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伤渐愈,姜芷终于能抛开拐杖,虽还不能久站或用力,但己能在院子里自如地慢走。她像一只被关久了终于得以出笼的雀鸟,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只觉得天也蓝,云也白,连墙角那几株野草都显得格外翠绿可爱。
赵重山见她行动无碍,紧绷了十几日的神经也松懈下来。这日一早,他仔细检查过姜芷的脚踝,确认消肿了大半,只余些微青紫,便道:“今日我去趟镖局,你在家好生歇着,莫要劳累。”
姜芷乖巧点头:“嗯,我知道,你放心去便是。”
赵重山深深看她一眼,似乎还想嘱咐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句:“我晌午前便回。”说罢,这才转身大步离去,背影依旧挺拔,却比往日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轻松。
家里只剩下姜芷一人。她先是将屋里屋外细细打扫了一遍,虽说赵重山在她养伤期间也将家里收拾得齐整,但男人的收拾与女人的细致总归不同。她将被褥抱到院中晾晒,拍打出满满的阳光味道;又将窗台桌角擦拭得一尘不染;最后,目光落在了灶房那几样所剩无几的食材上。
养伤这些日子,饮食清淡,嘴里实在寡淡得很。如今伤好了大半,她便有些馋自己捣鼓的那些吃食了。况且,家里米缸面缸也快见了底,是该去趟集市了。
盘算着赵重山差不多该回来了,姜芷系上围裙,准备做午饭。正盘算着是做素馅包子还是擀面条,院门外却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赵家嫂子?赵家嫂子可在家?”
姜芷擦了擦手,走到院门边,隔着门缝一看,竟是多日未见的王婆子。王婆子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有些闪烁不定。
“王婆婆,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姜芷拉开院门,侧身让她进来。
王婆子却没立刻进门,而是先探头朝院里扫了一眼,压低声音道:“嫂子,你家赵镖头不在家吧?”
姜芷心下奇怪,面上却不显:“重山去镖局了,婆婆有事寻他?”
“不不不,是寻你,是寻你!”王婆子一听赵重山不在,似乎松了口气,脸上笑容也自然了些,迈步进了院子,眼睛却像是不够用似的,西下里打量,嘴里啧啧道:“瞧瞧,这才多久没来,院里院外收拾得越发利落了,嫂子真是持家有道。”
姜芷请她在院中石凳上坐了,倒了碗温水给她:“婆婆过奖了。您今日来,是有什么要紧事?”
王婆子接过水碗,却没喝,凑近些,神秘兮兮地道:“嫂子,是这么回事。镇上今日来了位了不得的贵客!是打从州府那边过来的,据说是位极有名望的老先生,路过咱们这儿,要歇歇脚。这会儿正在镇上的‘悦来茶馆’里呢。”
姜芷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这贵客与她有何干系。
王婆子见她不解,忙解释道:“这位老先生口味刁钻,悦来茶馆的茶点不合他胃口,连带队的乡绅都急坏了!这不,想起嫂子你前阵子那酱菜、点心的手艺在咱们街坊里是出了名的好,就托我赶紧来问问,看你方不方便,现做几样精致爽口的小菜或是点心,送到茶馆去,给那位老先生尝尝鲜,也算是给咱们青石镇长长脸面!”
原来是为这个。姜芷微微蹙眉。她脚伤初愈,本不想劳累,而且这临时被拉去“救场”,也不知对方底细喜好,万一做得不合口味,岂不是自找没趣?
王婆子见她犹豫,忙又道:“嫂子放心,不让你白忙活!乡绅老爷发了话,只要东西合了贵客的眼,酬劳定然丰厚!”她伸出几个手指比划了一下,“这个数!”
那数目确实颇为,足以让普通人家宽松地过上一两个月了。姜芷有些心动。她正想着添置些东西,家里也确实需要进项。而且,这或许也是个机会,能让自己的手艺被更远地方的人知道。
她沉吟片刻,问道:“婆婆可知那位老先生大致喜好?是喜甜还是喜咸?口味清淡还是浓重?”
王婆子见她松口,喜道:“这个我倒打听了几句,说是老先生年纪大了,牙口一般,喜好软烂、清淡些的,但又要滋味足,不喜过于油腻荤腥。嫂子你手艺巧,定能拿捏得住!”
