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风把废品站的旧塑料吹得“哗啦”响,混着院角槐花香,成了苏念六岁这年最常听见的声音。小平房的门槛上,她正蹲在那儿,手里攥着根捡来的彩色粉笔,在黄土地上画圈圈——圈里是歪歪扭扭的小人,一个举着三轮车,一个比着奇怪的手势,还有个扎小辫的,不用问,是她自己。
“念安,别在地上瞎画了,过来帮爹递个东西。”苏建国的声音从废品堆那边传来。他穿着件洗得发灰的蓝布褂,袖子挽到胳膊肘,正弯腰把旧报纸捆成摞,额角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报纸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苏念赶紧把粉笔揣进兜里,小短腿迈着碎步跑过去。“爹,要递啥?”她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看见苏建国身边放着个破纸箱,里面堆着些旧书本,“这些书是要卖掉的吗?”
“是啊,收来的旧课本,品相还行,能卖个好价钱。”苏建国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指了指旁边的麻绳,“帮爹把那绳递过来,捆紧点好装车。”
苏念踮着脚尖把麻绳递过去,目光却黏在旧书本上挪不开。有本语文课本的封皮掉了一半,露出里面的插画——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站在舞台上,手里拿着话筒,台下满是鼓掌的人。她伸手轻轻碰了碰那幅画,小声问:“爹,这个姐姐在干啥呀?”
苏建国顺着她的手看过去,笑了:“这是在唱歌呢,跟电视里那些明星一样。”
“明星?”苏念的眼睛更亮了,她把课本从纸箱里抽出来,小心翼翼地捧着,“就是能上电视的人吗?我要是也能站在上面,是不是就能让好多人看见爹和娘了?”
苏建国捆报纸的手顿了顿,心里又酸又软。他蹲下身,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咱们念安想上电视?”
“想!”苏念用力点头,把课本抱在怀里,“这样我就能告诉所有人,我爹是最厉害的,能把废品变成钱;我娘是最温柔的,会给我缝小鸭子棉垫。”
旁边的林秀琴刚好端着水壶过来,听见父女俩的对话,脚步放轻了些。她穿着件浅紫色的粗布衫,是苏建国去年收废品时,从一个搬家的阿姨那儿换来的,虽然有点大,却被她洗得干干净净。看见苏念怀里的旧课本,她走过去,用手语比划着:手指指课本上的插画,又指了指苏念的嘴,再抬手比了个“唱歌”的姿势——意思是“你也想这样唱歌吗?”
苏念看懂了,用力点头,拉着林秀琴的手晃了晃:“娘,我想!我还要唱给你听,虽然你听不见,但我会比划给你看!”
林秀琴的眼眶瞬间红了,她蹲下身,伸手抱住苏念,脸颊轻轻蹭着她的发顶,用手语比划:“娘信你,念安最棒。”
从那天起,苏念就把那本旧课本当成了宝贝。她把课本藏在床底下的木箱子里,每天放学回家,就拿出来翻到那幅插画页,站在院子里的土台上,模仿着画里的样子“唱歌”——其实就是把老师教的儿歌大声唱出来,唱到高兴时,还会学着电视里的样子,张开胳膊转圈,裙摆扫过地上的草屑,扬起细小的灰尘。
林秀琴总会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她,手里缝着针线活,嘴角一首弯着笑。苏念唱完一首,就跑到她身边,拉着她的手问:“娘,我唱得好不好听?”林秀琴会用力点头,伸出大拇指比划,又用手语说:“比电视里的姐姐还好听。”
苏建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天收废品回来,他手里多了个用旧铁丝弯成的小话筒,上面缠了圈红色的毛线,是从破毛衣上拆的。“念安,看爹给你带啥了?”他把“话筒”递过去,眼里藏着笑。
苏念惊喜地接过,举在手里转了个圈,立刻跑到土台上站好,清了清嗓子,模仿着电视里的主持人说:“大家好,我是苏念,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唱首歌!”说完,就拿着“话筒”大声唱起来,声音清脆得像山涧的溪水。
苏建国靠在门框上看着,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块糖,是收废品时,一个老奶奶硬塞给他的。他剥开糖纸,等苏念唱完,走过去把糖递到她嘴里:“奖励咱们念安的,唱得真好听。”
林秀琴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件新缝的小裙子——是用苏建国收来的旧窗帘改的,天蓝色的布料,边缘绣着朵小小的槐花。她比划着让苏念换上,苏念穿上后,在院子里跑了两圈,裙摆飘起来,像只小蝴蝶。
“娘,我像不像画里的姐姐?”苏念跑到林秀琴身边,转了个圈。林秀琴笑着点头,用手语比划:“像,比画里的姐姐还好看。”
日子一天天过,苏念的“舞台”从院子里的土台,延伸到了村里的晒谷场。每到傍晚,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就会围在晒谷场边,喊着“苏念唱歌”。她从不怯场,拿着那个铁丝话筒,站在晒谷场中央,一首接一首地唱,偶尔还会教其他孩子跳她自己编的舞——其实就是跟着歌声晃胳膊晃腿,却引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有次张大妈带着小宝来晒谷场,刚好看见苏念在唱歌。小宝挤在人群前面,跟着苏念的节奏拍手,张大妈站在后面,笑着对身边的苏建国说:“建国啊,你家念安真是块好料子,嗓子亮,胆子又大,将来说不定真能成明星。”
苏建国挠挠头,脸上笑着,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他知道明星离他们这样的家庭太远了,别说培养孩子的钱,就连让她学首正经的歌,都没地方找人教。林秀琴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用手语比划:“念安喜欢就好。”
苏建国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回晒谷场中央的苏念身上。她穿着那件天蓝色的小裙子,夕阳落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边,小脸上满是认真,手里的铁丝话筒举得高高的,仿佛那真的是舞台上的专业话筒。他忽然觉得,不管将来能不能成明星,只要女儿开心,就够了。
夏天的时候,苏建国收废品时遇到个稀罕事——邻村有户人家搬家,扔了台旧收音机,虽然外壳裂了道缝,但还能出声。他赶紧把收音机抱回家,找了块塑料布把裂缝粘好,又换了节旧电池,没想到真的能听到声音。
“念安,快来看爹给你带啥好东西了!”苏建国把收音机放在桌上,拧开开关。里面传来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苏念好奇地凑过去,耳朵贴在收音机上,眼睛瞪得圆圆的:“爹,这里面有人在说话!”
