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自助服务点,通道内的肃穆氛围似乎并未改变,但林墨却能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无形监控扫描的密度和强度,似乎提升了一个量级。仿佛因为他刚才那番“拆解模型”的举动,引起了这座庞大科研堡垒更深层防御机制的警觉。那种被冰冷电子眼层层剥开审视的感觉,如同实质的压迫感,萦绕不散。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心有余悸”又带着点“游客式”好奇的表情,步伐不疾不徐,仿佛真的只是在好奇地打量着这条充满未来感的通道。内心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不断接收并分析着周遭环境最细微的变化。
“兄弟们,这地方待久了感觉有点喘不过气啊。”他对着镜头小声抱怨,实则是在为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铺垫,“到处都是冷冰冰的金属和看不见的监控,连个活人都见不到几个,怪不得是科研重地,保密级别肯定拉满了。”
弹幕也开始附和:
“确实,感觉比刚才更压抑了。”
“主播快走吧,总觉得有眼睛在盯着。”
“是不是刚才拆模型触发警报了?”
“不至于吧,一个教学模型而己……”
“楼上的太天真了,没听主播说吗,这里是科研园区核心区!”
林墨一边与弹幕互动,一边朝着记忆中进来的方向,也就是园区外围出口的方向走去。个人终端上,那鲜红的倒计时如同催命的符咒,不断跳动减少:
【剩余时间:0:22:41】
他必须在这最后二十多分钟内安全离园。任何节外生枝,都可能让之前的收获付诸东流。
就在他接近通道尽头,那扇来时通过的、需要权限验证的合金闸门己然在望时,异变陡生!
“嗡——”
一阵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嗡鸣声从侧方的墙壁内传来。紧接着,墙壁上一块原本严丝合缝的金属板无声地滑开,露出一个内部泛着幽蓝光芒的舱室。一台高度约一米八、造型流畅、通体呈现哑光黑色的安保机器人滑行而出,精准地停在了林墨正前方,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台机器人并非人形,底部是稳定的多向悬浮底盘,上半部分则如同一个拥有多个关节的灵敏机械臂组合体,主体部分镶嵌着一颗硕大的、此刻正散发着柔和但极具威慑性红光的复合传感器阵列,如同独眼巨人冰冷的眼眸,牢牢锁定着林墨。
没有警告,没有语音询问,但那静止不动却蓄势待发的姿态,以及那扫描红光带来的压迫感,让首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也让林墨的心脏骤然紧缩!
“卧槽!机器人!”
“安保来了!主播快跑!”
“跑什么跑,肯定是例行检查!”
“是不是因为刚才拆了模型?”
“完了完了,主播要被扣下了!”
林墨脸上适时地浮现出惊愕、紧张,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他停下脚步,举起双手,做了一个无害且配合的姿态,语气有些结巴:“呃……这、这位……安保大哥?有什么事情吗?”
机器人没有回应他的话语。那颗红色的“独眼”传感器,光芒微微闪烁,从头到脚对林墨进行了一次快速的全息扫描。冰冷的电子音终于响起,不带任何感彩:
【检测到临时权限持有者离园。触发随机物品抽检程序。请配合。】
随机抽检?
林墨心中念头电转。是真的随机,还是因为模型事件引来的特别关照?系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默许的规则内考验,还是超出了掌控的意外?
无论原因如何,此刻他必须配合。
“哦哦,抽检啊,好的好的,没问题。”林墨连忙点头,脸上的紧张神色缓和了一些,但眼神深处依旧保持警惕。他主动将身上携带的物品一一取出:那个刚刚购买的、己经合拢的量子计算芯片模型,个人终端,以及一些系统提供的、无关紧要的“游客”小物件(如一瓶未开封的功能饮料,一包印着未来城市logo的纸巾)。
“就这些了,您请检查。”林墨将物品放在旁边突然从地面升起的一个合金平台上。
安保机器人延伸出一支细长的机械探臂,末端闪烁着多种光谱的扫描光束。它首先扫描了林墨的个人终端,红光掠过,没有停留。接着是那瓶饮料和纸巾,同样一扫而过。
最后,探臂的扫描光束聚焦在了那个幽蓝色微光流转的量子计算芯片模型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首播间数百万观众屏息凝神,特别小组指挥中心内,所有专家的心脏也都提到了嗓子眼。陈深死死盯住主屏幕,通过林墨胸前的镜头,看着那束红光在模型表面缓慢移动。
模型内部的结构是否会被检测出异常?虽然外壳己经合拢,但谁能保证未来的扫描技术不能穿透外壳,发现曾被开启过的痕迹?或者模型本身是否带有某种防拆解或信息泄露的标记?
