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捐款”、“支付贡献点”和“以工代赈”三个选项,林萧肉疼地排除了前两个。
刚到手还没捂热的源质,绝不可能吐出去一半!贡献点更是他维持帝域日常运转和兑换知识的命根子,不能轻易动用。
那么,只剩下“以工代赈”这一条路了。
他仔细研究了前哨的建设规划。这个“长效净化监测前哨”规模不小,计划包含一个核心净化塔、西个辅助监测节点、一套空间稳定阵列以及相应的防御设施。
如果能承接下一部分工程,不仅能把那1.5单位源质的“债”抵掉,说不定还能利用这个机会,在前哨的建设中融入帝域的技术和影响力,甚至……将其打造成帝域在外的第一个“分基地”?
这个念头让林萧心跳加速。
“静谧之海”虽然刚遭劫难,但其本身地理位置重要,是多个文明航路的交汇点。若能在此地站稳脚跟,对帝域获取信息、拓展贸易、扩大影响力都大有裨益!
他立刻联系了前线指挥部,表示帝域愿意承接“空间稳定阵列”以及“一个辅助监测节点”的建设和后续维护工作,用以抵扣那1.5单位源质的特别建设基金,并且承诺保证工程质量。
他的请求很快得到了批准。毕竟,林萧在之前战斗中展现出的空间稳定能力有目共睹,由他负责这部分工程确实专业对口。
于是,在其他一些文明代表或心疼或无奈地缴纳了“特别基金”后,林萧带着帝域的“施工队”(主要是他自己和几个对空间技术感兴趣的法则精灵),留在了“静谧之海”,开始了他的“以工代赈”生涯。
建设过程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和耗时。
“空间稳定阵列”需要在整个前哨范围的地下和虚空中,埋设下数以万计的特殊符文节点,并构筑一个复杂的能量引导网络,确保前哨所在区域的空间结构能够抵御残余虚无力量的侵蚀和常规的空间扰动。
这工程量极其浩大,对精度要求极高。
林萧不得不再次化身“包工头”,亲自设计图纸,指挥法则精灵们进行基础符文的铭刻和节点布置。他将在“归一令”中领悟到的空间本源道韵,以及之前优化节点防护的经验,都融入到了阵列的设计中,使得这套稳定阵列不仅效果出众,而且能耗相对较低,维护也更方便。
至于那个“辅助监测节点”,他更是首接采用了升级版的“帝域之锚”技术,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小型的、具备一定自主运行和防御能力的帝域法则投影点。这个节点不仅能完成盟约要求的监测任务,还能作为帝域力量在此地的延伸和据点。
数月时间一晃而过。
当最后一道符文被激活,整个“空间稳定阵列”发出低沉的嗡鸣,无形的力场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将前哨所在区域的空间牢牢锚定、加固时,盟约派来的验收官员(一位来自械灵星河的高级工程师)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
“精妙绝伦的设计!能量利用率比标准方案提升了27%,稳定性预期高出15个百分点!帝域的技术,果然名不虚传!”
林萧谦虚地笑了笑,心中却颇为自得。这可是融入了“归一”道韵和“存在真意”的独家技术,能差吗?
他负责的那个辅助监测节点也顺利通过验收,其独特的法则投影技术和高效的监测能力,甚至被盟约列为“推荐备选方案”之一,供其他参与建设的文明参考。
至此,林萧成功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不仅抵掉了那1.5单位源质的“债务”,还额外获得了一笔不错的“工程款”(贡献点),更重要的是,成功地将帝域的触角,延伸到了“静谧之海”这个战略要地。
那个由他亲手打造的辅助监测节点,俨然成了帝域在外的第一个“分基地”!虽然规模很小,功能也以监测为主,但意义重大!
站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点上,看着远处逐渐恢复生机的星云,以及那座巍峨耸立的盟约前哨,林萧心中豪情顿生。
这一次,不仅保住了源质,还赚了贡献点,更拓展了地盘!
这波“以工代赈”,简首是血赚!
他仿佛看到,以这个小小的节点为起点,帝域的力量和影响力,将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着星海的流动,飘向更远的地方。
“看来,以后这种‘义务劳动’,也不是不能接受嘛……”林萧摸着下巴,开始考虑是不是该主动去接点类似的“大项目”了。
这反派(?)的产业,是越做越大了啊!
一个酒蒙子创作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7Q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