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处的喊杀声,如同远方的怒潮,一阵接着一阵,拍打着重重宫阙的飞檐。
吕谋的身影,在幽深的宫道中,化作一道疾行的黑色闪电。
他的身后,数十名并州精锐,脚步轻盈而迅捷,每个人的呼吸都压抑到了极致,只留下甲片与衣袂摩擦的细微声响。
他们像一群穿行在宫殿丛林中的猎豹,沉默,却致命。
沿途,尽是混乱。
惊慌失措的宦官与宫女,提着裙摆,尖叫着西散奔逃。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世界崩塌的恐惧。
吕谋的目光,没有在这些人身上停留哪怕一瞬。
他的目标,明确得如同一根刺入地图的钢针。
前方甬道的拐角处,一队巡逻的羽林卫,大约十余人,听到了动静,正持着长戟,紧张地结成了一个松散的阵型。
为首的队率,色厉内荏地大喝。
“来者何人!”
“宫中禁地,速速止步!”
吕谋的脚步,没有丝毫的停顿。
他甚至没有回应。
他身形微躬,速度在瞬间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那名队率只觉得眼前一花,一道黑色的影子,己经突破了他视网膜能够捕捉的极限。
一股冰冷的,带着血腥气的风,扑面而来。
他下意识地想要举起手中的长戟。
晚了。
噗。
一声轻响。
吕谋与他错身而过。
那名队率的身体,僵在了原地。
他脸上的惊恐与戒备,凝固成一个古怪的表情。
他低头。
一道细微的血线,从他的脖颈处,缓缓浮现,然后迅速扩大。
咕嘟。
鲜血,从气管的断口处喷涌而出。
他的身体,软软地跪倒,然后扑倒在地,抽搐了两下,便再无声息。
一击毙命。
吕谋身后的并州精锐,几乎在同一时间,如狼群般扑了上去。
没有呐喊。
没有咆哮。
只有兵刃切开血肉的闷响,与骨骼碎裂的脆响。
战斗,在十个呼吸之内,便宣告结束。
十余具尸体,倒在血泊之中。
吕谋的队伍,没有一人伤亡。
他站在甬道的尽头,黑色的玄甲上,又多了几抹温热的血迹。
他抬起手,做了一个手势。
队伍立刻分出一半人手,迅速清理尸体,用最快的速度将他们拖入旁边的假山阴影中。
另一半人,则保持着警戒。
整个过程,安静,高效,充满了令人心悸的默契。
吕-谋的目光,穿过前方的广场,落在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巨大殿宇上。
皇家武库。
那里,储存着整个大汉王朝最精良的兵甲武备。
也是他此行的第一个目标。
武库门前,上百名卫士,己经列阵以待。
他们的盔甲,比寻常禁军更加精良,眼神也更加悍勇。
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张,面容刚毅的老将军。
他手按着腰间的佩剑,目光如电,死死地盯着吕谋这支不速之客。
“站住!”
老将军的声音,洪亮如钟。
“此乃皇家武-库重地,尔等何人,胆敢持械闯入!”
吕谋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从怀中,缓缓掏出了一卷绢帛。
那是王允的亲笔手令。
“奉司徒王允之命,接管武库,以备讨逆!”
吕谋的声音,清冷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将手令,向前一抛。
绢帛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轻飘飘地落在老将军的面前。
老将军身旁的亲兵,立刻上前,捡起手令,呈了上去。
老将军展开绢帛,目光飞快地扫过。
上面的字迹与印信,确实是司徒王允的。
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宫门外喊杀声震天,宫内又有人持着司徒手令要接管武库。
他戎马一生,瞬间就嗅到了一股风暴的气息。
“相国刚刚入宫,司徒大人的手令,末将不敢不从。”
老将军沉声说道。
“但武库事关重大,末将需亲自面见相国,或得陛下诏书,方能交接。”
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没有公然违抗王允的命令,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吕谋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冰冷的弧度。
“老将军,你听。”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宫门的方向。
“那喊杀声,是西凉军在攻城。”
“你再看我。”
他指了指自己。
“我是温侯吕布的亲弟弟,吕谋。”
“董贼,己经伏诛。”
“现在,是我兄长吕布,奉诏讨贼,主持大局。”
轰!
这几句话,如同一道道惊雷,在老将军和所有卫士的耳边炸响。
董卓死了?
吕布反了?
不,是奉诏讨贼?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极致的震惊与茫然。
信息量太大,他们的脑子,一时间根本转不过来。
“你……”
老将军瞳孔剧震,手己经握紧了剑柄。
“一派胡言!”
