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衙门初立,程邈便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作风。手持陛下手谕与那宛如天书的图纸,他迅速在渭水畔一片荒滩上划定了工坊用地。来自将作少府的资深工匠、各地征调的冶铁巧手,以及大量刑徒、徭役,如同蚁群般开始聚集。伐木、采石、挖掘地基……渭水之畔,往日宁静被热火朝天的喧嚣取代。
然而,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高炉炼铁法】与【水力鼓风机】对此时的工匠而言,过于超前。仅是理解那独特的穹顶结构、复杂的风道设计,以及水力驱动巨大皮囊的连杆传动机构,就让他们抓耳挠腮,错误百出。第一次尝试垒砌的炉膛,在烘烤阶段便因受力不均而开裂;打造的水车齿轮,啮合不密,转动起来吱呀乱响,效率低下。
“尚书,这……此法闻所未闻,是否……”一位老匠作满头大汗,看着再次坍塌的炉基,面露难色。
程邈面色沉静,心中却同样焦灼。他深知陛下对此寄予厚望,更清楚朝堂上有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这里,等着看工部的笑话,甚至等着他犯错。他头上那 82 的忠诚度,正承受着现实的严峻考验。
“图纸乃陛下亲授,必有深意。”程邈打断老匠作,语气不容置疑,“塌了,便重垒!齿轮不合,便重铸!人力若有不足,本官再去向陛下请调!一月之内,必须让这高炉立起来,让水车转起来!”
他将压力转化为更严苛的督促,日夜守在工地上,亲自核对尺寸,调整方案。陛下的图纸精妙,但落实到具体建造,仍需摸索。失败,成了家常便饭。堆积的废料,消耗的物资,开始引来非议。
与此同时,咸阳宫,御书房。
嬴政看着程邈送来的奏报,上面详细陈述了工坊建设的困难与物资的巨大消耗。他神色不变,心中却与系统快速交流。
“系统,能否提供更具体的施工指导?或优化现有方案?”
【可消耗国运点,启动‘辅助建造模拟’功能,针对当前高炉及水力系统进行虚拟构建与问题排查。每次模拟消耗50点。】
嬴政看了一眼剩余的90点国运点,毫不犹豫:“启动模拟!”
刹那间,他脑海中浮现出渭水工坊的虚拟投影,系统以红线标出了几处结构薄弱点,水车传动比也给出了微调参数,甚至建议了另一种更易获取的木材用于制作齿轮。
嬴政立刻将这些关键信息,以密旨形式,通过“黑冰台”渠道,火速送往程邈手中。
接到密旨的程邈,看着上面首指问题核心的修改意见,激动得双手颤抖,对陛下的敬畏与信服达到了顶点,忠诚度瞬间飙升到 85!“陛下真乃神人也!”他心中再无怀疑,立刻组织人手按新方案整改。
然而,就在工坊建设在系统暗中辅助下,开始步入正轨时,朝堂之上的暗箭,终于射了出来。
这一日的常朝,议题本是关于土豆推广的进展。治粟内史正在奏报关中三郡的种植情况,气氛尚算平和。突然,一位头发花白、身着博士官服的老者——博士仆射周青臣,手持玉笏,颤巍巍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周青臣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义愤,“臣闻渭水之畔,新建‘工部’冶铁工坊,耗费巨万,征发民夫逾千,然数月以来,炉基数塌,水车空转,未见寸铁产出!此等劳民伤财、徒耗国帑之举,与昔日桀纣兴建琼宫何异?!”
他话音一落,几名与他交好的儒生博士及部分对工部心存不满的官员,纷纷出言附和。
“周博士所言极是!《礼记》有云,‘奇技奇器以疑众,杀!’陛下重此等无用工巧,恐非圣王之道!”
“如今土豆神种方兴,正需全力推广,以安天下民心。工部却于此紧要关头,靡费资源于虚无缥缈之事,臣等实为不解!”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始皇镇国门“程邈一介刀笔吏,焉懂冶铁之道?恐是欺瞒陛下,以图幸进!”
攻击的矛头,首指工部的成效与程邈的能力,更隐隐牵涉到陛下决策的正当性。他们不敢首接否定陛下,便从“耗费”、“无用”、“非圣王之道”的角度切入,这是儒生们最擅长的舆论攻势。
李斯站在百官前列,眼观鼻,鼻观心,没有立刻说话。他乐得见程邈和工部受挫,但也深知陛下决心,此刻贸然表态,殊为不智。
端坐御座的嬴政,面色平静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他等的,就是这些人跳出来。
待议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带丝毫烟火气:“周青臣。”
“老臣在!”
“你言工坊耗费巨万,徒耗国帑。朕问你,具体耗费几何?所耗钱粮,用于何处?你可曾亲至渭水畔一看?”嬴政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语气平淡,却让周青臣额头见汗。
“这……老臣……老臣乃据风闻……”
“风闻?”嬴政打断他,声音微冷,“身为博士仆射,不察事实,仅凭风闻便妄议国策,攻讦大臣,这就是你读的圣贤之道?”
周青臣脸色一白,嗫嚅不能言。
嬴政目光转向其他附议者:“尔等皆言工巧无用。朕再问尔等,没有锋利的铁器,农夫如何开垦更多荒地,种植朕赐下的土豆?没有坚固的兵甲,边军如何抵御匈奴,保境安民?没有规整的度量衡,朝廷如何征收赋税,管理万民?!尔等所食之粟,所衣之帛,何一物非出自‘工巧’?!”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砸得那些儒生哑口无言。他们擅长空谈道德,却对实际生产一无所知。
“至于程邈能否胜任……”嬴政冷哼一声,“朕用人之时,看重的是实干之才,而非空谈之辈!程邈署理少府,精于律法,创隶书便利文书,其能,朕深知之!工部之事,千头万绪,偶有挫折,正在摸索,何足为怪?岂能因一时困难,便全盘否定?!”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凌厉:“尔等饱读诗书,当知‘格物致知’之理!不思如何探究事物本源,强我大秦,反倒固步自封,抱残守缺,阻挠新政!朕设立工部,正是要‘格’这万物之‘物’,‘致’强国之‘知’!”
“传朕旨意!”嬴政不再给这些人辩解的机会,“博士周青臣,不察而妄奏,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月!其余附议者,各罚俸半年!再有非议工部、阻挠革新者,革职查办!”
“陛下!”周青臣等人面如死灰,跪地哀求,却被郎官毫不客气地“请”出了大殿。
一场风波,被嬴政以绝对的权威强行压下。但嬴政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绝非一次朝会打压就能根除。
下朝后,嬴政再次给程邈发去密旨,只有八个字:“勿惧人言,但求实效。”
同时,他给北疆的蒙恬又去了一道旨意,催促其尽快将淘汰的旧军械运抵渭水。
做完这一切,嬴政意识沉入系统。工坊建设己步入正轨,但【工业之火】的任务要求是“产出合格钢材”。他知道,最大的技术难关——如何将生铁炒炼成钢,还在后面。系统的【基础工业】科技树里,【炒钢法】或【灌钢法】都需要更多的国运点和前置技术。
他需要工部尽快拿出第一个成果,哪怕只是高质量的生铁,也能堵住悠悠众口,并为下一步积累经验和资源。
他的目光落在【随机图纸宝箱(初级)】的奖励预览上。
或许,这个宝箱,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机?
渭水畔的星火,在帝王的强力庇护下,虽摇曳,却未曾熄灭,反而在暗流的冲击下,燃烧得更加顽强。
---
第十一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