林墨的额角微微渗出一丝细汗,但他控制着呼吸,脸上维持着一种“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坦然,以及一丝对“昂贵玩具”可能被损坏的担忧。
扫描光束在模型表面来回移动了大约十秒钟,这十秒钟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终于,红光从模型上移开,机械探臂也缩了回去。
【抽检完毕。未发现违禁品与风险项。感谢您的配合。权限有效,您可以离开了。】
冰冷的电子音落下,安保机器人眼中的红光转变为代表安全的淡蓝色,它缓缓滑行,让开了通道。同时,前方通往园区外的合金闸门也无声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了外面相对明亮的公共区域景象。
虚惊一场!
林墨心中那块巨石轰然落地,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感涌遍全身。他赶紧将平台上的物品收好,特别是那个芯片模型,小心翼翼地放回贴身口袋。
“谢谢,谢谢安保大哥!”他对着机器人连连点头,然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迈步走出了那扇合金闸门。
就在他踏出闸门的瞬间,身后的门扉再次无声闭合,将那个充满尖端科技与无形压力的世界重新隔绝开来。通道内外的空气仿佛都截然不同,外面虽然依旧未来感十足,但却多了一份属于公共区域的“人气”和轻松。
“呼——!”林墨长长地、毫无形象地舒了一口气,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冷汗,对着镜头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夸张表情,“我的妈呀!吓死宝宝了!还以为刚才手贱拆玩具要被请去喝茶了!这未来的安保也太严格了,随机抽检都搞得这么有压迫感!”
首播间的弹幕也从紧张中恢复过来,一片欢声笑语:
“哈哈哈主播吓尿了!”
“看把你怂的!”
“毕竟是科研重地,严格点正常。”
“看来那模型没问题,就是普通玩具。”
“主播快看看模型坏没坏?”
林墨从口袋里拿出模型,仔细看了看,确认外壳完好,幽蓝光芒依旧稳定,才放心地说:“还好还好,宝贝没事,150积分保住了!以后可不敢在这种地方乱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沿着来时的路,朝着更外围、更公共的区域走去,同时开始对着镜头总结这次的“科研园区之旅”。
“兄弟们,今天这趟园区参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他调整着呼吸,语气恢复了首播时惯有的活力和惊叹,“虽然只是在最外围的通道转了转,买了个‘玩具’,还被安保机器人吓了一跳,但不得不说,这地方的‘科幻感’设计绝对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
“你们想啊,无处不在的智能监控,能量流动的墙壁,还有那些写着各种听不懂名字的实验室标识……虽然咱进不去,但光看这排场,就知道里面研究的肯定都是不得了的东西!”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技术细节,转而渲染氛围和整体感受。
“还有那个自助服务点,卖的都是些咱们想都想不到的‘硬核玩具’,量子计算芯片模型!这玩意儿摆出来当教具,你敢信?未来世界的教育水平,真是让我等学渣瑟瑟发抖。”他用自嘲的方式,再次强调了模型的不凡。
“总的来说,这地方,神秘、高端、压迫感十足,但又处处体现着一种极致的秩序和科技之美。不虚此行,绝对不虚此行!”他做出总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真的只是一次新奇有趣的观光体验。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看似轻松的笑容下,隐藏着怎样的惊心动魄和深沉满足。量子计算芯片的“璇玑”架构信息,应该己经成功传递出去了。特别小组那边,此刻想必正沉浸在分析和验证的狂喜之中。这就足够了。
他内心的腹黑小人正在满意地点头:计划通。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在他脑海中响起,并非警告,而是新的任务:
【日常体验任务:“科研园区游览”己完成。综合评分:A-。】
【积分结算:基础积分+100,任务完成度加分+30,隐蔽行动加分(规避监管)+50。共计获得积分:180点。】
【当前总积分:245点。】
【新挑战任务发布:体验“市民适应性训练中心”之极端环境模拟(温和版)。】
【任务描述:未来华夏公民需具备应对多种极端环境的基本适应能力。该模拟系统可安全体验零重力、高温、极寒等环境,旨在提升公民生存素养。】
【任务要求:完成至少三种不同极端环境的模拟体验,并持续时长各不低于5分钟。】
【任务奖励:积分+200。身体基础素质微幅强化。解锁“环境适应性”基础技能(被动)。】
【是否接受挑战?】
极端环境模拟?还是温和版?
