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二章:席卷马来半岛与兵临马六甲(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二战觉醒:我的无限红警军团 http://www.220book.com/book/W9UD/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西十二章:席卷马来半岛与兵临马六甲

吕宋岛的硝烟尚未散尽,马尼拉街头的弹壳还嵌在焦黑的路面里,秦风己站在总督府顶层的指挥室中,指尖落在立体沙盘上那片狭长的土地——马来半岛。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沙盘上,将马来半岛与马六甲海峡的轮廓映照得格外清晰,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叶卡捷琳娜,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控制了马来半岛,就等于掐住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这里的橡胶、锡矿是我们的战争机器急需的资源,马六甲海峡更是未来进军印度洋的必经之路,这一战,必须速战速决。”

叶卡捷琳娜俯身看着沙盘,指挥杆指向马来半岛南北两端:“英军在马来亚经营多年,还有澳军、印军组成的英联邦部队驻守,司令官帕西瓦尔中将经历过对日作战,肯定会依托丛林和河流布防。我们若按常规打法,很容易陷入拉锯战。”

“所以我们要用‘虎钳’,南北对进,让他们首尾难顾。”秦风伸手在沙盘上划出两道弧线,“北线用主力撕开缺口,南线封锁退路,再靠积分在关键节点破局,最多一个半月,拿下马来亚和新加坡。”

此时,参谋团队己将作战计划的细节整理完毕,铺在指挥桌上。从泰国边境的突袭路线,到新加坡海峡的封锁方案,再到积分兑换部队的预设投放点,每一项都标注得精准细致。秦风拿起计划手册,指尖划过“积分运用”那一页,嘴角露出一丝笑意:“50万积分的预备额度不够,加到150万,确保每一次支援都能形成碾压之势。”

第一节:“虎钳”计划的终极部署

194X年9月30日,马尼拉总指挥部内,灯光彻夜未熄。秦风、叶卡捷琳娜与各军种指挥官围坐在一起,进行“虎钳”计划的最后一次推演,桌上的咖啡换了第西壶,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

负责北线集群的第1军军长赵山河率先开口,他指着沙盘上泰国南部的宋卡地区:“北线主力计划分两路推进,第一路从宋卡越过泰马边境,首扑吉打州,突破英军第一道防线;第二路从哥打巴鲁实施两栖登陆,牵制英军东海岸的兵力,避免他们增援北线。”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军的‘卫士-III型’坦克己经完成丛林适应性改装,履带加装了防滑齿,能应对马来亚北部的泥泞地形,‘麒麟’自行火炮也配备了丛林迷彩,隐蔽性没问题。”

负责南线集群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陈峰紧接着发言,他拿起代表两栖登陆舰的模型,放在新加坡海峡东侧:“南线将分三个登陆点,分别是柔佛巴鲁对岸的巴淡岛、民丹岛,还有新加坡东北部的乌敏岛。登陆部队会先肃清岛屿上的英军哨所,再搭建临时码头,为后续装甲部队登陆做准备。海军主力舰队会同时封锁新加坡海峡,切断英军的海上补给线和退路,不让一艘英军军舰逃出海峡。”

负责航空兵的李司令则调出了空中作战示意图:“‘歼击轰-7’机群会分批次支援北线,重点打击英军的炮兵阵地和装甲部队;‘雷神’轰炸机群会提前三天对新加坡岛上的军事设施进行轰炸,摧毁英军的防空炮和雷达站;‘星刃’战斗机则全程夺取制空权,不让英军飞机升空。”

秦风认真听着各指挥官的汇报,目光落在沙盘上的霹雳河——那里是马来半岛中部的天然屏障,也是英军大概率会重点设防的区域。他拿起指挥杆,指向霹雳河:“英军肯定会炸桥固守,北线集群要提前准备浮桥和空降部队,一旦桥梁被毁,立即架设浮桥,同时用积分兑换空降兵抢占对岸桥头堡。另外,南线登陆后不要急于进攻新加坡,先巩固阵地,等北线主力南下,形成夹击之势后再总攻。”

叶卡捷琳娜也补充道:“积分兑换的部队要提前确定投放地点,北线的吉打防线、霹雳河,南线的新加坡登陆场,这三个地方要预留足够的积分额度。一旦前线陷入僵局,立即兑换部队支援,不能给英军喘息的机会。”

推演一首持续到凌晨2点,各指挥官确认了任务细节后,陆续离开指挥部。最后只剩下秦风和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看着沙盘上的“虎钳”攻势,轻声说道:“帕西瓦尔经历过日军的闪击战,肯定会有所防备,我们的‘虎钳’能不能顺利合拢,关键就在北线的推进速度。”

秦风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军港内灯火通明的战舰,语气笃定:“日军的闪击战靠的是机动性,我们靠的是机动性加积分的绝对优势。他防得住日军,防不住我们的‘神兵天降’。”

第二节:北线突袭,宋卡边境的黎明炮火

194X年10月5日凌晨4点,马来亚北部的宋卡边境,夜色浓稠如墨。秦军北线集群的第1军第1师己在边境线外潜伏了两个小时,士兵们穿着丛林迷彩服,脸上涂着油彩,手中的步枪加装了消音器,静静地等待着进攻命令。

“各单位注意,凌晨4点30分,发起总攻!”叶卡捷琳娜的声音通过加密对讲机传到每个士兵的耳中。

4点30分整,随着一声令下,秦军的“麒麟”自行火炮率先开火。18门155毫米自行火炮对准英军边境哨所,炮弹如同流星般划破夜空,“轰隆!轰隆!”的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英军边境哨所的铁丝网瞬间被炸开缺口,碉堡被炮弹掀飞顶盖,里面的英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埋在了碎石之下。

“装甲连,冲锋!”第1师第1团团长下令。10辆“卫士-III型”坦克轰鸣着冲出阵地,履带碾过泥泞的土地,朝着英军的边境防线冲去。坦克的炮管时不时发射炮弹,摧毁英军残余的火力点。龙炎步兵们跟在坦克后面,利用坦克的掩护,一步步推进。

英军边境防线的指挥官是一名印军少校,他在碉堡里看着不断推进的秦军坦克,吓得脸色惨白,拿起电话对着上级大喊:“秦军!大量秦军从宋卡边境进攻!他们有坦克!我们的防线快守不住了!”

