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狩的成功,如同一声清亮的号角,宣告了僧格林沁作为科尔沁嗣子地位的稳固,也为他赢得了部落内部更广泛的瞩目与期待。然而,权力的另一面,是与之俱来的、更为具体和繁杂的责任。当象征性的仪式光环褪去,摆在僧格林沁面前的,是科尔沁部庞大肌体日常运转中,那些琐碎却关乎牧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难题。
索特纳木多布斋王爷似乎有意加速对继承人的锤炼,将一部分原本由协理台吉处理的日常庶务,正式移交至青阳阁,由僧格林沁在李师傅的辅佐下先行处置,再呈报定夺。这其中,便包括了最为敏感、也最容易引发冲突的——草场划分与纠纷仲裁。
这一日,青阳阁临时充作理事之所的外厅内,气氛显得有些凝滞。两拨人马,分左右站立,彼此怒目而视,空气中弥漫着牛羊的腥膻气息与一股压抑的火药味。左边是来自左翼前旗一个小苏木的牧民代表,为首的是一位名叫巴雅尔的壮实汉子,脸色因激动而涨红;右边则是右翼后旗一个台吉属下的管家,姓王,穿着绸布袍子,眼神倨傲,嘴角带着一丝不屑。
纠纷的起因,是霍林河中游一片水草尤其丰美的河滩地。去年冬雪不大,今春雨水丰沛,这片草场的长势远超他处,成了周边牧民眼中的宝地。巴雅尔所在的苏木声称其祖辈便在此地放牧,拥有“冬营盘”的优先使用权;而王管家则代表其主人,一位在巴特尔家族倒台后势力有所扩张的台吉,拿出了一份盖有陈旧印信的文书,声称王爷府早在几十年前就己将此片草场赏赐予其主家作为“夏牧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前几日己在草场上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险些酿成械斗,这才闹到了王府来解决。
苏德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生怕这些粗豪的牧民冲撞了公子。李师傅则坐在僧格林沁侧后方,半闭着眼睛,如同入定,显然打定主意不轻易开口,全由僧格林沁自行决断。
僧格林沁端坐于主位,耐心地听着双方情绪激动的陈述,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因为常年劳作风吹日晒而显得粗糙黝黑的面庞,也掠过王管家那看似恭敬实则倨傲的眼神。他能感受到巴雅尔等人眼中对草场的渴望与近乎绝望的坚持,也能察觉到王管家背后那份有恃无恐的底气。
这不仅仅是一片草场的归属问题,更是对新任嗣子权威的一次试探,也是检验他能否公允处理部落内部矛盾、平衡各方利益的第一道考题。
“你们的文书,可否容我一观?”僧格林沁看向王管家,语气平和。
王管家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羊皮纸,恭敬地呈上,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笃定。
僧格林沁接过文书,仔细查看。印信确实是真的,年代也颇为久远,内容也如王管家所言,是将那片河滩地赏赐给其主家作为牧场。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文书末尾关于草场具体范围的描述时,眉头微微蹙起。上面的描述十分模糊,只以“霍林河中游,白石砬子以南”大致界定,而“白石砬子”是一道绵延数里的山梁,具体指哪一块,历来就有争议。
“巴雅尔,你们苏木世代在此放牧,可有何凭据?”僧格林沁转向牧民代表。
巴雅尔激动地说道:“殿下!我们祖祖辈辈都在那里过冬,那里的每一道山沟,每一处水源,我们都清清楚楚!王府的档案里,肯定也有记载!我们拿不出王爷的文书,但我们有老人们的口传和几十年不变的规矩!求殿下明察!” 他身后的一众牧民也纷纷附和,情绪激昂。
王管家冷笑一声:“口说无凭!难道我们这盖有王爷大印的文书,还比不上一群牧民的胡言乱语?”
厅内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僧格林沁抬起手,示意双方安静。他没有立刻做出裁决,而是转向侍立一旁的苏德,低声吩咐了几句。苏德领命,匆匆离去。
等待的时间里,僧格林沁并未让气氛冷场,而是问起了双方苏木和台吉领地内今年的牧草长势、牲畜膘情、以及有无遇到其他困难,语气温和,如同拉家常一般。这稍稍缓和了现场的紧张气氛,巴雅尔等人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放牧的艰辛,王管家虽然依旧端着架子,但也勉强应付了几句。
约莫半个时辰后,苏德带着一名掌管王府旧档的老吏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一幅虽然陈旧却绘制得相当精细的科尔沁部山川地理图。
僧格林沁让老吏根据档案记载,在地图上大致标出左翼前旗那个苏木传统的冬营盘范围,又让王管家在地图上指出其文书中所称的草场地界。
两相对照,问题豁然开朗!档案记载的苏木冬营盘范围,与王管家所指的、其主家声称的“夏牧场”,在“白石砬子”南侧那片最丰美的河滩地上,存在着大范围的重叠!而文书上模糊的界定,正是导致此次纠纷的根源所在。
僧格林沁心中了然。这很可能是历史上一次不严谨的赏赐遗留下的问题,以往或许因为草场宽裕或双方头人私下协商得以缓解,但遇到今年这般特别丰美的草场,矛盾便激化了。
他沉吟片刻,心中有了决断。
“此事,我己明了。”僧格林沁的声音清晰地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王府文书,固然有效,然界定不清,乃先祖时疏忽所致。牧民世代营生,依循旧例,亦有其理。”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随即话锋一转,展现出了处理问题的智慧:“然,草场乃长生天所赐,养育我科尔沁万千生灵,绝非一家一姓之私产。眼下之争,源于旧约不明,亦源于今春草场特丰。与其争执不下,乃至刀兵相见,徒耗部族元气,不若寻一兼顾之法。”
他目光扫过双方,提出了自己的裁决:“依我之见,此地今年水草丰美,足可容纳双方牲畜。不若划区轮牧:巴雅尔所在苏木,可依其旧俗,先行使用河滩核心区域半月,以应春乏;半月后,退至外围,由台吉府上牲畜进入核心区放牧半月。如此循环,首至夏末。期间,双方需订立盟约,不得越界,不得毁坏草场,违者重罚。至于此地长久归属……”
他顿了顿,看向王管家和巴雅尔,“待我禀明王爷,由王府派出专人,会同双方,重新堪定地界,厘清文书,立碑为记,永绝后患。尔等以为如何?”
这个方案,既承认了王府文书的效力(允许台吉家放牧),也照顾了牧民的传统生计(给予优先使用权),更通过划区轮牧和重新堪界,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激烈冲突。
巴雅尔等人闻言,面面相觑,虽然未能完全独占草场,但保住了优先使用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嗣子殿下承诺重新堪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脸上的怒容渐渐消解。王管家虽然对未能独占地有些不满,但僧格林沁的方案有理有据,维护了文书权威,也给了台阶,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这位年轻嗣子处理事务的公允与决断力,不敢再造次,只得躬身道:“殿下裁决公允,小人遵命。”
一场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纷争,就这样被僧格林沁以智慧和平衡之术,初步化解。
当双方代表带着复杂的情绪退去后,李师傅缓缓睁开眼,看着僧格林沁,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轻轻说了一句:“公子今日处事,己得‘中庸’之味矣。”
僧格林沁轻轻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治理部落,远比在战场上射中靶心要复杂得多。但他己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在这纷繁复杂的草场纠纷中,初露锋芒。
作者“丽娜来到”推荐阅读《僧格林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2N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