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义宁二十二年初秋的晨光,带着几分柔和的暖意洒向玄真山 “草药园”。这片专为门中弟子研习草药术开辟的园地,坐落于宗门东南侧的向阳缓坡上,占地约三亩,按 “旱湿分区” 原则划分出两大区域,中间用青石板路隔开,路面两侧种着低矮的 “标识草”—— 叶片呈淡紫色,会随土壤湿度变化调整颜色,既是分区标志,也是天然的 “湿度预警器”。
旱区草药区位于缓坡上部,土壤泛着淡褐色,质地疏松,种植着沙棘、麻黄、甘草等耐旱草药:沙棘的枝条带着细密的尖刺,叶片呈长椭圆形,边缘有细小锯齿,枝头己结出青绿色的小果,散发着淡淡的酸甜气息;麻黄的茎秆呈黄绿色,一节节首立生长,表面有明显的纵纹,触碰时能感受到轻微的粗糙感;甘草的叶片呈羽状复叶,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根系深埋土壤,据说其根须能深入地脉吸收水分,是旱区重要的 “护脉草药”。区边的木牌上,用隶书详细标注着每种草药的 “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护民用途”,木牌边缘被晨露打湿,字迹却依旧清晰。
湿区草药区则在缓坡下部,土壤呈深褐色,松软,种植着艾草、薄荷、金银花等喜湿草药:艾草的叶片宽大,表面覆盖着细密的白色绒毛,凑近能闻到浓郁的草本清香,叶片背面泛着灰白色,是辨识的关键特征;薄荷的茎秆呈西棱形,叶片呈卵形,边缘有锯齿,轻轻揉搓叶片,会释放出清凉的气息,能瞬间驱散初秋的闷热;金银花的藤蔓缠绕在木质支架上,开着白色与黄色相间的花朵,花瓣细长,花蕊呈淡黄色,花朵泡水后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湿区的地面还铺设着一层碎石,防止雨水淤积导致草药烂根,碎石间长出的苔藓泛着绿色,与草药的生机相映成趣。
草药园中央的 “辨药亭” 是一座小巧的木质建筑,亭内石桌上摆放着《玄真草药图谱》《旱湿草药辨识指南》《草药急救手册》等典籍,还有数十个贴着标签的陶碗,碗中盛放着不同草药的叶片、根茎、花朵,供弟子们对比学习;亭外的空地上,立着十余块 “草药标本板”,每块木板上都固定着压制干燥的草药标本,旁边标注着 “采集时间”“药用部位”“性味归经”,是入门弟子的重要学习工具。
十九岁的李淳风穿着玄真门的素色道袍,外罩一件便于活动的粗布短褂,短褂的袖口卷起,露出小臂,方便触摸草药叶片;他胸口的 “推” 字玉珏泛着温润的青光,手中捧着一本《玄真草药图谱》,书页上用彩色颜料绘制的草药插图格外逼真,沙棘的尖刺、艾草的绒毛都清晰可见;腰间的布囊中装着小剪刀、陶制采集盒、石墨笔、记录本,还有一块用于检测草药药性的 “辨药玉片”—— 这是明月师姐昨日赠予他的,玉片遇不同草药会呈现不同颜色,可辅助判断草药的性味,如遇热性草药泛红光,遇寒性草药泛蓝光。
“李师弟,今日由我教你草药术,咱们先从旱区草药开始,重点学习‘形态辨识’与‘护民用途’。” 明月师姐的声音从旱区草药区传来,她穿着一身淡紫色道袍,手中提着一个竹篮,篮中装着采集工具与用于演示的草药样本,“玄真门的草药术,核心是‘辨得准、用得对’—— 先通过形态、气味、触感辨识草药,再根据其性味与功效,用于护民实践,比如沙棘能生津止渴,适合旱区;艾草能驱寒祛湿,适合湿区,这些都要结合实际需求记忆。”
李淳风快步走到明月师姐身边,目光落在面前的沙棘丛上 —— 这是他在旱塬村见过的草药,当时只知道它能固土保水,却不知其药用价值。“师姐,沙棘除了固土,还有什么护民用途?”
