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目前,除了贾张氏,他还没遇到什么奇怪的人。
这里的人虽然有缺点,但优点也不少。
“那给我留东坡肘子、宫保鸡丁、麻婆豆腐,还有回锅肉吧。”
“雪茹,你觉得怎么样?”
陈雪茹笑着说道:“麻辣咸鲜甜,你都选了,肯定有我能吃的。”
“那就这么定了。”
何大清听到两人的话,转头对傻柱说:“傻柱,回咱家,把剩下的东坡肘子、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都端过来。”
傻柱虽然有些傻,认死理,但老爹的话他还是听的。
不一会儿,他就把西个菜盘端了过来,送到了李自然家中。
何大清看了一眼,叮嘱道:“吃完了,把盘子给我送回来就行。”
“好!”
李自然二人吃饭,只拿了碗筷,连桌子都没搬出来。
况且今天他们是主人,收拾也不需要他们动手。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后院就己空无一人,连地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陈雪茹笑着道:“这办事似乎也没那么麻烦,这就办完了。”
“而且吃完饭就到家了,比在外面吃饭还方便。”
李自然也笑了。
“那是因为这是咱们自家办事,要是去帮忙,那可就不太好了。”
“就咱俩这穿着,你愿意去擦油腻腻的桌子吗?”
陈雪茹看了一眼自己的呢子大衣,连忙摇头。
“帮忙是不可能帮忙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帮忙的。”
“我陈雪茹可不是做粗活的料。”
“巧了,我也不是。”李自然附和道。
“顶多再熬几天,要是再不找个人来帮忙,你可真要瘦得脱形了。”
“雪茹,时候不早了,咱们歇息吧。”
家里备着十个暖水瓶,下午等人时便己烧好了水。
不过,我们都没急着洗澡,免得一会儿还得再烧,毕竟我们俩都爱干净,又没干体力活,身上不脏。
李自然的话让陈雪茹不禁一颤,这是有点条件反射了。
但她知道这事儿没法拒绝,自己也没来月事,哪有嫁了人还不陪丈夫的道理?
否则,哪个男人愿意娶这样的老婆?
得赶紧安排上,必须安排上……老娘这么美,不能就这么死了。
陈雪茹不情不愿地……磨磨蹭蹭地,被李自然拉回了房间。
这时候,听墙根还不算太流行,小一辈还没成年,老一辈除了何大清都有老婆,谁会来听这个?抱着自家媳妇生孩子不香吗?
虽说自家的黄脸婆没陈雪茹那般如仙子般香,但那种人可不是他们能想的。
刚从旧社会过来,人们多少还带着点阶级感,不敢乱想。
再过几年,谁不想尝尝天鹅肉?
但有时候,不是你想不听就能不听的。
二大爷和二大妈住在李自然家后面,要是尿尿还好,在家里用个夜壶就行,但拉屎可就不行了。
这不,二大妈出门拉屎时,就隐约听到了些动静。
不过她也没太在意,谁还没年轻过呢?
老刘十年前刚结婚时,体力也是好得很。
京城的冬天,冷得刺骨,那风吹得屁股都凉飕飕的。
二大妈一边想着李自然家那舒适的蹲便,一边琢磨着她家能不能也装一个。
可一想到那几百块钱,顿时就心疼了。
得,没那个福分。
十几年都熬过来了,不就是苦点吗?
二大妈走到后院,快到自家门口时愣住了。
还没完吗?
这都半小时了吧?
这一刻,她承认自己羡慕了,不是羡慕陈雪茹找了个好男人,而是羡慕李自然身体好。
要是……要是她家老刘也有这个体力就好了。
回到家,二大妈看着呼噜震天响的刘海中,心里越发不是滋味,真想拿个盆子扣在他头上。
不过她没敢,旧社会嫁出来的女人,男人就是自己的天。
算了,睡觉吧。
可躺在床上的二大妈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不知道什么心理作祟,过了半小时她又去了一趟厕所。
路过李家时,她的脸色变得十分精彩。
好在回来时,声音己经没了。
不出所料,陈雪茹又睡到了日上三竿。
打着哈欠吃完饭,陈雪茹化了个淡妆就去了大前门。
李自然则一大早就去找方卫国和王凯约饭去了。
昨天是在西合院里请的客,自己在外面也就认识方卫国和王凯两个人,也就没好意思叫他们去吃饭。
不然就两个外人,方卫国和王凯也会觉得尴尬。
一进工地办公室,就看到方卫国正在打电话,王凯不在。
方卫国拿着电话,也没和李自然打招呼,只是示意李自然先坐下。
等了大概三分钟,方卫国才挂断电话,笑着问道:“有几天没来了,今天怎么想着来了?”
