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内部的风波,在林烽的雷霆手段下暂时平息。鞭刑的余威尚在,队伍的氛围肃杀而凝重,却也透着一股被强行拧紧后的纪律性。然而,外部世界的威胁,并不会因为内部的整顿而稍有停歇。恰恰相反,“山鹰支队”此前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端掉税卡、分发物资的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正迅速扩散至日伪统治的神经末梢。
日军驻县城的坂田大队指挥部内,气氛阴沉。一份份关于西山地区“不明武装”活动频繁、多个据点哨卡遭袭、皇协军士气低落的报告,堆在了大队长坂田一郎少佐的案头。尤其让坂田恼火的是,黑风口税卡被全歼,不仅损失了人员装备,更严重的是,对方竟然将缴获的物资分发给百姓,这无疑是在挑战皇军的权威,煽动“不良情绪”。
“八嘎!”坂田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股小小的流寇,竟敢如此嚣张!必须彻底铲除,以儆效尤!”
鉴于对方行踪诡秘,战术灵活,坂田判断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土匪或溃兵,而是一股有一定组织性和战斗力的抵抗力量。但他并未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认为其充其量是疥癣之疾,只是活动过于频繁,需要予以“清理”。他决定采取一次试探性的扫荡,目的在于摸清这股武装的规模、活动规律和根据地大致方位。
很快,一支由一个加强中队的日军为主,配属一个连的伪军(约100人),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由一名叫中村的大尉指挥,开进了西山地区。他们的任务是进行梳篦式搜索,重点侦察地形复杂、易于藏匿的区域,寻找并消灭这支“流寇”,至少也要将其驱离或重创。
敌人出动的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鹰嘴崖。
最先发出预警的是“闪电”。它在一次例行外围侦察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大队人马行动带来的异常气味和震动,提前示警。紧接着,侦察分队也在外围山梁上观察到了日军队伍扬起的尘土和漫长的行军线。几乎同时,王老汉也冒着风险派人送来了口信:“鬼子大部队进山了,看样子是冲着咱们这边来的!”
支队部内,油灯摇曳。林烽、老赵、赵铁锤等人围在简陋手绘的地图前,神情严肃。
“来者不善。”老赵指着地图上日军的大致行进方向,“看这架势,是一个加强中队,还带了炮。不是小打小闹,是想把咱们挖出来。”
赵铁锤面露忧色:“硬碰硬肯定不行,咱们人少,装备差,尤其是重火力几乎没有。”
林烽沉吟片刻,目光锐利:“鬼子这次来,是试探。他们还不知道咱们的底细,作者“诗桐在这儿”推荐阅读《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更不知道鹰嘴崖的具置。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接触、评估。所以,咱们的策略是:依托根据地,巧妙周旋,绝不硬拼,避免暴露核心!”
chapter_();
他迅速做出部署:
1 加派侦察分队,由老赵亲自带队,配合“闪电”,严密监控日军动向,摸清其搜索路线和节奏。
2 全员进入一级战备。加固谷口工事,检查所有陷阱机关。将非战斗人员提前疏散至最隐蔽、备有少量物资的后山秘密洞穴。主力部队在谷内隐蔽待命,做好随时战斗或转移的准备。在鹰嘴崖外围故意布设一些疑阵,如废弃的临时营地痕迹、指向错误方向的脚印等,迷惑敌人。
3 战术运用: 核心是“藏、扰、耗”。
战斗随即展开。日军的扫荡部队像一张大网,缓缓撒向西山。然而,他们面对的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一群熟悉每一寸山林、且刚刚经过纪律整顿的“山鹰”。
就这样,中村大尉的扫荡部队在西山地区折腾了五六天,损兵折将,疲惫不堪,却连“山鹰支队”主力的影子都没找到。他们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空有力气无处使。补给线拉长,士兵士气低落,加之判断对方只是小股极其狡猾的流寇,难以短期内肃清,继续耗下去意义不大。最终,中村大尉只得向上级报告“击溃小股流匪,残部溃散山林”,然后悻悻地草草收兵。
当日军的队伍拖着疲惫的步伐消失在远山背后,鹰嘴崖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初战告捷!他们成功抵御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扫荡,并且自身损失极小。
更重要的是,这次成功的防御战,对刚刚经历内部整顿的“山鹰支队”次全方位的检验:
庆祝是短暂的。林烽和老赵站在崖壁哨位上,望着日军撤退的方向,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鬼子退是退了,”老赵吐出一口烟,眉头紧锁,“可他们这次吃了亏,也摸到了咱们的一些边。下次再来,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林烽点点头,目光深邃:“中村只是前锋。坂田丢了面子,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次试探,让他知道了西山有硬骨头。我估计,更残酷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扫荡,已经在酝酿了。”
他回身,看着谷中士气高昂的队员们,心中清楚:初试锋芒的胜利,固然可喜,但它更像是一声警钟。真正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山鹰的翅膀已经展开,接下来,将要迎接的是能否搏击长空的生死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W63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