“不止说话,还能唱歌呢。”苏建国笑着调台,调到一个播放儿童歌曲的频道。清脆的歌声从收音机里飘出来,苏念立刻安静下来,坐在小凳子上,一动不动地听着,连手里的糖都忘了吃。
从那天起,收音机成了苏念最宝贝的东西。每天早上,她都会准时拧开收音机,跟着里面学唱歌;晚上睡觉前,也要听着歌才能睡着。林秀琴怕她把收音机弄坏,就用旧布给收音机缝了个套子,套在外面,还绣了个小小的话筒图案。
有天晚上,苏念躺在床上,听着收音机里的歌,忽然转头对坐在床边的林秀琴说:“娘,我以后要唱好多好多歌,录在收音机里,这样不管你在哪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了。”
林秀琴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她伸手握住苏念的手,用手语比划:“娘等着,娘会一首等着。”
苏建国坐在门口抽烟,听见屋里的动静,轻轻叹了口气。他掐灭烟蒂,站起身走到床边,摸了摸苏念的头:“念安,只要你好好学,爹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你唱歌。”
苏念用力点头,把脸埋在林秀琴的怀里,小声说:“爹,娘,我一定好好学。”
秋天的时候,村里的小学要举办文艺汇演,老师让大家自愿报名节目。苏念第一个举起手,说要唱歌。回家后,她兴奋地告诉苏建国和林秀琴,还拿出收音机,跟着里面的歌一遍遍地练。
林秀琴特意给她缝了件新衣服,是用苏建国新买的花布做的,红色的底色,上面印着白色的小花。苏建国则去镇上的文具店,给她买了支真正的塑料话筒,虽然只要几块钱,却是他攒了好几天的零花钱。
汇演那天,苏建国特意请了假,和林秀琴一起去学校看。轮到苏念上场时,她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塑料话筒,站在舞台中央,一点都不怯场。音乐响起,她跟着节奏唱起来,声音清脆响亮,台下的同学和老师都在鼓掌。
林秀琴坐在台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台上的女儿,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脸上满是骄傲。苏建国坐在她身边,也激动得手心冒汗,看着女儿在舞台上发光的样子,他忽然觉得,女儿的梦想,或许真的能实现。
汇演结束后,苏念拿着三等奖的奖状跑下来,扑进苏建国怀里:“爹!我得奖了!老师说我唱得好听!”
“咱们念安最棒了!”苏建国抱起她,用胡茬蹭了蹭她的脸蛋。林秀琴走过来,接过奖状,用手指轻轻摸着上面的字,眼里满是泪水,却笑着用手语比划:“念安厉害,娘为你骄傲。”
回家的路上,苏念一手牵着苏建国,一手牵着林秀琴,手里拿着奖状和塑料话筒,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夕阳把他们三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土路上,像一幅温暖的画。
苏念忽然停下脚步,转头对苏建国和林秀琴说:“爹,娘,等我长大了,要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唱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有最好的爹和娘。”
苏建国和林秀琴对视一眼,都笑了。苏建国蹲下身,看着苏念的眼睛:“好,爹和娘等着那一天。”
林秀琴也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苏念的脸颊,用手语比划:“娘会一首陪着你,不管你走多远。”
苏念用力点头,抱着苏建国和林秀琴的脖子,在他们脸上各亲了一口。风里带着秋天的桂花香,混着废品站的旧塑料味,成了苏念童年里最温暖的味道。她不知道,这个藏在废品堆里的梦想,会在多年后,让她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更不知道,这个梦想的起点,是养父母用粗糙却温暖的爱,一点点浇灌出来的。
回到家,苏建国把苏念的奖状贴在墙上,就在那张旧日历的旁边。林秀琴则去厨房做饭,锅里飘出饭菜的香味,苏念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塑料话筒,又开始唱起歌来。歌声飘出小平房,飘向废品站,飘向远方,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风中播撒着希望。
苏建国靠在门框上,看着厨房里忙碌的林秀琴,听着女儿的歌声,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日子或许还是会清贫,或许还会有别人的闲言碎语,但只要有女儿在,有这个家在,就有无限的希望。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这双手捡过无数的废品,却也撑起了女儿的梦想,撑起了这个温暖的家。
夜色渐浓,小平房里的灯亮了起来。苏念坐在桌旁,一边吃饭,一边给苏建国和林秀琴讲汇演时的趣事。林秀琴坐在她身边,时不时给她夹菜,眼里满是温柔。苏建国则坐在对面,听着女儿的话,脸上一首挂着笑。
这就是苏念的童年,没有华丽的玩具,没有漂亮的衣服,却有着最温暖的爱和最坚定的梦想。而这个藏在废品中的梦想,就像一颗小小的星辰,在她的世界里,慢慢发光,慢慢长大,等着有一天,照亮她的整个天空。
壹思田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BN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