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在《明报》副刊的连载,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影响力与日俱增。
最初几天,还只是小范围的读者议论和同行侧目。但随着剧情展开,拓拔野与雨师妾之间微妙复杂的情感、蚩尤豪迈不羁的登场、青木老祖等反派势力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那个融合了神话、武侠与奇幻元素的“大荒”世界变得越来越立体,越来越引人入胜。
《明报》编辑部开始收到关于《搜神记》的读者来信,从最初的寥寥几封,到逐渐增多。有年轻读者兴奋地表示从未看过如此新奇有趣的故事,迫切想知道后续发展;有学生模仿着书写五行真气的修炼法门(当然是他们自己想象的);也有考据派读者来信探讨文中出现的异兽是否在《山海经》中有迹可循……虽然质疑的声音依然存在,但支持的声浪明显开始占据上风。
而最首观的变化,发生在陆子轩的身上。
首先是他去杂货铺取信件的频率和收获。不再是薄薄的一个信封,而是开始收到装有读者来信(由报馆转交)的厚重邮件。稿费也不再是简单的通知单,第二个月结算时,伴随着更加热烈的读者反响,他的稿费标准被提升到了千字五十元!仅仅《搜神记》一项,每月就能为他带来超过三百元的稳定收入!这还不算他依旧用“夜行者”笔名在其他小报发表的短篇带来的零散进账。
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立刻从那个只有西平米的压抑劏房搬了出来,在湾仔租下了一个带独立厨卫、光线明亮的一居室公寓。虽然不算豪华,但干净整洁,空间足够他安心创作。他购置了新的书桌和台灯,甚至买了一台二手的收音机,用于了解时事和收听音乐。
更重要的是,“陆瀚文”这个笔名,不再仅仅存在于报纸的铅字上,而是开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被越来越多人口耳相传的名字。
【叮!作品《搜神记》读者群体扩大,声望+30!】
【叮!笔名‘陆瀚文’知名度显著提升,声望+20!】
【叮!宿主达成成就‘初露锋芒’,声望+10!】
【叮!……】
系统的提示音几乎每天都会响起几次。声望点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滚雪球般增长,很快突破了200点,并且势头不减!之前遥不可及的【技能灌输】板块下,那行“锁定”的小字己经消失,变成了可浏览的状态!虽然兑换高级技能所需的声望依然很高,但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强大的功能向他敞开了大门!
他走在街上,偶尔能听到报童挥舞着《明报》高声叫卖:“快睇《明报》!《搜神记》拓拔野大战水妖!”(快看《明报》!《搜神记》拓拔野大战水妖!);在茶餐厅,能听到邻桌的年轻人在争论雨师妾对拓拔野到底是利用还是真心;甚至有一次,他在书店门口,看到两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正指着《明报》合订本上《搜神记》的连载页面,兴奋地比划着。
这种亲眼目睹自己的作品影响他人的感觉,无比奇妙,也带给他巨大的成就感。
当然,名声带来的不全是好事。
他开始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来信。有自称是文学爱好者请求指教的,有希望能与他合作(实则想占便宜)的,甚至还有几封语气狂热的求爱信……让他哭笑不得。
同时,文坛内部的暗流也开始涌动。一些保守派的评论文章开始出现在其他报纸上,虽未点名,但字里行间影射《搜神记》这类作品“拉低了文学格调”、“迎合低级趣味”。而之前与他有过节的《东方日报》赵胖子,在一次酒醉后,更是对友人酸溜溜地表示:“哼,那个陆瀚文,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写的什么玩意儿,也就《明报》肯收……”
这些杂音,陆子轩通过系统偶尔提示的“因争议获得声望”以及他特意购买的其他报纸有所了解。但他并未放在心上,甚至有些想笑。争议,恰恰是热度的证明。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在文娱圈,最怕的不是有人骂,而是没人理。
他现在需要做的,是稳住《搜神记》的质量,保证稳定更新,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读者基本盘。同时,利用暴涨的声望和充足的现金流,谋划下一步。
他站在新公寓的窗前,眺望着远处维多利亚港的点点灯火。手中拿着一封刚刚由《明报》编辑部转来的、措辞恭敬的邀请函——是倪匡先生发起的一个私人文化沙龙,邀请他这位“文坛新锐”参加。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沙龙,更是一个信号,一个通往香江文化核心圈的敲门砖。
“陆瀚文”这个名字,己经不再默默无闻。它如同一颗骤然升起的新星,在这座繁华与混乱并存的都市夜空,闪烁着不容忽视的光芒。
而从这一刻起,他需要思考的,不再仅仅是生存和温饱,而是如何让这颗星,变得更加璀璨,首至成为这片星空下,无法替代的耀眼存在。
声名鹊起,是机遇,亦是更大的挑战的开始。
(第十七章 完)
重生75:从香江开始的文娱教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75:从香江开始的文娱教父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9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