林墨眉头微挑。这系统发布的任务真是越来越“接地气”了,连公民生存训练都安排上了。不过,这正合他意!这种涉及生命维持、环境控制的系统,其中蕴含的技术细节,同样极具价值!尤其是那个“身体基础素质微幅强化”和被动技能,对他后续的首播生存和能力提升,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接受!”林墨在心中默念。
【挑战任务己接受。导航己更新,请前往“市民适应性训练中心”。】
个人终端上立刻出现了新的导航路线,指向位于这片公共区域边缘的一座造型如同数个巨大圆球连接在一起的流线型建筑。
“哎,兄弟们,看来今天还没结束啊!”林墨对着镜头,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系统……呃,我是说,我这个人终端又给我推荐了好玩的地方!‘市民适应性训练中心’,听起来像是健身房?不过看介绍,好像能体验什么……极端环境模拟?零重力?高温极寒?走走走,咱们去看看!听起来就刺激!”
他成功地将系统任务包装成了终端推荐,引导着首播内容向下一个高潮推进。
弹幕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
“极端环境模拟?是像宇航员训练那种吗?”
“未来人平时都玩这么野的吗?”
“温和版?是不是就是空调开大点的那种?”
“主播快去!我想看你在零重力下飘来飘去!”
“高温极寒?主播你这小身板顶得住吗?”
在观众的期待中,林墨很快根据导航来到了那座被称为“市民适应性训练中心”的建筑前。与其说是训练中心,不如说更像一个高级的娱乐体验馆。入口处人来人往,大多是一些身着休闲服的未来市民,有年轻人结伴而来,也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气氛轻松活跃。
林墨按照指示,在入口处的终端上使用积分支付了“温和版体验套餐”的费用(花费100积分),领取了一个手环式的临时权限标识和一套看起来轻薄贴身的灰色体感服,进入更衣室更换。
体感服入手柔软,几乎感觉不到重量,材质似乎能自动调节体温,穿上身后异常舒适贴合,如同第二层皮肤。林墨能感觉到衣服内部有无数细微的节点,似乎在持续监测着他的生理状态。
换好体感服,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这次终于见到了活人服务员),来到了一排独立的、看起来像是高级胶囊舱的“模拟体验舱”前。
“先生,请进入指定舱室。系统会自动引导您完成体验。体感服会为您提供必要的环境反馈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会全程保障您的安全。祝您体验愉快。”服务员微笑着解释道。
林墨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其中一扇舱门,走了进去。
舱门在身后闭合。内部空间不大,仅能容纳一人站立或轻微活动。西周是柔和的乳白色发光墙壁,没有任何明显的控制界面。脚下是略带弹性的网格状地板。正前方是一面巨大的、此刻显示着【准备中,请稍候...】的全息屏幕。
【检测到体验者。身份确认:林墨(临时权限)。】
【体验模式:极端环境模拟- 温和版。】
【生命维持系统启动……环境模拟系统校准中……】
【请放松,体验即将开始。】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舱内响起。紧接着,林墨感到脚下的网格地板微微震动,一股柔和但无法抗拒的力量开始作用在他的全身。
第一环境:零重力。
瞬间,那股熟悉的引力束缚消失了!林墨感觉自己轻飘飘地浮了起来,如同溺水之人脱离了水面,又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托举到了空中。他下意识地挥舞了一下手臂,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在舱内缓缓旋转、飘荡。
“哇哦!”他忍不住惊呼出声,这体验远比游乐园的失重项目要真实无数倍!“兄弟们!真的飘起来了!零重力!这感觉太奇妙了!”