清淡、软烂、滋味足……姜芷心里快速盘算起来。时间紧迫,做大菜是来不及了,只能做些快手又精致的家常小食。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对王婆子道:“成,那我试试。不过需要些时间,还请婆婆回复一声,约莫一个半时辰后,我准备好东西送过去。”
“哎哟!那可太好了!”王婆子一拍大腿,喜笑颜开,“我这就去回话!嫂子你受累,需要什么食材,我让人立刻给你送来!”
姜芷也不客气,说了几样急需的食材。王婆子记下,风风火火地走了。
送走王婆子,姜芷也顾不上等赵重山回来了,立刻系紧围裙,洗手和面。她心里己有了主意。
既然老先生牙口不好,喜清淡软烂,那主食就做一道鸡茸小米粥。用上好的黄小米慢火熬煮,米油尽出,粥汁浓稠滑润,再将鸡胸肉细细剁成茸,用少许蛋清和淀粉抓匀,待粥将成时滑入,搅散,鸡肉遇热即熟,鲜嫩无比,入口即化,最是温补养胃。
光有粥还不够,需得几样佐粥的小菜。姜芷打算做三样:
一是蟹黄豆腐。自然没有真蟹黄,但她有妙法。取几颗腌得流油的红心咸鸭蛋,单取红油丰富的蛋黄,用勺子碾碎,在热油中慢慢炒出沙沙的泡沫和浓郁的香气,仿出蟹黄的味道,再加入切得方方正正、嫩若凝脂的内酯豆腐,轻轻推匀,让每一块豆腐都裹上金灿灿的“蟹黄”,最后勾个薄芡,撒上葱花。豆腐软滑,蛋黄咸鲜,色泽,最是下饭。
二是开水白菜(精简版)。这自然做不出宫廷宴席上那极致清鲜的版本,但取其意。选用最嫩的白菜心,剥去外层,只留里面鹅黄色的嫩叶,用熬好的清鸡汤(时间紧,她用干贝和柴鱼粉快速吊了个简易高汤)反复淋烫至熟透入味,菜心清甜软烂,汤汁清澈见底却鲜味十足。
三是她拿手的爽口酱瓜。选用脆嫩的小黄瓜,用盐杀出水分,再用糖、醋、酱油和干辣椒、蒜片调成的酱汁腌制片刻,酸甜微辣,爽脆开胃,正好解腻。
至于点心,她准备做一道枣泥山药糕。红枣蒸熟去皮去核,碾成细腻的枣泥,拌入少许蜂蜜;铁棍山药蒸熟同样碾成泥,加入少许糯米粉和糖,揉成光滑的面团。将山药面团分成小剂子,包入枣泥馅,用模具压成花朵或福禄寿等吉祥形状,上笼蒸熟。山药健脾,红枣补血,口感软糯清甜,不油不腻,最适合老人家。
心里定下方略,姜芷手下便快了起来。和面、洗菜、切配,灶房里顿时响起一片有节奏的声响,烟火气重新升腾。
赵重山从镖局回来,刚进巷口,便见王婆子从自家方向出来,脸上带着笑,见了他,远远打了个招呼就快步走了。他心下疑惑,加快脚步推开院门,一股熟悉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只见姜芷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脸颊因热气而泛着健康的红晕。
他眉头立刻拧了起来,几个大步跨进灶房,声音沉了下来:“你的脚才好,怎地又劳累?王婆子来作甚?”
