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如同轻纱般笼罩着云雾山麓。坳口村外围的山梁上,民兵队长张老嘎带着两个年轻民兵,趴在一丛茂密的灌木后面,眼睛死死盯着山下那条蜿蜒的土路。他们的呼吸都刻意放得很轻,生怕惊动了什么。张老嘎手里紧握着一杆老旧的鸟铳,另外两个后生,一个拿着红缨枪,一个拿着把柴刀,紧张地咽着唾沫。
他们是坳口村民兵队的瞭望哨,按照救国军工作队的部署,在这里监视从马家镇方向的动静。几天来,村子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坚壁清野己经完成,老弱妇孺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后山的秘密山洞里。留下的青壮年,要么加入了民兵队,要么帮着工作队做最后的准备。
“嘎叔,你说……小鬼子真会来吗?”拿着柴刀的后生忍不住低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老嘎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闭嘴!工作队和老总们的话还能有假?都把招子放亮点!听到动静,按约定,放响箭报信!”
话音刚落,拿着红缨枪的后生突然碰了碰张老嘎,手指颤抖地指向山下土路的尽头。
远处,尘土扬起。先是几个小黑点,然后是更多,影影绰绰,沿着土路向这边移动。隐隐约约还能听到骡马的嘶鸣和嘈杂的人声。
“来了!”张老嘎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猛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自制的竹筒,里面装着特制的火药和信号箭。他深吸一口气,用火折子点燃引信。
“咻——啪!”一支带着红色尾焰的响箭尖啸着窜上天空,在黎明的天幕上炸开一团醒目的红烟。
几乎在响箭升空的同时,山下也传来了几声枪响。“砰!砰!”子弹打在民兵们藏身不远处的岩石上,溅起几点火星。
“被发现了!快撤!按计划撤回村里第一道防线!”张老嘎低吼一声,三个人连滚带爬地从山梁上退下来,沿着早就探好的小路,向村里跑去。
山下,伪军李富贵部的一个先头连,大约一百多人,乱哄哄地沿着土路开来。刚才的枪声是他们的尖兵发现山上有动静后胡乱放的枪。看到响箭,伪军连长,一个歪戴着帽子、一脸痞气的家伙,骂骂咧咧地催促队伍加快速度:“妈的,肯定是救国军的探子!快!冲进村子,抢……不,搜剿抗日分子!”
坳口村,村口用沙包、石块和砍倒的树木构筑了一道简易的防线。王虎派来的一个警卫班班长,姓孙,带着十名战士,以及张老嘎的二十多名民兵,己经严阵以待。孙班长趴在沙包后面,看着远处扬起的尘土和越来越近的伪军队伍,沉声对身边的民兵说:“都稳住!听我命令再开枪!瞄准了打,别浪费子弹!”
民兵们紧张地点点头,握着各种五花八门的武器,手指扣在扳机或者紧握着刀枪木柄,手心里全是汗。这是他们很多人第一次真正面对拿枪的敌人。
伪军队伍毫无队形可言,乱糟糟地涌到村口大约一百米的地方。那个伪军连长挥舞着驳壳枪,咋咋呼呼地喊道:“弟兄们!给我冲!拿下坳口村,长官有赏!”
“打!”孙班长看伪军进入有效射程,猛地一声令下。
“砰!砰!砰!”“啪!啪!”警卫班战士手中的汉阳造、中正式步枪首先开火,子弹精准地射向冲在前面的伪军。几个伪军应声倒地。
民兵们也跟着开了火。鸟铳发出沉闷的轰鸣,喷出大团的铁砂,虽然精度差,但覆盖面广,顿时将冲在前面的几个伪军打得满脸开花,惨叫着倒地。拿着步枪的民兵也扣动了扳机,虽然枪法生疏,但密集的枪声也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伪军没想到村里的抵抗这么坚决,冲在前面的倒下七八个后,后面的立刻趴倒在地,或者找掩体,胡乱地向村口放枪。双方隔着百十米的距离对射起来,子弹啾啾地飞过,打在土墙、沙包上,噗噗作响。
一个年轻的民兵,大概是太紧张,打完一枪后,忘了隐蔽,愣愣地站着拉枪栓。一颗流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带走一缕头发,吓得他脸色煞白,猛地缩回掩体后面,大口喘气。
“二狗子!不要命了!”旁边的老民兵一把将他拽低,“听着,放一枪,立刻缩回来,上子弹,别露头!”
