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金銮殿上,气氛剑拔弩张。三位老臣跪在地上,手里举着奏折,大声嚷嚷:“皇上!回部所送玉璧,乃外域宝物,若镶嵌在宝月楼 —— 容嫔娘娘的专属建筑里,恐有外域势力渗透之嫌!前朝从未有过此例,还请皇上三思,将玉璧收归国库,或退回回部!”
乾隆坐在龙椅上,脸色沉得能滴出水。他看着台下的老臣,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理藩院尚书,问:“理藩院怎么看?”
理藩院尚书赶紧站出来:“回皇上,外域友邦赠送象征友好的宝物,前朝也有先例,如康熙朝蒙古部落送的草原雄鹰玉雕,就镶嵌在蒙古包凉亭内。回部的玉璧,仅刻有沙枣花纹,无任何政治符号,应属友好象征,而非渗透。”
“尚书大人这是强词夺理!” 一个白胡子老臣站起来,“康熙朝的玉雕是小件,且放在公共凉亭;这玉璧是大件,还放在妃嫔专属楼里,能一样吗?容嫔娘娘是回部人,若玉璧镶嵌在她的楼里,外人还以为朝廷偏重回部,蒙古、西藏那边该有意见了!”
朝堂上吵成一团,乾隆头疼不己 —— 一边是老臣的 “祖制”“渗透”,一边是回部的 “友好”“面子”,他又陷入了两难。
而容安宫里,容嫔正在看小福子找来的康熙朝案例册。阿依莎进来汇报:“贵人,朝堂上吵翻了,老臣们反对玉璧入宫,皇后还让刘嬷嬷去慈宁宫说您的坏话,太后好像又动摇了。” 容嫔合上案例册,站起来:“我得去养心殿找皇上,把话说清楚。”
容嫔刚到养心殿门口,就看见愉妃的兄长 —— 理藩院侍郎额尔敦从里面出来。额尔敦看到容嫔,赶紧说:“容嫔娘娘,您来得正好!皇上正为难呢,老臣们咬着‘妃嫔专属’不放,您可得好好跟皇上说说。”
容嫔点点头,走进殿内。乾隆见她来了,叹了口气:“帕尔罕,你来了正好,老臣们反对玉璧入宫,说怕有渗透之嫌,你怎么看?”
“皇上,臣妾以为,老臣们是过虑了。” 容嫔递上案例册,“康熙朝蒙古部落送的玉雕,虽在公共凉亭,却也是为了安抚蒙古;如今回部送玉璧,是为了感谢朝廷,也是为了民族团结,与康熙朝的先例并无本质区别。”
她顿了顿,又说:“臣妾己经让回部使者去礼部和理藩院解释,玉璧上的沙枣花是回部的吉祥花,象征丰收与和平,无任何其他意图。理藩院也做了评估,说玉璧材质普通,价值不高,不存在贿赂或炫耀的嫌疑。”
正说着,理藩院尚书拿着评估报告进来了:“皇上,这是玉璧的详细评估报告,上面写着‘玉璧无政治符号,工艺为普通回部风格,价值约五千两银子,属友好赠礼范畴’,建议接受镶嵌。”
乾隆看着报告,又看了看案例册,心里有了底。可就在这时,太监来报:“太后传旨,召皇上和容嫔娘娘去慈宁宫。” 乾隆皱了皱眉:“看来,母后也被皇后说动了。” 容嫔说:“皇上放心,臣妾会跟太后解释清楚。”
慈宁宫暖阁里,太后坐在主位,皇后站在一旁,眼神带着得意。见乾隆和容嫔进来,太后开口了:“皇上,容嫔,回部送玉璧的事,哀家听说了。老臣们反对,皇后也说怕影响边疆平衡,你们怎么看?”
