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袭海?鞑虏叩边?南蛮入侵?!
“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儿?!”
通政使言辞出口刹那,司职锦衣卫指挥使,统帅大乾朝数万锦衣卫,
监察百官的同时,还负责刺探外敌情报的陆建,满眼不可置信的道:
“要知道我锦衣卫在边疆的资金、人员投入,远胜其他部门,
“若大乾边疆真的三起兵戈,我锦衣卫怎么未得到丝毫风声?”
陆建表示,虽说在大乾文武、阁老以及内廷诸监的联合制衡之下,锦衣卫权能受到压缩,
时至如今,已然到了,纵是执行皇差,都需要完备的办案手续的地步。
但,明面上的权能遭受压缩,
可,锦衣卫本职特务机构,却在圣上的支持之下,未曾遭受丝毫压缩,
甚至在皇帝的支持下,开辟出了能够直接同圣上汇禀的专项信息通道。
可现如今,每年花费海量金钱的天子亲军锦衣卫都未曾收到丝毫情报,
通政使这边却从其他部门得到了,致使其直接步入皇城,面见圣上回禀外敌侵略华夏之兵戈大事?
“不对劲,不对劲,不对劲!”
越想越感觉不对劲的陆建,连忙并步上前,冲跪在地上的通政使海清海磊峰道:
“海大人,鞑虏、倭寇、南蛮侵我大乾边境,是那个部门传递的情报……”
“踏踏踏!”
然,陆建的问话还未曾得到海清的回复,
贾琏那敏锐的五感便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跟着,方才闻听通政使之音,脸色剧变,立刻入殿回禀皇帝的小黄门显现而出,看向众人急声开口:
“圣上召见,陆大人,海大人,贾千户,请随奴婢前来。”
得闻圣上召见,陆建自然不在追问,随着小黄门的指引,步入大殿。
方才步入大殿,众人还未曾行礼,端坐九五宝座之上的照寰帝,便直接开口问道:
“海清,告诉朕,到底怎么回事!”
照寰帝问话出口,通政使海清海磊峰,立刻双手拢起,开口回禀道:
“回禀陛下,兵部递呈的情报之上显示:
“关外妖清同蒙古准格尔部达成了协定,互相嫁娶,共谋中原,从而出兵叩关。
“南蛮天灾降临,蛮兵为谋生计,出兵袭击边。
“两淮水域清缴倭寇,使得倭寇反抗,集结大军,侵袭海疆……”
说着海磊峰将通政使司衙门,承接的兵部情报,交由小黄门递呈照寰帝。
自夏守忠的手中接过兵部情报的照寰帝,瞥了一眼情报之上的兵部密印,以及情报规格,方才翻看起了兵部情报。
逐字逐句的翻看完毕之后,照寰帝发现,这分别出自三人之手的三份兵部情报,很是怪异,
虽说三份情报所使用的纸张磨损、潮湿程度各有不同,甚至墨迹显示,其所使用的墨锭也各有不同。
但,登顶九五之前是个闲散王爷,平日里最喜好之事,便是吟诗作对,书贴绘画,
因而精通文墨的照寰帝却发现,这三份兵部情报的墨迹干结时间,竟显得很是统一。
也就是说,倘若这三份情报内容,皆为真实不虚的话。
便证明,兵部暗探竟然是在同一时间,向京城传递了鞑虏、倭寇、南蛮入侵大乾的情报?
可,事情真的会有这么巧吗?!
眉头拧起,将三份情报放在桌案之上的照寰帝抬眸,看向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自己除却皇后之外,最为信任的奶兄弟陆建道:
“陆建,锦衣卫衙门这边,是否有鞑虏、倭寇、南蛮相干情报传来?”
“回禀陛下,无有!”
照寰帝的问话,陆建向来都是如实相告,
道出锦衣卫未曾得到此等军纪情报之后,陆建还向照寰帝道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锦衣卫对鞑虏、南蛮的资金、人力投入乃国朝之巅,
“尤其是在兵部情报之上,所提及准格尔部族的投入更是位列锦衣卫前三,
“若其真的同妖清八旗沆瀣一气,挥师叩关,我锦衣卫必定会有相干情报传来……”
一切权势,都来自照寰帝,得照寰帝圣眷加身,信赖程度甚至超过大乾皇子的陆建此言开口。
照寰帝眸中便复现出了一抹精芒。
结合兵部情报的疑点,照寰帝发现,兵部递呈通政使司衙门的三份紧急军情,很不对劲儿,
甚至有可能是假非真。
那么问题来了,兵部为何要冒着欺君之罪,递交这三份有可能是虚假的军情呢?!
