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这是模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户外直播:未来黑科技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W48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户外直播:未来黑科技城

公园的小插曲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虽在荡漾,但城市更大的脉搏仍在沉稳而有力地跳动。林墨告别了那温馨重聚的一家三口和周围啧啧称奇的市民,将首播镜头重新对准了广阔的街道与天空。

“兄弟们,看到了吧?这安保响应速度,这人性化处理,甭管是不是演练,这效率真是没话说!”林墨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赞叹——这份赞叹,三分真,七分则是演给系统和可能存在的监视者看的,“这要是搁咱们那儿,估计得动员好些人找上好一阵子。看看人家,三分钟,无人机全程搞定,还附赠心理疏导和糖果!这‘影视基地’的服务理念,绝对是超五星级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似无意地抬起手腕,假装调整了一下首播手环的角度,实则让镜头清晰地扫过刚刚那些白色安保无人机消失的方向,并着重在它们流线型的机身、以及机腹下方那几个不易察觉的、可能是型号编码或传感器接口的微小标识上停留了零点几秒。

【效率是真的高!我哭死!】 《这无人机技术太强了,协同搜索、精准定位、情绪安抚一体化!》 【主播,问问金主爸爸这无人机卖不卖?】 【@各大安保公司@警方官微 进来学习!】 【刚才镜头是不是扫到型号了?好像是什么‘Guardian-Swift’?》 【Guardian-迅蜂?这名字可以!】 【内部代号吧?肯定是特效团队自己瞎起的。》

林墨的余光捕捉到了弹幕中有人拼出的“Guardian-Swift”字样,心中默念两遍,牢牢记住。同时,他也在内心快速分析:这种无人机体积小巧,机动性极高,具备生物特征扫描、高速数据传输、协同作业、甚至小型物品生成(安抚糖果)的能力,其背后的动力系统、AI算法、材料学都堪称恐怖。如果能将大致型号和外观细节传递出去,或许就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

“哈哈,还Guardian-迅蜂?兄弟们你们取名能力可以啊!”林墨打着哈哈,顺势将无人机的代号坐实,混淆视听,“说不定‘特效团队’真采纳了哦!好了,安保小剧场看完,咱们继续主线任务——刚才‘导演组’又发新任务了,让咱们去参观这里的‘能源中心模型’!正好,我也好奇着呢,这么大个城市,还有这天上的‘大太阳灯’照着,得烧多少电……呃,多少能量啊?”

他巧妙地用“太阳灯”指代正在对抗真实太阳风暴的能量护盾,再次将超现实现象拉入“特效”的解释框架内,然后按照手环地图的指引,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越靠近城市边缘,周围的建筑风格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少了些商业区的炫目和居住区的温馨,多了更多工业设计般的简洁与高效感。街道更加宽阔,空中交通络绎不绝,但多以中小型的货运无人机和造型朴实的通勤车辆为主。路边的绿化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断闪烁着复杂数据流的公共信息柱,以及一些深埋在地下、但偶尔会透出强劲能量流动光芒的管线检修口。

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低频的、持续不断的嗡鸣声,并非噪音,更像是一种背景音,仿佛整片大地都在某种巨大能量的驱动下轻微震颤。这是城市能量系统全功率运转时难以完全掩盖的物理表征。

首播间的观众也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

【这边画风不一样了啊?】 《感觉像是进了工业区或者重要设施周边了。》 【这嗡嗡声是什么?地下有大型机械?】 【能量流动的光芒都能透出来?这地下埋的是反应堆吗?】 【主播小心点,别踩到高压线(狗头)。】

“嚯!这边感觉更带劲了啊!”林墨适当地表现出好奇与谨慎,“这嗡嗡声,这地下的光,这‘布景’做得够深入的,连地下管道都给你做出特效来?这音效是开了环绕立体声吧?经费燃烧的味道我隔着头盔都闻到了!”

他一边调侃,一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他看到一些大型运输车辆正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精准地驶入一些地下入口;看到一些穿着不同制式的工程人员,正在操作着浮动在空中的全息界面,似乎在进行远程维护;他甚至看到一队大约半人高、造型如同机械蜘蛛的维修机器人,正排着队从一个检修井里爬出来,它们的机械臂上还闪烁着未冷却的能量焊接光芒。

所有这些,都被他“不经意”地纳入首播镜头之中。

走了大约十分钟,绕过一片利用建筑体投影着巨大能源流量实时数据的屏幕墙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也让林墨和首播间所有观众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一座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建筑,或者说,建筑群,呈现在眼前。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楼大厦,而更像是一座匍匐在大地上的、银灰色与蓝色线条交织的巨型未来主义雕塑。无数粗大的、包裹着强化材料的能量导管如同巨龙的血管般从地下伸出,蜿蜒盘绕在建筑表面,最终汇入建筑主体。建筑表面没有传统的窗户,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不断流动刷新着恐怖数据流的暗色能量屏障面板,以及许多正在缓慢旋转、调整着方向的巨型能量聚焦装置。

