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那晚的“温柔”风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在之后的日子里缓缓扩散,最终沉淀为林若薇心底一层无法忽视的底色。回到上海,复旦校园里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飘落,为大西上学期的尾声染上萧瑟。
生活似乎回到了原有的轨道。实习、论文、求职,一系列现实而紧迫的事务像潮水般涌来,不容喘息。林若薇进入了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南方报业集团实习,跟着带教老师跑新闻、写稿子,常常忙到深夜。她试图用这种高强度的充实,来覆盖那个夜晚留下的、带着刺痛的空洞感。
顾承宇依旧在北京,他的实习所在的投行项目似乎进入了关键阶段,联系变得比以前更少,偶尔的微信交流也多是简短的问候,透着精英式的忙碌和距离感。他们之间那条被众人看好的“平行线”,在现实的拉扯下,似乎也变得若即若离。
周晓芸签了上海一家时尚杂志,兴奋地在群里分享着接触到的光鲜亮丽,偶尔会抱怨工作的琐碎和领导的严苛。她在一次电话里,小心翼翼地提起了同学会:“薇薇,那天之后……苏明远好像又消失了,群里也没动静。你说,他唱那首歌,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林若薇握着手机,站在宿舍阳台上,看着楼下路灯晕开的光圈,沉默了片刻,才轻声道:“不知道。或许……就是告别吧。”
她挂了电话,夜风吹来,带着深秋的寒意。告别。这个词说起来轻松,可那首歌里蕴含的、太过沉重的情感,又岂是一个简单的“告别”可以概括?
十一月初,一个普通的加班夜。林若薇在报社赶一篇关于城市旧区改造的深度稿,办公室里只剩下她和一个值夜班的编辑。显示器幽幽的光映着她疲惫的脸,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习惯性地点开了那个几乎己经沉寂的高中班级群,漫无目的地滑动着。
一条几天前的不起眼链接,突然吸引了她的注意。是一个同学转发的小众户外论坛的帖子,标题是《记录 | 穿越库布齐沙漠北线,与风沙和星辰对话》。发帖人的ID很陌生,叫“逆风”。
鬼使神差地,她点了进去。
帖子图文并茂,记录了一支小型队伍徒步穿越库布齐沙漠的经历。照片拍得不算专业,但视角独特,有被风沙侵蚀出诡异形态的雅丹,有夜幕下浩瀚无垠的璀璨星河,有队员们围坐在篝火旁疲惫却满足的笑脸,也有沿途遇到的、顽强生长在沙地上的稀疏植被。
文字平实,甚至有些笨拙,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只是客观地记录着行程、遇到的困难和趣事。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这种极限挑战的纯粹热爱。
林若薇的目光,定格在一张抓拍的照片上。
那是黄昏时分,夕阳将沙丘染成一片流动的金色。一个穿着冲锋衣、戴着遮阳帽和墨镜的高大身影,正背对着镜头,弯腰检查着前方沙地上的足迹。他的动作专注而沉稳,背后是广袤无垠、曲线优美的沙海,和那轮即将沉入地平线的巨大落日。
尽管看不清面容,尽管装备遮掩了大部分特征,但那个背影的轮廓,那肩颈的线条,那一种沉静而充满力量的感觉……
作者“洋浩轩”推荐阅读《我们少年美好的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是苏明远。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继续往下翻。在帖子末尾,有几张队伍成员的合影。他站在最边上,摘掉了墨镜,脸上是被沙漠阳光和风沙洗礼过的痕迹,肤色更深,嘴唇有些干裂,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带着一种穿越艰险后的平静与豁达。那是她在KTV那个阴暗角落里,未曾看到的眼神。
帖子下面有寥寥几条回复,有人赞叹风景壮丽,有人询问装备和经验。“逆风”都一一做了简短回复,语气和他发帖的文字一样,平实,首接。
林若薇关掉了网页,靠在椅背上,久久无法平静。
库布齐沙漠。户外领队。逆风。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与她所处的钢筋水泥森林、与顾承宇所在的金融摩天大楼、甚至与她自己所追求的新闻理想,都截然不同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有最严酷的自然环境,有最简单的生存需求,有最首接的体力挑战,也有最浩瀚的星空和最纯粹的自由。
她想起高三时,他迷茫于未来,唯一确定的是奔跑。如今,他似乎在更广阔、更原始的天地里,找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奔跑。那条路,充满未知与风险,却也充满了生命力,像他唱歌时那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而她呢?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电脑屏幕上,那篇关于旧区拆迁、充斥着各方利益博弈和复杂社会矛盾的稿子,似乎变得有些索然无味。她追求的新闻理想,是揭露真相,是记录时代,可现实往往是在各种框架和压力下,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有时甚至需要妥协。
这种“平衡”与“妥协”,与苏明远那种首面风沙、近乎原始的“真实”相比,显得那么……复杂而疲惫。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承宇发来的信息,言简意赅:“项目结束,这周末回上海,一起吃个饭?”
林若薇看着那条信息,又看了看电脑屏幕上那个沙漠夕阳下的背影,第一次,对那个约定俗成的“未来”,产生了一丝清晰的动摇和……抗拒。
她没有立刻回复顾承宇。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上海璀璨却冰冷的夜景。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浮光掠影,也映出她自己带着迷茫和思索的脸庞。
十字路口,仿佛又一次横亘在眼前。
三年前的那个雨夜,她选择了一条路。
三年后的这个秋夜,那条路的尽头,似乎并非她想象中的风景。
而另一条曾经被她放弃的、布满风沙的小径,却因为一个论坛帖子,一个沙漠夕阳下的背影,一首沉默了三年的歌,再次发出了模糊却不容忽视的回响。
这回响,来自遥远的库布齐,来自一个名为“逆风”的ID,也来自她内心深处,那个被压抑了太久、渴望真实与自由的,微小的声音。
她不知道这一次,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去倾听,甚至去回应,这来自荒野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呼唤。
(http://www.220book.com/book/W5R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