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3月的青山村,梅树的花瓣早己落尽,枝头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苏念站在院子里,正帮林秀琴把晒干的萝卜干装进粗布袋子——这些是林秀琴特意准备的,说要捐给即将成立的基金做义卖。阳光透过新叶洒在她们身上,暖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
“妈,这些萝卜干能卖不少钱呢,到时候咱们多帮几个像我小时候一样的孩子。”苏念把袋子扎紧,抬头看见林秀琴正拿着一张纸,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念安基金”西个字,是她昨天跟着苏建国学写的。
“念……安,好……听。”林秀琴把纸递过来,手指轻轻点着“念安”两个字,她现在能说连贯的短句了,声音虽还有些沙哑,却满是欢喜,“念……念,安……安。”
苏建国在旁边帮着搭架子,笑着说:“你妈昨天跟朴总视频,特意问了‘念安’的意思,知道是‘纪念相遇,祈愿平安’,高兴得半夜还在练这两个字,说要写在基金的横幅上。”
正说着,院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小周从车上跳下来,怀里抱着一摞文件,身后跟着陈曦——他手里提着一个画板,上面是刚设计好的基金logo:左侧是青山村的老槐树,右侧是泡菜国的桔梗花,中间缠绕着一根红绳,红绳末端系着两个字“念安”。
“念姐!朴总和蒽熙姐到了,还带了媒体朋友来拍基金成立的筹备情况!”小周把文件递过来,“这是基金的注册资料和资助名单,朴总己经签好字了,您再核对一下。”
苏念接过文件,翻到资助名单第一页,上面写着“江城福利院:弃婴3名,困境家庭儿童5名”,眼眶瞬间泛红:“这些孩子……跟我小时候一样,咱们一定要帮他们。”
陈曦把画板放在桌上,指着logo解释:“我把老槐树和桔梗花放在一起,象征您的两个家,红绳代表爱,把大家连在一起,您觉得怎么样?”
“太好看了!”苏念摸了摸画板上的颜料,“谢谢你,陈曦,这正是我想表达的。”
这时,朴素妍和金蒽熙带着几位媒体记者走进来,朴素妍穿着米色风衣,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文件夹,里面是“完美世家”的资助支票;金蒽熙穿着浅蓝色卫衣,扎着马尾,手里抱着一个纸箱,里面是她从泡菜国带来的文具,要捐给孩子们。
“阿姨,叔叔,我们来晚了。”朴素妍把支票递给苏建国,“这是‘完美世家’给基金的第一笔资助,后续每个季度都会捐一笔钱,支持基金的运作。”
苏建国接过支票,手有些发抖:“朴总,这太贵重了,我们……”
“苏叔,这是我应该做的。”朴素妍打断他,眼神认真,“念念的经历让我明白,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念安基金’不仅是念念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而且,蒽熙也想当基金的志愿者,以后每个月都会来青山村帮忙。”
金蒽熙立刻点头,举起手里的纸箱:“姐姐,我带了文具,还跟学校申请了假期,以后我可以教孩子们画画,跟他们说泡菜国的故事。”
媒体记者们立刻围上来,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院子里的筹备场景——架子上挂着林秀琴做的萝卜干、苏建国编的竹篮,桌上摆着陈曦设计的logo、小周整理的文件,还有金蒽熙带来的文具。
“苏念女士,请问您成立‘念安基金’的初衷是什么?”一位记者问道,话筒递到苏念面前。
苏念接过话筒,看向身边的林秀琴和朴素妍,眼里满是坚定:“去年在巴黎电影节上,我遇到一位导演,他跟我说,全国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弃婴,他们有的在福利院长大,有的跟着困境家庭挣扎。我想起2002年1月2日,我被我爸在垃圾堆里捡到,身上只有一张写着生日的纸条,如果没有我爸妈,没有素妍,我可能早就不在了。所以我想成立‘念安基金’,帮这些孩子找个家,给他们送点温暖,让他们知道,有人在爱他们。”
林秀琴听到“2002年1月2日”,悄悄握住苏念的手,眼里泛起泪光,对着镜头轻声说:“我……的女……儿,好……心。”
记者又问朴素妍:“朴总,您作为国际企业的创始人,为什么选择支持这个民间基金?”
“因为爱没有国界,也没有贫富之分。”朴素妍看着苏念,语气温柔却坚定,“念念让我明白,财富的意义不是积累,而是分享。‘念安基金’帮助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在传递一种信念——爱从来不是单选题,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爱。”
采访结束后,大家开始筹备第二天的基金成立仪式。苏念和小周核对资助名单,陈曦去村里的文化广场搭横幅,朴素妍和金蒽熙帮林秀琴把萝卜干、竹篮搬到广场做义卖,苏建国则去通知村民来参加仪式,顺便收集大家要捐赠的物资。
傍晚的时候,刘翠兰突然出现在村口,她穿着米色外套,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布袋——保温桶里是她做的红烧肉,布袋里是她两个孩子做的手工画,要捐给基金义卖。
“苏……苏念,我……能来看看吗?”刘翠兰站在院门口,眼神有些局促,手里的保温桶攥得很紧,“我……看新闻,知道你要成立基金,想……捐点东西。”
苏念愣了愣,随即笑着迎上去:“翠兰阿姨,快进来,我们正缺义卖的东西呢。”
林秀琴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刘翠兰,没有躲闪,反而主动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来……坐,喝……茶。”
刘翠兰看着林秀琴的手,眼眶泛红:“秀琴姐,对不起,当年……是我糊涂,让你和苏念受了苦。”
“过……去了,不……怪你。”林秀琴拍了拍她的手背,“现……在,好……好。”
朴素妍从屋里出来,看到刘翠兰,也走过去笑着说:“翠兰,你来就好,蒽熙还总跟我提起你,说想看看你和孩子们。”
刘翠兰听到“蒽熙”,眼泪掉了下来:“我……我不敢见她,怕她怪我。我……给她带了点她小时候爱吃的打糕,放在布袋里,你帮我交给她,好吗?”