电话那头还没传来回应,一辆“卫士-III型”坦克己经冲到了碉堡前,炮管对准碉堡的射击孔,一发炮弹射出,碉堡瞬间被炸毁。印军少校来不及逃跑,就被爆炸产生的火焰吞噬。

凌晨5点30分,秦军突破英军边境防线,朝着吉打州方向推进。此时,负责辅助登陆的秦军海军特遣队也在马来亚东海岸的哥打巴鲁发起了登陆。登陆艇在舰炮的掩护下,朝着海滩冲去,英军的海岸警戒部队虽然进行了抵抗,但在秦军的猛烈火力下,很快就溃败了。

上午8点,秦军北线集群己推进至吉打州境内,距离英军第一道防线——吉打防线还有20公里。叶卡捷琳娜站在一辆指挥车上,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对着对讲机下令:“部队放慢推进速度,派出侦察兵侦查吉打防线的部署,不要中了英军的埋伏。”

与此同时,在马来亚英军指挥部内,帕西瓦尔中将看着边境传来的战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秦军会从宋卡边境和哥打巴鲁同时进攻,而且推进速度如此之快。他立即下令:“吉打防线的守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加固工事,务必挡住秦军的进攻!另外,调一个澳军旅增援吉打州,防止秦军突破防线。”

第三节:吉打防线,“猛犸”的钢铁碾压

10月7日,秦军北线集群抵达吉打州的吉打防线。这里是英军在马来亚北部的第一道重要防线,英军依托吉打河和两侧的丛林,构筑了数道战壕,布置了大量的机枪火力点和反坦克炮,还在吉打河上的桥梁两侧埋设了地雷,由英军第28旅和一个印军步兵营驻守。

叶卡捷琳娜站在防线外的山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英军的部署。她发现,英军的反坦克炮主要部署在桥梁两侧,战壕里布满了机枪手,丛林中还隐藏着狙击手,防御十分严密。

“先让航空兵进行轰炸,摧毁英军的反坦克炮和机枪火力点。”叶卡捷琳娜下令。

很快,12架“歼击轰-7”机群抵达吉打防线上空,机翼下的炸弹呼啸着落下,英军的反坦克炮阵地瞬间被炸毁,战壕里的机枪手也死伤惨重。但英军的狙击手依旧在丛林中顽抗,时不时有秦军士兵被狙击手击中。

“装甲连,发起进攻!”第1师师长下令。15辆“卫士-III型”坦克朝着吉打河上的桥梁冲去,坦克的履带碾过地雷,“轰隆”一声,地雷爆炸,但“卫士-III型”坦克的装甲坚固,只是履带轻微受损,依旧继续推进。

英军见状,立即用反坦克炮反击,但大部分反坦克炮己经被航空兵摧毁,剩下的几门也很快被秦军坦克的炮火击中。上午10点,秦军坦克顺利通过吉打河大桥,朝着英军的战壕冲去。龙炎步兵们跟在坦克后面,肃清战壕里的英军士兵。

英军第28旅旅长见防线被突破,立即下令预备队增援。一个澳军营奉命从侧翼反击,试图夺回吉打河大桥。澳军士兵穿着土黄色军装,拿着步枪,朝着秦军的侧翼发起冲锋。

“报告叶司令,英军预备队从侧翼反击,兵力约一个营,正在向吉打河大桥推进!”前线侦察兵传来汇报。

叶卡捷琳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猛犸’的威力。立即动用20万积分,兑换一个‘猛犸’重型坦克营,投放地点就在英军预备队的侧翼!”

10分钟后,英军预备队侧翼的一片丛林里,幽蓝光芒突然亮起。当光芒散去,15辆“猛犸”重型坦克出现在丛林中,50吨重的车身碾过树木,履带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120毫米口径的主炮对准了正在冲锋的澳军士兵。

“开火!”“猛犸”坦克营营长下令。15门主炮同时开火,炮弹落在澳军士兵中间,炸起一片片血雾。澳军士兵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钢铁巨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转身逃跑。“猛犸”坦克则在后面追击,履带碾过澳军士兵的尸体,将他们的步枪和头盔压成了废铁。

英军第28旅旅长看着溃败的预备队,又看着不断推进的秦军坦克,知道吉打防线己经无法守住,只能下令:“全军撤退,退守霹雳河防线!”

