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看着高义,泪水决堤。
知道自己活不成,说不怕是假的。“祖父,孙儿不孝,连累了您。
您骂我、打我吧。是我对不住,更对不住高家。”
高义颤颤巍巍抚上他的脸,泪珠成串往下砸。
“事情己经发生,骂你又能改变什么?
孩子,来世,投身在普通人家吧。”不要再有贪念,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高岳受审时如坠地狱,却没有留下一商泪。如今看着祖父为他痛哭悲伤,心中追悔莫及。
他知道自己明日问斩。今日,是他们最后一面。
皇上保高家,也是堵悠悠众口。
他一个人赴死,也算消份罪孽。
“祖父,您不必为孙儿难过,孙儿不配。
明日......莫要来了。”
高义闻言,心如刀割。
高岳又对高晨道:“我嫉妒祖父疼你,没想到,来送我最后一程之人竟是你。”
“大哥。”高晨泣不成声。“兄弟一场,不说这些。”
“好。不说。”高岳也想早些解脱。萧荣轩的手段太狠、太难熬。
“阿晨。”他唤高晨。
“大哥,我在。”
高岳动了动身子,想再看看弟弟。“你要好好孝顺祖父。
我错了,也悔了。可这世间,唯有后悔无药可医。
好好守着高家,守着祖父。”
“我答应你。”高晨重重点头。
高岳想到妻子。“帮我带句话给你大嫂。”
“大哥,你说。”高晨抽泣着应他。
高岳唇边扯出一抹苦笑。“我知她当年嫁我,实属被逼无奈。也知她喝避子汤多年。更知她心中另有所爱。
离开前,我将和离书放在书房案几的木匣中。
府中一切尽数留给她。”
高晨心疼他,却也应下了。
自从知晓大哥出事,大嫂表现得漠不关心,似乎有事的只是陌生人。
如此,也好。生前无牵绊,来世莫相见。
高义打开食盒,亲手喂他吃下断头饭。
萧荣轩面上工夫做足,提前为他备了身干净衣裳。
虽是粗布,但该有体面还是给了。
换衣时,高岳疼出的汗珠几乎打湿衣料。
时光留不住,该来的要来,该走要的还是要走。
高晨扶着祖父缓缓走出牢门。
高岳用尽全身力气,朝着高义的背影重重磕头。
高义脚下顿下,但再无勇气回头。
这是他此生流泪最多一次。他的泪水,几乎在这一日流尽。
回府路上,三人谁也没有说话。
高义痛心疾首、心力交瘁。
高晨默默陪着祖父,一言不发。
到了将军府门外,萧荣轩同二人道别。
他站在原处看着沈府高墙。今日不能见沈知若,好可惜。
同样看着沈家的还有高晨。他只看了片刻,便扶着祖父进了府门。
萧林海听闻祝氏病了,也知道起因与长子有关,却不闻不问,佯装不知。
阮氏心里乐开花。“那对母子因何事吵得这般凶?”
她身边的高妈妈轻声回:“听闻与世子亲事有关。
车夫并未听得真切。孙妈妈一首守着,不让人靠近马车。
阮氏春风得意。“定是祝氏急了,让他定下谢将芷。世子爷违了她的意。
咱们这位世子爷,看清不声不响,实则心中对她怨恨至极,哪里肯听。”
高妈妈也是如此想。“只是那沈家那边,不知侯爷是如何想的。
最终还得侯爷定夺。”
一提这事,阮氏也犯难。“不知怎的,侯爷好似瞧不上沈家。
按理说,偌大京城,能配得咱们府上的,也就那几大家。
我也不懂,侯爷为何单单对沈家不满?”
高妈妈思索片刻。“您说,会不会因为在朝中,意见不合所致?”
阮氏不懂朝堂风波,可经她这一提醒,倒也觉得很有可能。
“我们改日再去沈府打探一二。”
萧荣轩乘着夜色去了五皇子府。
“高义见到高岳了?”赵钰泽问他。
“见了,断头饭也吃了,衣裳也换了,只等明日上路。”
萧荣轩反问他:“今儿在朝上,您是唱得哪一出?”
赵钰泽回府后也反省自己。“一时没控制好,就......”
他又解释:“我是真心想救高义。
他战功赫赫、顶天立地。那样的结局,让人于心不忍,更替他不值。”
萧荣轩无语。“六皇子那边,您没打声招呼?我见他可是担心坏了。”
赵钰泽摇头。“那孩子胆小,我们的事,尽量别让他搅进来。
若我成事,将来他愿意做个闲散王爷也好,愿意留在做个贤臣也罢,只盼着他活得无拘无束。
若我败了,他还有置身事外的机会。
这种勾心斗角的烂事,别沾他的身。”
萧荣轩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怎么?你的宝贝弟弟不能烂事沾身,我就能?
我就只配勾心斗角。”
赵钰泽被气笑。“你这嘴上功夫越发了不得。莫不是得了心上人真传?
提起沈知若,萧荣轩心情好很多。“今日送高义回去路上,他问起你的府邸在何处。应是要来谢你。”
赵钰泽忙道:“这个时候怕是不妥。有机会再见吧。”
萧荣轩与他想法一致。“放心,我暗示过,他应听得懂。”
“多谢。”赵钰泽松了口气。
“高家之事虽解决,太子也盯上你了。今日,我见三皇子看你的眼神不善。”
赵钰泽挺佩服他三哥。足智多谋、思虑周密,就是母家家世弱了些。
姚贵妃虽是贵妃,可贵妃之位却是用姚家部分实权所换。
失了实权的姚家,再无翻身之力。如今只能算得上空有虚名的世家贵族。
若非如此,三皇子争那个位子,还是大有胜算。
赵钰泽认为,这是他父皇做的最富心机之事,骗姚家以实权换贵妃之位。
姚家上当。贵妃有了,实权却再回不到手中。
想想都好笑。这种三岁娃娃都骗不到的事,姚家居然上钩。
只能说,权利与欲望很可怕,使人冲动、将清醒抛之脑后。
姚家多出文臣,当今皇上肃政帝初登基时,太师、太傅、右丞相皆是姚氏一族。可见当年姚氏何等风光。
皇后母家背靠兵部,与贵妃姚氏平分秋色。
可皇上偏偏空置了太师与太傅两大正一品官职。
(http://www.220book.com/book/W63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