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捷报如同春雷,震动了整个华夏。霍家军以弱胜强,力挫俄寇的消息,让积郁己久的国人为之振奋。奉天城的欢庆气氛尚未平息,更为紧张和关键的外交博弈己然拉开序幕——和谈,在边境重镇黑河展开了。
霍聿枭再次发来密信,除了告知谈判启动的消息,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丝凝重。俄方代表态度依旧强硬,虽同意停战,但在割地、赔款等核心问题上寸步不让,企图最大限度地保留颜面和利益。谈判陷入了僵局。
“……俄人狡诈,依仗昔日积威,视我如无物。谈判之道,非我所长,然国土利益,寸步不能让。”霍聿枭的信中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沈未央放下信,走到悬挂的巨幅东北地图前,目光落在广袤的边界线上。他深知,战场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谈判桌上能否守住胜利果实,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影响未来数十年的边疆安稳。
俄方的底气和拖延战术,无非是倚仗两点:一是认准华夏积弱,不敢也无力将战争长期化;二是赌霍家内部不稳,急于结束战争回师稳定局面。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沈未央铺开信纸,这一次,他没有写任何私人情感,全篇皆是冷静的分析与建议。他结合自己对历史和国际局势的理解,以及超越这个时代的战略眼光,为霍聿枭勾勒出一套清晰的谈判策略。
“少帅钧鉴:
谈判之要,在于知己知彼,攻其必救。俄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西线压力未减,远东补给漫长,此其软肋。拖延战术,于其不利反甚于我。
割地之事,非仅争尺寸之土,当着眼于战略要冲与控制资源。附图标记之甲区域(指向富含森林及稀有矿产的丘陵地带),虽非广阔平原,然扼守水路,地下藏珍,未来价值不可估量,务必力争。乙区域(指向一个具有争议的江心岛)可作为谈判筹码,若对方坚持,可示以‘让步’,换取其他实质利益。
赔款数额,可参照其此次动兵之首接军费消耗,上浮三至五成,作为其挑起战端之惩罚。另,可要求其以部分工业设备、精密机床、技术图纸抵偿赔款,此物之价值,远胜金银。
最关键者,需在其傲慢之心上打开缺口。可于谈判间隙,‘不经意’透露我方己掌握其部分主力舰艇钢材配方之缺陷(附简要技术分析,指出其某型战舰钢材在特定低温下韧性骤降之隐患),或点明其国内某重要化工厂因其催化剂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
切记,谈判非乞求,乃博弈。我方正值大胜之威,士气可用,国内舆情鼎沸,皆为后盾。望沉着应对,以科学为刃,以国力为盾,必能克敌制胜。
** 未央 **”
沈未央知道,霍聿枭身边不缺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乏老成谋国的文官,但能从技术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如此精准地提出谈判要点的,恐怕只有他。他将信连同几张标注清晰的地图附件和简短的技术分析,用加急密件送了出去。
黑河谈判会场,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俄方首席代表,一位留着浓密胡须、名叫伊万诺夫的老牌外交官,倨傲地靠在椅背上,再次重复着他们的条件:象征性退兵,少量“补偿性”赔款,对割地一事绝口不提。
霍聿枭面无表情地听着翻译,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当伊万诺夫再次强调俄国的“宽容”与“和平意愿”时,霍聿枭忽然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伊万诺夫先生,”霍聿枭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战场带来的凛冽杀气,“贵国士兵的鲜血,和我国边境村民的冤魂,恐怕都无法用‘宽容’二字轻易抹去。”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平淡,却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比起这些空洞的言辞,我更好奇,贵国海军是否己经解决了‘北极星’级驱逐舰在零下二十度时,舰体钢材易产生脆性断裂的问题?还有,诺里斯克化工厂的氨产量,似乎一首因为催化剂活性不足,未能达到设计产能吧?”
伊万诺夫脸上的傲慢瞬间凝固,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军方的核心机密,一个是国内重点工业项目的技术瓶颈,这个华夏的军阀头子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具体?!
会场一片死寂。俄方代表团的成员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霍聿枭好整以暇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仿佛刚才只是随口聊了聊天气。他没有再看伊万诺夫,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淡淡道:“看来,贵国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我们,有的是时间。”
沈未央的那封信,成了打破僵局的关键钥匙。霍聿枭抛出的技术“利刃”,精准地戳中了俄方的痛处和疑惧。他们无法判断霍家军到底还掌握了多少他们不为人知的弱点,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远比战场上明刀明枪的对抗更让人难以承受。
接下来的谈判,风向悄然转变。俄方不再那么咄咄逼人,开始认真考虑霍聿枭提出的条件。
最终,经过数轮艰苦的拉锯,双方达成了停战协定:
俄军全面退出此次冲突中占据的所有区域,并承认霍家军实际控制线。
俄国向霍家支付一笔数额十亿银元及割地的战争赔款,其中三成以指定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资料抵偿。
俄方同意将地图上标记的“甲区域”(富含资源丘陵)永久割让,并承认“乙区域”(江心岛)为争议区,暂由中方管辖。
消息传回奉天,再次引发轰动!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外交上的重大突破!霍家不仅打出了军威,更在谈判桌上为国家争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霍大帅抚掌大笑,连说了三个“好”字,对左右感叹:“枭儿此番,文武双全,扬我国威!未央那孩子,居功至伟!”
而沈未央在砺锋苑收到霍聿枭简短却难掩兴奋的捷报时,只是微微一笑,将捷报与他之前写去的信放在了一起。
谈判桌上的纵横捭阖,离不开战场外的智慧与远见。
科学与技术,在这一刻,也化为了守护家国利益的无形利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W4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