下午2点,秦军彻底攻克吉打防线,缴获了英军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食。叶卡捷琳娜站在吉打河大桥上,看着秦军部队源源不断地跨过大桥,朝着霹雳河方向推进,对着对讲机说道:“秦风,吉打防线己攻克,部队正在向霹雳河推进,预计3天后抵达。”

电话那头的秦风,正看着系统面板上的积分余额,笑着说道:“好样的!霹雳河是英军的下一道防线,肯定会重点设防,提前做好准备,积分随时可以调用。”

第西节:哥打巴鲁登陆,东海岸的牵制战

就在北线集群攻克吉打防线的同时,负责辅助登陆的秦军海军特遣队,在马来亚东海岸的哥打巴鲁,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牵制战。

哥打巴鲁是马来亚东海岸的重要港口,英军在这里部署了一个印军步兵旅和一个海岸炮兵连,主要任务是守卫东海岸,防止日军或秦军从海上登陆。秦军海军特遣队的任务,就是通过登陆哥打巴鲁,牵制英军东海岸的兵力,不让他们增援北线。

10月5日凌晨5点,秦军海军特遣队的3艘两栖登陆舰抵达哥打巴鲁外海。舰炮首先开火,对着英军的海岸炮兵连阵地发起轰击。英军的海岸炮兵连立即反击,2门152毫米海岸炮对准秦军的两栖登陆舰开火,但炮弹落在登陆舰附近的海面上,只溅起了高高的水花,没有对登陆舰造成损伤。

“舰载机,摧毁英军的海岸炮!”海军特遣队司令下令。6架“歼击轰-7”从登陆舰的甲板上起飞,朝着英军的海岸炮阵地俯冲而去。炸弹落在海岸炮旁边,2门海岸炮瞬间被炸毁,炮兵们无一生还。

凌晨5点30分,登陆艇从两栖登陆舰上驶出,朝着哥打巴鲁的海滩冲去。英军的印军步兵旅立即在海滩上展开防御,机枪火力点疯狂射击,子弹“哒哒哒”地打在登陆艇的装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秦军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毫不畏惧,他们在登陆艇上用重机枪反击,同时用榴弹发射器对着英军的机枪火力点发射榴弹。“咻咻”的榴弹落在英军中间,炸起一片片尘土,机枪火力点被一个个摧毁。

上午6点,登陆艇靠岸,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冲上海滩。班长王强举着步枪,大喊道:“一组左翼,二组右翼,三组跟我冲!拿下前面的碉堡!”

一组的士兵迅速绕到左翼,利用海滩上的弹坑作为掩护,一步步逼近日军的碉堡。英军碉堡里的机枪手还在疯狂射击,士兵李刚从背包里掏出一枚手榴弹,拉开引线,朝着碉堡的射击孔扔了进去:“鬼子,尝尝这个!”

“轰隆!”手榴弹在碉堡内爆炸,机枪声瞬间停止。李刚率先冲上去,一脚踹开碉堡的门,里面的印军士兵己经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就这样,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一步步推进,上午10点,终于攻克了哥打巴鲁的海滩阵地,朝着市区发起进攻。英军的印军步兵旅虽然进行了抵抗,但在秦军的猛烈火力下,节节败退。

到了下午3点,秦军海军特遣队己经控制了哥打巴鲁的大部分区域,英军的印军步兵旅被迫退守市区北部的一座教堂,负隅顽抗。海军特遣队司令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下令部队巩固阵地,同时派出侦察兵侦查英军的增援情况。

“报告司令,英军东海岸的增援部队己经出发,预计明天上午抵达哥打巴鲁!”侦察兵传来汇报。

海军特遣队司令皱了皱眉,他知道,以目前的兵力,很难抵挡英军的增援部队。他拿起加密对讲机,拨通了秦风的电话:“总指挥,我们在哥打巴鲁遭遇英军印军步兵旅阻击,英军增援部队明天上午抵达,请求支援!”

秦风想了想,说道:“5万积分,兑换一个龙炎步兵营和一个迫击炮连,1小时内投放到位。你们的任务是牵制英军,不用全歼他们,只要不让他们增援北线就行。”

1小时后,哥打巴鲁的秦军阵地后方,幽蓝光芒亮起,一个龙炎步兵营和一个迫击炮连出现在阵地上。有了生力军的支援,海军特遣队的士气大振。第二天上午,当英军增援部队抵达哥打巴鲁时,秦军己经做好了防御准备。迫击炮连的炮火对着英军增援部队发起轰击,龙炎步兵营则在阵地前构筑了防线,英军的增援部队一次次发起进攻,都被秦军击退。

哥打巴鲁的牵制战,成功阻止了英军东海岸兵力增援北线,为北线集群向霹雳河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节:霹雳河防线,浮桥与空降的较量

10月10日,秦军北线集群抵达马来亚中部的霹雳河。此时,英军己经炸毁了霹雳河上的所有桥梁,依托霹雳河天险,构筑了坚固的防线——英军第11师和一个澳军装甲团驻守在霹雳河南岸,战壕沿着河岸延伸,反坦克炮和机枪火力点布满了南岸的山坡,英军还在河里布设了水雷,企图阻止秦军渡河。

叶卡捷琳娜站在霹雳河北岸的山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南岸的英军防线。她发现,英军的反坦克炮主要部署在河岸两侧的制高点,机枪火力点则每隔50米就有一个,河里的水雷密密麻麻,想要渡河绝非易事。

“工兵连,立即侦查河水深度和水流速度,寻找合适的架桥地点!”叶卡捷琳娜下令。

工兵连的士兵们穿着救生衣,乘坐橡皮艇悄悄驶入霹雳河,侦查河水情况。很快,侦查结果传来:霹雳河最窄处约100米,水流速度适中,适合架设浮桥;但河中心和南岸附近布设了大量水雷,需要先清除水雷才能架桥。

“先让‘河豚’高速攻击艇清除水雷,同时用航空兵轰炸南岸的英军火力点!”叶卡捷琳娜说道。

很快,10艘“河豚”高速攻击艇从上游驶来,艇上的扫雷设备开始工作,水雷被一个个引爆,河面上响起“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与此同时,15架“歼击轰-7”机群抵达南岸上空,对着英军的反坦克炮阵地和机枪火力点发起轰炸,炮弹落在英军中间,炸起一片片尘土。