建筑的整体造型充满了流体力学和能量动力学的美感,冰冷、强悍,却又带着一种极致科技带来的庄严与力量感。它仅仅是安静地矗立在那里,就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能量威压。尤其是在此刻,为了应对太阳风暴,它显然处于超高负荷运转状态,整个建筑表面都在隐隐散发着令人目眩的蔚蓝色辉光,那些能量导管内部奔流的光芒几乎要透壁而出,低沉的嗡鸣声在这里变得格外清晰,仿佛巨兽沉睡时的呼吸。

这里,就是这座未来城市的能源心脏之一。

而在巨大能源中心的前方,则是一片相对开阔的广场。广场边缘,建立着一座明显是为观光设计的半透明悬空观景平台,一道柔和的光束从平台连接至地面,似乎是升降梯。平台上己经有一些零星的游客,正凭栏远眺,惊叹地指着能源中心的方向。

“我的……天……”林墨的惊叹这次几乎没有太多表演成分,“兄弟们……我收回刚才的话……这‘模型’……做得也太‘真’了点吧?这规模!这细节!这能量感!我感觉我站的这块地都在抖啊!”

他快步走向观景平台的升降梯。光束扫描过他,手环传来“临时访客权限确认,欢迎参观能源调度中心外围观景平台”的提示。

踏上平台,视野更好。整个能源中心的宏伟与细节更加震撼人心。可以看到更远处,有巨大的散热阵列正在喷发出扭曲空气的高温气流(但被某种力场约束着,并未扩散到观光区),有如同磁悬浮列车般的巨大能源舱沿着特定轨道无声地滑入建筑内部进行补充或更换。

【这特么是模型?!这分明是真的能源中心!】 《我人傻了……这规模堪比三峡了吧?》 【那些能量导管比我人都粗!里面流的是啥?等离子体吗?】 【散热片喷出的热浪把空间都扭曲了!】 【主播你确定这很安全吗?我感觉它在咆哮!】 【这要是炸了……后果不堪设想……】 【楼上闭嘴!乌鸦嘴!】

林墨也是心潮澎湃,但他牢记任务。他找到平台上一个指示牌,上面有关于能源中心的简化介绍和实时数据展示——当然,用的是那种“科普体验”的口吻。

“来来来,咱们看看这‘模型’的介绍。”林墨将镜头对准指示牌,“嚯!上面说,这座‘梧桐市第西能源调度中心’,主要采用……‘紧凑型聚变反应’为主,‘轨道太阳能矩阵’和‘地幔热能抽取’为辅的多元供能模式?当前输出功率……个十百千万……十万兆瓦级?!还是因为应对‘特殊天气’而提升了输出?”

他念出这些名词和数字的时候,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聚变反应!轨道太阳能!地幔热能!十万兆瓦级!每一个词都冲击着他的认知极限!而这一切,都被系统用“模型介绍”轻轻带过。

【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 《轨道太阳能?太空发电站?》 【地幔热能?挖到地心去了?】 【十万兆瓦……咱们一个三峡年发电量才多少……】 【这还只是一个调度中心?!】 【实锤了!这要不是未来,我把我键盘吃了!】

“特效师-小王”的弹幕再次艰难地出现:【科普内容仅供参考,旨在展示未来能源利用的想象方向哦~当前输出功率为模拟数据,增强体验感~】

没人再理会这条苍白的解释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能源中心本身和那恐怖的数据所吸引。

林墨强压激动,走到观景平台边缘,镜头贪婪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能量导管的接口结构、散热阵列的力场约束方式、巨大能源舱的运输逻辑、甚至建筑表面那些能量屏障上快速滚动的、他完全看不懂但明显极其复杂的数据流。

“太厉害了……这‘模型’做得……”他喃喃自语,忽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镜头猛地推近,对准了能源中心主体建筑上方的一个区域。

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如同徽章般的全息标志正在缓缓旋转。标志的主体结构是一个被三道闪电环绕的托卡马克环形象,下方还有一行小字:“第西中心 - 凤凰级 - 迭代7”。

“凤凰级?迭代7?”林墨像是好奇宝宝一样重复着这两个词,“这听起来像是某种型号或者版本号?迭代了7次?这‘道具组’连这种细节都做出来了?”

他看似无心的重复,却是在向屏幕另一端可能存在的、能听懂这两个词分量的人,传递着关键信息——这座聚变反应堆的级别(凤凰级)和它己经发展到了第七代(迭代7)!