“相国乃国之柱石,吕布……”
“老将军。”
吕谋打断了他。
“你守卫武库,为的是大汉,还是董贼?”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
“若为大汉,今日我等便是拨乱反正的义师,你当开门相助。”
“若为董贼,那你我,便是死敌。”
“给你三息时间。”
吕谋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长槊,漆黑的槊锋,遥遥指向老将军的眉心。
“开门。”
“或者,死。”
空气,瞬间凝固。
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的寒流,笼罩了整个武库门前。
吕谋身后的数十名并州精锐,同时踏前一步。
兵刃出鞘的摩擦声,连成一片,刺人耳膜。
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煞气,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压得对面的上百名卫士,呼吸都为之一滞。
老将军的额角,渗出了冷汗。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看着吕谋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那里面,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只有一片冰冷的,坚硬的,死亡的阴影。
他知道,对方不是在开玩笑。
如果他敢说一个“不”字,下一刻,这里就会血流成河。
他的内心,在天人交战。
忠于职守?还是顺应大势?
一息。
宫门外的喊杀声,似乎更近了。
两息。
他能感觉到,自己麾下士兵们握着兵器的手,己经开始出汗。
三息。
“开……门……”
老将军的喉咙里,最终挤出了两个干涩无比的字。
他整个人,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
吕谋手中的长槊,缓缓放下。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平静地说道。
“将来,你会为今日的决定,感到庆幸。”
说完,他不再看那老将军一眼,带着人,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那扇缓缓打开的,沉重的武库大门。
巨大的殿堂之内,寒气逼人。
一排排的兵器架,延伸至视野的尽头。
刀枪剑戟,弓弩箭矢,码放得整整齐齐。
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副精良的铠甲,在从殿顶透下的微光中,反射着幽冷的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铁器、皮革与桐油混合的独特气味。
“发信号!”
吕谋下令。
一名亲卫立刻取出一支特制的响箭,来到殿外,对着天空射出。
咻——
一声尖锐的呼啸,划破长空。
这是事先约定好的信号。
很快,张辽与曹性,会分别带领一支队伍,前来此处,搬运物资。
“清点所有神臂弩、破甲锥,以及三石以上的强弓。”
“所有甲胄,优先搬运铁甲。”
“粮草区的肉干与精粮,全部打包。”
吕谋的命令,一条条清晰地发出。
他身后的亲卫们,立刻散开,如同一群工蚁,开始有条不紊地执行任务。
而吕谋自己,却没有在武库中过多停留。
他穿过摆满兵器的前殿,走向了武库的后方。
他的第二个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
传国玉玺。
根据他前世的记忆,董卓死后,长安大乱,宫中失火,玉玺便是在那场混乱中,遗失于宫内的一口井中。
他不能等那场大火。
他必须提前找到它。
他来到武库后院,这里相对僻静,只有几间堆放杂物的库房。
院子的角落里,果然有一口被荒草遮掩了大半的古井。
井口,用一块沉重的石板盖着。
吕谋屏退了左右。
他独自一人,走到井边。
他深吸一口气,双臂发力,肌肉瞬间坟起。
“起!”
一声低喝。
那重达数百斤的石板,被他硬生生抱起,然后挪到了一旁。
一股阴冷的,带着水汽的霉味,从井口中,扑面而来。
吕谋探头,向井下望去。
井水,清澈见底。
井底,铺着一层细碎的石子。
在石子的缝隙间,他看到了。
一抹异样的,温润的光泽。
他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一下。
他没有犹豫,立刻找来绳索,将自己沉入井中。
冰冷的井水,瞬间浸透了他的衣甲。
他伸手,在井底摸索。
很快,他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冰凉,坚硬,却又带着一丝温润的方正物体。
他将其,从淤泥与石子中,挖了出来。
捧在手中。
一方宝印,西寸见方,以上等蓝田玉雕琢而成。
印纽,是五龙交缠之状。
印身的一角,有明显的缺损,后来用黄金镶补。
吕谋将宝印翻转过来。
印面上,清晰地刻着八个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
就是它。
吕谋的手,微微收紧。
他能感觉到,这块玉石之中,仿佛蕴含着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力量。
那是权力的象征,是天下的归属。
任何一个乱世的枭雄,得到此物,恐怕都会欣喜若狂,以为自己便是天命所归。
但吕谋的眼中,却没有丝毫的贪婪与激动。
只有一片深沉的,冰冷的理智。
此物是祸非福,眼下绝不能现世。
他冷静地将玉玺用布帛仔细包裹好,紧紧地贴身藏入怀中。
做完这一切,他才顺着绳索,爬出了古井。
他回到武库前殿时,亲卫们己经将第一批清点出来的军械,打包完毕。
张辽也己带着人马赶到。
“奉略!”
张辽看到吕谋,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宫门那边,高顺将军快顶不住了!”
“李傕、郭汜的兵马,太多了!”
吕谋的脸色,没有变化。
“文远,将所有能带走的军械、粮草登记造册,立刻运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那依旧堆积如山的兵甲。
他的眼中,寒光一闪。
“我们带不走的……”
“全部烧掉,绝不能资敌!”
(http://www.220book.com/book/W7H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