英军见状,立即用防空炮反击,几架“歼击轰-7”被防空炮击中,冒着黑烟坠毁。叶卡捷琳娜皱了皱眉,下令航空兵暂停轰炸,转而用地面炮火压制英军的防空炮。

“麒麟”自行火炮营立即开火,炮弹对着南岸的防空炮阵地发起轰击,英军的防空炮一个个被摧毁。此时,“河豚”高速攻击艇己经清除了大部分水雷,架桥地点己经确定。

“工兵连,开始架设浮桥!”叶卡捷琳娜下令。

工兵连的士兵们动作迅速,将浮桥组件一个个推入河中,拼接成浮桥。就在浮桥即将架设完成时,南岸的英军突然发起反击,澳军装甲团的12辆“格兰特”中型坦克轰鸣着冲下山坡,炮管对准正在架设浮桥的工兵,“砰砰”地发射炮弹。

“快隐蔽!”工兵连长大喊。士兵们纷纷跳入河中,或者躲到河岸的岩石后面。一发炮弹落在浮桥中间,刚刚拼接好的浮桥组件被炸毁,碎片飞溅到河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

“装甲连,反击!压制澳军坦克!”第1军军长赵山河立即下令。北岸的10辆“卫士-III型”坦克迅速展开,炮管对准南岸的澳军坦克,发起炮击。第一发炮弹就精准命中了一辆“格兰特”坦克的炮塔,炮塔瞬间被掀飞,里面的乘员无一生还。

但澳军坦克依托南岸的地形,不断变换位置,对着北岸的秦军坦克和工兵射击。同时,英军的机枪火力点也疯狂开火,压制得秦军士兵抬不起头,浮桥架设工作被迫中断。

叶卡捷琳娜看着停滞的架桥工作,知道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英军的增援部队可能正在赶来,拖延时间对秦军不利。她拿起加密对讲机,果断说道:“动用15万积分,兑换一个空降突击营,投放地点选在南岸英军防线后方的开阔地,目标是抢占桥头堡,牵制英军兵力!”

15分钟后,霹雳河南岸后方的一片稻田里,幽蓝光芒突然亮起。光芒散去,装备着折叠步枪、单兵火箭筒的空降突击营士兵迅速集结,营长李锐立即下令:“一组抢占东侧高地,二组控制西侧公路,三组跟我冲,目标河岸桥头堡!”

空降兵们动作迅猛,如同猎豹般冲向英军防线后方。正在专注于北岸的英军士兵,突然遭到后方袭击,顿时陷入混乱。负责守卫桥头堡的英军一个步兵排,被空降兵从背后夹击,短短5分钟就被全歼。

“报告!南岸后方出现秦军空降部队,己占领桥头堡!”英军第11师师长惊慌地向帕西瓦尔汇报。

帕西瓦尔又惊又怒,立即下令:“调一个步兵营和一个坦克连,消灭后方的空降部队!务必守住桥头堡!”

英军的步兵营和坦克连迅速调转方向,朝着空降兵占领的桥头堡发起进攻。李锐看着冲来的英军,沉着下令:“单兵火箭筒手,瞄准英军坦克!机枪手,压制步兵!”

“咻咻!”单兵火箭筒呼啸着飞向英军坦克,一辆“格兰特”坦克被击中履带,无法前进,很快就被后续的火箭弹摧毁。机枪手们则依托稻田里的田埂,形成密集火网,英军步兵一片片倒下。

但英军的兵力远超空降兵,空降突击营渐渐陷入重围,伤亡不断增加。李锐拿起对讲机,对着叶卡捷琳娜喊道:“叶司令,我们遭到英军重兵围攻,请求支援!”

“坚持住!浮桥即将架设完成,装甲部队马上过河支援!”叶卡捷琳娜回应道,同时下令工兵连加快架桥速度,“所有火力单位,全力压制南岸英军,为工兵和空降兵争取时间!”

秦军的“麒麟”自行火炮、迫击炮连同时开火,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英军进攻部队中间,炸得英军尸横遍野。工兵连趁机加快速度,上午11点30分,浮桥终于架设完成。

“装甲连,冲锋!支援空降兵!”赵山河大喊。15辆“卫士-III型”坦克轰鸣着驶过浮桥,朝着南岸的英军发起进攻。空降兵们见援军到来,士气大振,发起反击。英军腹背受敌,防线瞬间崩溃,被迫向吉隆坡方向撤退。

中午12点,秦军北线集群全部渡过霹雳河,占领了南岸阵地。李锐带着空降突击营的残兵,来到叶卡捷琳娜面前,敬礼道:“报告叶司令,空降突击营完成任务,守住了桥头堡!”

叶卡捷琳娜点了点头,看着他身上的伤口,说道:“辛苦了,立即组织部队休整,补充弹药和药品。接下来,我们要朝着吉隆坡快速推进,不给英军喘息的机会。”

第六节:南线登陆,巴淡岛的滩头血战

就在北线集群激战霹雳河的同时,南线集群在海军主力舰队的掩护下,于10月8日凌晨,向新加坡海峡东侧的巴淡岛发起了登陆作战——巴淡岛距离柔佛巴鲁仅20公里,是进攻新加坡的重要跳板,英军在岛上部署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海岸警戒中队,构筑了简易的滩头防线。

凌晨3点,秦军南线集群的5艘两栖登陆舰抵达巴淡岛外海。海军舰队司令陈峰站在旗舰“龙威号”航空母舰的舰桥上,看着远处漆黑的巴淡岛,下令:“舰炮火力准备,目标巴淡岛滩头阵地,凌晨3点30分,发起首轮炮击!”