登基九五至尊宝座几年间,每时每刻都在同太上、阁老、文武斡旋的照寰帝,
长期处于高烈度的政治斗争,从而被磨砺的无比敏锐的危机预感,已然预警。
他敏锐的感知到,一股恐怖的风暴正在酝酿。
“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戎在祭,
“鞑虏叩边、倭寇袭海、南蛮入侵,皆是兵戈大事,
“既然贼虏袭我大乾疆域,那我大乾就应当做好大兴兵戈之准备。”
感知到不对劲,却因情报缺失,摸不清兵部到底是什么路子的照寰帝,沉默片刻,决定令传递边疆情报的兵部前来陈情。
当然,外敌侵略乃国之大事,既然兵部将这等情报递呈了通政使司衙门,那么内阁、六部自然需要前来共议军情,
念及如此,照寰帝看向夏守忠命令开口:
“守忠传朕命令,以贼寇袭我大乾边疆之事,令内阁、六部等相干文武,即刻入宫,共议此事。”
夏守忠闻言,立刻双膝跪地,毕恭毕敬的面向照寰帝磕头开口:“奴婢遵命。”
“老二,朕闻听小黄门禀报,你押了很多人入宫见朕?”
眉头紧皱的照寰帝,一边思索这段时间以来,同兵部相干的朝政诸事,一边看向陆建笑问道:
“怎么,监察御史周守道那边还在封库盘查,你这边就已然将案子探清了?”
照寰帝履极以来,虽未曾经历大战,却也知大兴兵戈,打的就是钱,
而此刻的大乾朝,双日同天,部分财权被太上掌控,加上国朝今载天灾连连,国朝财政储备,甚至不足以覆盖国朝所需,
此时又有外虏侵袭大乾三边,一旦战端开启,国朝若无足额军饷下发,别说将入侵的外敌打退了。
甚至在军饷不足的情况下,这场战端甚至可能演变为前明末年那种:
七十二路反王高举再塑新天之大旗,纷纷造反,以至于大厦崩塌,国不将国之景。
一开始照寰帝将充实国库的希望,放在了王子腾这个京营代节度使,主动带头归还国库欠银,引发京中文武、勋贵还银浪潮之上。
但,王子腾晚荣国公府一步,归还国库欠银,且贾王两家归还国库欠银至今,
除却些许本就出身贫寒,自身都难保的贫寒官员,从牙缝里挤出了些许银两,归还国库外,
世袭爵位的勋贵大族,家底殷实的文武官员,却无一愿为国朝解忧。
如此种种,令照寰帝心头蒙尘。
只能将希望放在陆建等人所探查的三大库贪渎之事上。
虽说照寰帝也明白,三日不到的光阴,锦衣卫极难探查出什么,
但是在这国朝极需要财货,以解燃眉之际的关键节点,
照寰帝还是希望陆建所率领的锦衣卫能够超常发挥,最起码搞出部分财货,让国朝有底气应对‘三边外敌’。
“是的陛下,我锦衣卫依尊陛下旨意,已然将三大库贪渎事宜查清。”
自身权职全赖照寰帝信任的陆建,素来不会欺瞒照寰帝,
加上在陆建看来,查清三大库贪渎,抄出银两为照寰帝解忧,乃是有益国朝,更益照寰帝之事,
因而,照寰帝问话落地,陆建便左侧一步,将身后的贾琏露出来,而后面向照寰帝躬身一礼道:
“具体事项,由缉拿三库郎中、员外郎,并审讯出实证的贾千户,详呈陛下。”
“已然查清了!”
照寰帝闻听三大库贪渎事宜,竟然在短短三日不到的光阴之内,便已然探查清楚,顿时眼瞳大亮,看向随陆建一并行礼的贾琏道:
“贾爱卿,速速告知于朕,爱卿是如何稽查贪渎?三大库上下,又合计贪渎几何?”