“沙棘的用途可多了!” 明月师姐笑着摘下一片沙棘叶,递给李淳风,“你摸摸它的叶片,再闻闻气味 —— 沙棘叶味苦、性微寒,能清热泻火,将叶片捣碎泡水,可缓解中暑引起的口渴、头晕;它的果实味酸、性温,能消食化积,村民们要是吃多了腹胀,吃几颗沙棘果就能缓解;甚至它的根须,晒干后煮水,还能治疗轻微的腹泻,是旱区百姓的‘救命草’。”
李淳风接过沙棘叶,指尖传来叶片的粗糙感,边缘的锯齿轻轻划过皮肤,留下细微的触感;凑近鼻尖,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苦味,夹杂着一丝果香;他取出辨药玉片,贴近叶片,玉片立刻泛出淡红色,与图谱中 “沙棘性温” 的记载完全吻合。“原来沙棘有这么多用途!之前在旱塬村,只看到村民用它固土,没想到还是重要的急救草药。”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明月师姐带着李淳风系统学习旱区草药:
麻黄:明月师姐摘下一段麻黄茎秆,让李淳风触摸其纵纹:“麻黄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表,村民们要是在山野中受了风寒,用麻黄茎秆煮水喝,能快速驱寒;它的茎秆还能制成药材,与甘草搭配,可缓解咳嗽,是北方旱区常用的‘治咳药’。” 李淳风用辨药玉片检测,玉片泛出明显的红光,印证了其 “温性” 特征。
甘草:明月师姐挖出一株甘草的根系,根系粗壮,呈淡黄色,断面有放射状纹理:“甘草味甘、性平,能调和诸药,还能清热解毒,要是村民误食了轻微有毒的野菜,用甘草根煮水喝,能缓解毒性;它的叶片泡水,还能缓解咽喉肿痛,是‘百搭草药’。” 李淳风将甘草根放入口中,尝到一股淡淡的甜味,与 “味甘” 的记载一致。
学习过程中,李淳风认真记录,将每种草药的 “形态特征”“性味”“护民用途” 详细写在记录本上,还附上简单的草图,如沙棘的尖刺、麻黄的纵纹、甘草的根系纹理,确保记忆准确。
午时过后,两人转到湿区草药区,学习喜湿草药的辨识:
艾草:明月师姐摘下一片艾草叶,让李淳风观察其背面的绒毛:“艾草味苦、性温,能温经散寒,湿区村民要是因湿气重导致关节疼痛,用艾草煮水热敷,能缓解疼痛;将艾草晒干制成艾条,点燃后熏烤穴位,还能预防湿浊疫疾,是玄真门‘防瘟三宝’之一。” 李淳风揉搓叶片,浓郁的草本清香扑面而来,辨药玉片泛出淡红光,符合 “温性” 特征。
薄荷:明月师姐掐下一段薄荷茎秆,递到李淳风手中:“薄荷味辛、性凉,能疏散风热,夏天村民要是中暑,用薄荷叶片捣碎敷在额头,能快速降温;薄荷泡水喝,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适合田间劳作的百姓。” 李淳风将薄荷茎秆凑近鼻尖,清凉的气息瞬间驱散了午时的闷热,辨药玉片泛出淡蓝光,印证了其 “凉性”。
金银花:明月师姐摘下一朵金银花,讲解道:“金银花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毒,湿区要是出现轻微疫疾,用金银花泡水喝,能预防感染;将金银花与薄荷搭配,还能治疗风热感冒,是湿区的‘防疫草药’。” 李淳风观察花朵的双色花瓣,白色部分泛着淡香,黄色部分则更显浓郁,辨药玉片泛出明显的蓝光,符合 “寒性” 记载。
就在李淳风专注记录金银花的特征时,草药园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道长!救命啊!作者“钟蘑菇”推荐阅读《推背图前传:李淳风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有人中暑了!”
两人心中一紧,立刻循声跑去 —— 只见草药园入口处,一名穿着粗布短褂的青年村民正抱着一位老者,老者面色潮红,嘴唇干裂,双目紧闭,呼吸急促,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中暑症状;青年村民的脸上满是焦急,双手不停地颤抖,怀里的老者身体微微抽搐,情况危急。
“快!把老者抬到辨药亭的阴凉处!” 明月师姐当机立断,指挥青年村民将老者平放躺在亭内的竹席上,“李师弟,你去取薄荷叶片和沙棘果,薄荷要新鲜的,沙棘果选成熟的,再打一盆凉水来,快!”
李淳风立刻行动,快步跑到湿区草药园,摘下十余片新鲜的薄荷叶片,又跑到旱区摘下一把成熟的沙棘果,用陶碗装好;再到草药园的水井旁,打了一盆清凉的井水,快步返回辨药亭。
此时,明月师姐己将老者的衣领解开,用湿毛巾敷在老者额头,缓解高温。“李师弟,按《草药急救手册》的方法,把薄荷叶片捣碎,敷在老者的太阳穴和人中穴;再把沙棘果挤出汁液,用凉水稀释,等会儿老者清醒些,给他喂下去,能生津止渴,补充体力。”
李淳风点头,立刻取出小剪刀,将薄荷叶片剪成碎末,放在陶碗中,用木棒轻轻捣碎 —— 薄荷的清凉气息随着捣碎的动作愈发浓郁,散发出的凉意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爽;他小心地将薄荷碎末敷在老者的太阳穴和人中穴,动作轻柔,生怕弄疼老者;接着,他将沙棘果放入另一陶碗,用木棒挤压,橙黄色的汁液顺着指缝流出,带着酸甜的气息,他倒入适量凉水,搅拌均匀,放在一旁备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者的呼吸渐渐平稳,面色的潮红也有所消退,手指微微动了动。“有效果了!” 青年村民兴奋地喊道,眼中的焦急渐渐转为希望。
又过了片刻,老者缓缓睁开眼睛,嘴唇动了动,发出微弱的声音:“水…… 渴……”
李淳风立刻端起沙棘果汁,用小勺轻轻喂到老者口中 —— 酸甜的汁液滑入老者喉咙,他的眼神渐渐清明,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慢点喝,别着急,还有很多。” 李淳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老者喝了小半碗沙棘果汁,缓过劲来,对李淳风与明月师姐拱手道谢:“多谢两位道长救命之恩!我是山下望岳村的村民,今日上山采草药,没想到天太热,走着走着就晕过去了,若不是你们,我这条老命恐怕就没了。”
青年村民也连忙道谢:“我是他的儿子,看到父亲晕倒,急得不知怎么办,幸好遇到你们,还能用草药急救,真是太感谢了!”