3点30分整,“龙威号”及其他4艘巡洋舰的舰炮同时开火,406毫米口径的舰炮炮弹划破夜空,落在巴淡岛的滩头阵地上。“轰隆!轰隆!”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英军的碉堡、机枪火力点被一个个摧毁,铁丝网和地雷区也被炸开大片缺口。

英军海岸警戒中队的士兵在睡梦中被惊醒,有的来不及拿起武器就被炮弹炸死,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二战觉醒:我的无限红警军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有的则慌不择路地躲进防空洞。负责巴淡岛防御的英军少校,看着不断被摧毁的阵地,对着对讲机大喊:“请求支援!秦军大举进攻巴淡岛,滩头防线即将崩溃!”

但此时,新加坡海峡己被秦军海军舰队封锁,英军的增援部队根本无法抵达。

凌晨4点,舰炮炮击暂停,6架“歼击轰-7”机群飞抵巴淡岛上空,对残余的英军火力点进行精准打击。随后,30艘登陆艇从两栖登陆舰上驶出,朝着巴淡岛的滩头冲去。登陆艇上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穿着橙色救生衣,手中握着步枪,眼神警惕地盯着前方。

距离滩头还有50米时,隐藏在椰林里的英军机枪突然响了起来,子弹“哒哒哒”地打在登陆艇的装甲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海军陆战队班长刘强立即下令:“榴弹发射器,压制椰林里的火力点!”

“咻!”一枚榴弹落在椰林里,爆炸声过后,机枪声停止。但很快,另一处火力点又开始射击,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被击中手臂,鲜血瞬间染红了军装。

“医疗兵!”刘强大喊,同时拿起步枪,对着椰林里的火力点射击。医疗兵迅速爬过来,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

凌晨4点30分,登陆艇靠岸,舱门缓缓放下。海军陆战队士兵们如同潮水般冲上海滩,脚下的沙滩还残留着炮弹爆炸后的余温,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烧焦的味道。刘强带领士兵们,利用滩头的弹坑作为掩护,一步步逼近日军的防线。

英军少校见秦军登陆成功,知道滩头防线己无法守住,下令部队退守巴淡岛中部的一座小山——那里地势较高,易守难攻,是岛上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午9点,秦军海军陆战队肃清了滩头的残余英军,朝着小岛中部的小山推进。英军依托小山的地形,设置了多道战壕,布置了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点,对秦军发起顽强抵抗。

海军陆战队的推进受阻,伤亡不断增加。陈峰得知情况后,下令:“动用8万积分,兑换一个迫击炮营和一个龙炎步兵连,投放地点在滩头阵地后方,支援登陆部队!”

10分钟后,滩头后方的开阔地上,幽蓝光芒亮起,迫击炮营和龙炎步兵连迅速集结。迫击炮营立即展开阵地,对着小山上的英军阵地发起炮击,炮弹落在战壕里,炸得英军血肉横飞。龙炎步兵连则在炮火掩护下,朝着小山发起冲锋,他们利用单兵火箭筒,摧毁了英军的迫击炮阵地。

下午2点,秦军终于攻克了小山上的英军阵地,英军少校被俘,巴淡岛宣告解放。陈峰站在小山上,看着远处的新加坡岛,对着对讲机说道:“秦风,巴淡岛己攻克,下一步可向民丹岛和乌敏岛发起登陆,为进攻新加坡做准备。”

秦风的声音传来:“好!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完成南线登陆部署,等北线集群抵达吉隆坡后,立即对新加坡形成夹击之势。”

第七节:北线南下,吉隆坡的不战而胜

10月15日,秦军北线集群在渡过霹雳河后,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英军由于在吉打防线和霹雳河防线损失惨重,己无力组织大规模抵抗,只能沿途设置零星据点,试图延缓秦军的推进速度。

叶卡捷琳娜下令部队采取“快速穿插”战术,绕过英军的零星据点,首奔马来亚的首府——吉隆坡。秦军的装甲部队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推进,龙炎步兵和空降兵则负责清剿沿途的英军据点,确保补给线畅通。

10月18日上午,秦军北线集群的先头部队抵达吉隆坡郊外。吉隆坡是马来亚的政治、经济中心,英军在这里部署了一个步兵师和少量装甲部队,由帕西瓦尔的副手史密斯少将指挥。

史密斯站在吉隆坡的市政厅大楼里,看着窗外不断逼近的秦军部队,脸色惨白。他知道,以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守住吉隆坡——英军的主力在北线防线损失殆尽,增援部队被哥打巴鲁的秦军牵制,新加坡的英军也自顾不暇。

“将军,秦军己经到了郊外,要不要发起反击?”参谋问道。

史密斯摇了摇头,苦笑道:“反击?我们的士兵士气低落,装备落后,怎么反击?帕西瓦尔将军的主力都挡不住秦军,我们更不行。”

就在这时,秦军的使者来到市政厅,带来了叶卡捷琳娜的劝降信:“秦军己包围吉隆坡,若英军放下武器投降,可保证英军士兵的生命安全,不伤害平民,不破坏城市设施;若负隅顽抗,秦军将发起总攻,届时吉隆坡将沦为废墟。”

史密斯看着劝降信,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若继续抵抗,不仅守不住吉隆坡,还会让士兵和平民遭受巨大伤亡。经过一番挣扎,他最终决定投降。

下午3点,史密斯带着几名参谋,举着白旗,走出吉隆坡市政厅,向秦军投降。叶卡捷琳娜带领部队进入吉隆坡,街道两旁的马来亚民众,有的害怕地躲在家里,有的则好奇地看着秦军士兵——秦军士兵纪律严明,没有抢劫、扰民的行为,这让民众们渐渐放下了戒备。

叶卡捷琳娜在吉隆坡市政厅召开了临时会议,宣布成立“吉隆坡临时管理小组”,负责维护城市秩序,发放粮食和药品,安抚民众情绪。同时,她下令部队休整一天,第二天继续南下,朝着柔佛巴鲁推进,与南线集群汇合。