容嫔赶紧上前,温和地说:“太后,回部送玉璧,不是为了渗透,是为了友好。玉璧上的沙枣花,是回部的吉祥花,就像中原的牡丹一样,象征着美好。回部首领说,希望回部与朝廷的友好像沙枣花一样,年年盛开,永不凋零。”
她又拿出理藩院的评估报告:“太后您看,这玉璧价值不高,也没有政治符号,就是一件普通的赠礼。要是咱们拒绝了,回部会寒心,其他友邦也会觉得朝廷小气,反而不利于边疆稳定。”
太后看着报告,又听容嫔说得诚恳,亮丽的北极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心里的疑虑渐渐消了。乾隆趁机说:“母后,儿臣觉得容嫔说得对。接受玉璧,既能安抚回部,又能彰显朝廷的包容,是好事。儿臣决定,让玉璧镶嵌在宝月楼正厅,作为民族团结的见证。”
太后点了点头:“既然皇上想好了,哀家也不反对了。只是要注意,别再引发新的争议。” 皇后站在一旁,脸色发白,却不敢再说什么 —— 太后都松口了,她再反对,就是自讨没趣。
乾隆下旨:“准回部沙枣花玉璧镶嵌于宝月楼正厅,由礼部和理藩院监督,确保仪式低调庄重,不得铺张。” 消息传到回部使者耳中,使者高兴得立刻去驿馆报信,回部首领得知后,对朝廷更是感激。
玉璧入宫那天,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礼部、理藩院的官员和回汉工匠在场。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把玉璧抬到宝月楼正厅,回部工匠阿木负责雕刻玉璧周围的沙枣花边框,中原工匠张师傅负责固定玉璧的支架。
阿木手里的刻刀飞快,不一会儿,精致的沙枣花纹就围绕着玉璧展开;张师傅指挥着工匠,用特制的木料做支架,把玉璧稳稳地固定在墙上。当最后一颗钉子钉好,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 玉璧镶嵌得完美无瑕,与宝月楼的风格相得益彰。
容嫔看着玉璧,心里感慨万千 —— 从皇上提议建楼,到皇后百般阻挠,再到如今玉璧镶嵌完成,这一路太不容易了。乾隆也来了,看着玉璧,笑着说:“帕尔罕,你看,这楼因为这玉璧,更有意义了。朕己经让人写了‘西海一家’的匾额,明天就挂上去。”
第二天,“西海一家” 的匾额挂在了宝月楼的正门上方,字体苍劲有力,与楼的风格很搭。宝月楼终于初具雏形 —— 外观是回汉融合的设计,内部有玉璧和匾额,楼前的西族花卉也发了芽,一片生机勃勃。
后宫妃嫔们都来参观,陆常在说:“这楼真好看,既有天朝的大气,又有回部的精致。” 李答应也说:“容嫔娘娘真是厉害,把这么难的事办成了。” 令妃看着匾额,心里酸酸的,却也只能笑着说:“妹妹真是为朝廷立了大功。”
容嫔的声望越来越高,底层下人们也更忠心了。小禄子说:“贵人,现在宫里没人敢欺负咱们了,您可是皇上看重的人!” 容嫔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你们,我也办不成。”
宝月楼即将举行落成典礼的前一天深夜,容嫔正在容安宫看落成典礼的流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喊声:“着火了!宝月楼着火了!”
容嫔心里一紧,赶紧跑出去,只见西苑方向火光冲天。小禄子慌慌张张地跑回来:“贵人!不好了!宝月楼正厅着火了,‘西海一家’的匾额被烧了!”
容嫔赶紧往工地跑,刚到门口,就看见工匠们正在救火。火很快被扑灭了,可正厅的匾额己经被烧得焦黑,右上角缺了一个角,旁边的木柱也被烧黑了一块。
负责看守工地的侍卫跪在地:“容嫔娘娘恕罪!我们巡逻时没发现异常,不知道怎么就着火了!” 容嫔看着受损的匾额,心里清楚 —— 这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纵火!
小福子突然抓住一个小太监,推到容嫔面前:“贵人!是他!我刚才看见他鬼鬼祟祟地在工地附近,身上还有火星!” 小太监吓得魂飞魄散:“不是我!是…… 是皇后娘娘的刘嬷嬷让我干的!她说让我烧了匾额,最好把楼也烧了,让落成典礼办不成!”
容嫔看着小太监,又看了看烧焦的匾额,拳头紧紧攥了起来,指甲掐进掌心 —— 皇后!你也太狠了!为了阻止宝月楼落成,居然敢纵火!
乾隆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怒,下令:“严查到底!把刘嬷嬷和皇后都叫来,朕要亲自审问!” 容嫔站在烧焦的匾额前,眼神冰冷 —— 这场账,该跟皇后好好算算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B2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