伪军连长见第一次冲锋被打退,气得哇哇叫,组织机枪手架起一挺歪把子轻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地向村口扫射,压制守军火力。
“注意隐蔽!”孙班长大声喊道,子弹打在沙包上,泥土飞溅。
对射持续了约莫一刻钟。伪军虽然人多,但士气不高,进攻意志薄弱,被村口顽强的阻击挡住,无法前进。而村内的守军,弹药有限,也无法击退伪军。
就在这时,村后山方向传来了几声尖锐的哨响。那是预先约定的信号,代表阻击任务初步完成,掩护群众转移的目的己达到,内线部队开始按计划逐次撤退。
“撤!交替掩护,按预定路线撤退!”孙班长果断下令。
警卫班战士和民兵们开始有序后撤。两人一组,一组射击掩护,另一组后撤到下一道防线或隐蔽点,然后轮换。他们利用对村内地形的熟悉,穿过房屋、小巷,迅速向村后转移。
伪军发现对方的火力减弱,试探着又发起一次冲锋,这次轻易地冲进了村口防线。村子里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人,只有一些来不及带走的杂物。
“妈的,人都跑光了!”伪军连长踹开一扇虚掩的房门,里面空空如也。他气急败坏地喊道:“给老子搜!看看有没有藏起来的粮食和好东西!”
伪军们一窝蜂地散开,开始在村子里翻箱倒柜。然而,他们很快发现,村子里能吃的、能用的东西几乎都被搬空了,水井大多被掩盖或污染。偶尔有几个动作慢的伪军,被留在最后掩护的侦察兵或熟悉地形的民兵用冷枪放倒。
类似的场景,在鹰嘴涧根据地外围的几个村庄陆续上演。王虎指挥的内线坚持部队和民兵,严格执行着“层层阻击、节节抵抗、迟滞消耗”的策略。他们不固守一村一地,利用熟悉的地形和预设的工事、陷阱,不断给予进犯的伪军和小鬼子先头部队以杀伤和骚扰,然后迅速转移。
与此同时,在鹰嘴涧东北方向约二十里的一处密林山谷中,救国军第二师师长寇庄,正听着侦察兵的报告。
“师长,李富贵的主力大约西百人,己经分成了两股。一股大约两百人,由他的副官带领,正在扫荡坳口村方向的几个村子。另一股,由李富贵亲自带领,大约两百人,正沿着黑水河谷,向咱们这边过来,看样子是想从东面逼近鹰嘴涧。”
寇庄是个西十岁左右的汉子,面容粗犷,眼神里带着一股悍勇。他盯着铺在石头上的简易地图,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好啊,这个李富贵,还真敢分兵!传令下去,一团、二团,立刻向黑水河谷上游的‘一线天’运动,抢占两侧制高点!三团作为预备队,隐蔽待机。咱们就在‘一线天’,给李富贵来个瓮中捉鳖!”
“一线天”是黑水河谷的一段险要所在,两侧山崖陡峭,中间通道狭窄,是打伏击的理想地点。
而在西北方向,由赵世勋率领的第一师主力,也如同蛰伏的猎豹,隐蔽在预定区域,通过刘黑子侦察连不断传回的情报,密切关注着小鬼子主力和那个神秘的特战中队的动向。赵世勋得到的消息是,龟田率领的鬼子大队主力约五百人,配属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数挺重机枪,正从北面稳步推进,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一边修复被破坏的道路,一边建立临时兵站,显得很有耐心。而佐藤的特战中队,则如同鬼魅般消失了,侦察连暂时失去了他们的踪迹,这让赵世勋和后方的雷炎都感到一丝不安。
雷炎坐镇鹰嘴涧指挥部,不断接收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情报。坳口村等地的初步接触,达到了预期目的,迟滞了敌人,掩护了群众。寇庄二师即将对李富贵一部发起的伏击,是反扫荡计划中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如果成功,不仅能沉重打击伪军气焰,也能极大鼓舞根据地军民的士气。
“告诉寇师长,战机稍纵即逝,务必速战速决,打完立刻转移,不要贪功恋战。”雷炎对传令兵吩咐道,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片代表佐藤特战中队的空白区域。这个潜在的威胁,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6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