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刘二位阵法师的论道,虽暂时化解了彩云仙子的发难,却也如同揭开了辰逸身上最后一层朦胧的面纱,将他于阵道一途的“天赋”更清晰地展现在部分核心弟子面前。
藏经阁内依旧清静,但辰逸能感觉到,暗中投来的目光变得更加复杂。有好奇,有探究,有之前结下善缘者的友善,亦有如彩云仙子之流愈发浓郁的嫉恨。
他对此心知肚明,却无暇他顾。那枚古老残简如同一个无尽的宝藏,越是钻研,越是能发现其深不可测。观摩“虚”力中的原始纹路进展缓慢,却每有寸进,都让他对《混元藏道诀》的理解更深一层,法力愈发凝练精纯,对能量的掌控也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一日,他正依照残简中一段关于“万物能量流转皆有其韵”的模糊描述,尝试调整自身法力波动,使其与周围书架上那些古老典籍自然散发的微弱道韵产生共鸣,以期更深入地温养它们。
这是一种极其精微的操控,需要对自身法力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他心神沉浸,周身气息渐渐变得若有若无,仿佛要与这藏经阁的古意融为一体。
就在这时,塔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着淡青道袍、面容温婉、眼神却透着几分疲惫的女仙走了进来。她并未像其他弟子那般首接去寻找典籍,而是目光在塔内扫过,最终落在了正沉浸于那种特殊状态的辰逸身上,眼中露出一丝讶异。
她能感觉到,这个年轻弟子周身散发出的气息极其奇特,并非刻意收敛,而是仿佛自然“融入”了环境,与那些古老典籍的气息和谐共鸣,甚至……在反过来滋养它们?
这种手段,绝非普通弟子所能拥有。
她并未打扰,只是静静站在不远处观察。
辰逸很快察觉到来人,从那种玄妙状态中退出,看到女仙,连忙起身行礼:“弟子辰逸,见过仙子。不知仙子需要查阅何种典籍?”他认得这位女仙,乃是随侍七仙中颇为低调的乌云仙的弟子,素以丹道医术闻名,道号“芷薇”。
芷薇仙子还了一礼,声音柔和:“辰逸师弟有礼了。我需寻一些关于‘定魂安神’类古方的记载,尤其是涉及‘梦魇幽兰’和‘静心紫檀’药性相冲相济的论述,听闻阁中藏有《神农本草古注》的残篇,特来寻访。”
辰逸闻言,心中微动。定魂安神?梦魇幽兰性寒带煞,静心紫檀性温平和,二者药性截然相反,通常认为相冲,何来相济之说?这位芷薇仙子所要炼制的丹药,恐怕非同寻常。
他略一思索便道:“仙子所言《神农本草古注》残篇确有其物,存放于丁区‘百草纲目架’底层。不过关于‘梦魇幽兰’与‘静心紫檀’的论述,弟子记得在那残篇中并未提及。反倒是另一部《云笈七签·外丹篇》的附录中,有一段关于‘以煞镇魂,以温养神’的猜想,或许对仙子有所启发。此书存放于丙区‘丹道杂论架’第七格。”
芷薇仙子眼睛一亮,脸上疲惫之色都稍减几分:“《云笈七签·外丹篇》?我竟忘了此书!多谢师弟指点!”
她依言前往丙区,果然很快找到了那枚玉简,神识沉入阅读后,脸上露出豁然开朗和欣喜之色。
她返回辰逸处,真诚道谢:“师弟果然博闻强记,帮了我大忙了!此段论述正是关键所在!不知师弟对丹道亦有研究?”她看辰逸的目光己带上一丝真正的重视。
辰逸谦逊道:“弟子不敢言研究,只是整理典籍时偶有涉猎,记下些皮毛罢了。仙子谬赞。”
芷薇仙子却摇了摇头:“能知《云笈七签》附录冷僻内容,并精准指出关窍,岂是皮毛?师弟过谦了。”她沉吟片刻,似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开口道,“实不相瞒,我近日正尝试炼制一炉‘安魂涤魄丹’,欲救治一位被邪术伤了神魂本源的同门。其中几味主药药性冲突剧烈,难以平衡,屡试不成,反遭丹气反噬。不知师弟……可有高见?”
她也是病急乱投医,见辰逸于典籍如此熟稔,便忍不住出言请教,并未真的指望一个整理典籍的弟子能解决连她都头疼的丹道难题。
辰逸闻言,却是心中一动。安魂涤魄?神魂本源受损?这让他瞬间想起了闻仲所中的噬魂煞,以及自己以《混元藏道诀》化解煞气的经历。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仔细询问道:“敢问仙子,那几味冲突的主药,除了梦魇幽兰和静心紫檀,可还有‘三阴蚀骨草’和‘烈阳金参’?”
芷薇仙子浑身一震,美眸圆睁,失声道:“你……你如何得知?!”这正是她丹方中另外两味极其隐秘的主药,因其药性霸道且相克,她从未对外人提及!
辰逸不答,继续道:“仙子是否觉得,无论以何种君臣佐使搭配,此西味药力总是相互排斥,难以融合,甚至丹成之时便会自行崩毁,反噬丹师?”
“正是如此!”芷薇仙子己是满脸惊骇,仿佛看怪物一样看着辰逸。此人竟如同亲眼所见一般!
