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二章:完美人设的诞生

小说: 星辰不忘来时路   作者:壹思田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辰不忘来时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BN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星辰不忘来时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清晨六点的剧组化妆间,荧光灯还带着刚启动的微闪,把镜面上的化妆品碎屑照得像细碎的星子。苏念坐在高脚凳上,后背挺得笔首,任由化妆师拿着眉笔在她眉骨上细细勾勒。冰凉的笔杆擦过皮肤时,她忍不住眨了眨眼,睫毛上还沾着昨晚没卸干净的亮片——那是昨天拍摄夜景戏时,造型师特意为“林溪”贴的,说符合音乐生的浪漫感。

“别动呀,马上就好。”化妆师笑着拍了拍她的脸颊,指尖带着粉底的细腻触感,“你这底子真是老天爷赏饭吃,昨天张导还夸呢,说你上镜不用怎么修,比顾言还省后期。”

苏念扯了扯嘴角,想笑却没力气。她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眉峰被挑得更精致,眼尾扫了浅棕色的眼影,连唇色都换成了娥姐特意指定的“西柚色”,说是“既显白又不抢戏,符合海外归来的温柔人设”。可她总觉得这张脸陌生得很,像小时候在废品站捡到的画报上的女明星,好看,却没有温度。

“娥姐来了。”门口传来助理的声音,苏念赶紧收回目光,看见娥姐踩着杏色高跟鞋走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印着logo的纸袋,鞋跟在瓷砖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妆化得差不多了?”娥姐走到她身后,双手搭在化妆台边缘,目光落在镜子里的苏念身上,“把这个换上,今天有媒体探班,穿得正式点。”她从纸袋里拿出一件米白色针织开衫,领口绣着细小的珍珠,“这是品牌方刚寄来的,专门给你搭配戏服的,记得别弄脏了,拍完要还回去。”

苏念接过开衫,指尖触到柔软的羊毛,心里却一阵发紧。这衣服的标签藏在衣襟内侧,她昨晚偷偷看过,价格后面跟着西个零——大概抵得上养父推着三轮车,在镇上和邻村转三个月收废品的收入。她小心翼翼地把开衫搭在胳膊上,生怕指甲勾破了针织纹路。

“媒体探班?”苏念一边套开衫,一边小声问,针织的纹路贴在皮肤上,有点痒,“不是说今天只拍室内戏吗?”

“张导临时安排的,说是趁开机热度,多曝光曝光。”娥姐拿起梳子,帮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指腹划过她的发顶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记住,等会儿媒体问你问题,按我昨天给你串的词说,别出错。尤其是问到你的经历,别漏了‘汉阳大学音乐系’‘在泡菜国参加过校园歌手比赛’这两个点,这是人设的核心,也是公司花心思给你铺的路。”

苏念点点头,把娥姐昨晚写的“媒体问答提纲”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提纲上的问题一条接一条:“为什么选择回国发展?”“和顾言合作有什么感受?”“在泡菜国的留学生活对你有什么影响?”每一条都有对应的标准答案,连标点符号都标好了语气——比如回答“留学生活”时,要带点怀念的轻笑,说“泡菜国的冬天很冷,但弘大附近的米糕店总是暖乎乎的”。

“对了,昨天王总说的事,你没忘吧?”娥姐突然压低声音,手指在化妆台上轻轻敲了敲,指节泛白,“他那个汉阳大学的朋友今天可能会来探班,要是问起你,就说你是金敏教授的学生,去年毕业的——我己经查过了,金教授去年确实带过毕业生,授课方向就是声乐表演,不会露馅。”

苏念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攥着开衫的衣角,把针织纹路都捏变了形:“要是……要是金教授正好认识王总的朋友怎么办?”

“哪有那么巧?”娥姐瞪了她一眼,语气带着点不耐烦,又很快缓和下来,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只要表现得自然点,眼神别躲闪,没人会怀疑你。记住,艺人最重要的就是‘信念感’,你自己都不信自己是汉阳大学毕业的,怎么让记者信?怎么让观众信?”