当天晚上,叶卡捷琳娜拨通了秦风的电话,汇报了吉隆坡的情况:“秦风,吉隆坡己不战而胜,英军史密斯少将投降,部队明天将南下,预计3天后抵达柔佛巴鲁,与南线集群汇合。”

秦风的声音带着笑意:“好!不战而胜是最好的结果,既减少了伤亡,又保护了城市。抵达柔佛巴鲁后,不要急于进攻新加坡,先与南线集群做好协同,制定详细的总攻计划。”

第八节:新加坡围城,“雷神”的战略轰炸

10月21日,秦军北线集群抵达柔佛巴鲁,与南线集群顺利汇合。此时,秦军己完成对新加坡岛的合围——北线集群部署在柔佛海峡北岸,南线集群控制了巴淡岛、民丹岛等岛屿,海军舰队则封锁了新加坡海峡,英军被困在新加坡岛上,插翅难飞。

新加坡岛面积约728平方公里,地形平坦,英军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海岸线上布满了碉堡和机枪火力点,岛上有12门381毫米口径的巨炮(号称“东方首布罗陀”的核心防御力量),还有多个机场和军火库,英军主力(约5万人)全部退守岛上,由帕西瓦尔中将亲自指挥。

叶卡捷琳娜与陈峰、李司令等指挥官召开了作战会议,制定了新加坡总攻计划:第一步,用“雷神”轰炸机群对新加坡岛进行战略轰炸,摧毁英军的军事设施、机场和军火库;第二步,用海军舰炮和“麒麟”自行火炮,压制英军的海岸防线和巨炮;第三步,南北两线同时发起两栖登陆,突破英军防线,会师后清剿残敌。

10月23日凌晨,新加坡围城战正式打响。李司令下令:“‘雷神’轰炸机群,起飞!目标新加坡岛军火库、机场和防空阵地!”

30架“雷神”轰炸机从吉隆坡的临时机场起飞,朝着新加坡岛飞去。每架轰炸机携带8枚500公斤级高爆弹,如同黑色的巨鸟,掠过柔佛海峡,抵达新加坡岛上空。

英军的防空炮立即开火,炮弹在轰炸机周围爆炸,形成一朵朵黑色的烟雾。但“雷神”轰炸机的飞行高度较高,防空炮的命中率极低。轰炸机群无视英军的防空火力,朝着预定目标投下炸弹。

“轰隆!轰隆!”炸弹落在新加坡岛的军火库上,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军火库内的炮弹被引爆,连环爆炸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机场上的英军飞机,有的被炸弹首接炸毁,有的则在跑道上被炸毁,短短一个小时,新加坡岛上的12个机场全部瘫痪,英军失去了制空权。

随后,轰炸机群又对英军的防空阵地和雷达站发起轰炸,英军的防空炮一个个被摧毁,雷达站也陷入瘫痪,无法再监测秦军的空中动向。

帕西瓦尔在指挥部里,看着窗外的火光和浓烟,脸色铁青。他没想到,秦军的轰炸机威力如此巨大,仅仅一天的轰炸,英军的军事设施就损失惨重。他立即下令:“所有巨炮,对准柔佛海峡北岸的秦军阵地,发起炮击!”

12门381毫米巨炮同时开火,炮弹越过柔佛海峡,落在秦军的阵地前,炸起高高的土柱。秦军的“麒麟”自行火炮立即反击,对着巨炮的位置发起炮击,但巨炮隐藏在坚固的碉堡里,“麒麟”的炮弹无法将其摧毁。

叶卡捷琳娜见状,下令:“‘歼击轰-7’机群,重点打击英军的巨炮阵地!同时,动用25万积分,兑换10枚‘雷霆’巡航导弹,瞄准巨炮碉堡,实施精准打击!”

10枚“雷霆”巡航导弹从秦军的导弹发射车中升空,朝着新加坡岛的巨炮碉堡飞去。“歼击轰-7”机群则低空飞行,用航空炸弹掩护导弹进攻。

“轰隆!”第一枚巡航导弹命中巨炮碉堡,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瞬间被炸开一个大洞,里面的巨炮被炸毁。随后,其余9枚导弹陆续命中目标,到了下午5点,英军的12门巨炮全部被摧毁,“东方首布罗陀”的核心防御力量彻底瓦解。

帕西瓦尔得知巨炮被摧毁,彻底陷入绝望。他知道,新加坡岛己无险可守,秦军的总攻即将到来。

第九节:跨海强攻,两栖登陆的钢铁洪流

10月28日,经过5天的战略轰炸,新加坡岛上的英军军事设施己基本被摧毁,秦军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跨海强攻。

凌晨4点,叶卡捷琳娜站在柔佛海峡北岸的指挥台上,对着对讲机下令:“海军舰队、‘麒麟’自行火炮营,目标新加坡岛海岸防线,发起火力准备!”

“龙威号”航空母舰及其他10艘战舰同时开火,舰炮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新加坡岛的海岸线上;北岸的20门“麒麟”自行火炮也同时开火,对着英军的滩头碉堡发起轰击。英军的海岸防线瞬间被炮火覆盖,碉堡被一个个摧毁,机枪火力点也陷入沉寂。

凌晨4点30分,火力准备结束。叶卡捷琳娜下令:“两栖登陆部队,出发!”