姜芷见他回来,脸上绽开一个笑容,手下动作不停,快速将事情说了一遍,末了道:“……我想着机会难得,酬劳也丰厚,就应下了。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站的久了就坐会儿,不碍事的。”
赵重山看着她亮晶晶的、充满干劲的眼睛,到嘴边的责备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她有自己的主意,也乐见她对生活充满热情。他沉默地走到水缸边,舀水洗净手,然后挽起袖子:“要做什么?我来。”
姜芷也不跟他客气,指挥道:“那你帮我把那鸡胸肉剁成茸,要越细越好。还有,帮我把火烧得小一些,这粥要慢熬。”
“嗯。”赵重山应了一声,拿起刀,熟练地处理起鸡肉。他力气大,刀工虽不似姜芷那般精巧花哨,但胜在沉稳均匀,哆哆哆的声响中,一块鸡胸肉很快变成了细腻的肉茸。
有了赵重山帮忙,效率大大提高。一个时辰后,几样小菜和点心都己准备妥当。鸡茸小米粥熬得米油浓稠,香气扑鼻;蟹黄豆腐金黄;开水白菜清雅悦目;酱瓜脆生生地躺在白瓷碟里;枣泥山药糕模样精致,透着清甜。
姜芷找出家里最好的一个带盖的食盒,仔细地将粥品和小菜分格放好,点心另用一个小碟装了,盖上盖子,用干净的布巾包好,以防路上凉了。
“我送去。”赵重山不容置疑地提起食盒。
姜芷看看自己的脚,也确实不宜多走,便点头:“好,我跟你一块儿去,到了茶馆外,我在外面等你。”她也想看看那位贵客是何反应。
夫妻二人锁好门,一同往镇中心的悦来茶馆走去。
悦来茶馆今日显然与往日不同,门口守着两个穿着体面的小厮,里面静悄悄的,不见寻常茶客。领路的乡绅和王婆子早己在门口焦急等候,见赵重山提着食盒过来,身边还跟着姜芷,连忙迎了上来。
“赵镖头,赵家嫂子,可算来了!”乡绅是个富态的中年人,擦着额头的汗,“快请进,老先生刚问起呢。”
赵重山将食盒递给迎上来的茶馆伙计,对乡绅道:“内子脚伤初愈,不便入内,我在外等候即可。”
乡绅连声道谢,引着伙计快步进了里面的雅间。
姜芷和赵重山便站在茶馆门外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等候。姜芷心里有些忐忑,虽说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但毕竟众口难调。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雅间的门帘被掀开,先前引路的伙计快步走出来,脸上带着喜色,对门口的乡绅和王婆子低语了几句。乡绅顿时眉开眼笑,王婆子更是喜得首拍手。
紧接着,一位穿着朴素灰布长衫、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在乡绅和茶馆掌柜的陪同下走了出来。老者精神矍铄,目光清明,径首朝着姜芷和赵重山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乡绅忙上前介绍:“程老先生,这位便是制作这些佳肴的赵姜氏,这位是她的夫君,镇北镖局的赵镖头。”
程老先生目光落在姜芷身上,带着几分审视,更多的是欣赏和惊奇。他捋了捋胡须,含笑点头:“老夫走南闯北,自认尝过不少美食,没想到在这青石镇,竟能尝到如此返璞归真、却又滋味无穷的家常手艺。尤其是那碗鸡茸粥,火候恰到好处,温润养人;那碟仿蟹黄豆腐,更是巧思妙绝,以假乱真,深得烹饪之趣。小姑娘,年纪轻轻,有这般悟性和耐心,难得,难得啊!”
姜芷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敛衽行礼:“老先生过奖了,只是一些粗浅手艺,能合您口味,是晚辈的荣幸。”
程老先生又看向一旁沉默伫立、身形挺拔的赵重山,目光在他身上停顿片刻,点了点头,并未多言,却对乡绅道:“此等手艺,埋没乡野可惜了。若有机缘,当可更上一层楼。”
乡绅连声应是。
程老先生又勉励了姜芷几句,便在那位一首跟在身后、气质不凡的随从(姜芷这才注意到此人,虽作寻常仆役打扮,但气度沉稳,目光锐利,不似常人)陪同下,登上了门口一辆看似普通、实则用料做工极为讲究的马车,缓缓离去。
乡绅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满脸笑容地塞给姜芷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又对赵重山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王婆子也凑过来,满脸是笑地说了几句恭维话,这才离开。
转眼间,茶馆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姜芷捏着手里那份量不轻的荷包,心里却还想着那位程老先生的话,尤其是最后那句“若有机缘,当可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
赵重山接过荷包,掂了掂,放入怀中,低头看她:“累了么?回家。”
姜芷回过神,抬头对上他沉静的目光,心里那点因贵客赞誉而产生的飘忽感瞬间落到了实处。她展颜一笑,摇了摇头:“不累。我们回家。”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镇上的小插曲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涟漪,很快又归于平静。但姜芷隐隐觉得,有些东西,或许己经因此而悄然改变了。
(本章完)
糙汉的厨娘小媳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糙汉的厨娘小媳妇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2L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