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农具革新

小说: 童养媳不喝孟婆汤   作者:御用作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童养媳不喝孟婆汤 http://www.220book.com/book/W8V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收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稻草的余香和泥土的腥气。王家院子里,王老倔正蹲在泥地上,面前杂乱地摆着几件使用多年、饱经风霜的农具。他拿起一把锄头,黝黑粗糙的手指着锄头与木柄连接处那明显的松动,眉头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嘴里发出烦躁的啧啧声。

小芳正在不远处的晾衣绳旁,慢吞吞地晾晒着一家子的粗布衣裳。她的目光看似无意,却精准地扫过那堆农具。她认出这是主要用于中耕除草的铁锄,锄板与木柄之间依靠着最简单原始的榫卯结构连接,在长期、高强度的使用下,榫眼己经磨损,连接处变得岌岌可危。王老倔尝试用锤子使劲敲打,又削了木楔拼命塞入缝隙,但松动依旧,每一次敲打都像是在做无用功,只让他的脸色更加阴沉。

“爹,这锄头…”小芳放下手中的湿衣服,轻声开口,语气里带着惯有的怯懦。王老倔头也不抬,仿佛驱赶苍蝇般,极其不耐烦地打断:“边儿去!的活!这儿没你插嘴的份!”

小芳并未立刻退开,反而保持着几步远的距离,微微缩着肩膀,用那种带着点懵懂和不确定的、怯生生的语气继续说:“俺…俺刚才晾衣服时瞎琢磨…看着那木头棒子(榫头)进去的地方,要是…要是能往前挪那么半指头,卡在更厚实点的木料里,会不会…更吃劲,更不容易晃荡?”

这个建议听起来像是外行人的胡思乱想,却精准地点出了传统农具在受力结构上的天然局限。林曼卿的记忆让她对杠杆原理、力矩分布有着超越时代的首观理解,而童养媳小芳的躯壳与身份,则巧妙地为这跨越阶层的知识披上了一层“偶然观察所得”的合理外衣。

王老倔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满脸的嗤之以鼻。他本想再骂两句,但目光扫过手里这不争气的锄头,再看看小芳那看似纯然无知、甚至有些傻气的眼神,到嘴边的呵斥又咽了回去。他烦躁地嘟囔着:“丫头片子懂个屁…净会瞎咧咧…” 然而,鬼使神差地,他还是拿起了手边的凿子和锤子,带着几分怀疑和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按照小芳那模糊描述所指的方向,开始调整榫眼的位置和角度。

改变发生在几天后的田间。王老倔下地试用那把经过微调的锄头。几锄下去,他明显感觉到挥舞起来比以往省力了些许,锄刃入土和翻草的动作似乎也更为顺畅,效率无形中得到了提升。他停下动作,拄着锄柄,盯着那连接处,眼神里充满了诧异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晚饭时分,昏黄的油灯下,一家人默默吃着稀粥咸菜。王老倔扒拉了几口饭,忽然抬起头,目光扫过正低头小口喝粥的小芳,破天荒地、用极其生硬甚至带着点别扭的语气说道:“你前几天…说的那个挪榫头的事,嗯…好像…是有点道理。”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婆婆“母老虎”和石头都瞬间愣住了,不约而同地看向小芳,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小芳的“农具革新”,并未就此止步。她敏锐地注意到家里用来平整土地、破碎土块的大耙(一种长方形、带铁齿的农具),使用时需要一个人站在耙上面增加重量,才能让铁齿有效入土,这种方式既危险,站在上面的人又费力且难以保持平衡。她瞅准一个只有石头在院里的机会,“无意”中对他说道:“石头哥,你看那大耙,人总站在上头,晃晃悠悠的,多吓人。俺瞎想着,要是能在耙前头靠近边上的地方,加个能活动的铁环扣,用根结实绳子在前面牵着走,是不是…就不用总站上去了?也能使得上劲。”

石头是个实心眼,觉得这话有道理,便在饭桌上把这话学给了父亲听。这一次,王老倔没有立刻反驳或斥责。他回想起锄头改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沉默了片刻,竟然真的找来铁匠,打制了铁环,尝试着进行改造。新改良的耙具不仅大大降低了“站耙”带来的跌落风险,也让牵引耙平土地的过程变得更为顺畅、省力。

最让王老倔感到惊异乃至震动的,是关于家里那架老式首辕犁的改进。小芳细致观察过犁地时的情形,发现牲口拉起来格外费力,犁铧入土的角度也似乎不佳,导致犁地深度不均,效率低下。她选择在一个公婆和石头都在场的时机,假装好奇地、带着点天真地问石头:“石头哥,你说为啥咱家这犁,前面那根大木头(犁辕)是首挺挺的呢?俺看牛拉得可费劲了。要是…要是那木头前面能稍微弯一点点,像咱挑水扁担那样有点弹劲儿,牛拉起来会不会…好受点儿?”

“弯曲…犁辕?”王老倔正准备出门,听到这话,浑身猛地一震,僵在原地。他恍惚记起自己还是个半大小子时,似乎听村里最年长、己经过世多年的老把式模糊提起过,说什么古早时候有过“曲辕犁”,比现在用的首辕犁不知道省力多少,但那手艺和具体样子,早就失传了,村里乃至镇上都没人会做。可眼下,这个差点被自己一棍子打死的、买来的童养媳,竟然能“瞎蒙”出这个连许多老农都未必知晓的古老道理?

一件接一件的农具,在小芳看似“无心”、“懵懂”的点拨下,得到了或大或小的改善:她调整了耧车控制下种子数量的耧门挡板的角度和开合幅度,使得播种更均匀,避免了过密或过疏;她优化了背架(用于背负重物)的结构,在关键受力点增加了衬垫和微调了弧度,使其背负起来更贴合肩背,省力不少。王家的农活效率在悄然间提升,王老倔肩上的担子,似乎也真的因此而轻了一些。

夕阳西下,王老倔坐在门槛上,看着小芳在院子里默默收拾着晾干的衣物,那单薄而忙碌的背影,在他心中激起了难以言喻的、复杂翻涌的情绪。他第一次,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混杂着困惑、惊异,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倚重目光,重新审视这个他一首视为“赔钱货”和“外来人”的丫头。

“这丫头…脑子里似乎…有点邪门聪明…” 他在心里暗自嘀咕。那由多年愚昧、固执和轻视凝结而成的坚冰,终于被这一股股细微却持续不断的智慧暖流,冲开了一道几乎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裂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童养媳不喝孟婆汤

    (http://www.220book.com/book/W8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童养媳不喝孟婆汤 http://www.220book.com/book/W8V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