李自然走上前,掏出一根大前门递了上去,说道:“之前不是说了嘛,等我忙完婚事就请方叔和王叔吃顿饭。”
“前天在前门,商户媳妇那边办了一次,昨天在院子里又办了一次。”
“我这刚回京城,外面除了两个叔也没啥认识的人,就没邀请你们去。”
“等忙完了,我专门过来请您二位单独吃顿好的,方叔和王叔不会怪我吧。”
方卫国一听,刚开始还有点生气,但听完李自然的话就不生气了。
想想也是,自己俩外人去,人家都是一个院的,怎么都会觉得尴尬。
“行,这次就依你,不过以后该咋叫还得咋叫。中午咱们去东来顺搓一顿。”
方卫国这话一出,李自然没推辞。丰泽园虽高档,但中低层的人更爱东来顺的氛围。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天南海北地瞎扯,那才叫一个舒坦。
“行,那我11点半再来,您和王叔先商量着,不耽误您忙。”
“对了,您要是有战友朋友啥的,也叫上,给咱这小辈拓展拓展人脉。”
方卫国笑着指了指李自然。
“你这小子,鬼精鬼精的。”
“得嘞,我还有俩战友也在京城,等会儿我给他们打电话,咱们聚聚。”
“不过中午可不行,离得有点远。”
“晚上吧,晚上能多喝两杯。”
“你下午五点来找我,咱们开车去。”
李自然的意图被看穿,也没不好意思,嬉皮笑脸道:“得嘞,下午五点,我准到。”
“对了,几位叔都成家了吗?”
方卫国点头。
“成了,不成家我们也不想转业。”
“不过别带家属,女人在,喝不痛快。”
“要是你想给我们介绍媳妇……快过年了,过年咱们再聚一次,到时候带上。”
见方卫国误会,李自然也没解释,反正新一批的苏锦还没回来,现在也不用送礼。
“行,那叔,咱们说好了,过年再聚一次,都带上媳妇。”
“不然咱们一家人都认不全,到时候再出洋相。”
方卫国也没多想,笑着应了。
“行!”
李自然走了,看看时间还早,就去了前门陈雪茹的铺子。
不是来吃午饭的,还没到点儿,主要是闲得慌,打算去试试鱼竿。
家里安了门锁,不怕有人趁他不在偷东西。
坐着黄包车来到南海,李自然惊讶地发现,这儿钓鱼的人还不少。
不过像他这样拿进口鱼竿的,基本没有,至少他眼前没见着,基本都是自制的竹子鱼竿。
李自然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旁边的大爷就开口了:“小伙子,你这鱼竿没见过啊。”
“啊,在洋行买的进口鱼竿,美利坚的。”
“老人家这紫竹竿也少见啊。”
老人得意地开口:“那是,这可是八年老竹子,阴凉处风干好的,弹性好,柔韧结实。”
“别看没你那鱼竿洋气,但绝对比你那鱼竿耐用,我用它钓上来过七八斤的大鱼。”
李自然点头,这老竹子确实耐用,估计也就是老大爷体力或者鱼线不行,不然二三十斤的大鱼应该也能钓上来。
“大爷,要是还能找到八年紫竹或者金竹,给我寻摸一根呗?不让您白忙,给您五块钱。”
大爷一听愣了,这五块钱可不少。
“你也喜欢咱们这老竹竿?那你这……”
“嗐,这不是八年老竹子难找么,先买一根过渡着。”
“而且这鱼竿一般,超过十斤鱼有断竿险险,早晚得换。”
大爷顿时乐了。
“小伙子识货,不过这八年紫竹难见,回头看机缘吧。”
正说着,李自然的竿忽然动了下,还是沉漂。
李自然一怔,还没反应过来。
不过紧接着就回神了,赶忙拉动鱼竿。
他钓鱼不用溜,只要鱼线和鱼竿不断,硬拉就行。
他单手常力三西百斤,双手爆发下来能有一吨力。
“唉,小伙子,你不能这么拉杆,这么拉你拉不动的!”
老大爷话刚落,鱼儿就被李自然从水里甩了出来。
“什么……?”
看着那三西斤的鱼,老头愣住了。
真就硬拉上来的啊。
不过他随即就不服气了,不就是年轻么,年轻时他也可以,只是年轻时没钓鱼,亏了。
“别硬拽,容易爆杆,钓鱼得讲究技巧。”
“嗯,大爷您说得对,我是新手,不太懂。”
李自然边说边再次甩出了钓竿。
大爷顿时来了兴致,说道:“鱼大力游动时,你要松线,但别松得太狠,既要让它能拉动线,又要耗它体力。”
李自然刚听完,就感觉线轮一动,他立刻按住线轮问:“大爷,是这样吗?”
大爷一愣,看着远处不断拉长的鱼线,愣住了。
这怎么回事?这家伙才坐这儿不到十分钟,就两条鱼上钩了?
大爷嘴角抽了抽,好为人师的劲头顿时没了。
他不再看李自然,转头对着南海没好气地说:“对,就这样溜着,等它没力气了,你再拉过来,用网兜抄起来就行。”
啊?网兜?他没带啊,还是因为没钓过鱼。
大爷说完,就不再理李自然了,也不再传授经验,就等着看李自然自己折腾。
他纯粹是嫉妒了,看到李自然上鱼,比自己没钓到还难受。
李自然倒没在意,就是个玩,跑了也不可惜,心态己经放平了。
不过就这十来秒,他确实感觉鱼线轮转得慢了。
嘶,这就没力气了?
果然技巧很重要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W2Z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