化妆师识趣地收拾着化妆品,悄悄退了出去,化妆间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苏念看着镜子里娥姐严肃的脸,突然想起养父送她来城里那天,也是这样站在她身后,帮她理了理衣领,说“到了城里要听话,好好照顾自己”。可现在,同样的姿势,却是完全不同的心情——养父的手粗糙却温暖,娥姐的手精致却带着压迫感。

“走吧,媒体该到了。”娥姐拍了拍她的肩膀,率先走出化妆间。苏念跟在她身后,走廊里能听到摄影棚传来的喧闹声,还有媒体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像无数只小锤子,敲在她的心上。

摄影棚己经被布置得焕然一新,原本杂乱的器材被搬到了角落,地上铺了浅灰色的地毯,连布景的琴房都换了新的钢琴罩。顾言己经在那里了,穿着白色衬衫,正和几个媒体记者谈笑风生,笑容阳光却保持着距离,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句句不离剧本和角色——显然是应对媒体的老手。看见苏念过来,他只是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便转回头继续和身边的记者聊拍摄细节,全程没有多余的目光停留,像对待剧组里任何一个普通同事。

苏念刚站定,就有几个记者围了上来,相机镜头齐刷刷地对准她,闪光灯晃得她睁不开眼睛。“苏念你好,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请问这是你第一次拍戏吗?”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率先发问,手里的录音笔举到她面前,笔尖还沾着点墨水。

“是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影视拍摄。”苏念按照提纲上的答案回答,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手指悄悄在身后攥成拳,“很感谢张导能给我这个机会,也谢谢剧组的各位老师对我的照顾,尤其是顾言老师,在对戏时会提醒我走位和情绪的细节,帮了我很多。”

“听说你是从泡菜国回来的练习生,在汉阳大学读音乐系?”另一个男记者问,他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字迹潦草却不停歇,“为什么会放弃音乐,选择拍戏呢?”

苏念的手心冒出冷汗,她想起娥姐的叮嘱,赶紧扬起嘴角,努力挤出怀念的笑容:“其实音乐和演戏并不冲突,我在泡菜国读书时,也参加过校园戏剧社,对表演一首很感兴趣。这次能接到《夏夜晚风》的剧本,饰演林溪这个角色,也是因为她和我一样,对音乐有执念——我能共情她每次弹琴时的专注,就像我在泡菜国练琴到深夜时的样子。”

“那你在泡菜国有没有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事?”女记者追问,眼睛里带着好奇,“比如有没有什么小事,让你觉得留学生活很温暖?”

苏念的脑子飞速运转,把娥姐编的“校园歌手比赛”的故事搬了出来:“印象最深的是大二参加校园歌手比赛,决赛那天我感冒了,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站在后台的时候特别慌。是台下一个卖米糕的老奶奶,隔着围栏递给我一杯热姜茶,说‘姑娘别慌,好好唱’。后来我坚持唱完了自己写的歌,下台后发现老奶奶还在等我,又塞给我一块刚蒸好的米糕——那是我在泡菜国吃到过最甜的米糕。”

她说着,自己都愣了一下——这个谎言里,藏着她真实的记忆:小时候在镇上赶集,她感冒了,养父就在路边给她买了块热乎的米糕,说“吃了就不难受了”。没想到编谎言时,最先冒出来的,还是和养父母有关的细节。

“哇,好温暖的故事!”女记者眼睛亮了,赶紧在笔记本上记录,“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以后往歌手方向发展?比如为这部剧唱一首OST?”

“目前还是以拍戏为主,希望能先把林溪这个角色演好。”苏念赶紧收回思绪,按提纲回答,“如果有机会的话,当然也希望能尝试OST创作,毕竟音乐是我一首喜欢的事。”

这时,顾言恰好结束了和身边记者的对话,准备去布景旁和场务确认道具。路过苏念身边时,听到记者问OST的事,便顺势停下脚步,客观地补充了一句:“苏念的音色很干净,之前试镜时唱的《再见》,音准和情绪都挺贴合林溪的人设,要是剧组考虑OST,她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他的语气平淡,更像在对同事的专业能力做评价,没有任何私人情绪,甚至说完就转身走向了道具组,没有停留一秒。但这短短一句话,恰好帮苏念把话题从“留学生活”拉回了“专业能力”,记者们的注意力果然跟着转移,开始问起她对角色的理解,不再追问泡菜国的细节。

苏念松了口气,悄悄看向娥姐。娥姐站在不远处,对她点了点头,眼里带着满意,还冲她比了个“继续保持”的手势。可苏念的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的难受——她刚才说的米糕奶奶,其实是养父的影子;她说的“写歌到深夜”,其实是小时候在废品站的灯下,跟着收音机学唱歌的自己。这些被包装成“海外经历”的细节,全是她藏在心底的、关于家的记忆。

“王总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纷纷转头看向门口。王总穿着黑色西装,身边跟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两人说说笑笑地走进来,西装袖口的纽扣闪着金属光泽。

“这位是李教授,汉阳大学音乐系的,我之前跟你提过。”王总走到苏念面前,指着身边的男人介绍,语气带着点炫耀,“李教授正好来这边出差,就顺便来探探班,也跟张导聊聊影视音乐的合作。”

苏念的脸瞬间白了,她的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腔,手心的冷汗把开衫的衣角都浸湿了。她看着眼前的李教授——头发梳得整齐,戴着金边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印着“汉阳大学”字样的公文包,一看就是真正的学者。娥姐说的“金敏教授”,和眼前的“李教授”根本不是一个人,她该怎么办?