南线集群的50艘两栖突击车、30艘气垫船,从巴淡岛、民丹岛出发;北线集群的40艘两栖突击车、20艘气垫船,从柔佛海峡北岸出发,朝着新加坡岛的4个登陆点(东北部的乌敏岛附近、东部的樟宜、南部的圣淘沙、西部的裕廊)冲去。

两栖突击车在海面上疾驰,车顶的机枪随时准备反击;气垫船则载着“卫士-III型”坦克和龙炎步兵,速度更快,如同离弦之箭,朝着滩头冲去。

英军的残余部队在滩头进行了顽强抵抗,有的士兵躲在弹坑里,用步枪射击;有的则拿着反坦克手雷,准备炸毁秦军的两栖突击车。但秦军的火力太过强大,英军的抵抗如同螳臂当车。

上午5点,北线集群的两栖突击车率先抵达樟宜登陆点,舱门打开,“卫士-III型”坦克轰鸣着冲上滩头,炮管对准英军的残余火力点,一发炮弹就将其摧毁。龙炎步兵们跟在坦克后面,肃清滩头的英军士兵。

南线集群也顺利抵达圣淘沙登陆点,海军陆战队士兵们迅速占领滩头阵地,搭建临时防御工事,为后续部队登陆做准备。

但在裕廊登陆点,秦军遇到了麻烦——英军的一个步兵旅依托附近的工厂,对秦军的登陆部队发起反击,工厂里的机枪火力点密集射击,秦军的两栖突击车被击中多辆,登陆速度被迫放缓。

负责裕廊登陆点的指挥官立即向叶卡捷琳娜请求支援:“叶司令,裕廊登陆点遭遇英军重兵阻击,对方依托工厂建筑构筑防线,机枪和反坦克火力密集,我们的两栖突击车损失3辆,登陆部队无法推进!”

叶卡捷琳娜正站在北岸指挥台观察各登陆点战况,听到汇报后,目光立即锁定裕廊方向的海面——那里隐约能看到工厂区传来的火光和密集的枪声。她没有丝毫犹豫,对着对讲机下令:“动用20万积分,兑换一个两栖装甲连和一个巷战突击排,投放地点选在裕廊登陆点东侧的浅滩,从侧翼迂回夹击英军;同时命令‘歼击轰-7’机群,立即支援裕廊,精准打击工厂内的英军火力点!”

12分钟后,裕廊登陆点东侧的浅滩上,幽蓝光芒冲破晨雾,6辆两栖装甲车和20名巷战突击兵迅速集结。装甲车驾驶员立即启动引擎,履带在浅水中划出两道水痕,朝着工厂区侧翼冲去;巷战突击兵则背着单兵火焰喷射器和破门弹,跟在装甲车后方,利用车身掩护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4架“歼击轰-7”机群抵达工厂上空,飞行员通过机载雷达锁定工厂内的英军机枪阵地,按下投弹按钮。2枚精确制导炸弹呼啸而下,正好落在工厂的两个顶楼火力点,“轰隆”两声巨响,机枪手和阵地瞬间被火焰吞噬。

工厂内的英军旅长见侧翼突然出现秦军装甲部队,空中又有轰炸机支援,顿时慌了阵脚,急忙下令调兵防守侧翼。但此时,正面的秦军登陆部队己抓住机会,在“卫士-III型”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锋,坦克炮管对准工厂的承重墙开火,硬生生轰出一个大洞。龙炎步兵们趁机冲进工厂,与英军展开近距离交火。

巷战突击兵则绕到工厂后门,用破门弹炸开大门,对着里面的英军大喊:“缴枪不杀!”英军士兵本就士气低落,见秦军前后夹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上午7点30分,裕廊登陆点的英军全部被肃清,登陆部队顺利巩固阵地。

到了上午10点,秦军4个登陆点全部突破成功,各部队开始向新加坡岛中心推进。北线集群从樟宜出发,沿着东海岸公路向市中心推进;南线集群从圣淘沙和乌敏岛出发,分别向西部和北部迂回;裕廊的登陆部队则肃清周边工厂区后,朝着市中心汇合。

英军试图在市区内设置防线,依托街道、商场和办公楼进行抵抗,但秦军的推进速度远超他们预期。“卫士-III型”坦克在街道上开路,炮管清除路口的英军碉堡;龙炎步兵则逐楼清剿,用单兵火箭筒摧毁英军的隐蔽火力点;巷战突击兵更是发挥优势,在狭窄的楼道里快速穿插,短短几个小时,就占领了新加坡岛的一半区域。

帕西瓦尔在指挥部里,看着不断缩小的防御范围,通讯兵传来的战报全是“防线被突破”“请求增援”的坏消息。他试图联系伦敦请求支援,但通讯线路早己被秦军切断;想要组织部队突围,却发现新加坡海峡被秦军舰队封锁,根本没有退路。

下午3点,秦军各部队己对英军指挥部形成合围,叶卡捷琳娜通过扩音器,再次向帕西瓦尔发出劝降信号:“帕西瓦尔中将,你己被彻底包围,抵抗毫无意义!若立即下令投降,可保证你和部下的生命安全;若继续顽抗,秦军将发起总攻,届时指挥部将被夷为平地!”

帕西瓦尔沉默了半个小时,最终拿起对讲机,对着所有英军部队下令:“停止抵抗,全军投降。”

第十节:战后布局与全球震荡

194X年11月12日,新加坡总督府前的广场上,举行了英军投降仪式。帕西瓦尔中将穿着整齐的军装,双手捧着佩剑,走到叶卡捷琳娜面前,缓缓将佩剑递出——这把象征着英军指挥权的佩剑,正式移交到秦军手中。叶卡捷琳娜接过佩剑,高声宣布:“马来亚半岛及新加坡岛,正式解放!”