明月师姐笑着摆手:“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父亲是中暑,回去后还要多喝些凉水解暑,再用薄荷泡水喝,注意休息,别再在正午高温时外出劳作了。” 她还从竹篮中取出一些薄荷叶片和沙棘果,递给青年村民,“这些草药你拿着,回去给你父亲用,能帮助恢复。”
青年村民接过草药,连连道谢,搀扶着老者慢慢向山下走去,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草药园的入口处。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李淳风心中满是激动与成就感 —— 这是他第一次用所学的草药术参与急救,从辨识草药到捣碎敷用,再到喂服汁液,每一个步骤都紧张却有序,而当看到老者清醒过来时,那种 “用术法救人性命” 的喜悦,是之前任何学习都无法比拟的。
“李师弟,今做得很好,急救时不慌不乱,步骤也很准确,说明你对草药术的掌握很扎实。” 明月师姐的声音带着赞许,“这就是玄真门草药术的意义 —— 不仅是辨识与记忆,更是在百姓需要时,能用所学救急解危,践行‘术法护民’的初心。”
李淳风低头看着手中残留着薄荷气息的陶碗,又想起记录本上详细的草药笔记,心中对 “草药术” 有了更深的理解:“师姐,以前我觉得草药术只是学习辨认草药,现在才明白,它是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在偏远村落,没有医者,草药就是百姓的‘救命药’,以后我一定要更认真地学习,掌握更多草药知识,帮助更多人。”
接下来的下午,李淳风在明月师姐的指导下,又学习了 “草药采集与储存”:
采集时机:不同草药的最佳采集时间不同,如沙棘果要在初秋成熟时采集,艾草要在端午节前后叶片最茂盛时采集,金银花要在花朵刚开放时采集,此时药效最强;
储存方法:叶片类草药(如薄荷、艾草)需晒干后密封保存,防止受潮;根茎类草药(如甘草、麻黄)需洗净泥土,切片晒干后放入陶缸;果实类草药(如沙棘果)可制成果酱或晒干,延长保质期;
急救包配置:按 “旱区”“湿区”“通用” 分类配置急救包,旱区包侧重 “生津止渴、清热” 草药(如沙棘、甘草),湿区包侧重 “祛湿、防瘟” 草药(如艾草、金银花),通用包则包含薄荷、甘草等多功能草药,方便应对突况。
夕阳西下时,李淳风与明月师姐收拾好工具,准备返回宗门。余晖洒在草药园的每一寸土地上,旱区的沙棘泛着淡金色,湿区的艾草泛着淡绿色,辨药亭的木质结构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与山间的晚风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成就感的图景。
回到弟子居,李淳风立刻将今日的草药学习与急救经历整理成册,补充了 “草药急救步骤”“不同场景草药选择”“急救包配置清单” 等内容,还在记录本的扉页写下感悟:“草药术非止于辨,更在于用;用草药救一人,便是践行护民初心一分,未来需更勤勉,以草药为盾,护百姓安康。”
他将整理好的记录本放在案桌上,取出明月师姐赠予的辨药玉片,轻轻着 —— 玉片上还残留着薄荷的清凉气息与沙棘的酸甜气息,仿佛在提醒他今日的急救经历;胸口的 “推” 字玉珏泛着温润的青光,与辨药玉片的光泽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 “术法与初心共生” 的画面。
窗外,玄真山的夜空渐渐降临,繁星点点,与庭院中的灯火交织;远处传来弟子们的夜读声,偶尔夹杂着草药园方向传来的虫鸣声,充满了传承的生机。李淳风知道,草药术的学习只是玄真门术法传承的一部分,未来还有更多术法等着他去探索;但他更清楚,今日的急救经历,让他真正体会到了 “术法护民” 的真谛 —— 无论是星象术、地脉术,还是草药术,最终的目的都是守护百姓的安宁与健康,而这份初心,将成为他在玄真门学艺之路上,最坚定的指引。
(http://www.220book.com/book/W8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