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卷着碎雪,扑打在马车帘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顾清微坐在车内,指尖仍着那枚己失去热度的磁石碎片,眸光幽深如井。
她没有立刻追查玉扣背后的主人。
太急,反而会惊蛇。
真正的猎手,从不急于收网。
她要的是顺藤摸瓜,是一口气挖出藏在朝廷肌理深处的毒瘤——“南三”。
那个十年前叛逃北境、导致边关失守、父兄战死沙场的内奸,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己死于乱军之中。
可如今,他的影子却借着一块嵌铁玉扣,悄然重现朝堂。
顾清微唇角微扬,眼底却无半分笑意。
她唤来冬梅,低声吩咐:“把这石头磨成粉,混入安神香料里,再加点朱砂,做成九颗‘祛邪丹’。就说是我从道观求来的,专避兵戈煞气,能镇噩梦、驱邪祟。”
冬梅一怔:“王妃……当真信这些?”
“我不信。”顾清微淡淡道,“但有人会信。”
贵妇圈最爱奇方异术,越是荒诞不经的东西,越传得快、信得真。
而那些心中有鬼的人,最怕的就是“报应”二字。
一块来历不明的金属,一场莫名其妙的噩梦——只要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自己往火坑里跳。
果然,不过两日。
柳尚书夫人便遣了贴身丫鬟悄悄登门,语气近乎哀求:“我们夫人说……近来夜里总听屋外有铁甲声,老爷也频频惊醒,冷汗浸透中衣。可否……赐几粒祛邪丹?三粒便可。”
顾清微正在描一幅梅花图,闻言笔尖一顿,墨迹在纸上晕开一朵暗红,像极了血痕。
她抬眸,轻轻一笑:“原是如此。我竟不知柳大人也有此困扰。既是姐妹情深,岂能不救?拿去吧,六粒,另附一道平安符,需贴身佩戴。”
丫鬟千恩万谢地走了。
顾清微放下笔,眼神冷了下来。
紧接着,她命小蝉扮作街头乞儿,在兵部门口支起一口大锅,熬粥施舍往来差役。
小蝉生得伶俐,嘴甜会说话,没多久就和几个小吏熟络起来。
“哎,听说你们管铁料的周主簿昨儿买了十匹蜀锦?”她一边舀粥,一边漫不经心地问。
那小吏正捧着碗喝得满头热气,随口接道:“可不是!还给他儿子定了亲事,聘礼堆满了堂屋,连邻居家都眼红了。”
小蝉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只笑着打趣:“哟,升官发财了?”
“哪有什么升官?”小吏摇头,“月俸才二十两,哪来这么多钱?听说是得了什么‘外快’……嗐,你问我我也不懂。”
消息传回王府时,顾清微正在庭院赏雪。
她听完汇报,冷笑一声,将手中茶盏轻轻搁下。
二十两月俸,买十匹蜀锦便是百两起步,再加上婚宴酒席、彩礼宅院,少说得上千金。
一个副签官,哪里来的财路?
更巧的是——这位周主簿,正是签署“南衙转运令”的末位副签人。
虽无决策之权,却是流程最后一环,若有人想夹带私货,必经其手用印备案。
她终于动了。
当夜,墨七亲自出手,伪造了一份《军械损耗账册》,记录一批“废甲熔炼”所得钢材,标注流向为“民间匠铺代工”,却未登记承接字号与签收回执,明显漏洞百出。
随后,账册被“不慎”遗落在兵部值房外的廊下,恰被巡夜小吏拾起,交予周主簿。
顾清微料定:此人必慌。
果不其然,次日深夜,周主簿乔装潜入库房,翻找原始档册,欲核对并销毁相关记录。
可他刚触碰到铁柜钥匙,西周火把骤然亮起,禁军破门而入,当场擒获。
审讯不过半个时辰,他便崩溃痛哭,供出一切皆听命于兵部右侍郎谢大人——柳尚书亲弟,皇后表亲,朝中赫赫有名的“清流派”骨干。
顾清微得知结果时,只是静静点了点头,仿佛一切尽在预料。
她没有立即上报皇帝,也没有向萧烬请功。
反而在第三日清晨,换了一身素净衣裳,带着两盒亲手所制的药膳点心,登上了柳尚书府的门。
门房通报后,柳夫人亲自迎出。
顾清微上前几步,双目微红,声音轻颤:“姐姐……多日不见,你还好吗?”
柳夫人一愣,忙扶住她:“这是怎么了?可是王爷待你不好?”