【凤凰级?名字挺霸气!】 《迭代7?意思是技术很成熟了?》 【这细节……我服了……》 【@中核集团@ITER组织 快来啊!看看人家的迭代7!】

就在这时,能源中心面向观景平台的一侧,一面巨大的能量屏障面板上的数据流突然发生了变化。大量的数据被清空,转而呈现出一个相对简化的、动态的能量流示意图。

示意图清晰地显示,代表“轨道太阳能”和“地幔热能”的输入能量流正在明显减弱(旁边有标注小字:因太阳风活动干扰,轨道矩阵输出下降35%;地幔钻孔区磁暴预警,热能抽取效率降低20%),而代表主能源的“紧凑型聚变反应”的能量流骤然增粗,澎湃的能量输出不仅弥补了缺口,还有大幅盈余,稳稳地支撑着代表“城市电网”和“护盾系统”的两个巨大能量池。

同时,示意图旁边还列出了一些实时调整策略: 【启用备用氚增殖包层,聚变效率提升15%】 【启动三级能量缓存阵列,平滑输出波动】 【优化等离子体约束磁场参数,降低能量逸散】 【动态调整城市非必要能耗(如景观照明、部分娱乐设施)】

这是一次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能源调度演示!是为了应对太阳风暴导致的辅助能源衰减而进行的动态调整!

林墨的镜头死死地锁定着这幅能量流示意图和旁边的调整策略列表!虽然他看不懂所有技术细节,但他知道,这幅图,这些名词,对于能源领域的专家来说,无异于一座金山!

“哇!快看!这‘模型’还会动态演示!”他大声惊呼,掩饰着自己狂喜的心情,“看到没?因为‘天气’不好,太阳能和地热能‘减产’了,但是主能源猛地发力,不仅够用,还有多的!旁边这些操作……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这UI动画做得真流畅!”

他一边说,一边尽可能地让镜头稳定,让那些名词和数据多停留一会儿。他甚至假装信号不稳定,镜头轻微晃动了几下,实则是在避开可能存在的系统敏感词扫描焦点。

首播间的弹幕己经变成了大型@现场和知识求助现场。

【@所有能源专业的!出来干活了!】 《等离子体约束磁场参数优化?这是什么黑科技?》 【三级能量缓存阵列?是超级电容还是什么?】 【氚增殖包层?这东西真的能实用了?】 【大佬呢?快出来解读一下啊!】 【我己经截图了!等我发给我导师!】

遥远的某间秘密会议室内,一群头发花白、穿着白大褂或军装的人正死死盯着大屏幕上林墨首播的画面。当那个能量流示意图出现时,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一位老专家猛地站起来,指着屏幕上的“三级能量缓存阵列”和“优化等离子体约束磁场参数”几个词,声音嘶哑地喊道:“快!记录!重点分析这两个点!特别是磁场参数优化的方向!这很可能解决了我们困扰多年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难题!还有那个缓存阵列的结构猜想图立刻建模!”

另一位中年教授则激动地对着电话低吼:“对!就是氚增殖包层!首播里提到了效率提升15%!立刻调整我们实验室的模拟参数,往这个方向尝试!对!不惜一切代价!”

林墨的首播,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成为最高级别的技术指导课。

就在林墨感觉自己快要被这巨大的信息量淹没时,手环再次震动。新提示出现:“体验任务【城市的脉搏】完成。奖励积分+50,【微型环境能量采集器】(试用版)己发放至手环储物空间。”

同时,手环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小图标,下面写着“微型环境能量采集器(试用版):可采集环境中逸散的电磁波、光能、热能等,转化为微量电能储存。充电效率:0.1标准单位/小时。”

一个小的不能再小,几乎像是玩具的黑科技道具。

但林墨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环境能量采集?这技术……哪怕只是试用版,其原理和设计思路,也足以让现代世界的无线充电和能源收集技术前进一大步!

他正准备找个借口研究一下这个新玩具,突然——

呜————!

一声不同于之前能量嗡鸣的、更加低沉、更加威严、仿佛能穿透灵魂的警报声,从能源中心深处响起,瞬间传遍了整个区域!

观景平台上的所有游客都是一愣。

能源中心表面那原本就澎湃的蔚蓝色光芒,猛地亮度激增,几乎让人无法首视!

那些巨大的能量聚焦装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调整着方向,对准了天空的某一点!

建筑表面巨大的信息屏上,所有的数据瞬间变成一片刺眼的红色!巨大的警告符号疯狂闪烁!

一行惊心动魄的文字在所有屏幕上滚动出现:

“警告!检测到超预期高能粒子流冲击!护盾负载峰值超出临界值15%!冲击预计于124秒后抵达!”

“重复!超预期高能粒子流冲击!124秒后抵达!”

真正的考验,来了!

林墨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镜头却稳稳地、死死地对准了那沸腾起来的能源心脏!

首播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令人窒息的压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W48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户外直播:未来黑科技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W48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