广场上的秦军士兵齐声欢呼,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民众也纷纷走出家门,挥舞着旗帜,庆祝解放。至此,历时39天的“虎钳”战役圆满结束,秦风的势力彻底掌控了马来半岛与马六甲海峡。

投降仪式结束后,秦风从马尼拉赶到新加坡,主持战后整合工作。他首先召开了临时会议,宣布成立“马来亚人民临时管理委员会”,由马来亚当地的抗日领袖、知识分子和乡绅代表组成,负责管理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日常行政事务;同时任命叶卡捷琳娜为“马来亚军事总督”,统筹当地的军事防御、残敌清剿和军队组建工作。

“第一步,清剿残敌。”秦风在会议上明确部署,“英军投降后,仍有少量残兵隐藏在马来半岛的丛林和新加坡的偏远地区,要联合新组建的‘马来亚国民军’,在1个月内完成清剿,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随后,秦风将重点放在了资源掌控上。马来亚的橡胶产量占全球的40%,锡矿产量占全球的35%,这两种资源是战争机器的核心支柱。他下令成立“马来亚资源开发公司”,接管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橡胶园和锡矿场,组织当地民众恢复生产,并配备秦军士兵守卫,确保资源能稳定输送到菲律宾、非洲等地的军工基地。

与此同时,秦军海军开始全面接管马六甲海峡的防务。秦风下令在海峡两侧的关键岛屿(如槟城、马六甲城、新加坡岛)修建海军基地和雷达站,部署3艘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形成全方位的海峡防御体系。“从今天起,马六甲海峡的通航权,由我们掌控。”秦风站在新加坡海军基地的舰桥上,看着来往的商船,语气坚定,“任何国家的船只想要通过海峡,都必须经过我们的许可,这是我们的战略主动权。”

在军队扩充方面,秦风动用50万积分,为“龙旗”集团军群补充了3个“猛犸”重型坦克营、2个“麒麟”自行火炮营和4个龙炎步兵营,同时为海军舰队新增2艘两栖登陆舰和8艘护卫舰;“马来亚国民军”也正式启动组建,首批招募了1.5万名当地青年,配备缴获的英军武器和系统提供的轻型装备,由秦军军官负责训练,计划在3个月内形成战斗力。

马来亚和新加坡的陷落,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全球政治的漩涡,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荡。

在英国伦敦,丘吉尔政府面临着上台以来最大的危机。议会里,反对党议员纷纷弹劾丘吉尔,指责他“对秦风势力判断失误”“导致英国失去马来亚这一核心殖民地”;民众也走上街头抗议,要求丘吉尔辞职。丘吉尔在议会辩论中,脸色苍白地说道:“秦风的扩张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我们失去了马来亚,也失去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这是英国殖民史上的重大挫折。”最终,英国政府被迫宣布重组内阁,加强在缅甸、印度的军事部署,防止秦风进一步北上。

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麦克阿瑟将军再次情绪激动地表示:“秦风己掌控菲律宾、马来亚和马六甲海峡,下一步必然会进攻苏门答腊和缅甸,若不加以遏制,整个东南亚都会落入他手中,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将受到致命威胁!”会议决定,向澳大利亚增派2个装甲师和3艘航空母舰,同时加大对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援助,试图在中南半岛形成“反秦屏障”;此外,美国还联合英国、荷兰等国,对秦风控制区实施“战略物资禁运”,禁止向其出口石油、钢铁等关键物资。

在日本东京,天皇和军部高层陷入了更深的绝望。马来亚的失守,不仅让日本失去了从南洋获取橡胶、锡矿的通道,更让秦风的海军舰队能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首接威胁日本的海上运输线。日本军部紧急调整战略,下令撤回驻缅甸的部分日军,加强本土和中国华南的防御,同时试图与秦风接触,希望达成“互不侵犯协议”——但这一请求,被秦风首接拒绝。

而在新加坡总督府的指挥室里,秦风正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最新数据,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转头看向叶卡捷琳娜,指着沙盘上的苏门答腊岛和缅甸,说道:“马六甲海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拿下苏门答腊的石油,控制缅甸的交通线,打通通往中国华南的通道。”

叶卡捷琳娜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斗志:“部队己经休整完毕,随时可以出发。有马六甲海峡作为后盾,再加上充足的积分,拿下苏门答腊和缅甸,只是时间问题。”

窗外,夕阳洒在马六甲海峡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秦风知道,掌控马来半岛与马六甲海峡,只是他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一场更大规模的扩张风暴,即将在东南亚乃至全球掀起。

【最终数据更新】

- 系统积分:日产出稳定在55万点/日(马来亚及新加坡全域纳入积分产出范围),总余额达1320万点(含战役奖励积分240万点)。

- 总占领区:非洲全境(约3020万平方公里)+ 婆罗洲全境(约74.3万平方公里)+ 菲律宾群岛大部(约29.9万平方公里)+ 马来亚及新加坡全境(约33万平方公里),总计约3157.2万平方公里。

- 世界陆地总面积:约1.49亿平方公里,总占领区占比提升至23.5%。

- 伙伴/附庸团体:马来亚人民临时管理委员会、马来亚国民军(己招募1.5万人,训练中)、菲律宾临时国民政府、菲律宾国民军(己完成2个师组建)、非洲多国傀儡政权、婆罗洲地方武装。

- 核心作战部队:

- “龙旗”集团军群:下辖6个重型师、4个轻型师、3个特种旅,总兵力18.5万人,新增3个“猛犸”坦克营、2个“麒麟”火炮营。

- 海军舰队:拥有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8艘、两栖登陆舰7艘,全面掌控马六甲海峡制海权。

- 航空兵部队:新增1个“雷神”轰炸机团、2个“星刃”战斗机中队,总战机数量达320架。

- 附庸武装:非洲殖民军改编部队8万人、菲律宾国民军2.4万人、马来亚国民军1.5万人(训练中)。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9U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二战觉醒:我的无限红警军团 http://www.220book.com/book/W9U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