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马使者的初步接触,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两颗石子,涟漪荡漾开来,影响着帝国的方方面面。
李斯与马尔库斯的谈判最终达成初步协议。大秦在南海郡番禺(今广州)划出特定区域,设立“互市监”,允许罗马商船在严格监管下靠岸贸易。秦方主要出口丝绸、瓷器、漆器以及少量品质较低的“秦钢”制品(作为高端商品),进口罗马的玻璃、金银、葡萄酒、亚麻布以及一些奇珍异宝(如狮子、鸵鸟等活物)。税率定得相当有利,且明确规定罗马商人不得深入内陆,不得私下与秦民交易,所有贸易需通过互市监进行。
诏令下达,南海郡守任嚣与郡尉赵佗立刻行动起来。番禺原本只是个小渔村,瞬间变成了帝国瞩目的前沿。工部派遣工匠前往,指导修建码头、仓库、市舶司衙署;军队增派,建立营寨,巡逻海岸;来自中原的商贾闻风而动,汇聚于此,期待着与异域商人的交易。一座新兴的海洋贸易城市,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针对西陲陆路可能存在的风险,嬴政采纳了蒙毅的建议。诏令陇西、北地诸郡,加固关隘,尤其是在敦煌以西,依托长城延伸,新建一系列烽燧、哨所,形成一道警戒线。同时,鼓励民间商队(需持有官府颁发的“过所”)沿着这条路线与西域诸国进行贸易,并暗中收集关于更西方(安息、罗马)的情报。一条雏形的“丝绸之路”,在帝国力量的保障下,开始复苏并向西延伸。
朝堂之上,关于海贸与陆贸的利弊,也引发了一番讨论。有官员认为海路风险大,且易引来海外强敌,不如专注陆路。但嬴政力排众议,他指出:“海陆并举,方是正道。陆路可控,然路程漫长;海路虽险,然载货量大,速度或更快。且,朕不仅要贸易,更要知海!未来之大秦,疆域岂止于陆地?”
这番话,隐隐透露出他对海洋的野心,让群臣心神震动。
而在格物院,与狄奥多罗斯的交流则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在翻译《几何原本》的同时,程邈等人也开始系统地向狄奥多罗斯介绍秦地的天文、历法、医学理论(主要是《黄帝内经》的基础理念)。狄奥多罗斯如饥似渴地学习,同时也竭力解释着希腊的原子论、地圆说(虽然此时并未被广泛接受)等思想。
思想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火花。格物院的学者开始尝试用更严谨的逻辑来重新梳理一些传统知识,作者“花间雨落”推荐阅读《始皇镇国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而狄奥多罗斯则对秦地“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整体观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甚至提出,希望能见一见制造出那些精美丝绸、瓷器以及坚硬钢铁的工匠,当然,这个请求被程邈以“技艺乃国家机密”为由婉拒了。
这一日,狄奥多罗斯在与禽滑釐讨论力学问题时,无意间提到了阿基米德在 Syracuse 利用杠杆、滑轮等原理帮助守城的事迹。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禽滑釐立刻意识到这些原理在工程上的巨大潜力,详细追问之下,狄奥多罗斯尽其所能地描述了杠杆、浮力等基本概念。
禽滑釐如获至宝,连夜与程邈商议,并将这些概念与墨家原有的力学知识相结合,写出了《新释力说》一文,进呈嬴政。
嬴政览罢,眼中精光闪烁。这些来自异域的力学原理,虽然基础,却与他从系统获得的【应用物理学】知识相互印证,且更容易被当下的工匠理解接受。
“将此文刊印,发于格物院与将作少府,令匠作吏员学习!”嬴政下令,“着禽滑釐主持,于渭水工坊尝试制造省力之滑轮组、起重之杠杆,用于工程!”
理论的星星之火,开始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而与此同时,远在番禺的马尔库斯,在完成了第一批贸易后(他用带来的玻璃和葡萄酒换取了大量丝绸和瓷器,利润惊人),写下了第二份更为详尽的报告,准备由返航的商船带回罗马。在报告中,他极力描绘了大秦的富庶、文明的昌盛以及军力的强大,但也提到了这个帝国的封闭与警惕。他建议元老院,应采取更长期、更耐心的策略来经营与东方的关系,并提醒要警惕大秦可能的海上扩张。
两份来自东方的报告,即将跨越重洋,抵达罗马元老院,在那片西方的土地上,又会激起怎样的波澜,尚未可知。
咸阳宫中,嬴政看着舆图上那新标注的番禺港和向西延伸的烽燧线,又看了看格物院呈上的《新释力说》和翻译中的《几何原本》。
海陆并进,文武兼修,内外交通。
帝国的视野,从未如此开阔。
他感到,体内那股驱使着他不断前行的力量,愈发澎湃。
也许,是时候考虑,将那些预研中的“重器”,正式提上日程了。
---
第二十三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