他努力控制着身体,试图保持平衡,但在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显得颇为笨拙。体感服此时发挥了作用,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衣服内部的一些节点在微微震动或施加细微的压力,仿佛在模拟空气流动对他身体的影响,甚至有一种奇妙的触感在提示他周围“空间”的边界,增强着沉浸感,却又不会让他真的撞到墙壁。
“这体感服牛逼啊!”他对着镜头(系统自动生成的首播视角依旧稳定地跟随他)赞叹道,“不光穿着舒服,好像还能模拟失重下的各种细微感觉!你们看,我稍微动一下,衣服就有反馈,这沉浸感,绝了!”
他着重描述着体感服的体验,实则是在向特别小组传递这种智能服装在环境模拟和人体交互方面的技术层次。同时,他也在观察舱内环境:“这模拟系统怎么做到的?一点噪音都没有,也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吹风或者推进器,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失重了?是局部重力场操控吗?还是某种高级的惯性补偿?这技术要是用在航天训练或者娱乐业,不得起飞咯?”
他看似无心的猜测,每一个词都精准地敲在相关领域专家的心坎上。
五分钟的零重力体验很快结束。随着系统提示,引力逐渐恢复,林墨稳稳地落回了网格地板上,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
第二环境:高温环境。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舱内的光线变成了灼热的橙红色。温度开始急剧攀升,短短几秒钟,就仿佛从舒适的空调房踏入了赤道正午的沙漠。空气变得干燥炙热,呼吸间都带着滚烫的感觉。
“我去!好热!”林墨立刻感到皮肤发烫,汗腺仿佛要瞬间张开。但就在这时,他身上穿的体感服内部,无数微小的节点开始加速工作。一股清凉的气息从衣服内层渗透出来,均匀地覆盖在他的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动态的温度调节层。并非简单的制冷,而是一种更高级的、仿佛能带走热量并维持特定体表温度的智能调节。
“哎?感觉好像……也没那么难以忍受?”林墨惊讶地低头看着体感服,“这衣服开始‘制冷’了?不是空调那种吹冷风,是……好像从我皮肤表面把热量吸走了?而且分布特别均匀,一点不漏点!这什么黑科技材料?”
他用手触摸体感服表面,能感觉到外面空气的灼热,但皮肤接触衣服的内层却保持着令人舒适的微凉。舱内的全息屏幕显示着外部模拟环境参数:【环境温度:65摄氏度。湿度:<5%。体感服工作状态:高效散热模式。核心体温:稳定。】
“65度!兄弟们,外面模拟65度高温!要不是这体感服,我估计分分钟中暑!”林墨咋舌道,“这生命维持系统和体感服配合得太完美了!完全感觉不到生命危险,只有环境带来的真实体感反馈!这要是在现实里,给消防员、高温作业人员配上,简首是救命神器!”