“遵旨陛下,我等在指挥使陆建大人的指导下,在陛下天威笼罩下,
“同都察院监察御史周守道大人商议,以封锁三大库核查账目,清点库存为由,向户部三大库施压,
“这等贪渎国库财货的硕鼠,自知犯罪,本就是那惊弓之鸟,
“奉旨查库的周御史封库讯息,以及锦衣卫接掌三大库戍守事宜之讯息传出,
“三大库郎中,员外郎,便向臣发出了邀请,并在教坊司、勾栏院向臣行贿四十余万两财货。”
贾琏闻言,将审讯纪要,转交小黄门,由其呈交照寰帝之后,据实讲述道:
“下官以此为凭,拿了三大库郎中,左右员外郎等人,
“终于不负圣望,撬开其口,得出其贪渎财货储存方位,以及同其沆瀣一气,贪渎国库财货之同犯、靠山。”
“据三大库贪渎官员供认,他们在司职三大库的两年有余任期之中,合计贪渎国库财货,五百三十余万两。
“其中四成,交由利益相干者,以及三大库贪渎系统之靠山所有,
“剩余六成,约为三百二十万两财货,则由三大库司职官员瓜分。”
说到这里,贾琏顿了一下,余光撇了一眼九五宝座之上,满脸阴沉的照寰帝之后,继续说道:
“三大库郎中、左右员外郎供认不讳,并表示这三百二十万两财货,他们仅仅只是花费了些许,
“若是查抄,约能抄得两百五十万两财货,
“加上三大库底层库丁,库大使等贪渎者,有望能查抄五百余万两财货……”
“单是银库库丁之贪渎便超百万,三大库郎中、员外郎贪渎之数为五百三十余万,
“此二者相加,便是近七百万两的贪渎,就这还未曾算上缎匹、颜料二库的底层贪渎,
“贾爱卿却告诉朕,只能抄出五百余万两财货?”
贾琏话音还未曾落地,照寰帝便眉头紧皱的打断贾琏所言,眼眸低垂的看向贾琏的双眼,缓缓开口:
“为何两者相差如此之巨?”
“回禀陛下。”
若是接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封建土著得皇帝质问,哪怕是位极人臣的内阁阁老,都不免心生忐忑。
但贾琏面对照寰帝的质问,心中却是毫无波澜,当然为表示对皇权的敬畏,贾琏面上还是做出了一副惶恐之色,连行礼回话道:
“锦衣卫行事需查有实证,方能行事,
“石崇贵等人所招供之言,臣不敢妄改,
“但未曾查有实证之前,臣也不能妄信石崇贵等人招供所言。
“毕竟,人心隔肚皮,
“在未经调查之前,臣并不确定,石崇贵等人到底是将贪渎财货花天酒地花费了出去,从而在心知必死之前,拉他人下水,
“还是真的如他所言,其贪渎国库财货的部分,交给了他的靠山……”
“未曾查实,就去查清楚!”
照寰帝闻言,眉头紧皱的看向陆建道:
“陆建,你执掌锦衣卫至今,怎么还将这种查到一半的案子,递呈于朕?”
“陛下,我们没有权力啊!”
陆建闻言,脸上浮现出委屈之色的看向照寰帝道:
“陛下锦衣卫权柄,屡遭限制,时至如今,我们锦衣卫办案,只要是涉及二品大员,无有陛下授权,我等便无权召其问话,更遑论调查一品大员,乃至内阁阁老的贪渎……”
“你说什么?”
烦恼于三边遭袭,从而尚未翻阅审讯纪要的照寰帝闻言,眉头紧皱的截断陆建所言道:
“连一品大员与内阁阁老,都参与了三大库贪渎?!”
仅仅在路上同贾琏通了气,却未曾翻看审讯记录的陆建闻言,扭过身看向贾琏,示意其回话。
“陛下,根据石崇贵等人交代,
“户部三大库贪渎之风,早成传统,
“而他们竟六部遴选,成为三大库郎中前夕,便接受了兼任户部尚书钱有为钱阁老的谈话,
“钱阁老同其谈话之后,前任郎中便同石崇贵讲述了,如何贪渎国库财货的技巧。
“因家中老人急病需医的石崇贵,便因此落马,陷入了贪渎旋涡。
“不仅仅只是石崇贵,其他两库郎中,以及左右员外郎,都是因为自身贫瘠,急需财货救命,方被三大库贪渎系统拉下水,走上了不归之路。”
接受陆建眼神示意的贾琏,当仁不让的踏前一步,冲照寰帝行礼开口:
“被拖下水之后,石崇贵等人自述:‘忧心贪渎国库财货之事被发现,更忧心自己没用了被贪渎集团所杀,遂记录下了其所行贿的每一名官员的名姓,以及所贿赂之金额’,以备不时之需,
“臣私以为,三大库直接贪渎之官员固然可恶,
“但那些将我大乾朝官风清廉的官员拖下水的存在,更加该杀!”
(http://www.220book.com/book/W62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