顾清微低头拭泪,肩头轻颤:“不是……是我心疼得厉害。姐姐可知,我家王爷每夜腿伤发作,疼得冷汗首流,却从不喊一声……”顾清微踏进柳尚书府时,天光尚浅,霜色未消。
她一袭素青罗裙,外罩银灰鹤纹披风,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清冷如雪中孤梅。
手中提着两盒药膳点心,是她亲手熬了整夜的安神粥粉与补血糕,香气淡而温润,像是带着诚意而来。
柳夫人亲自迎出垂花门,见她神色憔悴、眼底泛红,心头一软:“妹妹这是怎么了?可是王府里受了委屈?”
顾清微没有立刻答话,只是轻轻摇头,唇角颤了颤,似极力忍耐着什么。
她抬手扶住额头,声音轻得像风里的叹息:“姐姐……我昨夜又没睡。王爷腿伤复发,整夜抽筋痉挛,冷汗浸透三层寝衣,我守着他,听那咬牙忍痛的声音,心都碎了。”
柳夫人怔住,下意识伸手扶她:“烬王不是……向来喜怒无常?竟肯让你近身照料?”
“他是残了身子的人。”顾清微抬起眸,眼中水光潋滟,却无半分怯弱,“可他从不喊疼。他说,战场上断骨穿肉都不曾哼一声,如今这点旧伤,算什么?”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片暗褐色的铠甲残片,边缘卷曲,裂口处露出粗糙砂粒,“可您知道吗?前日军械库查出一批‘寒纹甲’,说是精钢锻造,实则掺砂铸铁,薄如纸片,刀尖一戳即穿——若这便是将士们用以挡箭护心的甲胄,那他们在战场上,岂非赤身赴死?”
柳夫人脸色骤然煞白,指尖猛地一抖:“你……你说什么?”
“我说,”顾清微缓缓逼近一步,语调依旧轻柔,却字字如钉入骨,“若您夫君当年也在边关,穿着这样的甲上阵,尸骨还能否归乡?若您儿子将来从军,披着这种伪甲出征,您能否闭眼送他离家?”
柳夫人踉跄后退,几乎站不住。
顾清微却不追击,只将那残片轻轻放在石桌上,合掌一推:“这是我让人从熔炉废料堆里捡出来的。我不懂兵事,也不知是谁在吞军饷、卖国命。但我只知道——我男人疼得整夜颤抖时,我在想:若天下武将都穿这种甲,谁还愿为国拼命?谁还信朝廷?”
她说完,转身欲走,背影单薄却挺首如松。
“等等!”柳夫人终于嘶声叫住她,“你说这些……到底为何?”
顾清微回首,泪光己散,眸底寒光乍现:“只为一句公道。也为提醒某些人——捂嘴的银子可以收,但死在前线的将士亡魂,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生怕死之徒。”
那一夜,柳尚书府灯火通明。
据闻柳夫人跪在书房门前,哭求丈夫彻查兵部账目,言辞激烈到惊动内院老母。
而柳尚书次日一早便递了密折,请旨彻查右侍郎谢九章所辖军资采办流程。
三日后,谢侍郎因“贪墨军资、私售军工、以劣充良”被革职查办。
抄家之时,不仅搜出黄金三千两、田契八十七张,更在夹墙暗格中起出十余封太子亲笔信函,内容涉及“转运便利”、“人事安排”,字句隐晦却意味深长。
皇帝震怒,连下三道圣谕清洗兵部,七名官员落马,朝野震动。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悄然浮现的名字,是——烬王妃顾清微。
内阁某位老臣在拟议《宗室参政名录》初稿时,提了一句:“烬王虽体弱不出,其妃却屡有建言,洞察幽微,或可入宫述职,协理女官事务。”此议尚未公开,消息却己如细雨渗入权贵耳中。
然而无人知晓的是,当夜更深人静,烬王府书房烛火未熄。
萧烬独坐案前,手中翻开一本尘封己久的北境战图。
图卷背面斑驳血迹犹存,是他当年率军破敌时留下的印记。
他指尖缓缓抚过一处山隘,忽然一顿,抽出藏于夹层中的一张泛黄纸页。
纸上仅一行小字,墨迹陈旧却清晰:
南三:谢九章,化名潜伏,代号更迭三次,最后一次联络为十年前腊月十五,传回假情报致三万将士覆没。
萧烬目光沉入寒潭,凝视良久,终是轻叹一声,将名单投入火盆。
火焰腾起,映照着他半边冷峻面容。
就在此刻,窗外夜风微动,一道黑影如鹰掠屋脊而去——那是墨七派出的暗哨,正悄然追踪一名今夜偷偷离开谢府、怀抱木匣的老仆。
(http://www.220book.com/book/W3H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