“好,我一定交给她。”朴素妍接过布袋,“其实蒽熙早就不怪你了,她知道你当年是太想让孩子过好日子,以后你们可以常联系。”
第二天清晨,青山村的文化广场格外热闹。广场中央挂着陈曦设计的“念安基金成立仪式”横幅,两侧摆着村民捐赠的物资:林秀琴的萝卜干、苏建国的竹篮、刘翠兰的手工画、金蒽熙的文具,还有“完美世家”捐赠的书籍和衣物。广场周围站满了村民和媒体记者,孩子们手里拿着小旗子,上面印着“念安基金”的logo。
上午十点,成立仪式正式开始。苏念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台上,身边是林秀琴和朴素妍,手里握着话筒:“今天,‘念安基金’成立了,它的名字里,‘念’是纪念——纪念我和我爸妈的相遇,纪念我和朴妈妈,蒽熙的相遇;‘安’是祈愿——祈愿每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都能有个温暖的家。”
她顿了顿,看向台下的刘翠兰和金蒽熙,声音哽咽:“我曾经是个弃婴,被我爸妈从垃圾堆里捡回来,后来又找到了我的亲生母亲,我知道没有爱的孩子有多孤单。所以‘念安基金’不仅要资助孩子们,还要帮他们找愿意收养他们的家庭,帮困境家庭的孩子上学,帮像我妈一样有声带问题的人治疗——因为我知道,一点温暖,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林秀琴走上台,手里拿着一个粗布袋子,里面是她连夜做的十个布娃娃,每个娃娃身上都绣着“念安”两个字:“这……是我……做的,给……孩子……们。”
朴素妍也走上台,举起手里的文件:“‘完美世家’会和‘念安基金’长期合作,我们会在全国的门店设置‘念安角’,接受大家的捐赠,也会组织员工当志愿者,去福利院陪孩子们。”
金蒽熙抱着刘翠兰给的打糕,走到台上,对着台下的刘翠兰笑了笑:“我今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是翠兰阿姨做的打糕,我很喜欢。以后我会经常来基金帮忙,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我们,一起帮孩子们。”
刘翠兰坐在台下,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她举起手里的捐赠牌,上面写着“刘翠兰:每年资助2名困境儿童学费”,对着台上的金蒽熙用力点头。
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义卖。林秀琴的萝卜干很快就被抢空,村民们都说“秀琴的萝卜干香,买回去给孩子当咸菜”;苏建国的竹篮被一位媒体记者买走,说要放在办公室当装饰,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刘翠兰的手工画被朴素妍买下来,说要挂在“完美世家”的总部,让员工们都看看孩子们的画。
苏念和陈曦带着金蒽熙去给江城福利院的孩子们送物资,孩子们看到文具和布娃娃,高兴得围着他们转。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拉着苏念的手,指着布娃娃上的“念安”问:“姐姐,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呀?”
苏念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是‘有人想念你,祝你平安’的意思。以后姐姐会经常来看你,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小女孩用力点头,抱着布娃娃跑回房间,很快又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画,上面画着一个女孩牵着两个妈妈的手,旁边写着“念安”两个字,是她刚学写的。
苏念接过画,眼泪掉了下来,陈曦轻轻拍着她的背:“你看,你做的这些,都有意义。”
傍晚回到青山村,苏念把小女孩的画挂在院子里的墙上,林秀琴和朴素妍凑过来看,林秀琴笑着说:“画……得好,像……念念。”
朴素妍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念念,你用自己的经历,点亮了这么多孩子的光,这就是‘念安基金’的意义。”
金蒽熙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刘翠兰给的打糕,分给大家:“姐姐,翠兰阿姨说,下次要带她的孩子来青山村,跟我们一起帮基金做事,还要跟我学中文。”
“太好了。”苏念咬了一口打糕,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以后我们的基金一定会越来越好,帮更多的孩子。”
晚上,苏念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墙上的画和“念安”的横幅,手里拿着基金的资助名单,心里满是温暖。小周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牛奶:“念姐,今天媒体发的新闻己经上热搜了,#念安基金成立# #苏念用爱点亮孩子的光# 都是热搜前几名,好多网友都想当基金的志愿者,还有企业想给基金捐款呢。”
苏念接过牛奶,看着远处的星空:“真好,以后会有更多人来爱这些孩子。小周,你说,要是我小时候有这样的基金,会不会就不用在垃圾堆里待那么久?”
“念姐,”小周坐在她身边,轻声说,“正是因为你经历过,所以你才更懂这些孩子的苦,才会想帮他们。你就是他们的光啊。”
苏念笑了笑,喝了一口热牛奶,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念安基金”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帮更多孩子找家,帮更多困境家庭走出难关,帮像林秀琴一样的人恢复健康。但她不怕,因为她有家人的支持,有朋友的帮助,有无数网友的鼓励。
月光洒在院子里,墙上的“念安”两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苏念看着身边熟睡的林秀琴,心里默念:“妈,您看,我们用爱点亮了光,以后会有更多孩子,像我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二天清晨,苏念被院子里的声音吵醒,走到门口一看,发现村民们都来帮忙整理捐赠的物资,刘翠兰带着她的两个孩子也来了,大的男孩在帮苏建国搬书,小的女孩在帮林秀琴叠衣服,金蒽熙在教孩子们画画,朴素妍在和小周核对新的资助名单。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苏念知道,这就是“念安”的意义——用爱连接彼此,用温暖照亮迷途,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他们从来都不是孤单一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星辰不忘来时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BN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