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再次笼罩城市,苏家的客厅里却亮着温暖的灯光,气氛与往常的休闲放松不同,带着一种郑重的、类似于“战略研讨会”的正式感与往常充斥着追跑打闹或某个小家伙“创作”时发出的各种动静不同,今晚的气氛显得有些特别,一种带着审视、困惑,又夹杂着些许兴奋的静谧在空气中流淌。暖暖己经在小床上进入了梦乡,嘴角还挂着一丝甜甜的笑意,丝毫不知自己即将成为家庭会议的核心议题。
这次会议没有明确的召集人,更像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航模事件的余波、咖啡灵感的神奇、以及林婉清心中那份日益沉重的观察记录,都像一块块拼图,到了该拿出来,拼凑出一幅更完整图像的时候了。
苏致远关掉了电视,林婉清放下了手机,连苏子轩也难得地没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抱着一个靠枕,蜷在单人沙发上,表情复杂,显然也心事重重。
【信息汇总:从“灾难”到“奇迹”的清单】
林婉清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宣布什么重大事项。她拿起自己的平板电脑,点亮屏幕,调出了那个命名为“暖暖观察记录”的加密文件。
“今天,我们开个家庭会议。”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主题就是——我们家暖暖。”
苏致远和苏子轩都坐首了些,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我知道,最近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林婉清的目光扫过丈夫和儿子,“有些让我们崩溃,比如战略图、论文、航模;有些让我们后怕,比如音响短路;有些让我们哭笑不得,比如AJ种蒜、咖啡泼报告。”
她顿了顿,手指在平板上滑动:“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些混乱和‘灾难’之后,似乎总跟着一点……意想不到的东西。”
她开始一条一条地念出她的记录,不再是简单的抱怨,而是客观陈述事件本身和后续发展:
“事件:扯乱我的季度汇报数据文件。结果:发现关键数据引用错误,避免重大工作失误。”
“事件:打翻水杯,泼湿笔记本电脑。结果:电脑清理后运行更流畅,疑似改善散热。”(她补充道,“这条存疑,但时间点巧合。”)
“事件:爬料理台打翻面粉。结果:发现并修复橱柜后水管微渗漏。”
“事件:撕毁过期保健品包装。结果:及时发现产品临期,避免误食。”
“事件:拉扯音响电线导致短路。结果:排除内部电容鼓包的重大火灾隐患,并彻底修复音响。”
“事件:打翻生态鱼缸,水淹客厅。结果:找回丢失半年的结婚戒指。”
“事件:掰断航模机翼。结果:迫使子轩发现并修正了原设计中一个会导致空中解体的致命计算错误。”
“事件:泼洒咖啡,毁掉市场报告。结果:启发爸爸提出了一个可能开辟新市场蓝海的‘触感包装’创意。”
每念一条,苏致远和苏子轩的表情就变化一分。有些是他们亲身经历,知道细节的(如戒指、航模错误),有些是他们知道结果但没深想的(如数据错误、水管渗漏),有些则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关联性分析(如电脑散热、保健品)。
当林婉清念完最后一条,放下平板,客厅里陷入了一片长时间的沉默。
这些事件单独看,每一件都足以让监护人血压升高。但当它们被如此系统、冷静地罗列在一起,并且每一个“破坏”后面都跟着一个或大不小、但确实存在的“积极结果”时,那种累积起来的效应,是震撼性的。
这己经不是用“巧合”或者“孩子调皮”能够简单解释的了!
苏致远着下巴,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被你这么一总结……我怎么觉得……咱们家暖暖,跟个……嗯……因果律武器似的?专挑有问题的环节下手?”
他这个略带科幻色彩的比喻,却意外地精准戳中了那种诡异的感觉。
苏子轩也抬起了头,眼神里的抵触和怨气消散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困惑和思索。他低声说:“我的航模……如果不是她掰那一下,我肯定发现不了那个计算错误。去了比赛现场,就是公开处刑。”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虽然……方式让人很难接受。”
林婉清点了点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她的行为模式,我们无法预测,破坏性极强,这是事实,我们必须正视。但同样无法忽视的是,这些行为带来的……后续效应。”
【统一认知:接纳“未知”,拥抱“特别”】
“所以,”林婉清环顾丈夫和儿子,抛出了那个在她心中盘旋己久的结论,“我们是不是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家暖暖,可能真的有点……特别?”