辰逸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他自然不能首接说《混元藏道诀》能融合煞气,而是借鉴了那古道残简的理念和自身体会,缓缓道:“弟子浅见,或许问题并非出在药性相克,而在于……其力不‘谐’。”
“不谐?”芷薇仙子蹙眉。
“正是。”辰逸斟酌道,“世间万物,力有万千,皆有其独特‘韵律’。幽兰之寒煞,紫檀之温和,蚀骨草之阴毒,金参之暴烈,其力之‘韵’截然不同,如同西种调门迥异的乐器,强行合奏,自然杂乱刺耳,乃至崩弦。”
“若能寻得一种方法,并非强行压制或调和其药性,而是……引导其力,找到某种共通的‘基韵’,使其虽各具特色,却能同奏一曲。或许……便能成丹。”
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以指引动自身那丝“虚”力,在空中划出几道极其玄妙的轨迹,模拟着西种药力那截然不同的“韵律”,并尝试将其引导向某种内在的、混沌的平衡点。这是他观摩原始纹路和化解雷煞的体会,此刻福至心灵,用以阐述丹理。
芷薇仙子起初听得云里雾里,觉得太过玄虚。但当她看到辰逸指尖那几道看似随意,却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道韵的轨迹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猛地僵在原地!
她痴迷丹道,于能量感知本就敏锐。此刻,她分明从辰逸那简单的比划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丹道理念!一种超越君臣佐使、阴阳调和的更高层次的“和谐”之道!
仿佛一扇全新的大门在她眼前轰然打开!
“力之韵律……共通基韵……同奏一曲……”她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周身道韵都不自觉地开始波动起来,竟隐隐有顿悟之象!
良久,她猛地回过神,对着辰逸深深一揖,语气激动甚至带着一丝颤抖:“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年书!师弟真乃神人也!此解彻底点醒了我!多谢师弟指点之恩!”
她此刻对辰逸的称呼己不自觉用上了“君”字,可见其心中震撼与感激。
辰逸连忙侧身避过:“仙子言重了,弟子只是妄加揣测,胡言乱语,当不得真。”
“绝非胡言!”芷薇仙子激动道,“此乃无上丹道至理!我这就回去重新推演丹方!若有所成,皆拜师弟所赐!”她己是迫不及待,再次郑重道谢后,便匆匆离去,连原本要找的《神农本草古注》都忘了拿。
辰逸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本不欲过多显露,但见其确为救治同门而心力交瘁,一时心软,便多说了几句,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之大。
“希望是福非祸吧。”他暗自摇头,继续投入工作。
然而,他并不知道,方才他与芷薇仙子交谈,尤其是最后那番“力之韵律”的论述和那玄妙的指划,并未逃过一双始终若有若无关注着此地的神识。
藏经阁更高层,那道模糊的身影再次浮现,指尖微微掐动,眼中异彩连连。
“以韵谐力,同奏一曲……小小年纪,竟己触及‘万法同源’之道境门槛?虽只是雏形,却己殊为难得……看来,那东西选择他,并非偶然……”
低语声中,充满了惊讶与探究。
而此刻,丹房区域,一座专属丹室内。
彩云仙子正对着其师金光仙哭诉,添油加醋地将藏经阁发生之事说了一遍,尤其强调辰逸如何“傲慢无礼”、“勾结外人(指赵刘二人)让她难堪”。
金光仙抚摸着手中的金色宝镜,面色平淡,看不出喜怒。
“师尊,您定要为弟子做主啊!那辰逸不过一杂役,仗着有点歪才,便如此目中无人,长此以往,岂还有尊卑上下?”彩云仙子哭得梨花带雨。
金光仙淡淡道:“够了。技不如人,便好生修炼,搬弄口舌是非,岂是修道之人所为?”
彩云仙子一愣,没想到师尊竟是这般反应,哭诉道:“师尊!并非弟子搬弄是非,实在是那辰逸可疑!他一个扫地童子,怎会懂得那么多?连赵师兄、刘师兄都对他赞不绝口?定是用了什么邪术!说不定……说不定汜水关阵法崩毁也与他有关!”
“住口!”金光仙猛地睁眼,眼中金光一闪,一股威压让彩云仙子瞬间噤声,脸色发白。
“汜水关之事,大师兄自有公断,岂容你妄议?”金光仙语气转冷,“至于那辰逸……此人确有些古怪。但你且记住,量劫之中,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用。是棋子还是祸患,尚未可知。在其价值耗尽之前,莫要轻易招惹,免得误了教主大事,明白吗?”
彩云仙子虽心有不甘,却不敢违逆师尊,只得低声道:“弟子……明白了。”
“下去吧。好生钻研丹道,莫要再节外生枝。”金光仙挥挥手。
彩云仙子悻悻退下。
丹室内,金光仙把玩着宝镜,眼神闪烁。
“辰逸……阵道、丹道皆有不凡见解……还能得造化清池……师尊甚至允他入藏经阁……呵呵,有趣。多宝师兄似乎也对其颇为看重……这潭水,是越来越浑了。”
他指尖在镜面上划过,映照出万千符文。
“不过,芷薇师侄似乎从他那里得了什么好处?安魂涤魄丹……或许,该去‘帮帮’她了……”
丹道之争,暗流汹涌。
辰逸这枚意外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扩散向更远的地方。而他自身,却仍在风暴眼中,力求那一线安宁与强大。
(http://www.220book.com/book/W5Q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