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姜汁借口家里的盐巴快没了,需要去镇上买,从何氏那里,磨来了半天的假期和几毛钱。
天还未亮,她便背着一个背篓,踏上了前往镇上的路。
这一次,她的目标明确——黑市。
她需要将空间里积攒的那些药材、腌肉,以及那头黑熊身上最珍贵的熊胆和熊骨,都换成钱和票。
有了上次的经验,她这次显得更加从容。
熟门熟路地交了入场费,进入那个嘈杂而隐秘的货场。
她依旧寻了上次那个不起眼的角落,却并没有立刻将所有东西都摆出来。
她只是先拿出几包用油纸包好的、品相上乘的干蘑菇和木耳。这些是寻常的山货,不至于太过引人注目。
她坐下后,并没有急于吆喝,而是将一丝微弱的神识,悄然散开。
整个黑市里的动静,都清晰地反馈在她的脑海中。
哪里有巡逻的红袖章,哪里的摊主在与人讨价还价,甚至哪个角落里藏着几个不怀好意的扒手,她都了如指掌。
这便是修为带给她的底气。
山货的生意很好,很快便卖得差不多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黑色棉袄、身材干瘦的男人,在她摊位前停下了脚步。
姜芝的神识,早在他靠近时便己锁定。此人气息沉稳,太阳穴微微鼓起,是个练家子。
男人蹲下身,目光在她的摊位上一扫而过,最后落在她的身上,压低了声音问。
“还有没有别的货?”
姜芝抬起头,帽檐下的双眼平静地看着他。
“什么样的货?”
“好货。”
男人言简意赅。
姜芝知道,正主来了。
黑市里,有专门为那些好货牵线搭桥的中间人。
她点点头,同样压低了声音。
“有,但这里不方便。”
男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站起身,朝一个方向示意了一下,便转身融入了人群。
姜芝收起摊位上剩下的东西,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嘈杂的人群,从货场的一个侧门出去,来到了一间独立的、光线昏暗的小屋里。
屋里,只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穿着一身长袍的老者。
他正在闭目养神,手里盘着两颗光滑的核桃。
姜芝一进屋,便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那老者,看似寻常,实则是个比先前那个男人还要厉害得多的高手。
“东西,拿出来看看吧。”
老者没有睁眼,声音平淡地开口。
姜芝也不废话。她将背篓放下,心念一动,一包包用油布仔细包裹好的东西,便出现在了屋里的桌子上。
有处理得干干净净、用盐腌制好的大块熊掌和里脊肉,有己经碾磨成粉、散发着奇异香气的熊骨粉,还有最重要的,那枚用玉盒妥善保存着的、色泽墨绿的熊胆。
当那枚熊胆出现时,闭目养神的老者,终于睁开了眼睛。
他走上前,拿起玉盒,打开来,仔细地端详着那枚熊胆,又凑到鼻尖闻了闻。
“好东西。”
他赞叹道。
“至少是五十年份的黑熊胆,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更是难得。”
他放下玉盒,看向姜芝,眼神里多了一丝探究。
“小姑娘,这些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山里捡的。”姜芝回答。
老者笑了笑,也不再追问。
“你想要个什么价?”
“两千块,我都要大团结。”
姜芝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另外,我需要五十斤全国粮票,二十尺棉布票,还有,三张工业券。”
工业券,是这个年代最稀缺的票证之一,可以用来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商品。
老者听完她的条件,沉默了片刻。
“价钱,倒也公道。”他点了点头。
“只是,工业券如今是有价无市,不好弄。”
“我相信,以先生的本事,这并非难事。”
姜芝不卑不亢地回答。
老者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忽然笑了起来。
“你这丫头,胆子倒是不小。”他盘着手中的核桃,思忖了片刻,最终一锤定音。
“好!我应下了,你在这里稍等片刻。”
说完,他便对旁边那个干瘦男人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并走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姜芝一个人。
她没有丝毫的紧张。
对方既然应下了,便不会再节外生枝。
约莫过了一刻钟,那老者独自一人回来了。
他将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叠票证,放在了桌子上。
“你点点。”
姜芝上前,打开信封,里面是厚厚一沓崭新的大团结。
她快速地点了一遍,正好两千块。
又看了看那些票证,粮票、布票、工业券,一样不缺。
这笔钱,在这个年代,足以在县城里,买下一座不错的院子了。
“多谢先生。”姜芝将钱票妥善收好。
“东西不错。”老者捋着胡须,看着她,忽然开口道。
“以后若再有这样的好货,可以首接来这里找我。”
姜芝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背起自己的空背篓,转身离开了。
交易完成,她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有了这笔钱,她脱离姜家的计划,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她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先去了邮局,给顾言深寄了信。
做完这一切,她才不紧不慢地,买了一包盐,踏上了回村的路。
回到家时,天己经擦黑了。
何氏正焦急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看见她回来,立刻冲了上来,劈头盖脸地便是一顿质问。
“死丫头!你又死哪儿去了!买包盐,要用一整天吗?你是不是背着我,在外面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姜兰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姜芝,好奇地问。
“姐,你今天在镇上,有没有看到什么新鲜事?”
姜芝没有理会何氏的打骂,只是将那包盐递了过去,解释道。
“路上遇到了王伯的牛车坏了,我帮着推了一段路,所以耽搁了。”
这个借口找得天衣无缝。
何氏半信半疑地瞪了她一眼,正要再发作,堂屋里的祖母,却开口了。
“行了,回来就好。”
祖母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芝丫头,你进来,我有话问你。”
姜芝的心沉了一下,麻烦来了。
她走进堂屋,祖母正端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阴沉。
“我问你,”
祖母的拐杖在地上顿了顿,浑浊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她。
“李村长给你说的那门亲事,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姜芝垂下眼,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戾气。
她看着眼前这个将她视作货物、肆意估价的亲奶奶,看着门外那个满心满眼只有彩礼的亲娘。
她觉得很累,也很可笑。
(http://www.220book.com/book/W3R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