“特别?”苏子轩挑眉。
“对,特别。”林婉清肯定地说,“不是指她比别人聪明或者笨,而是她这种……嗯,仿佛能无意中触发某种‘纠错机制’或者‘灵感开关’的能力。我们无法用常理去理解,但它似乎真实存在。”
苏致远摸着下巴,若有所思:“有点像……瞎猫碰上死耗子,但这死耗子也未免太多了点,而且个个都挺关键。”
“爸,你那不是死耗子,你那叫市场蓝海。”苏子轩难得地吐槽了一句,气氛稍微轻松了一点。
“不管叫什么,”林婉清把话题拉回正轨,“我们需要统一一下认知。如果我们继续只把她当成一个纯粹的‘麻烦制造者’,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处理方式也可能失当。但如果我们承认她的‘特别’,或许,我们就能用一种新的心态和策略来面对她带来的……呃,‘挑战与机遇’?”
这个带着商业术语的说法,让苏致远会心一笑。
“我同意。”苏致远首先表态,“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不得不承认,这小家伙间接帮了我大忙。以后她再靠近我书房,我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紧张了,没准还能期待点意外惊喜?”他说着,自己都笑了。
苏子轩沉默了片刻,也缓缓点了点头:“我……我也尽量不把她往坏了想。但是,”他强调,“我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精密的、不能碰的,还是得防着点。这种‘帮助’方式,心脏受不了。”
“这是当然。”林婉清表示理解,“承认她特别,不等于纵容她无限制破坏。这引出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新策略。”
【新策略:从“堵”到“疏”,从“防”到“引”】
“基于我们达成的共识——暖暖的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潜在的‘积极可能性’,”林婉清俨然一副项目经理做汇报的架势,“我们之前的‘严防死守’策略,虽然必要,但显得被动和消极。我提议,我们调整策略,转变为 ‘谨慎观察,积极引导’ 。”
她详细阐述她的想法:
1. 安全底线不容触碰(“堵”的升级): 所有涉及人身安全(电源、火源、尖锐物品、药品)、重大财产损失(爸爸的收藏品、妈妈的贵重首饰、哥哥的核心研究成果)以及重要工作文件,必须进行物理隔离(安全锁、高置)。这是红线,没有商量余地。
2. 创造安全的探索空间(“疏”的落实): 继续扩大和丰富她的游戏区,提供大量可以任由她拆卸、组装、涂画、探索的材料和玩具。爷爷的工作室是一个绝佳的“疏导”场所,在爷爷的监护下,鼓励她动手。
3. 改变看护心态(从“防”到“引”): 陪她玩的时候,尽量投入,观察她的兴趣点,适时进行安全范围内的引导。比如她喜欢玩水,就带她在卫生间用盆玩,而不是仅仅阻止她靠近鱼缸。
4. 建立“事后复盘”机制(“观察”的核心): 以后再发生“事故”,我们在处理完烂摊子、平复心情后,可以试着冷静下来,一起讨论一下:这次事件,有没有暴露出我们家某个被忽视的问题?或者带来了什么意想不到的视角?这不是为了给暖暖的破坏找借口,而是为了最大化那些“积极可能性”的价值。
5. 保持开放与期待(心态调整): 既然无法完全避免,不如带着一点幽默感和期待感。用爸爸的话说,看看这个小“因果律武器”,下次又会瞄准哪个我们没注意到的角落。
苏致远听得连连点头:“有道理!就像管理一个高风险的创新项目,既要有严格的风控,又要给天才(或者说‘怪才’)足够的发挥空间。”
苏子轩也勉强接受了这个方案:“只要别动我做完的东西,她……她爱怎么触发就怎么触发吧。”语气里透着一股认命了的豁达。
就在这时,林婉清的手机响了,是爷爷苏建国发来的视频请求。她接通后,把今晚家庭会议的情况简单跟爷爷说了一下。
屏幕那头的爷爷听完,哈哈大笑,声如洪钟:“我早就说了嘛!暖暖这是灵气!是探索精神!你们啊,总算开窍了!别整天想着怎么把她框住,要学着跟她一起‘探险’!放心,有爷爷在,保证把她这劲儿往正道上引!”
爷爷的话,给这次家庭会议画上了一个充满支持和希望的句号。
会议结束,三人各自回房,心情都与会议开始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焦虑和无奈,多了几分释然、好奇,甚至是一丝隐隐的期待。
苏致远搂着林婉清的肩膀,低声笑道:“看来,咱们家这是要进入‘与特别共存’的新纪元了。”
林婉清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宁静的夜色,轻轻“嗯”了一声。
而在儿童房里,睡梦中的暖暖,不知梦到了什么,翻了个身,小脚丫踹开了被子,嘴里无意识地嘟囔了一句谁也听不清的呓语,嘴角那抹甜甜的笑容加深了些许,仿佛在梦中,又开始了新的、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伟大探索”。
所有人都意识到,苏家的生活绝不会从此风平浪静。
但至少,他们现在有了新的“航海图”和“罗盘”,准备共同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属于苏暖暖的“新大陆”。
---
(http://www.220book.com/book/W5G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