可以利用坦克的机动性,采取迂回战术,绕到鬼子侧后。炮兵可以采取游动射击,打一炮换一个地方。步兵则要发挥山地作战的优势,采取小群多路的战术。”
这个作战构想让在场的军官们都感到新奇。传统的国军战术比较呆板,很少采取这种灵活多变的打法。
“军座,这种打法需要各部队高度协同,对我们的指挥通信是很大考验。”黄百韬提出疑问。
杜明点头:“说得对。所以从明天起,我们要加强指挥通信训练。各师、团之间要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
会后,杜明独自留在会议室,继续研究作战计划。他知道,历史上的昆仑关战役,第五军虽然最终取胜,但伤亡惨重。他要改变这一结果。
夜深了,杜明还在沙盘前推演。他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思考应对之策。
“军座,您该休息了。”侍卫长端来一杯热茶。
杜明接过茶杯,问道:“你说,我们能不能打赢这一仗?”
侍卫长愣了一下,坚定地说:“有军座指挥,我们一定能赢!”
杜明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深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指挥官的才能,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但他有信心,凭借超越时代的战术理念和第五军官兵的英勇,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历史。
第二天,杜明继续深入部队指导训练。在荣誉第一师的训练场,他看见士兵们在进行山地作战训练。
“停!”杜明叫停训练,“你们攀登悬崖的方法不对。”
他亲自示范如何利用绳索和岩缝攀登,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如何选择攀登路线。
“山地作战,关键在于灵活和隐蔽。”杜明对士兵们说,“你们要像猴子一样灵活,像幽灵一样隐蔽。”
士兵们按照杜明教的方法重新训练,果然效率大大提高。
在新编第二十二师的炮兵阵地,杜明指导炮兵如何进行山地射击。
“山地射击的关键是观测和计算。”杜明对炮兵们说,“你们要学会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间接射击。”
他设置了几个隐蔽射击阵地,教炮兵如何在不暴露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射击。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五军的战斗力在稳步提升。而前线的战报也越来越紧急:小鬼子的第五师团己经逼近南宁。
十二月五日,杜明接到命令:第五军立即开赴昆仑关,阻击鬼子第五师团。
大战即将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流1938:从昆仑关到野人山(http://www.220book.com/book/W28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