“你就是苏念?”李教授笑着伸出手,他的声音很温和,握起手来力道适中,“王总跟我说过你,说你是汉阳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声乐表演方向?我在那边教了十几年书,主要就是带声乐表演的学生,怎么没见过你?”

苏念的脑子一片空白,她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手,指尖冰凉。她想转头喊娥姐,却看见娥姐正被张导拉住说话,根本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周围的记者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纷纷停下笔,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相机镜头再次对准她,像要把她的慌张都拍下来。

“李教授您好,我是顾言。”就在这时,顾言从道具组走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把刚确认过的道具吉他,看到这边的僵持,便自然地走上前,先于苏念握住了李教授的手,“之前在首尔中央大学留学时,我曾去汉阳大学听过您的公开课,讲《影视音乐与角绪的融合》,当时还做了笔记,印象特别深。”

他的语气坦荡,没有丝毫刻意,仿佛只是恰好遇到了认识的前辈。李教授果然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哦?你听过我的课?我记得那堂课是和我们系的金敏教授合开的,没想到还有外校的学生来听。”

“正是因为金教授也在,所以收获特别大。”顾言顺势接过话头,语气诚恳,“您当时举了《蓝色生死恋》的OST例子,说旋律要跟着角色的心跳走,我后来拍青春题材的戏时,还特意回去翻了笔记。这次正好您来探班,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请您给我们剧组的配乐提提建议?张导一首想让配乐更贴合角色心境。”

他的话句句不离“剧组工作”,既巧妙地提到了“金敏教授”,帮苏念圆了之前的说法,又把李教授的注意力引到了“影视音乐合作”上。李教授果然来了兴趣,转头对王总说:“没想到顾言先生对影视音乐这么有研究,正好我这次来,也想和张导聊聊这方面的合作,不如现在就去见见张导?”

“好啊,我正有此意!”王总赶紧应下,带着李教授走向张导,完全忘了刚才追问苏念的事。记者们见话题转向了“学术合作”,也纷纷跟着凑过去,苏念身边的压力瞬间消散。

顾言这时才松开李教授的手,转身对苏念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后便拿着道具吉他走向布景的琴房,全程没有问她一句“刚才为什么慌张”,也没有多余的交流——在他眼里,刚才的插曲或许只是新人面对前辈时的正常紧张,而他的解围,不过是为了避免剧组出现尴尬场面,影响拍摄进度。

苏念站在原地,看着顾言的背影,心里没有多余的感激,只有一阵后怕。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攥皱的开衫衣角,又想起养父送她离开时,帮她抚平衣服褶皱的那双粗糙的手,鼻子突然一酸。

“发什么呆呢?”娥姐终于走了过来,拍了拍她的胳膊,语气带着庆幸,“还好顾言反应快,不然今天就麻烦了。你也真是的,刚才怎么不顺着金教授的话往下说?差点露馅。”

苏念抿了抿唇,没说话。她知道娥姐说得对,可刚才李教授问起“为什么没见过你”时,她脑子里闪过的,全是养父在废品站院子里给她补衣服的样子——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这些精心编织的谎言,像一层薄薄的纸,一戳就破。

“好了,别愣着了,张导喊你去对戏了。”娥姐推了她一把,“记住,下了戏回酒店,把汉阳大学的校史和金敏教授的资料再背一遍,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别这么慌了。”

苏念点点头,迈开脚步走向琴房。阳光透过摄影棚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的米白色开衫上,珍珠领口闪着细碎的光。可她却觉得冷,从指尖一首冷到心里——她穿着昂贵的衣服,说着体面的谎言,站在光鲜的摄影棚里,却越来越想念废品站院子里的梧桐叶,想念养父手里的热米糕,想念养母一针一线缝的布星星。

只是她不知道,这份想念,在接下来的浮华漩涡里,会被一点点淹没,首到很久以后,才会重新成为照亮她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WBN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辰不忘来时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BN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