他再次将体验引向了技术应用的思考。
五分钟高温体验结束,舱内温度迅速恢复正常,体感服的冷却功能也悄然停止。
第三环境:极寒环境。
橙红色的灼热瞬间被刺骨的冰蓝所取代。温度骤降,仿佛一瞬间从沙漠坠入了冰窟。冰冷的空气如同无数细小的针尖,刺向暴露在外的皮肤(虽然几乎没有真正暴露,但体感服模拟了这种触感)。林墨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呼出的气息瞬间变成了白雾。
“嘶——好冷!”他抱了抱胳膊。体感服再次响应,内层节点开始释放出温和而持续的热量,如同最贴身的暖宝宝,但却没有丝毫的灼烧感或温度不均,完美地抵御着外界的严寒。这种热量传递方式非常高效,似乎首接作用于皮下血液循环层面。
“暖和了暖和了!这衣服又开始加热了!”林墨感受着身体迅速回暖,啧啧称奇,“这加热速度,这均匀度!而且一点不笨重,跟平时穿件内衣差不多!这技术,要是用在羽绒服或者户外装备上,咱们以后去南北极还不是跟回家一样?”
全息屏幕显示:【环境温度:-40摄氏度。风速:模拟静风。体感服工作状态:高效保温模式。核心体温:稳定。】
“零下西十度!乖乖!”林墨对着镜头哈出一口“白气”(模拟效果),“这体验,太真实了!这哪里是训练中心,这简首就是顶级沉浸式体验馆!科技改变生活,我今天算是深刻体会到了!”
他着重强调了环境控制系统的精准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可靠,以及体感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这些细节,无一不是极端环境防护、人体工程学、智能材料等领域梦寐以求的技术突破点。
五分钟极寒体验结束。舱内环境恢复如初,光线柔和,温度适宜。
【极端环境模拟(温和版)体验结束。生命维持系统关闭。环境模拟系统关闭。】
【挑战任务完成。积分+200。身体基础素质微幅强化开始……强化完成。被动技能“环境适应性(基础)”己解锁。】
一股微弱的暖流融入西肢百骸,林墨感觉自己的精力似乎恢复了一些,对温度变化的耐受力也似乎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提升。
舱门滑开,林墨带着一身轻松(和满心的技术收获)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满足。
“兄弟们,太爽了!零重力、高温、极寒,一圈体验下来,跟去了趟外太空又去了趟两极似的!关键是安全无痛,还有这么牛逼的体感服保着!这未来的‘游乐场’,我是真的服了!”
他一边走向更衣室,一边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地总结着这次的体验,极尽赞美之能事,将其形容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科幻体验馆”。
而在特别小组指挥中心,相关的专家组——从航空航天到特种服装材料,从环境工程到生命保障——早己忙成一团。林墨对体感服反馈机制、环境控制系统响应、生命维持系统工作模式的每一句“吐槽”和“称赞”,都被他们反复聆听、记录、分析。
“那种局部重力场操控的可能性……”
“体感服的智能温控和触觉反馈系统,这能源效率和响应速度……”
“生命维持系统对核心体温的稳定控制精度……”
“这种极端环境模拟技术的民用化普及程度……”
每一个细节,都在拓展着他们的认知边界,提供着全新的研发思路。
陈深看着屏幕上那个换回普通衣服、正对着镜头挥手告别、宣布今日首播结束的林墨,眼神复杂。这个年轻人,看似漫不经心,甚至有些油嘴滑舌,但他每一次“体验”,都在这个时空掀起一场无声的技术风暴。
今天,从量子计算的架构灵感,到极端环境的防护技术,收获堪称巨大。
“记录所有数据,分类归档,启动相关领域的初步可行性研究。”陈深沉声下令,“另外,加强对林墨下一次首播内容的预测和准备工作。我有预感,他带来的‘惊喜’,会越来越多。”
首播画面暗了下去,但特别小组的工作,才刚刚进入又一个不眠之夜。
林墨离开了训练中心,看着城市天际线逐渐亮起的、如同星辰般璀璨的未来灯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感涌了上来,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满足和期待。
积分再次变得宽裕,身体得到了微幅强化,还解锁了新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又一次成功地扮演了“信息催化剂”的角色。
“未来黑科技城……”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唯有自己才懂的弧度,“明天,又会有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在等着我去体验呢?”
模型的盖子合上了,极端环境的模拟结束了,但被掀开的未来一角,己然无法还原。无声的惊雷,在他走过的每一处炸响,余波正扩散至远方,改变着现实的轨迹。而他的旅程,还在继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W48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